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5年第 25卷 有 机 化 学 V ol. 25, 2005第 5期 , 485495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 5, 485495 *E-mail:jhaoReceived July 12, 2004; revised October 11, 2004; accepted October 29, 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20472049、上海市教委基金 (No. 02AK43和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486有 机 化 学 V ol. 25, 2005 图 2HIV-1 蛋白酶的抑制剂Figure 2 HIV
2、-1 protease inhibition物性能的特殊贡献 , 近十年来 , 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已经 引起国内相关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 本文总结了最近 十几年来部分相关的文献报道 , 从合成方法学的角度 , 介绍了较为典型的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合成方法 , 并在此基础上 , 对今后此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发展方向 作了浅略的展望 .1 合成方法在有机化合物中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的主要方 法可分为直接氟化法和间接氟化法 1416, 本文将以直 接氟化法和间接氟化法为分类 , 对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 生物的合成进行概述 .1.1 直接氟化法直接氟化法合成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 是指直 接
3、利用氟化试剂与反应底物中的某些官能团发生反应 , 引入氟原子或含氟基团 , 从而合成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 生物的方法 .1.1.1 亲电性氟化试剂Davis 等 17利用亲电性氟化试剂成功合成含氟紫杉 醇类似物 13碳的侧链 , 并将其用作生物探针 (probe, 来 探测含氟紫杉醇类似物的药用机理 . -氨基酸酯 4在碱 的作用下生成烯醇式中间体 , 然后用亲电性氟化试剂 , 邻苯磺酰氟化胺 (N -fluoro-O -benzenedisulfonimide, 7 或 苯磺酰氟化胺 (N -fluorobenzenesulfonimide, 8 进行直接 氟化 , 以 41%94%的产率生
4、成 -单氟取代的 -氨基酸 酯 6. 在这个反应中加入氯化锂可提高反应的得率 . 反 应经分子内手性诱导和锂离子与底物中氧原子的配位 作用 , 使反应具有一定的立体选择性 . 选择空间位阻相 对较大的亲电氟化试剂 8时 , 其非对映体过量 (de 值 可 达 62%, 同时产率为 65% (Scheme 1.1.1.2 亲核性氟化试剂Somekh 等 18利用亲核性氟化试剂二乙基胺基三氟 化硫 (Diethylaminosulfur trifluoride, 简称 DAST与氨基 酸酯 , 如 丝 氨酸酯 9、 异丝 氨酸酯 10反应 , 成功合成了含 氟 -氨基酸 . 在反应进行过 程 中
5、, 化合物 9和 10生成了 Scheme 1同一 种氮杂 环 丙烷 中间体 11, 再 经 脱保护 , 生成 -氟代 的 -氨基酸酯 13, 产率为 90% (Scheme 2. Scheme 2为了提高药物的亲 脂 性和 稳 定性 , Cabrera-Escribano等 19以 D-葡萄糖 为起 始 原 料 , 利用亲核性氟化试剂 DAST 进行直接氟化 , 经过类似的重 排 反应 , 成功 地 合 成了含有 吡喃糖苷 基环 状 并有构 象限 制的含氟 -氨基 酸衍生物 15 (Eq. 1.(11.2 间接氟化法间接氟化法合成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通 常 也 被称作含氟 砌块 (Flu
