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同步达纲练习、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朗润()抚摸()抖擞()撑伞()liáo 亮()yùn niàng()黄 yùn()su 衣()、结合语境,给加粗的多音字写出正确的读音: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下列各项中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朗润:明朗润泽。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繁花:密密地开着的花。、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指引
2、同伴。舒活:舒展、活动。、卖弄:炫耀。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默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风,草。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看,密密地斜织着,。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刚起头儿,_。、对“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钻”把小草拟人化了。、“钻”写出了小草好像小孩子玩捉迷
3、藏一样,不期然地出现在你的面前。、“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状态,突出了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钻”写出了小草急切迎接春天的心情。、本文的结尾,作者用三个比喻总写了春天,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这三个比喻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春天是,春天是,春天是。、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第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第二段描写了初春的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这两段主要运用了的修辞。如果给这幅画面设个小标题,最恰当的是:
4、。在你的一生中,也迎接过十几个春天了,请你运用各种修辞,描绘一幅你认为最美的春景图。【参考答案】、rùnfsuchng嘹酝酿晕蓑、hùnsànhèyùn、默写:捉几回迷藏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可别恼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新的美的充满活力的、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描写了初春的山、水、太阳。运用拟人的手法,从大处落笔,为春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拟人。盼春图略 济南的冬天同步达纲练习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原名,字,著名作
5、家。 、选出下列加粗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晌晴(xing)安适(shì)贮蓄(ch)慈善(cí)、着(zhuó)落温晴(qíng)澄清(chéng)绿萍(píng)、发髻(jì)镶嵌(xin)狭窄(xi)宽敞(chng)、肌肤(j)水澡(zo) 地毯(tn)秀气(xiù)、结合句子,为句中加粗词选择正确的含义: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响亮、晴朗。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慈善:、仁慈、善良。、使人感到温暖舒适。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空
6、灵:、透明。、空洞灵活。、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狭小),城外又那么(、宽广、宽敞),山坡上 (、卧、躺)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积、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幅)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情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山尖全白了,给篮天壤上一道银边。()()、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
7、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比喻拟人拟人比喻、比喻比喻拟人拟人、拟人拟人比喻比喻、拟人比喻比喻拟人、对“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为文章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的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段话和开头相呼应,抒发
8、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题目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却说“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文不对题,是作者老舍先生疏忽的表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在本文起作用。、对“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中加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了,使水富有了灵气;更写出了“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不忍得”其实是“没办法”的意思。、“不忍得”写出水是有感情的,它喜欢垂柳以它为镜。写出了济南初春时水的特点。、“不忍得”突出了济南水的特点,和
9、文中出现的“绿”没有关系。、你家乡的冬天是怎样的,请写一段话描绘一下。【参考答案】、老舍舒庆春舍予、结合句子,为句中加粗词选择正确的含义:、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情晴蓝篮壤镶篮蓝、过渡、(略)雨的四季同步练习一、自主实践1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花苞(bo)绿茵茵(yn)B粗犷的(kung)斗笠(lì)C睫毛(jié)静谧(mì)D高邈(mio)莅临(lì)2指出下列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2)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3)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
10、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_,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2)渭城朝雨浥轻尘,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水光潋滟晴方好,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4)青箬笠,绿蓑衣,_。(张志和渔歌子)4排列句序。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
11、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二、能力提高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_夏雨_秋雨_冬闲_3文章的最后,“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结合全文,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
12、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E“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建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三、写作攻略题目:行走在雨中提示:写出“雨中”二字,注重“我”与“雨”的关联,突出“行走”时的感受,可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写,在描写中层示新鲜感。答案与提示自主实践1B2(1)本体:叶子喻体:波浪(2)本体:雨水喻体:丝帘(3)本体:雨声喻体:乐章3(1)空山新雨后(2)客舍青青柳色新(3)山色空潆雨亦奇(4)斜风细雨不须归4能力提高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2春雨柔情而有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
13、思;冬雨自然而平静。3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灵魂得到净化。4CE点拨:C、“托物言志”、“古朴典雅”不妥,应为“写景抒情”和“优美活泼”。E、文中没有这层意思,有点牵强附会之感。秋天同步练习一、本课重点 秋天这首诗以“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三幅优美的图画创造了一个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凡尘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充满诗意的“秋天”。本诗直陈其事,语言简单、直白、精粹、意味深长。要注意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品味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二、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丁丁( ) (2)肥硕( ) (3)鳊鱼( )(4)乌桕( ) (5)栖息( ) (6)寥
