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_第1页
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_第2页
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_第3页
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_第4页
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地方病防治知识教案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方病,以及地方病的种类。2、让学生能判断某病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什么是地方病,地方病的种类。2、难点:如何判定地方病。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过程:1引言导入: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民族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为配合?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提高广阔师生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同时也是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我们将地方病病的内容进行一下学习。2什么是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的总和。3判断某病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

2、据是:A、居住在该地区的人群组发病率均高。B、迁入该地区的人居住一段时间后,发病同当地居民。C、当地易感动物发病同当地居民。4分类自然环境:碘缺乏病、地方氟中毒、地方砷中毒自然疫源:鼠疫、布鲁氏菌病5传播途径:触摸、呼吸道、消化道6传播源:牲畜猪、狗、猫、牛、马、羊、鹿、家兔、骆驼等7病症:发热;多汗;骨痛、关节肿胀;全身乏力;食欲不振;8预防: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播源;9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休息;营养。五、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六、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积极向家长宣传自己所学知识,引起共同重视,及早做好防范。 地方病氟中毒防治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掌握预防原那么,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教学重

3、点预防原那么、内容、措施教学难点预防原那么、内容、措施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程地氟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地氟病区的公共卫生平安和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开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地氟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要把地氟病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地氟病预防工作。二、什么是地氟病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成人体内共含氟 26克,占体内微量元素的第三位,仅次于硅和铁。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 6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三、地氟病有哪些危害性

4、地氟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它是世界上也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周身性慢性中毒性地方病。它不仅损害牙齿,轻者出现氟斑牙黑牙齿,而且损害骨骼摄入过多氟可影响体内氟、钙及磷的正常比例,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肌肉、肌腱及韧带附着部位特别明显,骨皮质及骨膜增厚,外表凹凸不平,韧带钙化、椎间管变窄,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呈现躯干变形和瘫痪氟骨症,以致造成终生残废。氟中毒还能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视器官、皮肤等各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市屯堡乡,至今还可以看见因地氟病而致残的人,有的面部变形,

5、有的不能行走,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地氟病有饮水型、燃煤型两种。我国与地氟病相关的县市有1306个,病区村15万多个,病区人口1.12亿。氟斑牙现患4066万例,氟骨症病人260多万例。其中,燃煤型病区比饮水型少,但病情较为严重,平均氟斑牙患病率高达522,氟骨症患病率高至432。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最重的是贵州、湖北。我省有 40个县市存在程度不同的地氟病,其中燃煤污染型病区县市15个。世界煤氟均值为80毫克每公斤。我国是200毫克每公斤。根据采样分析,我市燃煤含氟大多在418毫克每公斤以上,我市富有的石煤,氟含量竟高达1795毫克每公斤。用这些煤炭烘烤的辣椒氟含量可高达34540毫克

6、每公斤,玉米 2765毫克每公斤,萝卜1432毫克每公斤,用此煤烘烤大白菜24小时可使其含氟210.4毫克每公斤,用石煤烧开水后,水氟可增加10倍。我市氟病区居民室内空气氟含量一次采样在0010至0274毫克每立方米国家空气氟卫生标准居民区大气含氟量一次最大允许浓度为002毫克每立方米,日平均浓度为0007毫克每立方米。由于我市收获季节多雨,居民用含氟高的煤烘烤粮食及食品。人体食入这种烘烤的食品、粮食及吸入室内受高氟污染的空气,造成煤烟污染型氟中毒、形成煤烟型氟病区。四、小结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地氟病防治进展地氟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地方病。自从1916年国外专家发现氟斑牙以来,在防治方法

7、上至今仍未取得新的突破。搞好第一级预防至关重要,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地氟病是以地质条件为根底,结合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导致的地方病,致病的因素十分复杂。地氟病是“穷病,穷困或许是最重要的病因,地氟病区都是贫穷、落后地区;营养状况生活水平也是地氟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文化教育和卫生与地氟病有直接的关系。缺乏根本卫生知识,传染病难以控制,人群体质低下,抗病能力就差。文化教育的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生活和健康的水平,它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社会素质的重要标志。在兼用社会科学、社会医学的知识根底上,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一起抓,从点到面地开展综合防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氟