6、orinated building block合成法 , 是 指利用已有的或较 易 制 备且带 有某些可 供转换 的官能 团的含氟化合物为合成 砌块 , 通过 各种 合成反应 , 选择 性 地 将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引入到其 它 有机分子中 去 , 从 而合成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No. 5 彭荣达等: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487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属 1,3-二官能团化合物 . 基于这 种 结构 , 一 般 可利用含氟 羧 酸衍生物或类似 醛酮 结构的含氟胺 、亚 胺或 卤 代 亚 胺作为含氟合成 砌块 , 通 过化学反应 , 合成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 从
7、文献报 道和合成 策 略来 看 , 合成 砌块 大 致 可分为 两 类 :含氟 羧 酸类 砌块 和含氟 亚 胺类 砌块 .1.2.1 含氟羧酸类化合物作为含氟合成砌块1.2.1.1 , -二氟 -溴乙酸乙酯砌块, -二氟 -溴 乙酸乙酯是一 种 已被 商业 化的含氟 合成 砌块 , 也是合成含 偕 二氟 亚 甲基化合物最 常 用的含 氟合成 砌块 之一 . 通 常情况 下 , 可由 , -二氟 -溴 乙酸 乙酯在反应体 系 中生成的 Reformastky 试剂 , 再 与含有 碳 氮双键 或碳 氮 单 键 的化合物反应 , 合成 , -二氟 -氨 基酸及其衍生物 .Katritzky 20a
8、和 Marchand-Brynaert 等 20b用 , -二氟 - -溴 乙 酸 乙 酯 (16 作 为 含 氟 合 成 砌 块 与 胺 17经 Reformastky 反应 , 成功 地 合成含氟 -氨基酸乙酯 (18, 再 经 催 化 氢 化 、脱保护 和 水解 , 最后得到 , -二氟 -丙 氨酸乙酯 (19, 总产率为 61%. 该 反应 充 分利用了苯并 三 唑 基的 拉 电子效应和 易消去 的特性 (Scheme 3. Scheme 3Soloshonok 等 21利用手性对甲苯 亚砜亚 胺为手性 亚 胺 合 成 原 料 , , -二 氟 -溴 乙 酸 乙 酯 (16 发 生 R
9、eformastky 反应 , 高立体选择性 地 合成 , -二氟 -氨 基酸 22. 其中经 Reformastky 反应生成化合物 21的反 应产率可达到 82%, de 值达到 98% (Scheme 4. Vidal 等 22首次把 Reformastky 反应成功应用于 , -二氟 -氨基酸衍生物的 固 相合成 . 将对甲基二苯甲 胺 (MBHA组 成的合成 树脂附载 氨基酸 , 生成酰胺类化 合物 23, 再 与 醛 反应生成 亚 胺 24, 最后与 , -二氟 -溴 乙酸乙酯 (16 经 Reformastky 反应 , 合成了 , -二 氟 -氨基酸的衍生物 25, 但 反应的
10、产率 不 高 . 因此 , Vidal 等 参照 Katritzky 20a报道的方法对这个反应进行 了 改 进 , 改 进后化合物 25的产率提高到 76%98%, 其 Scheme 4de 值高达 88% (Scheme 5.Scheme 5Quirion 等 23运 用手性 2-苯基取代 1,3-噁唑烷 (26 与 , -二氟 -溴 代乙酸乙酯 (16 经过分子内手性诱导 , 以 65%的产率和大于 99%的 de 值 , 立体选择性 地 合成 了手性含氟 -内酰胺 27, 然后经酸性 水解 和 催 化 氢解 , 得到 光 学 纯 的 , -二氟 -氨基酸 (29 (Scheme 6.
11、Scheme 6488有 机 化 学 V ol. 25, 2005Fokina 等 24报道了 , -二氟 -溴 代乙酸乙酯 (16 和 醛 经 Reformastky 反应 , 以 81%91%的高产率合了成 , -二氟 -羟 基 羧 酸乙酯 (30, 再 利用 Mitsunobu 反应 , 将生成的 , -二氟 -羟 基乙酸乙酯 30转变 为 , -二 氟 -氨基酸乙酯 (31. 最后经 水解、脱保护 合成 , -二 氟 -氨基酸 (32. 这个反应的关 键步骤 是 Mitsunobu 反 应这一 步 , 在 该步 反应中 , 试剂 滴 加的 顺序 对产率 影响 较大 , 当 偶氮 二 羧
12、 酸乙酯 (DEAD最后 滴 入时 , 化合物 31的产率高达 95%, 后一 步 以 53%57%的产率进行 脱 保护 , 合成了 , -二氟 -氨基酸 (32 (Scheme 7. Scheme 7另外 , , -二氟 -氯代乙酸乙酯 25和 -氟代乙酸甲 酯 17也可作为一 种 与 16相类似的合成 砌块 , 用来合成 相应的含氟 -氨基酸 .1.2.1.2 -氟烷基 -酮酸酯类含氟砌块Soloshonok 等 2634利用 -氟 烷 基 -酮 酸酯类含氟 砌块 含氟 砌块 和胺反应生成的含氟烯胺或 亚 胺化合物 , 并在碱的作用下 , 进行生物 模拟转 氨化 1,3-质 子 迁移 反应
