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教案首页(鼻部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学科名称耳鼻咽喉专业班级临床本科授课时间课题鼻部的应用解剖和生理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外鼻的支架,静脉血循环等结构特点,掌握鼻腔各壁和鼻窦分组、开口、窦口鼻道复合体。教学内容掌握外鼻的静脉血循环特点,鼻腔各壁的结构及鼻窦开口及分组、窦口鼻道复合体。熟悉外鼻的支架及构成,鼻腔动脉血液供应及其分布情况。了解鼻颅相关,鼻眼相关的解剖结构。了解鼻腔粘膜的分区及其构造特点。了解鼻腔神经的分布,鼻腔和鼻窦与眼眶、颅腔和口腔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了解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全身的关系。教学重点1 .外鼻的支架,静脉血循环等结构特点2 .鼻腔各壁和鼻窦
2、分组、开口、窦口鼻道复合体。教学难点鼻腔各壁的结构及鼻窦开口及分组、窦口鼻道复合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耳鼻咽喉科应用解剖及生理视听材料基本教材参考资料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卫出版)6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汪吉宝授课教师职称教案续页1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构成,鼻腔的三维结构是维持正常鼻生理功能的基础。一.外鼻位于面部中央,呈三棱锥体形,由骨和软骨构成。外覆皮肤及软组织,上窄下宽,问及此事棱上端位于两眶之间,连于额部处称鼻根,下端向前突起称鼻尖。二者之间为鼻梁。鼻梁两侧为鼻背,鼻尖两侧的半圆形膨隆部分为鼻翼。三棱锥体的底部为鼻底,鼻底中间为鼻小柱,(由鼻中隔前下缘及
3、鼻翼软骨内侧脚构成的鼻小柱将鼻底分成左右前鼻孔。鼻翼与面颊交界处有鼻唇沟。正常左右对称。(深度对称)若一侧面瘫,则该侧鼻唇沟变浅。(一)骨支架1 .鼻骨:左右各一对,上缘窄而厚,下缘宽而薄,易受伤或骨折。2 .上颌骨额突:与鼻骨相接成为梨状孔的边缘(与鼻骨外侧缘相连)3 .额骨:与鼻骨相接,使鼻骨能支撑外鼻。鼻骨下缘,上颌骨额突内缘及上颌骨腭突的游离缘共同围成梨状孔。(二)软骨支架:1 .实际是隔背软骨(又名侧鼻软骨)鼻外侧软骨(左右各一,又称鼻背板),呈三角形,位于鼻梁与鼻背的侧面。(与鼻骨,上颌骨,额突共同组成鼻背)两仙鼻软骨的内侧缘在鼻中线会合,中间为鼻隔板,即鼻中隔软骨,并连接鼻中隔软
4、骨的前上缘。2 .大翼软骨(左右成对)又叫下侧鼻软骨。呈方蹄形,有两脚,外侧脚构成鼻翼的支架,两内侧脚夹鼻中隔软骨的前下缘,构成鼻小柱的重要支架。3 .鼻副软骨:包括小翼软骨及籽状软骨,充填于大翼软骨与隔背软骨的鼻背板之间,数目形状不定。4 .解剖标志鼻尖,根,鼻背,鼻翼,鼻梁(三)外鼻皮肤鼻根部及鼻背处皮肤薄而松驰,易于移动,鼻尖及鼻翼处皮肤较厚,与深部组织粘着较紧,富有大量皮脂腺及汗腺,从鼻缘向内翻折移入到鼻前庭皮肤,为瘗疮,酒渣鼻及鼻疖的好发部位,感染时皮肤红肿,神经末梢负压,疼痛较重。(四)外鼻的血管,神经,淋巴外鼻的静脉主要经面静脉及内眦静脉流入颈内静脉,颈外静脉,由于内眦静脉经眼上