8、煤烟污染食物和空气的病区应以改灶防污染为主。做好预防不仅能控制新发,而且对原有的氟骨症患者也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一是采取切断氟源,降低总摄氟量。由于过量摄入氟是地氟病的直接原因,而氟的来源又是多方面的,因此首先必须切断氟源,降低总摄氟量,即采取改炉灶的措施把煤烟通过烟囱、管道引出室外,使其稀释于2.5米以上的大气层,把人体每天从食物、空气等方面摄入的总氟量降至允许范围内不超过4毫克。三、当前地氟病防治应采取的措施1、健康教育不能放松。改灶降氟工作已经开展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农户没有真改,效果也并不是很好,群众根本未脱离氟的侵害,更严重的是,局部群众认为当地地氟病是由“水引发的,

9、而我市的水源是不会有危害的。这足以说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解除地氟病的危害,除通过工程支持来促进老陌姓改炉外,还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各种群聚时机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干部群众提高对地氟病防治工作的认识,明白地氟病是怎么回事,应怎样预防,以及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营养、增强体质,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以提高群众改灶降氟的积极性,在加强已改农户“炉灶降氟不能坚持使用、不能正确使用或使用后又有损坏的农户等知识的宣传的同时,但更多的是健康教育问题和鼓励病区农户自改。这是党和政府领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 、多部门合作要加强。改炉降氟工程投资巨大,要使

10、病区群众不错过这次难得的机遇得到实惠,全面落实好国家惠民政策,必须加强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要把这项工作和农村普及沼气等能源建设、以“五改三建为中心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四、小结- 防治肺结核第四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肺结核的有关知识以及如何预防肺结核教学难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教学重点:如何预防肺结核。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人体肺部器官模型教学过程: 一、引导语肺结核是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抵抗力差,易感染肺结核。二、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即健康人吸如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尘埃便有可能被感染,感染后是否发病和身体的抵抗力强弱有很大的

11、关系。三、主要病症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消瘦、午后潮热每天以后有低热、夜间有盗汗、重着有咳嗽洛痰,胸疼气短,体重不增,甚至咯血。肺结核在50年前还是一种令人惧怕的疾病,称之为“痨病。四、治疗现在肺结核的治疗有特效治疗药物,如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链霉素、利福平等。用药的原那么是早期、足量、坚持疗程、联合用药。五、预防结核病应做到以下几点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切断传播途径。3增强个人的抵抗力。六、效果考查 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预防结核病的要点,检查学生是否养成了不随地吐痰 的习惯。七、教师总结本节内容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第五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艾滋病的

12、根本知识2、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开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比拟浅显、比拟实用的知识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教学过程:一、导语: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2001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专家估计,2001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60万。艾滋病已经普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

13、和直辖市。如果不花大力气控制,到2021年,预计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会超过1000万。而如果控制的好的话,这一数字会降到150万。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师可重点介绍两方面。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2蔓延涉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二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如:1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2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3女青少年尤其易感。介绍目的是让学生看到:

14、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学生自主发言2、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可侧重于以下内容: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开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开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涉及整个国家和民众。学生小组讨论三、学生交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四、课堂小结总结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唤大家正确地对

15、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第六课时教学目的: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比拟浅显、比拟实用的知识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继续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你们现在对艾滋病了解多少呢?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可分两类,具同样的重要性。首先是它有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HIV病毒存在于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液中。传播途径有三种:1性接触传播。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

16、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3母婴传播。母亲假设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其次,应明确告诉学生,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内容尽量具体,如: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 、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等;蚊子等昆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懂得这些知识后,将使青少年明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从而增强预防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2、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对艾滋病

17、的认识。3、学生自主发言。三、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再次交流新的口号。四、课堂小结今天又学了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我们要呼吁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第七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2、 关爱他人,共享生命。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比拟浅显、比拟实用的知识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继续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你们现在对艾滋病了解多少呢?它有哪些传播方式呢?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

18、容 1、艾滋病的病症 1人感染HIV后,一般经历多年后才出现病症。他外表上可是完全健康的,但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中存在着大量HIV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2假设某人发生上述危险行为后,出现长期低热、体重急剧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和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病症,应注意排除艾滋病。3进入发病阶段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全面破坏,所以会出现肺炎、脑炎、结核、乙肝、病毒性疱疹、口腔霉菌感染等“条件性感染对正常人不会致病的病原体能在他们身上引起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上述病症一旦出现,说明患者已进入艾滋病晚期,生存时间将明显缩短。2、艾滋病的诊断 重点介绍两个概念。第一,因为不同HIV感染者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发