13、 , 成功 地 合成了一 系列 -全 氟 烷 基 -氨基酸及其 衍生物 . 这 种 方法被认为是一 种 概 念 性 、 独 创 性的含氟 -氨基酸的合成方法 .反应过 程 大 致 如下 :-氟 烷 基 -酮 酸酯 (33 与手性 胺 34反应 , 先 生成烯胺或 亚 胺类中间体 , 后在碱 , 如 :三乙胺 、 1,8-氮杂双 环 5.4.0-7-十一碳烯 (DBU或 1,4-氮杂 二环 2.2.2辛烷 (DABCO的作用下 , 进行生物 模拟 的 转 氨化 1,3-质 子 迁移 反应 , 以 50%96%的 ee 值和 40%88%的产率生成 -全 氟 烷 基 -氨基酸衍生物 36, 再 经
14、 水解 后 , 得到 -全 氟 烷 基 -氨基酸 (37 (Scheme 8 2634.该 研究 小组 26,27b,28还 于 1994年 首次 对合成的 -烷 基 -全 氟 烷 基 -氨基酸酯进行生物 催 化 拆 分 , 得到 纯 手性的 -全 氟 烷 基 -氨基酸 .1.2.1.3 含氟酰胺类砌块Stanforth 等 35报道 , 以含氟酰胺 38为含氟合成 砌 块 与 带 有乙酸酯的 膦叶 立 德 39经 Wittig 反应 , 生成烯胺 40和 亚 胺 41, 再 经 还 原以 32%74%的总产率得到化合 物 42, 脱保护 和 水解 后生成含氟的 -氨基酸 43. 该 反应 S
15、cheme 8设计巧妙 , 通过 Wittig 反应在含氟酰胺的 羰 基上引入乙 酸酯基团 , 从而成功合成含氟的 -氨基酸 (Scheme 9.Scheme 91.2.1.4 含氟烷基取代 , -不饱和羧酸类砌块一 般情况 下 , 含氟 烷 基取代的 , -不饱 和 羧 酸类化 合物作为含氟合成 砌块 可与含 氮 亲核试剂 , 如氨 、 胺或 胺的衍生物发生 Michael 加成反应 , 合成含氟 烷 基 -氨 基酸及其衍生物 .Robert 等 36以 -三氟甲基 丙 烯酸乙酯 (44 作为合成 砌块 , 先水解 生成 -三氟甲基 丙 烯酸 (45, 后与氨 气 发 生 Michael 加
16、成反应 , 以总产率 93%生成 3-氨基 -4,4,4-三氟 丁 酸 (46 (Scheme 10. Scheme 10Ojima 等 37利用 -三氟甲基 丙 烯酸 (47 为含氟合成 砌块 , 与氨 气 或胺反应得到 -三氟甲基 -氨基酸 (49, 其总的产率 各 为 97%, 100% (Scheme 11.No. 5彭荣达等: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展489 Scheme 11Volonterlo 等 38,39首次 报道了利用 Michael 加成反 应进行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 固 相合成 . 在合成 树 脂 上 附载 氨基酸后 , 与含氟合成 砌块:三氟甲基取代的
17、3-(烯酰基 -1,3-噁唑烷 -2-酮 (51 发生 Michael N -加成反 应 . 在此类反应中 , 化合物 51不但 用作合成 砌块 , 而 且 也用作 不 对称合成的手性诱导 源 , 以 42%77%的产率 和 75%的 de 值立体选择性合成了 带 有含氟的 -氨基酸 单 元 的化合物 53 (Scheme 12.Scheme 12沈延昌 等 40以含氟 烷 基取代的 , -不饱 和 炔 酸酯 54为含氟合成 砌块 与 苄 胺 55发生 Michael 加成的反应 , 生成 Z 式 -含氟 烷 基 -烯氨酯 (56, 再 经 催 化 还 原 , 以 总产率 43%49%得到 -
18、含氟 烷 基 -氨基酸酯 (57 (Scheme 13.Scheme 131.2.1.5 含氟烷基羧酸酯合成砌块Bravo 等 41运 用含氟 烷 基 羧 酸酯 (59 合成 砌块 , 与 手性 亚砜 58反应得到中间体 60后 , 再 与 CH 2卡宾 反 应生成环氧化合物 61, 其 de 值高达 94%, 产率最高可达 92%, 选择性 开 环后得到单一对映体 -氟 烷 基 -羟 基 -氨基酸 (63 (Scheme 14.Scheme 141.2.2 含氟亚胺类化合物作为含氟合成砌块1.2.2.1 含氟烷基酰偕氯代亚胺类合成砌块Uneyama 等 42,43最 早 报道了含氟 烷 基酰
19、 偕 氯代 亚 胺类合成 砌块 64的合成的方法 , 并将其成功 运 用于一 些含氟氨基酸及衍生物的合成 . 含氟 烷 基酰 偕 氯代 亚 胺 类合成 砌块 64具有多官能团化 , 较为 稳 定 , 便 于大量合 成等特 点 . 近年来已有大量应用此类含氟合成 砌块 的报 道 .该 含氟合成 砌块 的一个主要用 途 是用于合成含氟 -取代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 含氟 烷 基酰 偕 氯代 亚 胺类 合成 砌块 64与乙醇酸酯反应生成 亚 胺 醚 类化合物 65, 亚 胺 醚 类化合物 65可在碱 存 在下发生分子内重 排 反应 ,生成含氟 -羟 基 - -氨基酸的 前 体 66, 化合物 66