5、,下与颅内海绵窦相通,所以最后汇入颅内海教案续页2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绵窦。因面静脉尢瓣膜,血液可上卜流通,当危险三角区患疳肿时,若挤压和治疗不当,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1.神经1)感觉神经,二叉神经的A,二分支。眼神经分出的筛前神经外鼻支,分他于鼻尖,眼神经的鼻睫神经分出的滑车下神经,分部在鼻根部,上颌神经的日吓神经出目吓孔后,司外鼻的外侧部及鼻前庭感觉。2.淋巴外鼻淋巴主要汇入下颌下淋巴及腮腺淋巴结。二.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升-前后开放的狭长腔隙。顶窄底宽。前起于前鼻孔,后止于鼻后孔。鼻腔被中隔分为左右两侧,每侧鼻腔分为鼻前庭及固有鼻腔两部分。(一)鼻前庭相当于鼻翼内面的空
6、间,位于鼻腔最前段,止于鼻内孔,内侧为鼻小柱,外侧为鼻翼,表面被覆皮肤,有鼻毛,毛束,皮脂腺和汗腺,易受感染发生鼻疳。鼻阈(limennasi):相当于大翼软骨外侧脚的上缘,有一个弧形隆起鼻阈与相对应的中隔及鼻腔底部是皱裘样隆起共同围成鼻内孔。鼻前庭隐窝:位于大翼软骨内侧脚与外侧脚交角处或鼻尖内角处,向前外方膨出的隐窝,是疳肿,瘗疮,皱裂的好发部位。鼻瓣区:即鼻前庭的最后处,是鼻腔气道最狭窄的部分,亦是鼻阻力最大的部位。一般认为该区的界限是:上外侧及上侧鼻软骨下缘,内侧至鼻中隔,下方为梨状孔的底部,以及下甲的前端。(二)固有鼻腔前起于鼻内孔,后止于后鼻孔,有四个壁(上,下,内,外侧壁)1.顶壁
7、呈穹窿形,较狭小,1)前部公约1毫米,2)后部较宽,约5毫米,分为三段,前段倾斜上升,为额骨鼻部及鼻骨的背侧面,中段是分隔颅前窝与鼻腔的筛骨水平板(属颅前窝底的一部分)板上有多数细孔即筛孔(又称筛板)从鼻腔嗅区粘膜有嗅丝穿过筛孔到达颅内。筛板薄而脆,外伤教案续页3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时容易发生骨折。为鼻部的危险区。3)后段倾斜向下。(即蝶美前壁构成)2 .底壁:即硬腭与口腔相隔,前3/4为上颌骨腭突,后1/4为腭骨水平部构成。距鼻底前缘约1厘米近中隔区,左右各有一切牙管,称鼻腭管的开口。腭大动脉(终支),静脉及腭前神经由此通过。3 .内侧壁:(即鼻中隔)由骨和软骨构成:(骨部,筛骨
8、,犁骨)软骨部:(中隔软骨,犁骨软骨,下侧鼻软骨内侧脚)前部:中隔支架,主要有中隔软骨,位于中隔前部后上部:筛骨正中板(又称筛骨垂直板)位于中隔后上部后卜部:梨骨:形如犁,位于中隔后下1次前缘上有一沟,筛骨正中板及中隔软骨嵌在其间。软骨部中隔主要由中隔软骨构成,另宿犁骨软骨及下侧鼻软骨(大翼软骨)内侧内脚。1)犁骨软骨:位于中隔软骨下缘的两侧,前鼻脊的后方左右各一薄的软骨片。2)中隔软骨:位于中隔前端此外,中隔周围的颅骨:额棘,鼻骨崎,蝶脊,蝶嘴及参与构成完整的鼻中隔。中隔最前下部的粘膜内血管汇聚的动脉丛称利特尔区(即利氏动脉区或称克氏静脉丛)。粘膜薄乂称易出血区。半数以上的鼻出血源于该区,是
9、鼻出血的好发部位。3)鼻孔呈椭圆形,左右各一,为鼻腔与鼻咽部之通道,较前鼻孔大。上缘为蝶骨体及犁骨翼,下缘为腭骨水平部后缘。外缘为蝶骨翼突,内侧板内缘为犁骨后缘4.外侧壁:是鼻解剖结构中最复杂的区域,也是最具生理和病理意义的部位,也是鼻窦好发病的部位。结构高低/、平,鼻腔外侧壁重要结构有3个鼻甲,3个鼻道,6个开口,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由前向后有上颌骨,泪骨,下鼻甲骨,筛骨迷路的内壁,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教案续页4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鼻腔的3个鼻甲是梯形排列,略呈贝壳形的长条骨片,外覆粘膜,3个鼻甲从下向上递次缩小1/3,前端位置递次后退1/3,游离缘皆向卜方悬垂。1