19、病长短不同,短那么2-3年,长那么10年以上。这段时间没有外表病症。假设有疑心应尽快到医院,通过HIV血清检测来确诊。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能通过服用药物等,使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可防止使他人受害。第二,在感染HIV初期,可能因身体产生的HIV抗体数量还少,尽管已被感染但检测不出来。这段时间称“窗口期。他应该一两个月后再去检测一次,真正确定是否感染。3、预防措施 :包括: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2万一有性伴侣,又不知对方是否感染HIV,可通过使用平安套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3不输用任何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4坚决拒绝吸毒,尤其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5接受任何注射或验血,使用一

20、次性器具;6不到未经许可的医疗单位进行注射、拔牙、针灸和手术;7不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穿耳朵眼、纹身、美容,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4、反对歧视,提供关爱作为积极参与全民艾滋病预防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严格按政策和法律,采取以下措施:1不随意泄露患者和感染者的、地址和个人隐私;2不随意渲染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状态,使他们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受伤害;3不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他们提供效劳,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4不对他们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和行为,包括破坏其财产和生活用具,强迫他们搬迁,无理限制行动自由等。5、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对艾滋病的认识。6、学生自主发言。三、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再次交流新

21、的口号。四、课堂小结今天又学了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我们要呼吁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第八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2、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了解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意义及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3、情感目标: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师生共同讨论引出艾滋病的话题。二、 讲授新课一什么是艾滋病大家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吗?请谈谈你们自己的看法。二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课前大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搜集了许多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下面以组为单位,每组进行讨

22、论,最后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当一回解说员,帮助我们一起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2、小组讨论得出分别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 艾滋病预防措施1、刚刚我们总结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大家想想我们该怎样来预防艾滋病呢?2、小组讨论总结四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1、小组讨论: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有什么危害?2、小组代表发言三、课外延伸大屏幕展示测试题 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3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4游泳池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5咳嗽和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四、布置学生家庭作业:回家后将本节课所获取的知识向亲戚

23、朋友进行宣传。 冬季传染病及其防治教学案第九课时一、设计思路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如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展开讨论,并鼓励学生课下采用各种方式如上网、图泛收集资料,力图创设一民主、合作、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分组讨论与小组汇报等多种形式来鼓励学生兴趣,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相互交流与合作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及传染病预防的一施。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实践的能力。【情感目标】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

24、习惯,关注艾滋病三、教学方法根据?传染病及其防治?这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方法:分组讨论法、合作交流 、情感体验四、教学准备及资源1、 学生课下收集 “非典“禽流感“艾滋病以及其他常见传染病及相关资料。并且在课前学生分组4人1组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如“非典预防的小册子,“禽流感的相关报等资源:报纸,互联网,图书馆、医院、防疫站等五、教学过程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相应的具体操作:情景导入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延伸探究教学程序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播放图片“甲型H1N1流

25、感2、通过资料反映人类与传染病的抗争以及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1、 学生观看动画,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出禽流感传染病,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次情感体验。2、 学生分析资料,受到触动、心灵共鸣,进而引出课题传染病。 2、导入新课?传染病及其预防? 1、教师通过讲述疟疾的发现来引出病原体。2、列举几个常见的病原体并让学生观察指出可引起那些传染病。3、列举几种疾病,分析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乙肝、胃炎、龋齿、贫血、流行性脑膜炎、疟疾、肺结核。学生归纳出病原体的范围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等、了解到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 学生互相合作通过分析传染病与非传染病进而得出传染病的几个重要特征如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等。3、组织讨论 交流汇报设疑:1、 传染病是怎样在人群中流行的?在人群中流行需要哪些条件? 2、重提“非典,师生共同分析“非典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 3、由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过渡到预防的一般措施。老师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假设我患上一种传染病,我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在“非典流行的时候,我曾经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为什么要除“四害?平时我注意个人卫生吗?这有什么用?我们曾注射过很多疫苗,它们有什么用?可以预防哪些传染病?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生共同合作达成目标,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