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j教学案_第1页
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j教学案_第2页
第一章第四节中国的民族j教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银市六中“和谐互助”“五步十环节”教学案课题第一章 第三节中国的民族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简析我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大家庭。本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很好素材。我国的民族是中国地理的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为学好分区地理知识的打下基础。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认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主要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等知识。学情分析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提供了中国民族分布图和填表活动,以图析文,图文结合,对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就可得出各民族分布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等。教材通过大量的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

2、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2、运用民族分布图和表格分析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征。能力目标:1、通过绘制中国的民族构成扇形图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和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读民族分布图、贴图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3、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小组合作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2、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和睦统一的局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3、通过收集、分析民族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教学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策略、方法1、学生课前分组收集有关各民族的风土民情习俗、传统节日、图片资料、物品等。2、教师收集民歌,音像视频资料等课前准备挂图“中国民族分布图”、课本插图、有关图表。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一、五十六个民族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及各民族人口统计表。读图提问:1、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2、计算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3、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是哪些?找出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数民族,以及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学习任务二:二、民族的分布

4、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思考: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2、读图1-14填活动一的表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3、按地理方位说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东北、西北和西南)4、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分布上有什么关系?(交错分布)5、这体现了我国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大散居,小聚居)6、这种分布特点有哪些有利的方面?学习任务三、独特的民族风情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在学生中抽查。教师巡视指导、点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导学提纲自主学习,找出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获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法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二、互助释疑一、五十六个民族1、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2、人口最多的少

5、数民族-壮族3、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4、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回族二、民族的分布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巡视引导,教师点拨,疑难解析。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学友讲给师傅,难的师傅讲给学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三、互助巩固歌谣总结:壮满回苗维,彝土家蒙藏。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民族数最多,云南独占鳌。巡视引导,教师点拨,疑难解析知识巩固,相互提高。师友交流总结师友合作四、互助拓展学生活动: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各小组整理资料,选派代表上台。乐器图片、照片、服饰风土人情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巡视引导教师点拨。师友合作,全班交流。当堂反馈,合作提高。五、总结提高归纳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兄弟姐妹,。(结合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本堂课知识) 歌谣:中华民族五十六,人口最多是汉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汉族分布遍全国,集中东部和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广分布。各族杂居或聚居,平等团结又互助。教师引导补充,强调重难点。评价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