10、.鼻甲:1)上鼻甲:为筛骨的一部分,为中甲的1/3。位置最好高最小。后上方什-凹陷,称蝶筛隐窝,为蝶窦开口。2)中鼻甲:属筛骨的结构,为筛窦内侧壁的标志。分前后两部分。前部附着于筛窦顶壁和筛骨水平板连接处的前颅底骨。骨折或切除中甲前端可能损伤筛板。造成脑脊液漏。中甲是内窥镜筛窦手术内侧界限的重要标志。术中应尽量保留。手术保持在中甲外侧壁操作较安全。中甲后部向后延伸(逐渐下降),从前上向后下倾斜的冠状位,称为中甲基板,基板将筛窦分为前组和后组筛窦。前下为前组筛窦,后上为后组筛窦。中甲常见的变异包括:中甲气化膨大和中甲反向弯曲,变异到中道狭窄阻塞。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中甲前端外上方鼻腔外侧壁,钩
11、突前上方宿一小丘状隆起,称鼻丘或鼻堤。内含14个筛骨气房。中甲后端的后上方近蝶窦底昨有一骨孔,称蝶腭孔。向外通翼腭窝,为蝶窝神经及血管出入鼻腔之处。3)下鼻甲:独立的骨片。最长最大,前端接近鼻阈。后端距咽鼓管口约11.5厘米.下甲肿胀时可出现耳部症状.前端距鼻前孔约2厘米.组织结构:有丰富的海绵样血管(粘液包括纤毛层,基底膜,腺体层,骨膜,骨质).2.鼻道:1)上鼻道:上鼻甲之下.较狭小,前上部有后组筛窦开口,后上方有蝶筛隐窝和蝶窦开口.2)中鼻道:外侧壁上后两个隆起,后上隆起为筛泡,呈圆形突起,位于中鼻道的中部。前下距形崎状隆起为钩突,两者之间有半月形长约1020毫米,宽约23毫米的裂隙,称
12、半月裂孔。半月裂内:前上端有额窦开口,稍后有前组筛窦开口,最后有上颌窦开口。裂孔向前卜和外上延伸并逐渐扩大形成漏斗状管道开口于筛漏斗前上方其后有前组筛窦开口。耳后为上颌窦开口。有时在半月裂孔的后卜部有上颌窦副口。窦口鼻窦复合体(OMC),鼻和鼻窦炎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学的现代概念认为: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额窦,前组和中组筛窦和上颌窦自然开口。如发生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将直接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导致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外科即建立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教案续页5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内窥镜筛窦手术亦是以中甲,钩突和筛泡作为手术标志和进路。F
13、ESS原则是:通过小范围的或局限的手术恢复鼻窦窦口正常的通气引流。鼻窦粘膜的功能,治疗鼻窦病变。3)下鼻道:位于卜.甲前下方1厘米处。前上方有鼻泪管开口。下甲外侧壁前端近下甲附着处,骨壁较薄。血管分布少,是上颌窦穿刺进针部位。距下甲根部11.5厘米,紧靠卜甲根部,针尖斜面朝向中隔,方向指向上,外,并稍向后,斜对向侧眼外眦。2.总鼻道:各鼻甲示中隔之间的通道。沟(澳裂):中甲游离缘平面以上示中隔之间的空隙。(三)鼻腔粘膜1 .嗅区粘膜:在成人约占鼻腔的1/3,主要分布在上鼻甲内侧向及相对就的鼻中隔。小部分分布在中甲内侧向及相对应的中隔。嗅区粘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是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及底细胞
14、构成特异性感觉上皮即嗅器。在固有层内有泡状和小管状的浆液腺体,即所谓嗅腺或搏曼(Bowman),开口在嗅膜表面,其分泌物(分泌出来的液体)能溶解到达嗅区的含气微粒,刺激嗅毛(嗅细胞为双极细胞,其顶部树突是棒状突向细胞表面。末端膨大呈球形(嗅泡每个嗅泡表白后1030根纤毛,感觉嗅觉)产生嗅觉。如嗅裂阻塞,嗅区粘膜萎缩。颅前窝骨折或疾病累及嗅觉经路均可引起嗅觉减退或丧失。2 .呼吸区粘膜占鼻腔的大部分,表面光滑。中甲和下甲前端及中隔下部前1/3左右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其他部分均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上皮细胞表面有从纤毛细胞生长出来的纤毛。每个柱状纤毛细胞表面约有200300根纤毛,突出十细胞表面,长