20、再 经 亚 胺 双键 的 不 对称 还 原 , 以 86%的产率和 88%的 de 值合 成化合物 67, 氧化 脱保护 得到含氟 anti -羟 基 -氨基 酸酯 (68 (Scheme 1544,45.490有 机 化 学 V ol. 25, 2005 Scheme 15Fustero 等 46,47,49报道了利用含氟 烷 基酰 偕 氯代 亚 胺类合成 砌块 64立体选择性 地 合成的含氟 -烷 基 -氨 基酸 (73 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 非对映选择性 还 原在此合 成方法中 占 有主导 地 位 . 当选用 NaBH 4/ZnI2为 还 原试 剂时 , 由于 Zn 与 O 和 N 的配
21、位作用 , 使得化合物 72非 对映体过量最高达到 96%, 产率可高达 99% (Scheme16.Scheme 16同时 , 他们 48也报道了手性 2-烷 基 -1,3-噁唑啉 (74 作为手性 辅 基 , 与含氟合成 砌块 64发生反应 , 通过手性 辅 基的 不 对称诱导 还 原 , 立体选择性 地 合成了含氟 烷 基 取代的 -氨基酸 (77. 并以 60%90%的产率和高达 94%的 de 值得到 还 原产物化合物 76 (Scheme 17. 若 选 用 带 有手性 辅 基的内酰胺与含氟合成 砌块 64反应 , 产 物的立体选择性 不 是特别理 想 46,49. 此外 , 该
22、类含氟合成 砌块还 被 首次 应用于合成环 状 的含氟 -氨基酸 50.Scheme 171.2.2.2 含氟亚胺及含氟 -内酰胺类合成砌块含氟 亚 胺在结构上与 醛、酮 类化合物相似 , 作为合 成 砌块 , 可 参 与 各 类相关的有机反应 , 合成相应的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 此类合成一 般 利用分子间的亲核 加成反应 完 成 ; 而含氟 -内酰胺通 常情况 下是由含氟的 亚 胺与乙烯 酮 进行 2+2环加成反应或是与 羧 酸酯发生 环 缩 合反应得到 .Kitazume 等 51a报道了酯的烯醇化产物与二氟甲基 取代的 亚 胺 78进行亲核加成反应 , 并以产率 82%92%合成
23、了相应的 -二氟甲基 -氨基酸酯 (79 (Eq. 2. -二 氟甲基 -丙 氨酸是一 种 潜在的 GABA-T 的抑制剂 51b.(2Fustero 等 49报道利用含氟 亚 胺 砌块 合成含氟 -氨 基酸的方法 . 含氟 亚 胺 80与 位 带 有活 泼氢 的 羧 酸酯 81经 Mannich 反应 , 制 备 含氟 -氨基酸酯 82和 83. 当化合物 81为 丙 酸甲酯时 , 产率是 38%, anti syn =64 36, 当化合物 81为乙酸 8-苯基 薄荷 酯时 , 产率是 58%, R S =69 31 (Eq. 3 .另外 , Gong 等 52报道了含氟 亚 胺 80和
24、-溴 代乙酸 乙酯 , 经 Reformastky 反应 , 成功合成含三氟甲基的 -氨基酸乙酯的方法 .Burger 等 53利用含氟合成 砌块 84与 丙 烯酸甲酯 (85 发生 Morita-Baylis-Hillman (MBH反应 , 以 53%的 总产率合成了 -甲基 -, -二三氟甲基 -氨基酸酯 (88 (Scheme 18 .No. 5彭荣达等: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展491 Scheme 18由于含氟 -内酰胺在酸性 条件 下 很容易开 环生成 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 因此 , 也可以 把 其作为一类 含氟合成 砌块 . 而 且 , 含氟 -内酰胺是到 目前
25、 为 止 较为 成功用于合成含氟 -氨基酸的有效方法之一 . 同时 , 含 氟的 -内酰胺本 身 也是有生理活性的一类化合物 , 文献 中有 许 多其合成方法的报道 51a,54.其典型的例子是 :Ojima 及其研究 小组 和 B égu é 及其研究 小组 911,55利用含氟 -内酰胺作为合成 砌块顺 利合成了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 并 且 , 他们 利用这一 砌块 成功 地 合成了含氟的紫杉醇类似物 2及 HIV-I 蛋白 酶的抑制剂 3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 . 1997年 , Ojima及其研究 小组 9,10,55报道了利用含氟 亚 胺 (80, 与乙烯 酮
