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南街聚鑫小区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1页
青石南街聚鑫小区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2页
青石南街聚鑫小区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3页
青石南街聚鑫小区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4页
青石南街聚鑫小区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 理: 总 工 程 师: 审 核: 项 目 负 责 人:技 术 负 责 人: 报 告 编 写 人: 目 录1 绪言11.1 工程概况11.2 拟建建筑物11.3 勘察目的与要求11.4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等级22勘察工作22.1 工作依据22.2 工作量布置原则32.3 勘探方法32.4 室内试验42.5 完成工作量5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63.1地形地貌63.2地层时代及成因类型63.3地基土构成及岩性特征63.4不良地质作用83.5场地地下水84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84.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原则84.2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分析与选用94.3指标统计结果及参数建议95场

2、地岩土综合分析评价115.1 地震效应115.2地基湿陷性125.3地基均匀性评价135.4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135.5地基土的腐蚀性135.6天然地基土承载力评价146地基与基坑工程方案146.1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146.2地基处理156.3基坑支护及降水157 结论与建议157.1 结论157.2 建议16附图、表:名 称 编号1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No.012工程地质剖面图 No.02063钻孔柱状图 No.0794湿陷性评价表 No.表13附件:检测试验报告(土工试验)1 绪言1.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青石南街聚鑫小区(2#楼)建设单位: 青石南街拟建场地位于山西省定襄县河

3、边镇青石南街,1#楼南侧50米位置。拟建建筑物为1幢6层住宅楼。2012年10月,我公司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该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一次性详细勘察)。本次勘察外业钻探及原位测试工作始于2012年10月12日,至2012年10月16日结束;室内土工试验由我公司委托山西春晖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化验室于2012年10月18日开始,于10月26日完成并提交了成果报告;内业资料整理及报告书编写工作于2012年10月31日结束。1.2 拟建建筑物本工程住宅楼平面呈矩形,长56m,宽13m,地上6层,设1层地下室,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No.01)。拟建建筑物规模、荷载

4、、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及埋深等详见表1.2。 表1.2 各拟建建筑物情况建筑物名称平面尺寸(m×m)地上层数地下层数基础形式结构形式预估基底压力(kPa)预估整平标(m)基础埋深(m)2#住宅楼13×5661筏板框架120732.02.01.3 勘察目的与要求根据国家现行规程、规范及业主提供的勘察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与要求如下: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建筑的适宜性;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

5、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场地地基湿陷性土层及湿陷等级进行评价;对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土层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天然地基的可行性;提供基坑设计所需岩土技术参数,提供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水方案建议;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1.4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确定本工程拟建构筑物的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及地基等级均为二级。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表,拟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6、GB50223-2008),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丙类 );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本工程拟建建筑物为丙级。2勘察工作2.1 工作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勘察要求及总平面布置图(1:1000电子版)。国家、行业、地方及协会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

7、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248-2006);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2008)。2.2 工作量布置原则本工程按中等复杂场地要求布置工作量。勘探点间距及布置形式:勘探点主要沿建筑物角点、周边布置,勘探点间距控制在30.0m以内。勘探点深度:主要依据建筑物基础形式、基底压力、估算压缩层深度及满足抗震评价所需深度确定。孔深为15.020.0m。勘探点类型:本次勘察采取钻探取样、取土试样探井、标贯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勘察与评价。

8、本次勘察勘探孔均为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2.3 勘探方法勘探点位测设及标高测量勘探点位测设由我公司专业测量人员采用RTK按业主提供的总平面位置图坐标进行测设,并实测了各勘探点孔口高程。引测坐标点位于太钢矿区,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具体引测点坐标及高程详见下表:表 引测点坐标及高程一览表引测点序号坐标高程X(m)Y(m)(m)124279685.06237684903.631801.940334278252.69237683351.378903.415钻(掘)探与取样钻探:外业钻探采用XY-150型回转型工程钻机,采用干法回转钻进,采用敞口薄壁取土器静压法采取

9、土样。取土试样探井采用机械洛阳铲掘探成孔,人工侧壁刻取土样。取样:钻孔采取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粘性土和粉土采取了100×150mm不扰动土样,土样质量等级不低于级,取土间距1.52.0m。探井取样间距为1.00m,取土规格120×200mm,土样等级为级。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条要求进行了试验。2.4 室内试验本次室内土工试验均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要求进行。物理性质试验所有不扰动土样均进行了土的分类指标及物理性质指标试验。试验项目主要为含水量、密