15、约46纳米,直径0.3纳米。粗细一致,排列整齐,纤毛充当其内的ATP酶系的能量作用,来回运动,称摆动,向前摆动时,纤毛完全分开,尖端可达粘膜层表面,回摆时力量较小,速度更慢,且纤毛卷缩变短。纤毛运动每分钟约1000次,无纤毛柱状细胞表白后微绒毛。呼吸区粘膜所有柱状上皮,无论有无纤毛,它的表面都有微绒毛,微绒毛是典型的“9+2”结构,即纤毛外围有9组成对的二联微管和中央的2条中心微管。它增加了上皮细胞表面面积,可保持鼻腔的湿度。粘膜中含有丰富的粘液腺和浆液腺,混合腺体及杯状细胞,能产生大量分泌物,形成粘液毯,象一层薄而粘稠的地毯覆于粘膜表面。鼻粘膜血管的特征:内皮基膜不连续小动脉壁缺乏内弹力教案
16、续页6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膜层毛细血管与小静脉之间形成海绵状血窦。这些特点对化学物质(如组织氨等)作用非常敏感,能迅速舒缩。鼻腔正常粘液的PH值27或偏酸性。粘液中含粘液2.5%3%,水份95%,还含有溶菌酶和SIgA。纤毛运动的方向自前向后朝向鼻咽部,仅前下方小部分纤毛向前运动。粘膜的上皮卜层厚薄不均匀,外侧壁最薄,约1毫米,下甲和下甲的游离缘及前后端,鼻窦的开口周围,中隔的中下段和后缘两侧粘膜厚约5毫米。(四)鼻腔血管1.动脉:主要来源于颈内动脉的眼动脉及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的分支。眼动脉在眶内分出筛前,筛后动脉A:筛前动脉通过筛孔入鼻腔,供应筛窦的前部,中部和额窦。鼻腔外侧壁后
17、上部及中隔的前上部。B:筛后动脉通过筛孔进入鼻腔,供应后组筛窦,鼻腔侧壁后上部及中隔的后上部。筛前,后动脉是内窥镜筛窦和额筛区域手术识别筛顶和额窦开口部位的解剖标志。术中注意勿损伤和识别。此外,筛前动脉明显粗于筛后动脉。一旦损伤,出血较剧。断端缩聚、回眶内可致眶内血肿等并发症。另眶内结扎筛动脉是治疗因筛前动脉出血所致严重鼻的有效方法。颌内动脉(上颌动脉分支)在翼腭窝处分出蝶腭动脉,眶卜动脉及腭大动脉A:蝶腭动脉:经蝶腭孔入鼻腔,分为:1)鼻后外侧动脉:鼻腔外侧壁的后部及卜部,鼻腔底额窦上颌窦2)鼻后中隔动脉分布:鼻中隔后部及卜部,较粗的一去称鼻腭动脉。A:在鼻中隔前下方与筛前,后及上唇动脉中隔
18、支和腭大动脉吻合,组成丰富的血管网,构成鼻中隔的动脉丛,即利特尔动脉丛,易出血区。B:目吓动脉:经眶底的目吓管出目吓孔,供应鼻腔外侧前段及上颌窦。C:腭大动脉:即腭降动脉的分支,出腭大孔后经硬腭进入切牙管供鼻中隔前卜部。(与鼻后中隔吻合)D:上唇动脉:来自面动脉。其中隔支参与利特尔动脉丛。2.静脉:大致与动脉伴行鼻腔后部及卜部的静脉最后汇入颈内及颈外静脉。上部静脉可经眼静脉汇入海绵窦,亦可经筛静脉通入颅内的小静脉和硬脑教案续页7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膜窦(如上矢状窦)鼻中隔前卜部的静脉亦构成丛,称克氏静脉丛,是鼻的好发部位。在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部处有表浅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称为吴
