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试讲教案_第1页
小学作文试讲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作文试讲教案【篇一:小学作文试讲】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自由奔放地思考、想象、表达、写作, 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养成 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由奔放地说,为写作做好铺垫。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说的内容求异、求新。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 课件显示:四个旋转的圆分别变成娃娃脸、桔子、球、泡泡, 排列在画面上方,接着走出一个卡通女孩圆圆作思考状。 师:圆圆想,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的呢?小朋友愿意和圆圆一起想 吗?让我们打开思维的门窗,放飞想象的翅膀,一同走进这圆的世 界。揭题:圆2、激情:老师设置了四道关卡,大家要热情参与

2、,积极创新,有丰 富的奖品等着你噢。二、 以图激情,启发想象 (第一关:画)1、你由圆想到了什么?把它画下来好吗?可以独立画,也可以找伙 伴合作画。2、学生作画。3、请画得多的同学说说画了什么?其他人补充。4、看圆圆画了些什么?课件显示:图片1三、 以图促说,激励创新 (第二关:说)1、恭喜小朋友通过了第一关,为你们插上一面小红旗。第二关上不 上?2、你最喜欢哪一个,看着它你想到了什么?能说一段话吗? 可以选自己画的,可以选圆圆画的,也可以选现在新想到的。 课件显示:图片23、先独立构思,后找伙伴说说。4、指名说。四、 以说促写,自由创作 (第三关:写)1、 说得多好啊!太棒了!奖励小红旗。第

3、三关更难了,还上不上? 不畏艰难,好样的!2、要求:自己取个题目,15分钟内完成。3、学生写作,师巡视指导。五、 以精促改,培养习惯 (第四关:改)1、想想第四关该是什么了?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完了发出声 念2遍,边念边改。2、找伙伴互改。语句通顺吗?想象合理吗?3、集体评改。 一人读,其余学生听后评一评,评得好的发大奖。六、 总结 同学们通过大胆想象,连闯四关,画出了一张张充满生趣的画,写 出了一篇篇富有新意的文章,圆圆还写了一首有关圆的儿童诗,有 兴趣的同学可以互相传阅。【篇二:小学语文特岗教师面试试讲教案(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教案本人参加特岗教师考试面试时用的教案,面试成绩89分,仅

4、供参考! 傻瓜式试讲教案.(教学目标自己改动,现在用的都是三维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2、积累课文优美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 初步认识分号。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二、教学重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三、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2、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江山如画,风景秀美。山有奇山,水 有秀水,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 融合在一

5、起,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都会受到触动,你们知道 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么?(板书:桂林山水)今天就让我 们来学习第二课桂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的美丽山水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页,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把你认为优美 的词句画下来,好好体会。 师:同学们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生: “人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 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 哪位同学知道 “甲天下 ”是什么意思? 生:“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 ”的意思。师:回答的很好,(板书:甲天下)“甲”就是“第一”的意思,“甲天下”就是 “天下第一 ”的意思。下面找位同学读一下第二自然段的第 一句话。生: “我看

6、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 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 师:好,请坐。同学们思考一下,既然作者荡舟漓江,为什么要先 写大海和西湖呢? 生:写大海和西湖是和漓江水作对比,更加突出了漓江水的美。师: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作者先写大海、西湖是为了更加突出漓 江水的美,那么漓江水有多美呢?(板书:水)请大家接着读第二自 然段的第二句话,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词。师:哪位同学找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这位同学你说。 生:静、清、绿。(板书:静、清、绿) 师:找的非常准确,你把这句话带着感情读一读,让大家体会一下漓江水的美。生: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 啊,清的

7、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那是一 块无瑕的翡翠。 ” 师:读的很好。这句当中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呢?生:用到了排比和比喻。师:回答的很正确,作者用排比的手法,罗列出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同时用到了比喻来突出了漓江水的绿。把漓江的水比作了 什么?对,无瑕的翡翠。(板书:翡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 课的生字词,哪位同学来说一下翡翠的意思?生:非常绿的玉。师:对,那么无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板书:无瑕)生:没有斑点的玉。师:瑕”是玉上的斑点,无瑕的翡翠”就是没有斑点的玉,作者用无瑕的翡翠”比喻漓江的水,更加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在这句话中, 我们发现了一种没学过的标点符号:分号;”

8、。板书:分号,;,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同学们齐声朗 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在感受美丽的漓江水的同时,领悟一下分号的 用法。生: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 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 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师:同学们读的越来越好了,看样已经感受到了漓江水的美丽。这 段中最后一句话说明了什么?生:看到一道道水纹,才感觉得到船在前进,说明了漓江水的 师:回答的很好。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第三自然

9、段,在读的同 时,画出描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字词,看看这一段的句式,写作方法和第 二自然段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师:同学们读完了么?好,先来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这一自然 段和第二自然段相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这位同学你说。生:这一段的开始同样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写到了泰山,香山, 然后突出了桂林山的与众不同。在描写山的特点的时候,同样运用了 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桂林山 “奇”、“秀”、“险 ”的特点 师:回答的真棒,不仅很好的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还回答出了桂林 山的三个特点,同学们掌声送给他。同学们带着感情齐声朗读一下第 三自然段。(板书:奇、秀、险)生: “我攀

10、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 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 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 秀啊,想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 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 师:同学们,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水,桂林的山, 在读这两段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生甲:我也想去那看一看。生乙:写的很美,读的时候,仿佛我们已经在桂林游玩似的。 师:概括一下这两位同学的感受就是如临其境,作者在描写桂林山 水时,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山水水写的活灵活现,让