26、 进行 2+2环加成反应 , 生成 消旋 的含氟 -内酰胺 (89, 再 与 浆果霉素 III (baccatin III (90 在 动力 学 拆 分 条件 下 开 环和酯 交换 , 以 41%59%的产率成功合成 光 学 纯 的含氟紫杉醇 (91, 并对其进行 了药性和药理研究 (Eq. 4.同一年 , Bégu é及其研究 小组 11,56成功 地 将手性引 入到含氟 亚 胺 砌块 上 , 使手性含氟 亚 胺 92与化合物 93反应 , 通过底物 92的手性 源 进行分子内定向诱导 , 选择 性 地 合成非对映体过量的含氟 -内酰胺 94, 产率 90%, de 值
27、15%, 拆 分后在酸性 条件 下 开 环并 氢解 , 得到单一光 学活性的含氟 -羟 基 -氨基酸 (95 (Scheme 19. 1.2.2.3 含氟取代 N , O 半缩醛、缩醛类合成砌块Akiyama 等 57以三氟甲基取代 N,O 半缩醛 (96 为 含氟合成 砌块 , 与 硅 的烯醇 醚 化合物 97, 在 少 量三氯化 镓 和苯甲酰氯 存 在下 , 进行 Mannich 反应 , 以 82%86%的产率和 10%的 de 值合成了含氟 -氨基酸酯 前 体 98, 脱保护 后生成含氟 -氨基酸酯 (99 (Scheme 20.Gong 等 52用含有三氟甲基的 N, O缩醛 (10
28、0 和 -溴 代 羧 酸乙酯 (101 发生 Reformastky 反应 , 可成功合成(4Scheme 19Scheme 20492有 机 化 学 V ol. 25, 2005 -烷 基 -三氟甲基 -氨基酸乙酯 (102. 其反应产率为 27%72% (Eq. 5.(5Brigaud 等 56从非对映体过量的 2-三氟甲基 -1,3-噁 唑烷 (103 为合成 砌块 出发 , 在 路易斯 酸 催 化下与烯醇化 合物 104进行立体选择性合成 , 生成 68% de 光 学 纯 的 化合物 105, 后经 拆 分 、 还 原得到单一的 -三氟甲基 -氨基酸 106 (Scheme 21.S
29、cheme 211.2.3 其它含氟合成砌块1.2.3.1 三氟甲基取代氮杂环丙烷类合成砌块Davoli 等59报道 , 通过化学 酵素催 化 拆 分可得到手性的 trans-N-三氟甲基 -1-氮杂 环 丙烷 -2-羧 酸乙酯 (107, 再 经 区域 选择性 开 环后 , 以大于 95%的 ee 值和 43%的总 产率得到 光 学活性的含氟 -氨基酸 109 (Scheme 22.Scheme 22王毅 等 60也合成了一 系列 三氟甲基取代的 氮杂 环 丙烷 合成 砌块 111, 区域 选择性 开 环后以 58%的总产率 得 到 了 消 旋 的 含 氟 的 anti -羟 基 -氨 基
30、酸 (112 (Scheme 23.1.2.3.2 N -苯甲酰基 -1-氯 -2,2,2-三氟乙胺2002年 , Burger等61报道了以化合物 113为含氟合Scheme 23成 砌块 , 在 路易斯 酸 存 在下 , 与 丙 烯酸酯的 金属铝 试剂 114反应 , 以 65%的产率得到 -三氟甲基 -氨基酸 (115, 并以 28%总产率 、 75%的 de 值得到 -羟 基 -三 氟甲基 -氨基酸 (116. 通过在化合物 115的 位上的加 成反应可以合成含氟 -氨基酸的衍生物 (Scheme 24.Scheme 241.2.3.3 含三氟甲基手性二醇2003年 , 卿风翎 等 6
31、2设计 并合成了 带 有手性的含 氟二醇合成 砌块 117 , 并成功将其应用于合成一 系列 含 有三氟甲基的 -氨基酸 . 手性含氟二醇合成 砌块 117可 由三氟甲基取代的烯类衍生物经 Sharpless 不 对称 双羟 化反应制得 , 经过 六步 反应 , 以 72%的总产率高立体选 择性 地 得到了 (2S ,3S -4,4,4-三氟 异苏 氨酸 (119 (Scheme 25 63.Scheme 252 结束语综 上 所 述 , 含氟氨基酸作为多 种 酶抑制剂及其在抗 肿瘤、 抗 真菌 和细胞 毒 性以及治疗 各种 功能性 紊乱 等方 面所表 现出来的特殊生理活性 , 近年来已受到包
32、 括 有机 化学工作者在内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 含氟 -氨基酸 及其衍生物在其中 扮演 着 举足轻 重的角 色 , 并已成为一 些 新 型抗癌药物的重要 组 成部分 . 本文从有机合成方法No. 5 彭荣达等: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493论 的角度 , 按 氟化方法进行分类 , 对近十多年来 涌 现出 来的此类化合物较典型的合成方法进行了 归纳 和总结 . 从方法 论 的角度出发 , 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可大 致 分为直接氟化法和间接氟化法 . 直接氟化法对 少 氟取代的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较为有利 , 但 由于 大部分氟化试剂在使用时 条件 较为 激烈 ,
