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_第1页
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_第2页
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选修打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二生物选修学案(编号23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主备:刘景权审核:胡家芬做题:乔新红班级姓名学号日期、课本基础知识回顾(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事实上,信息也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1. 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传递形式,如物理信息、(1) 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以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包括光、等。例如:向日葵幼嫩的花盘向光生长与有关;蜘蛛网的振动频率也是物理信息。(2) 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的性外激素等

2、。生态系统中以代谢产物等传递的信息称为化学信息,包括、等。(3) 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表现或传递的信息称为行为信息,包括舞蹈、运动。例如:丹顶鹤求偶时双双起舞;孔雀开屏;蜜蜂的舞蹈等都是行为信息。(4) 营养信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举例:狼与兔根据气味的捕食与躲避猎捕。生态系统中以食物或养分传递的信息称为,包括食物的数量等。如生态系统中得食物链和食物网就是生物的营养信息系统。2. 信息传递的作用:(1)在个体与种群中的作用:信息

3、传递有利于的正常进行,也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2)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信息能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3. 应用:一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典例: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在题号前1、(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春暖花开时节,蜜蜂在找到蜜源后,会通过跳舞向同伴传递相关信息。这种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营养信息D.行为信息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2、(2007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的是A. 丹顶鹤求偶时的双双起舞5、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既有报警作用又有防御功

4、能。这种气体信息与下列哪种情况传递的信息是同一类型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D.春季鸟类的求偶鸣叫声3、(2009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各种信息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萤火虫发出的光B.鸟类的呜叫声C.孔雀开屏D.昆虫释放的性外激素4、用黑光灯诱杀害虫是利用了生物的什么特性?这种信息属于哪一种类A.趋光性、物理信息B.向光性、物理信息C.趋光性、行为信息D.向光性、化学信息A. 蒲公英即使在很弱的磁场下,开花也要晚很多B. 鳗鱼、鲑鱼等能按照洋流形成的地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C. 胡桃树能分泌大量胡桃醌,对苹果起毒害作用D. 地行鸟发现敌情时,雄鸟就会急速起飞,扇动

5、两翼,给在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信号6、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抱子发芽的化合物,若将这种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人土中,就可以使休眠抱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种信息的作用?A.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7、下列生物现象是受温度这一物理信息影响的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7、下列生物现象是受温度这一物理信息影响的是A.蛾类在夜间活动BC.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D8、生物根据环境信息的变化能A.调整

6、自己的生活和行为B.C.改变生物自身的遗传性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柳树喜欢在强光下生长调节繁殖速度进行自我保护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10、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境(光.OCVOJ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B.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C.

7、 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二生物选修学案(编号23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主备:刘景权审核:胡家芬做题:乔新红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课本基础知识回顾(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概念:生态系统保持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的稳态(也可以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1 产生原因:生态系统对于环境的干扰,具有一种、和的能力。3.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原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越少

8、,食物链越简单,则和的能力就越弱。(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取决于其物种组成、营养结构、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生态系统的稳态主要是通过调节方式进行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够或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维持。(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 生态系统的稳态具有。当一个生态系统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生态系统或的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态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例如,当大片森林被毁灭性地砍伐后,可能导致异常、流失、衰退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

9、干扰因子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这样,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就是原有森林生态系统崩溃的鲜明例子。)5. 此外,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总是由相对适应这个环境的物种类型所组成。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延续能力也对生态系统的产生一定的影响。6. 深化拓展:I.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联系: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二者是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

10、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力稳定性厂、力稳定性力稳定性厂、力稳定性持生态系统的稳定。n.特点:(1)不同的生态系统在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差别,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越复杂,其的能力就越强,就越高,就越低。(般)(2)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川.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例如:如果要使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需要不断施肥、灌溉,以及控制病虫害等。设计要求相关分

11、析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缸中駆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的温度;便干观察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减少对4的消耗,防止生产量消耗量(三)实验:设计和制作生态缸(或生态瓶)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

12、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态系统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性。 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则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强,在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典例: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在题号前1、(2007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有同学尝试设计生态瓶,在制定方案时,下列有关设计的方法步骤错误.的是A.合理搭配瓶内生物与非生物的成分B.按合适的比例放人不同营养级的生物C生态瓶摆放在光照适宜的位置D定期向瓶内投放食物2、(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

1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3个生态瓶(如下右图所示)。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该实验可以用来观察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三个生态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主要是因为瓶内各营养级生物的比例不合适导致的B. 丙瓶中的小鱼存活的时间比乙长3、(2007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人类的下列活动中,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A.大量喷洒农药杀虫BF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甲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建造防护林防风阻沙C.围湖造田扩大耕地D4、(2010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

14、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B.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C.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D.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5、下列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6、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A.植食性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植食性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

15、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中获得含氮养料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下列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ABCD&(数据分析题)在四个生态系统中,它们的非生物成分和日照状况无太大区别。其中的生物成分如下表:生态蔡轨编号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数第二营养级的种胖数第三昔养级的种群数r203015二2010210510301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不易遭破坏和最易遭破坏的分别是A.B.C.D.9、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瓶号1号槪2号应3号瓶施中金魚生存的