10、度(环刀法)、比重(比重瓶法)、界限含水量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颗粒分析试验对所有砂土、碎石土均进行了筛分法颗粒分析试验,并定名。压缩固结试验对所有不扰动土样均进行了压缩固结试验,其中固结压力0-10m为200kPa,10-20m为300 kPa。抗剪强度试验选取TJ1(位于1#住宅楼上的探井)、TJ5#探井,8m以上的不扰动土样增做了固结快剪试验。湿陷性试验所有探井不扰动土样均进行了双线法湿陷性试验,测定了湿陷系数及湿陷起始压力,并实测了自重湿陷系数。2.4.6土的易溶盐含量试验分别选取选择TJ1#探井1.0m处、TJ5#探井1.0m处土样增做了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试验。试验项目包

11、括:pH值、Ca2+、Mg2+、Cl、SO42、HCO3、CO32的易溶盐(土水比1:5)分析。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表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2.5 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共布置并完成勘探钻孔6个,深度为10.0020.00m;其中标贯孔2个,孔深15.0020.00m;取土标贯钻孔1个,孔深15.00m;取土试样探井3个,孔深10.0016.50m。累计钻、掘探总进尺92.5m。共采取不扰动土样40件、扰动土试样33件,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3次。各勘探点类型、深度、位置及完成工作量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No.01)及勘探点一览表(表2.5)。表

12、2.5 勘探点统计一览表ZK1取土标贯钻孔15732.14271032.078420723.63109ZK2标准贯入试验孔15731.84271018.338420751.82911ZK3标准贯入试验孔20731.34271018.768420695.80613TJ4取土试样探井16.5731.64271032.078420751.829TJ5取土试样探井16730.94271018.058420723.35TJ6取土试样探井10731.94271032.078420695.829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场地地貌单元属冲洪积平原区。 场地较平坦,勘察期间各孔孔口标高介于730.9m(T

13、J5#)732.1m(ZK1#)之间,相对高差为1.20m。3.2地层时代及成因类型根据本次勘察揭露地层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沉积时代成因类型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2ml),以第2层素填土层底为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以第层粉土层底为底界,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3.3地基土构成及岩性特征根据外业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可划分为4层:第层:人工填土(Q42ml),依其成分不同分为两个亚层:第1层:杂填土(Q42ml)杂色,主要由碎石、砖块、煤屑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组成,充填物主

14、要以粉土为主,松散,力学性质不均。主要分布在ZK1#、TJ3#钻孔地段。第2层:素填土(Q42ml)黄褐色,岩性主要为粉土为主,含云母、氧化物、煤屑等,稍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轻微湿陷性中等湿陷性。第层:湿陷性粉土(Q4al+pl)褐黄黄褐色,含云母、氧化物、煤屑、砂粒,有虫孔,可见菌丝,夹有零星姜石,稍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低,干强度低,压缩系数a介于0.1060.811MPa-1之间,具中高压缩性,轻微湿陷性强烈湿陷性。标贯试验锤击数N值(实测值)介于5.014.0击之间,平均10.1击。该层在TJ6约6m处遇见漂石,尺寸300mm400mm。第层:粉土(Q

15、4al+pl)褐黄黄褐色,含云母、氧化铁、氧化铝、钙质结核,含有粉质粘土薄层,粉砂成分。稍湿湿,稍密中密,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低,干强度低,压缩系数a介于0.1000.200MPa-1之间,具中压缩性。标贯试验锤击数N值(实测值)介于8.020.0击之间,平均14.50击。第层:粉土(Q4al+pl)黄褐色,含云母、氧化物、有砂质成分及零星钙质结核等,稍湿湿,中密,摇振反应中等,韧性低,干强度低,压缩系数a介于0.1180.329MPa-1之间,具中压缩性。标贯试验锤击数N值(实测值)介于6.012.0击之间,平均9.6击。以上各层空间展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No.02No.06)及钻孔柱状

16、图(No.07No.12)。各楼各层地基土层厚、层底埋深、层底标高及揭穿钻孔数统计结果详见表。2.401.201.802.401.201.80730.40 729.70 730.05 23.400.602.345.400.603.06730.70 726.70 728.48 56.401.603.777.004.306.34727.60724.30725.3067.006.606.9014.0013.5013.65718.50 717.30 717.83 4所有钻孔均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6.00m, 最大层底埋深20.00m3.4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及周边无影响场地稳定性及工程安全的岩溶、崩塌、