33、 反应的 区域 选 择性较 差 , 使用并 不 十分普 遍 . 间接氟化法 , 也 就 是通 常意义 上的含氟 砌块 合成法 , 是有效合成含氟 -氨基酸 的重要的手 段 . 由于此 种 方法原 料易 得 , 反应 条件温 和 、区域 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均 较高 , 在含氟 -氨基酸 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中被广泛 采 用 .由于在合成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时经 常会遇 到同时生成 两 个或 两 个以上手性中 心 的 问题 , 提 升 了含 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不 对称合成的 难 度 . 所 以 , 发展 高效 、易 得和 适 用 范围 广的含氟合成 砌块 , 实 现高 区域 选择性和立体选
34、择性 地 合成含氟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 将是今后 该 有机合成化学 领域 的发展方向 . References1 (a Liu, M.; Sibi, M, P. Tetrahedron 2002, 58, 7991.(b Cardillo, G.; Tomasini, C. Chem . Soc . Rev . 1996, 117.(c Cole, D. C. Tetrahedron 1994, 50, 9517.2 Ma, Z. H.; Zhao, Y. H.; Wang, J. B. Chin . J . Org . Chem . 2002, 22, 807 (in Chinese.(
35、马自华 , 赵永华 , 王剑波 , 有机化学 , 2002, 22, 807. 3 (a Kukhar, V. P.; Soloshonok, V. A. Fluorine -containing Amino Acid: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Wiley, Chichester, UK, 1995.(b Soloshonok, V. A. Enatiocontrolled Synthesis of Fluoroorganic Compounds, Wiley, Chichester, UK, 2000. (c Kirk, K. L.; Filler, R. In
36、Biomedical Frontiers of Fluo-rine Chemistry, ACS Symposium Series 639, Eds.: Ojima, I.; McCarthy, J. R.; Welch, J. T.,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1996, p. 1.(d Filler, R. In Asymmetric Fluoroorganic Chemistry: Syn-thesis , Applications , and Future Directions, ACS Sympo-sium Series 7
37、46, Ed.: Ramachandran, P. V.,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1999, p. 1.4 (a Qiu, X. L.; Meng, W. D.; Qing, F. L. Tetrahedron 2004, 60, 5201.(b Qiu, X. L.; Qing, F. L. J . Org . Chem . 2003, 68, 3614.(c Qiu, X. L.; Qing, F. L. J . Org . Chem . 2002, 67, 7162.(d Qiu, X. L.; Qing, F. L. J
38、. Chem . Soc ., Perkin Trans. 1 2002, 2052.5 (a Qiu, X. L.; Meng, W. D.; Qing, F. L. Tetrahedron 2004,60, 6711.(b Zhu, S.; Jin, G.; Xu, Y. Tetrahedron 2003, 59, 4389. 6 Perboni, A.; Tamburini, B.; Rossi, T.; Tarzia, G.; Gaviraghi, G. In Recent Advances in the Chemistry of Anti-InfectiveAgents , Eds.