16、吋间f夭数)31L25(I)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分别标记为1、2、3号;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中各加入1条,并在2、3中加人等量的金鱼藻,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2)记录结果如下: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O(3)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步骤:第一步:取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作为4号瓶,4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号瓶作对照。第二步:。第三步:观察

17、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10、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封、透明的生态缸,各缸内的组分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察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组成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抄生态缸編号甲+乙+-丙+丁+(注:+”表示有;一”表示无。)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缸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2)丙缸比甲缸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3)丁缸与甲缸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二生物学案(编号23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1-5DBCAC6-10BCADA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二生物学案(编号232)生态

18、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1-8DDDABAAA9、参考:(2光、水、温度、空气;分解者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3)3;3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4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4号瓶内的金鱼生存时间短于3号瓶10、参考:(1)下降;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2)缺少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3)减少;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4)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二生物学案(编号23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1-5DBCAC6-10

19、BCADA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二生物学案(编号23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1-8DDDABAAA9、参考:(2光、水、温度、空气;分解者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3)3;3号瓶置于光照条件下,4号瓶置于黑暗条件下;4号瓶内的金鱼生存时间短于3号瓶10、参考:(1)下降;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2)缺少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3)减少;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4)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巩固练习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

20、一种使休眠的真菌抱子发芽的化合物,若将这种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人土中,就可以使休眠抱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种信息的作用?(B)1A组、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D)2、(08年广东高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B)3、(08年四川高考)下列关

21、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4、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B.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 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D.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AB)多选23、(实验分析题)某生物实习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洗净的砂、黑藻、草食小鱼、广口瓶、凡

22、士林等材料制作的生态瓶如下图所示,C. 往生态瓶放人少量蔗糖,为植物提供营养瓶中水量不能超过容积的一半B组(C)6、下列生物现象是受温度这一物理信息影响的是A. 蛾类在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D.柳树喜欢在强光下生长(C)7、雄孔雀开屏,蝙蝠捕虫时的“回声定位”,干旱季节蚯蚓的“深居”行为分别体现出动物的什么信息传递。A. 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B. 行为信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C)&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换毛现象是感受到外界环境中的什么信息引起的温度B.光照强度C.光周期D.湿度(C)9、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

23、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既有报警作用又有防御功能。这种气体信息与下列哪种情况传递的信息是同一类型蒲公英即使在很弱的磁场下,开花也要晚很多A. 鳗鱼、鲑鱼等能按照洋流形成的地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胡桃树能分泌大量胡桃醌,对苹果起毒害作用B. 地行鸟发现敌情时,雄鸟就会急速起飞,扇动两翼,给在孵卵的雌鸟发出逃避信号(D)10、连年种植花生的土地里有大量的蛴螬(一种昆虫),严重危害花生的根系和果实。人们发现,若花生与甘薯轮种(一年种花生,一年种甘薯),除了能大大减轻蛴螬的危害,还能够增产,原因是A.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B.提高了对光能的利用率C.促进了农田的物质循环D巧妙地利用了种间关系(A)11、用黑

24、光灯诱杀害虫是利用了生物的什么特性?这种信息属于哪一种类A.趋光性、物理信息B.向光性、物理信息C.趋光性、行为信息D.向光性、化学信息(A)12、生物根据环境信息的变化能A、调整自己的生活和行为B、调节繁殖速度C改变生物自身的遗传性D、进行自我保护(A)13、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A.植食性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植食性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中获得含氮养料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B)14、在下列四种措施中能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的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

25、.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上保持平衡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A)15、右图所示为I和H两种植物的开花时间和日照长度的关系曲线。由图可以判断A. I是短日照植物,n是长日照植物B. I是长日照植物,n是短日照植物C. I是短日照植物,n是中日照植物D. I是长日照植物,n是中日照植物(A)1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下列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A(A)17、(数据分析题)其中的生物成分如下表:在四个生态系统中,它们的非生物成分和日照状况无太大区别。生态玉统编号第一营养

26、级的种群数第二营养级的种胖数第三昔养级的种群数r203015二2010210510301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不易遭破坏和最易遭破坏的分别是A.B.C.D.(B)18、(08年海南高考)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人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C)19、右下图为窝芭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子接受某种波长光的信息才能萌发B.没

27、有信息传递,种子就不能正常萌发C光和光敏色素都属于物理信息D.萌发率的高低与波长不成正比关系(D)20、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的经济林,而林产品的长期单一化,会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这是因为。A.这样做不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能量流动损耗大,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发展C.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易爆发病虫害(C)21、右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CD堡/4北1t原温带落X热带雨林O4北1t原温带落X热带雨林O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

28、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A.B.C.D.(A)多选22、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B.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24、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I)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瓶,分别标记为1、2、3号;瓶号号瓶2号瓶3号瓶蔽中金鱼主存的时间夭数,31125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中各加入1条,并在2、3中加人等量的金鱼藻,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2)记录结果如下: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该实验说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