11、我们感觉身临其境。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上几句 话呢?拿出你们的练习本,看着课本中的插图用“像?像?像?”写上一段话。师:同学们写的都很不错,我来读一下这位同学写的句子, “桂林的 山真是形态万千,有的像美丽的仙女,有的像拿着拐杖的老翁,有 的像献桃的猴子。 ”这位同学写的很好,我们要学会这样的描写方法, 在今后的写作当中加以利用。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一下第四自 然段。师:同学们读完了么?谁来说说最后一段描绘了什么? 生:描绘了桂林山水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师:这一段即写了山,也写了水,山水交相辉映,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真是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 游”。

12、同学们,这一段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呢?(板书:画中游) 生:首尾呼应。师:对,我们快速的浏览一下全文,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这篇文章是用什么结构安排材料的?这位同学你说。 生: “总 分 总”的结构方法。 师:对,课文开头写到 “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二、三自然段分别介 绍了桂林的水,桂林的山,文章最后写了荡舟在山水间的感受。全 文用了 “总分总”(板书:总,分,总)的结构描绘了桂林的山 水。同学们,桂林的山水美不美?【篇三: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生命生命】小学语文试讲教案生命生命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 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 进程、

13、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 息网等着你回来。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 “扰、诊 ”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弹”,掌握 “震 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 ”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 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 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难点:感

14、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 命。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展示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同学们讨论了珍惜生命的名言,相信 你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去寻 求生命的真谛。2.板书课题,齐读。(二)整体感知过渡: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1.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 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课文关于“生命”讲了哪几个 事例?2.检查反馈(1)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真认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a.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动弹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鼓动跃 动冲

15、破坚硬沉稳短暂珍惜(2)课文讲了几个事例呢?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请学生将三个事例 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板书:飞蛾求生、香瓜子生长、静听心跳(三)深入研读 自读“飞蛾求生”事例1.请同学们自由读“飞蛾求生”部分,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思考: 你感悟到了什么?可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2.学生反馈,体会情感。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 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 我忍不 住放了它!”(1)学生汇报,读句子,说原因。(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挣扎、极力、鼓动、跃动)(3)换词比较:a .“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

16、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 地动;跃动的幅度更大,更能表现出飞蛾奋力挣扎的情景,表达强烈 的求生欲望和强大的生命力。)b .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生读)(4)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就是这只握在作者手里的飞蛾,你会怎 么想?(5)指导朗读。a . (承接上面)师引读,学生齐读。b.刚才我们从关键词中读懂了内容,体会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从这三个感叹号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谁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指名读评议,齐读)3.回扣课题。小结:是啊,作者被这个小生灵顽强的求生欲所震撼,这就是-生读课题)生命、生命。合作学习 “瓜子生长 ”事例 过渡:平均寿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飞蛾

17、,竟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求生欲 望,那普通的香瓜子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1.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要求:(1)运用刚才的方法,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 句,写写自己的体会。(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句1:“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1)学生读句子,说原因。(2)从哪些词语感受香瓜子生命力的强?(3)竟然是什么意思?(没有想到的、出乎意料、不可思议的奇迹、这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你体会到了什么?(4)为什么作者不用 “生”或“长”,要用 “冒”?(5)指导朗读。多么顽强的香瓜子呀!谁来读?过渡:你还从哪里体会到它的顽强的生命力

18、?句2:“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 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学生读句子,说说原因。(2)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3)理解 “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a.从“它只活了几天 ”,你体会到了什么?b.“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 段话,体会体会。(引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7天,它会冲破 (生接 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5天, 它要冲破 (生接读)即使它的生命只有2天, 它也一定能冲破 (生接读)c.此刻,即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赞美、敬佩、崇敬)3.指导朗读。请

19、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男女比赛读,齐读)4.回扣课题。 小结:环境恶劣,困难重重,但瓜苗仍然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这 就是 (生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学习 “心脏跳动 ”事例过渡:小小的生灵为了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呀!更何况 我们人类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个事例,想想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震 惊?1.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 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1)令“我 ”震撼的是什么?(2)创设情境,感受心脏跳动: 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用手摸着你的心,静静地感受一下自己 的心跳。你感受到什么呢?(心跳)你想说些什么?用文中的话说说。(出

20、示: “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你想带着怎样的心情把这句话告诉大家?(高兴、自豪、激动 )(4)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名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读。2.出示: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 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1)“糟蹋”是什么意思?(浪费、不珍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 在 “白白地糟蹋 ”自己的生命?(生说现象)(2)怎样叫 “好好使用生命 ”呢?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3)比较句子: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要对自己负责。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第二句写得好,因为 “必须”突出作者对生命负责的坚定的态度。)(4)我们看看杏林

21、子是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出示杏林子的资料: 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非常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 五十年的时间里,她都是在轮椅中度过。但是坚强的杏林子并没有 向命运低头,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凭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用这样的 双手(出示图片)写下了80多部文学作品,被誉为 “台湾最具影响力的 作家 ”。她组织成立了 “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 ”,为台湾100多万残疾 人作出了贡献。她离世之后,家人根据其生前遗愿把躯体捐给医院 供医学研究。(5)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6)小结:是呀,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要向杏林子学习,必 须对自己负责。这就是 生命生命(四)拓展延伸过渡: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杏林子写下了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