39、: Bentley, P. H.; Ponsford, R., RSC, Cam-bridge, 1993, p. 21.7 Wollomann, T.; Gerlach, U.; Horlein, R.; Krass, N.; Lattrell, R.; Limbert, M.; Markus, A. In Recent Advances in the Chemistry of Anti-infective Agents, Eds.: Bentley, P. H.; Ponsford, R., RSC, Cambridge, 1993, p. 50.8 Geor, G. I.; Chen,
40、T. T.; Ojima, I.; Vyas, D. M. Taxane Anticancer Agents: Basic Science and Current Statu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1995. 9 Ojima, I.; Kuduk, S. D.; Slater, J. C.; Gimi, R. H.; Sun, C. M.; Chakravarty, S.; Ourevitch, M.; Abouabdellah, A.; Bonnet-Delpon, D.; Bégu é, J. P.;
41、Veith, J. M.; Pera, P.; Bernacki, R. J. In Biomedical Frontiers of Fluorine Chem-istry , ACS Symposium Series 639, Eds.: Ojima, I.; McCarthy, J. R.; Welch, J. T.,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1996, p. 228.10 Ojima, I.; Inoue, T.; Slater, J. C.; Lin, S.; Kuduk, S. D.; Chakravarty, S.; W
42、alsh, J. J.; Cresteil, T.; Monsarrat, B.; Perra, P.; Bernacki, R. J. In Asymmetric Fluoroorganic Chemistry : Synthesis , Applications , and Future Directions. ACS Symposium Series 746, Ed.: Ramachandran, P. V.,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1999, p. 158. 11 Abouabdellah, A.; B égu
43、é, J. P.; Bonnet-Delpon, D.; Korn-ilov, A.; Rodrigues, I.; Nga, T. T. T. In Asymmetric Fluoro-organic Chemistry: Synthesis , Applications , and Future Di-rections , ACS Symposium Series 746, Ed.: Ramachandran, P. V.,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1999, p. 84.12 Doucet, C.; Vergely,
44、 I.; Reboud-Ravaux, M.; Guilhem, J.; Kobaiter, R.; Joyeau, R.; Wakselman, M. Tetrahedron : Asymmetry 1997, 8, 739.13 Welch, J. T.; Araki, K.; Kawecki, R.; Wichtowski, J. A. J . Org . Chem . 1993, 58, 2454.14 Chen, Q. Y. I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rganoflurine Chemistry in 10 Years, Eds.: Huang, W. Y
45、.; Du, C. P.; Zhu, S. Z., Higher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1999, pp. 117 (in Chinese.(陈庆云 , 中国有机氟化学十年进展 , 主编 : 黄维垣 , 杜 灿屏 , 朱士正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北京 , 1999, pp. 117. 15 Huang, W. Y. Organoflurine Chemistry in China, Shanghai Scientific & Technical Publishers, Shanghai, 1996, pp. 305310 (in Chinese.(黄维
46、垣 , 中国有机氟化学研究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上海 , 1996, pp. 305310.16 (a Zhao, G.; Zhu, S. Z. I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rganic Chemnitry in the 21st Century, Eds.: Du, C. P.; Liu, L. S.; Zhang, H.,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Beijing, 2002, pp. 149155 (in Chinese.(赵刚 , 朱士正 , 21世纪有机化学发展战略 , 主编 : 杜灿 屏 , 刘鲁生 , 张恒 , 化学工业
47、出版社 , 北京 , 2002, pp. 149155.(b Huang, X. H.; Shi, G. Q. Chin . J . Org . Chem . 1997, 17, 394 (in Chinese.(黄贤海 , 施国强 , 有机化学 , 1997, 17, 394.494有 机 化 学 V ol. 25, 200517 Davis, F. A.; Reddy, R. E. Tetrahedron : Asymmetry 1994, 5, 955.18 Somekh, L.; Shanzer, A. J . Am . Chem . Soc . 1992, 104, 5836.19
48、Vera-Ayoso, Y.; Borrachero, P.; Cabrera-Escribano, F.; Dianez, M. Z.; Estrada, M. D.; Gomez-Guillen, M.; Lo-pez-Castro, A.; Perez-Garrido, S. Tetrahedron : Asymmetry 2001, 12, 2031.20 (a Katritzky, A. R.; Nichols, D. A.; Qi, M. Tetrahedron Lett . 1998, 39, 7063.(b Cheguillaume, A.; Lacroix, S.; Marc
49、hand-Brynaert, J.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2375.21 Soloshonok, V. A.; Ohkura, H.; Sorochinsky, A.; Voloshin, N.; Markovsky, A.; Belik, M.; Yamazaki, T. Tetrahedron Lett . 2002, 43, 5445.22 Vidal, A.; Nefzi, A.; Houghten, R. A. J . Org . Chem . 2001, 66, 8268.23 Marcotte, S.; Pannecoucke, X.; Feas