14、阔( )(7)枯涸( ) (8)清冽( ) (9)芦篷( )(10)梦寐( )2填空: 本诗作者 ,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现代 、 ,代表诗集 等,本诗表达了作者对 的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写出其在句中的含义。(1)放下 过稻香的镰刀( )(2)秋天 在农家里。( )(3)秋天 在渔船上。( )(4)秋天 在牧羊女的眼里。( )4课文感知,想象延伸。(1)秋天中对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仿照课文以春天为题写一首小诗。 三、拓展训练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
15、,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 ,它是那缠绵悱测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
16、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瞧,春天播种下的希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光溢彩的季节。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
17、,喜悦也是金色的。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 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留下了一份金色的礼物。 我祝福秋天1.本文通过对_的描绘,抒发了_的情怀。(2分)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6分)(1) 这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_(2)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 (3) 那缥缈的游丝迷蒙着游子的心。 3.“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和“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两句中加点词语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4.文中说“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请找出
18、文中原句来具体阐释。(4分)“兼容四季” “自己的个性” 四、火眼金睛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向江面的冷雾撤下园园的网。(2)轻轻摇着归舶的小浆。(3)草野在悉蟀声中更辽阔了。(4)溪水因枯竭见石更清冽了。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改正。“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三句互相对比,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笔下秋天的沉积,荒凉的特点。参考答案:基础训练:1(1)丁丁(zhng zhng) (2)肥硕( shuò ) (3)鳊鱼( bin )(4)乌桕( jiù ) (5)栖息( q ) (6)寥阔( li
19、5;o )(7)枯涸( hé ) (8)清冽( liè ) (9)芦篷( péng )(10)梦寐( mèi )何其芳,诗人、评论家,预言,秋天,热爱与赞美。3(1)饱食;用拟人的手法写丰收之景。(2)栖息;停留,休息。(3)游戏;虚实相生,写出了秋天的活泼和渔人收获的喜悦。(4)梦寐;睡梦。4(1)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拓展阅读1.秋天美好景物 热爱秋天、赞美秋天 2.(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悄悄地、不知不觉来到的情状。(2)形象地写出雁儿南飞时的思乡之情。 3.不能。从内容上看,“霜花”落下就不动了,故形成的过程用“走进”表示;“秋向深处走去”是
20、指秋意一天天浓起来,用“走去”可准确地写出发展变化的情态。 4.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天的余韵;(秋略);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火眼金睛:1(1)“撤”改为“撒”,“园园”改为“圆圆”。(2)“舶”改为“泊”,“浆”改为“桨”。(3)“悉”改为“蟋”,“辽”改为“寥”。(4)“竭”改为“涸”,“冽”改为“洌”。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三句互相呼应,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笔下秋天的宁静、悠远的特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班别: 姓名: 学号: 观沧海一、常
21、识填空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诗。2、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 , 末年 家、 家、 。他的诗以 见称。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 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
22、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下面的诗句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次北固山下一、常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诗。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是 代诗人。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23、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常识填空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诗。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 ,作者 ,字 ,号 ;是 代著名诗人.。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 2、首句中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节令是: ,又含有 3、三、四两句抒情,运用 ,表达了 。四
24、、探究提高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3、诗中主题是什么? 天净沙 秋思一、常识填空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 。“天净沙”是 ,“秋思”是 。2、天净沙 秋思作者 ,是 代著名 作家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按要求写出诗句天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四、探究提高1、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25、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课后完成)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答案)观沧海一、常识填空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四言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 诗。2、观沧海的作者是 曹操 ,字 孟德 , 东汉 末年 政治 家、军事 家、 诗人 。他的诗以 慷慨悲壮 见称。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实写
26、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
27、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3、下面的诗句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像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次北固山下一、常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五言律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 诗。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王湾 ,是 唐 代诗人。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8、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常识填空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七绝 诗。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太白全集,作者 李白,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是 唐 代著名诗人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 2、首句中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节令是: 暮春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综合类-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中级房地产经济-第四章房地产市场调研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安全奖罚考核管理办法
- 学校防疫物质管理办法
- 大学公文行文管理办法
- 学生调换宿舍管理办法
- 小店内部扩张管理办法
- 学校校务成员管理办法
- 可逆性牙髓炎的健康宣教
- 同学爱心基金管理办法
- 新疆平台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25
- 企业安全声明
- 2025年高中教师(数学学科)招聘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 检验科职业暴露培训课件
- 教师职业素养课件教学
- 汽车网销电话邀约话术培训
- 煤矿掘进试题库及答案
- 地坪材料推广活动方案
- 音乐数据分析与用户行为研究-洞察阐释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级磷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市场需求与投资方向报告
- 2024年成都农业科技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