19、氏鼻-鼻咽静脉丛,是老年人易鼻的部位。(五)鼻腔的淋巴前1/3淋巴:耳前,腮腺,颌卜淋巴结后2/3淋巴:咽后淋巴结,颈深淋巴结上群。鼻部恶性肿瘤的转移与这些淋巴结启密切关系。(六)鼻腔的神经:分为嗅神经,感觉神经和植物神经。1 .嗅神经:主要分布于嗅区粘膜,嗅细胞中枢,汇集在多数嗅丝。每侧约20余支。嗅丝通过筛板进嗅球。嗅神经的鞘膜为硬脑膜的延续结构。嗅神经周围的空隙与蛛网膜卜腔直接相通,故感染可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而且也可经嗅神经进入颅内引起鼻源性颅内并发症。2 .感觉神经:主要来自三叉神经的第一,二分支。眼神经(三驻神经转支),分出筛前,筛后神经进入鼻腔分布于中隔和鼻腔外侧壁上部的一小部分
20、和前部。上颌神经(三叉神经第二支)穿过或绕过蝶腭神经节后分出蝶腭神经,通过蝶腭孔入鼻腔后分为鼻后上外侧支。穿后上内侧支,主要分布于鼻腔外侧壁后部,鼻腔顶和中隔。蝶腭神经又分出鼻腭神经一分出腭前神经(腭大神经)入翼腭窝内分出鼻后下神经进入鼻腔分布十中道,下甲和下道。上颌神经分出上牙槽后神经一分布于上颌窦日吓神经:分布于鼻前庭,上颌窦,鼻腔底及下道前段。3 .植物神经:主要功能为调节鼻粘膜的血管舒缩和腺体的分泌。教案续页8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1)交感神经: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组成的岩深神经。2)副交感神经来自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两者在翼管内组成翼管神经,经蝶腭神经节后入鼻腔。交感
21、神经在神经节内不交换神经元。主司鼻粘膜血管收缩。兴奋时分泌减少副交感神经在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主司鼻粘膜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兴奋时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增多。正常情况下两者作用互相制约,保持平衡。翼管神经骨管外口位于骨性后鼻孔外上方约1厘米处,呈漏斗状凹陷,距前鼻孔约67厘米,是经鼻腔翼管神经切除的标志。二鼻窦指鼻腔周围颅骨中的一些含空腔。鼻窦与颅底相联系,左右成对,共有4对,2对鼻旁窦。副鼻窦:发育:新生婴儿只有含有上颌窦和筛窦,15-18岁的接近成人形状。腔较小,随年龄而扩大。2岁时出现额窦,20岁时发育为成熟。3岁时出现蝶窦,7-9岁发育较快,青春期完全发育。各鼻窦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鼻窦粘
22、膜与鼻腔粘膜连续,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运动方向朝向窦口。鼻窦解剖位置和窦口所在部位分人前后两组:上颌窦一开口于中鼻道(中后分)Yr前组鼻副窦前组筛窦一开口于中道额窦一开口于中道前份J后组筛窦一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一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一)上颌窦:15-18岁则已接近成人的形状。鼻副窦中最大,位置最低者,居下组鼻副窦。两侧基本对称,呈三角锥体形。三面一底,锥尖朝外,底为鼻腔外侧壁,约2-30毫升,平均为15毫升,一旦有炎症,不易引流。有五个壁教案续页9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1 .前壁(面壁):中央较薄,稍呈凹陷,为尖牙窝,上颌窦清理术经此进路。在尖牙窝上方,目吓缘正中下
23、有约1。5厘米处,目吓孔为目吓神经及血管通过之处。2 .后外壁:为翼腭窝和颗卜窝毗邻(可在此凿结扎上颌动脉)近翼内肌,肿瘤侵犯时,可出现张口困难。3 .内侧壁:(算腔外侧壁下部)石下甲附着处最薄,是下鼻道作上颌窦穿刺的部位。内壁的后上方有上颌窦窦口通中道,因位置较高,不易引流,是上颌窦易患炎症之因。上颌窦的骨性窦卬或称上颌裂孔(相当于中道后份)其界限为:前界为下甲的泪突和泪骨下端,后界为腭骨垂直板,上界为与筛窦连接的上颌窦顶壁,下界为下甲附着部。由于钩突和下甲的筛突呈十字形连接,所以将骨性窦口分为4个象限。上颌窦开口位于前上象限。自然口平均2.8mm,其余3个象限被22层粘膜和致密结缔组织封闭