50、son, C.; Quirion, J. C. J . Org . Chem . 1999, 64, 8461.24 Fokina, N. A.; Kornilov, A. M.; Kukhar, V. P. J . Flourine Chem . 2001, 111, 69.25 Tsukamoto, T.; Kitazume, T. J . Chem . Soc ., Perkin Trans. 1 1993, 1177.26 Soloshonok, V. A.; Soloshonok, V. I.; Kukhar, V. P.; Sve-das, V. K. J . Org . Chem
51、 . 1998, 63, 1878.27 (a Soloshonok, V. A.; Kirilenko, A. G.; Kukhar, V. P.; Resnati, G. Tetrahedron Lett. 1993, 34, 3621.(b Soloshonok, V. A.; Kirilenko, A. G.; Fokina, N. A.; Shishkina, I. P.; Gakushko, S. V.; Kukhar, V. P.; Svedas, V. K.; Kozlova, E. V. Tetrahedron : Asymmetry 1994, 5, 1119. 28 So
52、loshonok, V. A.; Kirilenko, A. G.; Fokina, N. A.; Kukhar, V. P.; Galushko, S. V.; Sevdas, V. K.; Resnati, G. Tetrahe-dron : Asymmetry 1994, 5, 1225.29 Soloshonok, V. A.; Ono, T. Tetrahedron 1996, 52, 14701. 30 Soloshonok, V. A.; Kukhar, V. P. Tetrahedron 1997, 53, 8307.31 Soloshonok, V. A.; Kirilenk
53、o, A. G.; Galushko, S. V.; Kukhar, V. P. Tetrahedron Lett. 1994, 35, 5063.32 Soloshonok, V. A.; Kukhar, V. P. Tetrahedron 1996, 52, 6953.33 Soloshonok, V. A.; Ono, T.; Soloshonok, V. I. J . Org . Chem . 1997, 62, 7538.34 Soloshonok, V. A. In Asymmetric Fluoroorganic Chemistry: Synthesis , Applicatio
54、ns , and Future Directions, ACS Sym-posium Series 746, Ed.: Ramachandran, P. V.,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1999, p. 74.35 Stanforth, S. P. Tetrahedron 2001, 57, 1833.36 Bevilacqua, P. F.; Keith, D. D.; Roberts, J. L. J . Org . Chem . 1984, 49, 1430.37 Ojima, I.; Kato, K.; Nakahashi,
55、 K.; Fuchikami, T.; Fujita, M. J . Org . Chem . 1989, 54, 4511.38 (a Volonterio, A.; Bravo, P.; Moussier, N.; Zanda, M. Tet-rahedron Lett. 2000, 41, 6517.(b Volonterio, A.; Chiva, G.; Fustero, S.; Piera, J.; Rosello,M. S.; Sani, M.; Zanda, M. Tetrahedron Lett. 2003, 44, 7019.39 (a Volonterio, A.; Br
56、avo, P.; Zanda, M. Org . Lett . 2000, 2, 1827.(b Volonterio, A.; Bravo, P.; Zanda, M. Tetrahedron Lett. 2001, 42, 3134.40 Cen, W.; Ni, Y.; Shen, Y. J . Fluorine Chem. 1995, 73, 161. 41 (a Bravo, P.; Farina, A.; Frigerio, M.; Meille, S. V.; Viani, F.; Soloshonok, V. A. Tetrahedron : Asymmetry 1994, 5
57、, 987.(b Arnone, A.; Bravo, P.; Frigerio, M.; Viani, F.; Solosho-nok, V. A. Tetrahedron 1998, 54, 11841.42 Tamura, K.; Mizukami, T.; Meada, K.; Watanabe, H.; Une-yama, K. J . Org . Chem . 1993, 58, 32.43 Uneyama, K. J . Fluorine Chem. 1999, 97, 11.44 Uneyama, K.; Hao, J.; Amii, H. Tetrahedron Lett. 1998, 39, 4079.45 Uneyama, K.; Ohkura, H.; Hao, J.; Amii, H. J . Org . Chem . 2001, 66, 1026.46 Fustero, S.; Pina, B.; Simon-Fuentes, A. Tetrahedron Lett. 1997, 38, 6771.47 Fustero, S.; Pina, B.; T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网络故障快速响应应急处理流程全解析
- 社会责任感与个人成长的平衡研究
- 门面协议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下的电商物流安全新篇章
- 煤矿测量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莫氏接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社会舆论与健康教育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传播策略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船用快关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越南工程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动角焊小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全册
- 中职-中国历史教案
-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试卷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试卷
- 计量泵的维护和修理知识培训讲义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
- 幼儿园中班开学第一课
- Zabbix监控系统方案
- 招商人员薪酬及提成
- 物业保洁员培训专业课件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
- PPT办公使用技巧培训笔记(共52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