17、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3.5场地地下水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潜水以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为主;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埋深为16.5m,水位标高714.8m。勘察期间为平水期,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幅度为1.00m左右。4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分析4.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原则 对沉积时代相同的层位具有相同工程特性的指标作为同一工程地质统计单元体。 单元体中透镜体指标不参与统计。 对过于离散及有明显异常的指标统计时舍去。 标贯指标以试验点击数为子样进行统计,标贯击数为实测值及经杆长修正后的击数,杆长修正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

18、-2008)进行。 各项指标统计值一般提供范围值、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统计频数,若子样少于6个,只提供范围值、算术平均值及统计频数。4.2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分析与选用由于地基土本身的差异性以及土样在采取、运送及试验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人为扰动等原因,从而造成个别指标不同程度失真和离散性偏大,为此在选用各项指标时,应根据指标的性质、用途及重要性按不利组合分别选用平均值、最大、最小平均值,或按下式对平均值修正后作为各指标的标准值。修正公式如下:式中:k 岩土指标标准值;m岩土指标平均值;s统计修正系数;n统计频数;变异系数;±按不利组合取“+”号或“-”号。当探井指标与钻

19、孔指标并存时,应优先选用探井指标。4.3指标统计结果及参数建议检测试验报告(土工试验)标贯试验指标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No:0206),其分层统计结果见表4.3.2;表-1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探井指标) 层序名称项目含水量(%)湿密度0(g/cm3)干密度d(g/cm3)饱和度Sr(%)孔隙比e液限WL(%)塑限W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湿陷性粉土最大值18.6 1.771.5354.91.13525.516.59.0 最小值7.0 1.391.2620.20.76221.115.16.0 平均值11.1 1.52 1.37 31.3 0.971 23.4 15.9 7.6

20、 <0 标准差3.848 0.114 0.085 12.068 0.121 1.239 0.411 0.834 变异系数0.347 0.075 0.062 0.385 0.125 0.053 0.026 0.110 频 数1111111111111111粉土最大值20.5 1.96 1.75 76.6 0.82 27.5 17.5 10.0 最小值12.1 1.72 1.48 45.8 0.54 23.7 16.0 7.7 平均值16.9 1.81 1.55 61.5 0.74 25.0 16.5 8.5 <0 标准差2.475 0.058 0.065 6.940 0.069 1.

21、194 0.495 0.707 变异系数0.146 0.032 0.042 0.113 0.092 0.048 0.030 0.083 频 数25 25 25 25 25 25 25 25 粉土最大值25.4 2.04 1.67 97.7 0.817 28.5 18.4 10.3 0.73 最小值22.2 1.87 1.49 84.2 0.611 25.0 17.2 7.6 0.63 平均值22.9 1.93 1.57 86.1 0.724 26.0 17.4 8.6 0.63 标准差1.418 0.068 0.068 6.338 0.079 1.486 0.540 1.126 0.041 变

22、异系数0.062 0.035 0.044 0.074 0.109 0.057 0.031 0.131 0.065 频 数666666666表 各土层原位测试指标统计结果表层序及岩 性项 目标贯击数(击)实测值修正值湿陷性粉土最大值14.012.5最小值5.04.8平均值10.19.4标准差2.8502.546变异系数0.2820.272统计个数88粉土最大值2015.4最小值86.3平均值14.511.8标准差3.5902.700变异系数0.2480.229统计个数1414粉土最大值128.4最小值64.6平均值9.67.0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个数5表4.3.3.1 地基土压缩指标统计表层序值别

23、压缩系数(Mpa-1)层序值别压缩模量(MPa)aaEsEs0.2-0.3湿陷性粉土(探井指标)最大值0.811湿陷性粉土(探井指标)最大值18.366最小值0.106最小值2.632平均值0.251 平均值11.321 标准差0.215 标准差5.094 变异系数0.857 变异系数0.450 频 数11频 数11粉土(探井指标)最大值0.200 0.180 粉土(探井指标)最大值17.107 15.407 最小值0.100 0.100 最小值8.897 9.746 平均值0.147 0.147 平均值12.339 12.173 标准差0.032 0.029 标准差2.523 2.122 变