24、,称为鼻因六,是内窥镣卜施行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或开窗术的常用途径。术中注意不能损伤纸样板(不要超过骨性窦口的上界)在扩开自然口时也不应过伤向前,以免损伤鼻泪管。4 .上壁:(上颌窦眶板)眼眶的底壁,上颌窦疾病和眶内疾病可相互影响(肿瘤,囊肿,外伤等)5 .底壁:上颌骨牙槽突,与上列第二对尖牙,"二磨牙关系密切。有时牙根可突入窦内,若上述牙根感染时可累及窦腔,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二)筛窦:又称筛迷路。位于眼眶内侧及鼻腔外上方,蝶窦之前和颅前窝之下,形似蜂窝,每侧约4-17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气房,以近似横贯的中甲基板为界:基板前卜力的为前组筛窦,后上方的为后组筛窦,两组筛窦立小相通。
25、1 .外侧壁:(眼眶内侧壁)由泪骨和纸样板构成,菲薄。筛突肿瘤,炎症,囊肿可侵入眶内,出现眼部并发症。纸样板呈正长方形,前缘接泪骨,后缘接蝶骨,下缘全部与上颌骨的眶壁相接。上缘接额骨眶板。接缝处后筛前,后孔。筛前孔距眶内侧缘约1.98厘米。筛后孔在筛前孔后1.3厘米,外侧壁是手术的危险区,手术不慎可损伤颅内组织及视神经。2 .内侧壁:(鼻腔外侧上部)附有上鼻甲与中鼻甲。3 .顶壁:(额骨眶板的内侧部分)为颅前高底的一部分。筛顶与筛板有两种方式:水平倾斜,即筛顶的内外两侧与筛板几乎在同一水平。教案续页10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高台式:即筛板位置较低,筛顶位置高与其内侧缘形成一陡直的高度
26、差。高台式在筛顶形成筛凹。其内侧壁薄脆。手术时易造成颅前凹底损伤和脑脊液鼻漏。4 .下壁:(中鼻道与外侧壁结构)为筛泡钩突,筛漏斗。5 .前壁:(蝶筛板)与蝶窦前壁毗邻,有时后筛房可扩展到蝶窦外侧和上方,至蝶窦后界。此时筛窦后轮休地实属蝶鞍前壁,筛窦手术时,如从前鼻孔深达8厘米以上仍未发现蝶窦前壁,仍要考虑以小,筛窦后壁外上方仅行-菲薄骨壁与视神经相隔。另:由于个体解剖变异,以中甲为基板的后组筛窦为其前界,有时视神经管在最后筛房的外侧壁形成凸向窦内隆起,称为视神经节。该结节后筛房秋为ONOW(蝶筛气房)手术时要注意勿损伤视神经。最后筛房气突入到蝶骨形成蝶窦上方的气房,称为蝶上筛房。1 )由于内
27、窥镜的开展,前组以横行于筛顶的筛前动脉为标志,将筛窦分为前筛房和中筛房。前筛房的重要结构有:额隐窝,鼻丘。额隐窝位于中甲附着部最肖端下方,筛泡之前,筛漏斗之上。鼻丘:位于中鼻甲前端的前方,钩突前上方的鼻腔外侧壁,含1-4个气房。气房过大影响额窦引流,是鼻内窥镜手术时重点清理的部位。2 )中筛房:以筛泡及筛漏斗为主。(三)额窦位于额骨下部,大小,形状极不一致,有时一侧或两侧均未发育,形似不规则的锥体形,底在下,尖朝上。1 .前壁(前外壁):为额骨外板,内含骨髓。炎症或外伤和术后感染均可出现额骨骨髓炎。2 .后(内)壁:为额骨内板,与颅前窝毗邻,额窦粘膜的静脉常通过此壁与硬脑腊静脉相通,故额窦感染
28、可侵入颅内而发生颅内并发症。3 .底壁(为眼眶顶壁外3/4,和前组筛窦之顶壁)在眶顶的内上角处较薄。急性额窦炎时有压痛。额窦束肿时可破坏此处侵入眶内。底壁有额窦开口,经鼻额管或前组筛窦引流到中道前端,前组筛窦炎时可引起额窦引流受阻。4 .内侧壁:即两侧额窦中隔(四)蝶窦位于蝶骨体中,由蝶窦中隔分为左右两侧,其大小形状不规则,两侧常不对称,有五个壁:1 .外侧壁: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管毗邻。教案续页11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气化好的蝶窦此壁较薄。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可能向窦腔内凸出形成压迹,视神经管隆凸或压迹位于前上方。颈内动脉隆凸或压迹位于其后下。(主要有视神经管和颈内动
