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固表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参考模板_第1页
健脾固表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参考模板_第2页
健脾固表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参考模板_第3页
健脾固表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参考模板_第4页
健脾固表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参考模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健脾固表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首席医学网      2007年12月20日 21:27:02 Thursday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 八届全国帕金森病会 · 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 ·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 全国抗菌药物会 · 国际病毒性肝炎 ·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 第五届世界癌症会 · 国际神经科技大会 · 全用药学术会议 · 国际药师论坛 ·

2、; 基因组活动周 · 第四届抗体大会 · 亚太临床微生物 作者:王建玲,李永仪    作者单位:(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 株洲 412012)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3、·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 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摘要】  目的 观察健脾固表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于急性感染期均根据病情给予中医辨证及西医抗感染和对症治疗;间歇期治疗组给予自拟健脾固表方,对照组给予左旋咪唑片,均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血红

4、蛋白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固表方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对防治RRTI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健脾固表方;补肾;小儿;黄芪;太子参;熟地黄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为儿童常见病,好发于6岁以下小儿,近几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频繁发病,严重影响了小儿健康、体质和正常生长发育。目前本病尚未找到有效的疫苗和特效的防治药物。笔者运用健脾益肺补肾法拟健脾固表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资料比较完整的115例总结报道

5、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5例病例来源于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患儿,均符合1987年成都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中,男性43例,女性20例;年龄17岁,平均(325±034)岁,889%的患儿发病始于3岁之前;合并有营养性贫血者31例,活动性佝偻病15例,食欲不振者35例,自汗或盗汗者44例;其中单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占62%(39/63)

6、,单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占95%(6/63),反复上、下呼吸道感染占285%(18/63);病程053年,平均(223±06)年。对照组52例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17岁,平均(317±029)岁,826%的患儿发病始于3岁之前;合并有营养性贫血者23例,活动性佝偻病16例,食欲不振者25例,自汗或盗汗者34例;其中单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占65%(34/52),单纯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占12%(6/52),反复上、下呼吸道感染占23%(12/52);病程13年,平均(211±0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7、60;  12  治疗方法    两组于急性感染期均根据病情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和西医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间歇期治疗组予以健脾固表方,药物组成:黄芪15 g,太子参10 g,茯苓10 g,白术10 g,防风8 g,熟地黄15 g,菟丝子10 g,鸡内金5 g,甘草3 g。纳食减少者加焦山楂、炒麦芽各10 g;夜惊盗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各10 g。上药隔日1剂,水煎,煮沸后改文火煎1520 min,两煎共取汁200300 mL,兑匀后分3次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以上中药为37岁小儿剂量,其他年龄段小儿可酌情增减剂量。对照组予西药免疫调节

8、剂左旋咪唑片153 mg/(kg·d),分3次服,隔日服用,连续服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36个月间分别采静脉血查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血红蛋白,服药期间记录患儿发病情况、症状、体征,两组均于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随访1次,观察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次数及每次发作的病情轻重,并进行比较。    14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观察期1年内未发病或偶有上呼吸道感染;显效:观察期内

9、呼吸道感染每年减少5次以上;有效:观察期内呼吸道感染发作减少3次左右;无效:病情无改变,发作无减少。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将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字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31例(49%),显效24例(38%),有效5例(8%),无效3例(5%),总有效率为95%

10、;对照组痊愈16例(31%),显效15例(29%),有效10例(19%),无效11例(21%),总有效率为7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22  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血红蛋白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IgG、IgA及血红蛋白均有升高,对照组IgG、IgA有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M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    23

11、0;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临床主要症状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论    临床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称为复感儿,据统计,我国儿科呼吸道感染占门诊患儿的80%,其中30%为反复呼吸道感染3,现代医学多数学者认为主要是免疫功能缺陷,此种缺陷与营养紊乱、年龄、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4。由于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影响T细胞功能,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免疫球蛋白降低而更易于发病,形成恶性循环。中医学认

12、为此症属虚证感冒、咳嗽、喘证范畴。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肌肤嫩,藩篱疏,卫外不固。肺为娇脏,小儿肺尤娇,易于受邪,加之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对营养需求量相对较多,若调护稍不慎,则易损伤脾胃,脾常不足,纳运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土不生金,致受邪后易于反复,缠绵难愈;反复受邪,易伤及肾,肾为元阳之根,肾气亏虚致肺脾更不足;由于肺脾肾的不足,造成小儿的正气亏虚,卫外机能不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弱。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本病的发病机制关键在于正虚。临床所见,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多见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纳差多汗,大便不调等症状,提示此类小儿正气

13、不足,尤以肺脾气虚更多见。根据小儿生长发育时期“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气尚未充盛之特点,予益肺健脾补肾之中药增强患儿正气,减少复感患儿的发病及缩短病程。方中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固表,健脾和中;防风祛风解表,与黄芪配伍固表不留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鸡内金健胃消积,与白术并用为消化瘀积之要药;菟丝子、熟地黄滋补肾阴、肾阳。诸药合用,使脾健胃强,气血化源充足,肺气得养,肾气充足,卫外之气随之而壮,正气足则邪自除,外邪难以入侵,病患自然减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显著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尚可明显提高人体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功能5;太子参、白术、茯苓、菟丝子等能不同程度地增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贫血,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各脏腑功能,改善症状。故经上药治疗后患儿IgG、IgA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得以纠正,以发挥正常的抗感染及免疫作用,从而达到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目的。【参考文献】  1 胡吉仪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