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剪梅古浪五中 刘昌国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一剪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很好地体现了被称为“易安体”的李清照作品的艺术风格,即清丽典雅,温婉细腻。鉴赏这首词应该让学生用情感去参与、用心灵去体会,力争能够切实把握住作者内心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怀,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词,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2、教学对象分析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必要作出过多地讲解说明,让学生讨论发言更能提高鉴赏的积极性,同时辅以多媒体手段,用优美的歌声和画面营造氛围,效果要比传统的讲解
2、方式好得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李清照作品意象意境,背诵全词。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解读文句,品味意境 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难点:学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媒体设计 学生接触的古典诗词其实并不少,但是由于他们年纪还小,没有什么人生经历,对古诗词中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绪,难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所以鉴赏往往只停留在浅表层次。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解决这
3、个问题能起到相当重要 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贯穿整个过程。课堂的第一阶段,显示李清照的画像,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比较亲切的印象,接下来显示李清照的有关材料,进一步加强认识。第二阶段,播放朗诵一剪梅,同时显示作品内容,以渲染气氛,在朗诵中要求学生思考有关问题。第三阶段,显示作品,学生合作探究,品析词句。第四阶段,强化诗词的背诵。第五阶段,播放月满西楼,在唯美的画面与歌声中结束课程。多媒体的运用将音乐、画面、文字有机的结合起来,既使教学内容明确具体,又营造了一种诗歌鉴赏所必需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把握。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4、一、导语设计1.费玉清的一曲宛转悠扬的一剪梅将我们陶醉在其中,其实真正陶醉我们的是其中传递的情感,今人如此,古人也如此,尤其是悲怀愁情。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了。她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她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说不尽的愁”。2. 题解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词牌格式,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二、作者作品及背景1084约1155)我国文学史上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李清照工诗、词、散文书法、绘画、
5、音乐等,更擅于词.词人的丈夫新婚后不久就外出求学后,李清照填词一剪梅送给丈夫。 教师小结(见幻灯片),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疑难字词 。2.听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停顿断句。3.请一位同学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后做评价。4.齐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状态的字眼以及主旨句。思考词的情感基调。 明确:“闲愁”二字最能体现作者心情,是全词的词眼,主旨句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全词抒发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四、研读课文,赏析句子。1、词的上片有哪些典型的意象?透露出怎样的情感? 红藕香残
6、60; 透露秋景的冷落、萧条。 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交代了时令即秋季,作者从几个角度入手写秋景秋意,渲染环境的 明确:视觉、嗅觉、触觉。 作者从多个角度入手描写秋意的冷落萧条,不仅刻画了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现象,又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作品首句就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感情色彩。 独上兰舟 如果能与丈夫一同划船该多好啊!(孤独)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排遣寂寞的方式, 明
7、确:从“独”字可以看出词人借泛舟来消愁,而过去有夫君相伴,现在却是独自一人,眼前的一切只能勾起对往事的怀念,怎能排遣得了“愁”呢? 云中锦书 猜想丈夫的信该到家了。(思念) 月满西楼 仿佛身处西楼,望月计算着丈夫回家的日子。(思念) 这句词按照逻辑顺序 明确: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谁寄锦书来”。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这句词的优美意境。 词句中的“谁”显然是指自己的丈夫赵明诚,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所以遥望云空,产生鸿雁传书的遐想。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子空回,锦书全无,所以有“谁寄”之叹,实际是无人寄书,心中愁绪平添一层。 2、下片用哪几种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何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明确:此句是说身在异地的丈夫和自己怀有一样的相思之情,直接点明了夫妻二人的两相恩爱,足见双方情爱之笃以及彼此信任之深。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是词的主旨句,在写愁绪的特点 明确:这句词赋予愁绪以运动之感,使人仿佛看见词人眉头的若舒若蹙,而愁从眉间藏到心间,更使人领略到词人的万千愁绪,引发无限的遐想。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基施工劳务合同
- 学校安全风险项目预算与造价咨询合同
- 林地采伐合同范本
- 物资代销合同范本
- 政府定点采购供货合同范本
-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合同范本
- 两室两厅房屋购买合同范本
- 酒店订房合同范本
- 人教版初中历史雨伞社会八年级上册 1.1.3 古代印度 教学设计
- 电子商务合同纠纷诉讼状范文
- 过敏性肺泡炎课件
- 客运车辆进站协议书
- 药学专业论文3000字-药学毕业论文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数学四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山东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2022-2023学年杭州市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138课件
- 公务员录用审批表
- 重庆市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废橡胶处理协议书范本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各册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汇总一览表合集单元目标能力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