24、异系数0.217 0.199 变异系数0.204 0.174 频 数177频 数177粉土(探井指标)最大值0.329 0.248 粉土(探井指标)最大值14.274 20.811 最小值0.118 0.081 最小值5.333 7.073 平均值0.198 0.160 平均值9.937 12.723 标准差0.088 0.078 标准差4.036 6.124 变异系数0.443 0.485 变异系数0.406 0.481 频 数66频 数665场地岩土综合分析评价5.1 地震效应抗震设防烈度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定襄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25、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根据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情况,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场地内(1#楼)ZK1、ZK3钻孔20.0m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值分别为240m/s、230.50m/s,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场地覆盖层厚度dov50m,由此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划分该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土液化判别勘察期间实测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16.5m,水位标高714.8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液化判别初判条件第3条,拟建场地可不考虑液化影响。建筑抗震地段划分根据本次勘探揭露地层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结合地形、地貌综合考虑,按建筑抗震设

26、计规范(GB50011-2010)第条划分,拟建场地对建筑抗震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5.1.5地基土震陷性本工程场地内第层湿陷性粉土孔隙比平均值为0.971,大于0.8,含水量平均值为11.1%,大于缩限,小于2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及条及条文说明判定,本场地应考虑湿陷性粉土的震陷问题。5.2地基湿陷性根据本次勘察探井土样试验结果,拟建场地内湿陷性土层主要为第层湿陷性粉土,湿陷性试验结果见表5.3.1。除个别土样外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湿陷系数和自重湿陷系数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附录C

27、结合地形地貌单元综合判定第层湿陷性粉土不属于新近堆积黄土。表5.3.1 湿陷性试验结果表 层号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湿陷起始压力(kPa )湿陷土层厚(m)湿陷程度0.0150.1600.0060.077351971.606.40轻微强烈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4.4节,自重湿陷量计算值自整平标高(732.00m)算起,湿陷量计算值自基底标高(730.00m)算起。根据计算结果当拟建场地整平标高为732.00m时,根据拟建场地的地质条件综合判定为非自重湿陷场地,地基湿陷等级可按级考虑,各探井湿陷性评价计算结果详见附表。5.3地基均匀性评价当1#住宅楼整平标高为732

28、.0m,基底埋深为2.00m,基底标高为730.0m,将主要以第层湿陷性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局部地段将以第2层素填土为地基持力层,持力层与下卧层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且属于不同的工程地质单元。因此,拟建建筑物天然地基应为不均匀地基。据本次勘察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及场地周围无全新活动断裂,亦未发现危及本工程安全及场地稳定性的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亦不存在埋藏的河道、沟浜、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其它埋藏物,因此拟建场地可视为相对稳定场地,可进行本工程建设。5.5地基土的腐蚀性根据本次勘察在TJ1#探井(1#楼)1.0m处、TJ5#探井1.0m处土样地基土的腐蚀性分析试验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

29、B50021-2001)(2009年版)表、表、表及附录G评价,在场地环境类别为III类时,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判定结果见表5.6.1-5.6.3。表5.5.1 按环境类型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结果表 孔号SO42含量(mg/ kg)Mg2+(mg/kg)HCO3-(mg/ kg)SO42-评价结果Mg2+评价结果干湿交替无干湿交替TJ1732.3840.57241.45微微微TJ548.3715.89265.56微微微表5.5.2 按地层渗透性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评价结果表 孔号PH值PH值评价结果TJ17.60微TJ57.93微表5.5.3 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30、腐蚀性评价结果表 孔号Cl-含量(mg/ kg)评价结果TJ1203.95微TJ57.95微综合上表结果在场地环境类别为III类时,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试验结果详见附件检测试验报告(土工试验)。层序岩性物性指标法标贯法建议值(kPa)(kPa)(kPa)杂填土70素填土8080湿陷性粉土110120110粉土170160160粉土1501401406地基与基坑工程方案6.1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当拟建场地预估整平标高为732.00m时,当2#住宅楼基础埋深为2.00m时,其基底标高为730.0m,将主要以第层湿陷性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局部地段将以第2层素填土为地基

31、持力层,天然地基为不均匀地基,且拟建场地属于非自重湿陷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级(中等);因此2#住宅楼不应采用天然地基。6.2地基处理当拟建场地预估整平标高为732.00m时,当2#住宅楼基础埋深为2.00m时,其基底标高为730.0m,将主要以第层湿陷性为天然地基持力层,局部地段将以第2层素填土为地基持力层。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建(构)筑物特点及环境条件,从安全、技术、经济、处理效果及施工周期等方面综合考虑,为消除地基土湿陷性、提高地基土承载力,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条规定,可采用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换填材料选用3:7灰土,换填厚度不小于2.5m,压实系数不小于0.95。地基处理后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本工程拟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0m时,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7节,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土层为第层人工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