29、脉)2.顶壁:是颅中窝底的部分,上有蝶鞍,托脑垂体。3 .前壁:稍向后下倾斜,构成鼻腔顶的后段及筛窦后壁。骨壁较薄。在此壁上方近中隔处有蝶窦窦口通入蝶筛隐窝。4 .后壁:为蝶骨体,较厚,其后为颅后窝的脑桥及基底动脉。5 .下壁:为鼻后孔及鼻咽部的顶部。翼管神经孔位于下壁稳步侧的翼突根部。熟悉蝶窦的解剖对鼻神经外科手术较为重要。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均在蝶窦外侧壁视神经管隆凸上施行减压术。经鼻-蝶窦脑下垂体瘤摘除术均在顶壁施行。传统的鼻内蝶区域手术和内窥镜蝶筛区域手术在外侧壁上操作时应注意勿损伤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掌握从前鼻棘至上述手术有关的某些解剖部位或标志的大致距离和角度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防止并
30、发症。(五)鼻窦的血管:淋巴和神经1 .血管1)上颌窦:主要由鼻后外侧动脉,上颌牙槽动脉及眶下动脉供应。静脉回流入蝶腭静脉。2)筛窦:由筛前,后,眶上动脉及鼻后外侧动脉供应。静脉回流入筛前,后静脉,亦可回流到硬脑膜的静脉和嗅球,额叶的静脉丛。3)额窦:由筛前动脉,眶上动脉及鼻后外侧动脉供应,静脉回流到筛前静脉,亦有经板障静脉,硬脑膜的静脉入矢状窦。4)蝶窦:则颈外动脉的咽升动脉,上颌动脉及蝶腭动脉供应。静脉回流到蝶腭静脉与海绵窦相通。2 .淋巴汇入咽后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上群。3 .神经:由三叉神经的第一,二分支所司1)上颌窦:由牙槽后支及眶下神经主司2)筛窦:由筛前,筛后,眶上等神经及蝶腭神经
31、的鼻后上外侧支和眼眶支主司。3)额窦:由眶上神经的眼神经的筛前神经主司4)蝶窦:由筛后神经及蝶腭神经的眼眶支主司。教案续页12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第二节鼻的生理学鼻腔生理学一.鼻腔功能主要后呼吸,嗅觉,共鸣及保护功能。1. 鼻腔阻力:鼻内孔对气流产生的阻力最大,(产生部位在鼻前庭后方的鼻阈,在整个呼吸总阻力中点40%-60%可分两种气流路线,吸气时(层流)一是向上达鼻腔顶向后,然后呈弧形流达后鼻孔散开,称为层流(laminarflow),是空气交换的主要部分(亦是肺部进行气体父换的王要部分)。疗-小部分在内孔后方形成不规则旋涡状,称为紊流(turbulenflow),层流示鼻黏膜大
32、面积接触发挥鼻腔的调温保湿功能。紊流则协助空气中有害颗粒的沉降。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2. 呼吸时鼻腔的气流路线,吸气时气流经前鼻孔后,向上达于鼻腔顶部然后转向下成抛物线,到后鼻孔处则成扇形展开。气流的重要部分沿中隔经嗅沟,仅有少量进入各鼻道内。呼气时气流路线大致与呼气时相仿,通过后鼻孔气流呈抛物线达鼻内孔,部分经前鼻孔呼出,另一部分折返鼻腔,形成中心旋涡,经下鼻道向上。咽腔的主流汇合。中心旋涡部分气流亦经过中鼻道。3. 鼻阻力的临床意义1)使空气的速度减慢,空气与鼻黏膜接触机会增加。2)有利于肺部的气体交换,利于V血回流到心脏。4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情况下,两侧下甲大小交替性变化,每隔27
33、小时1次,左右交感N交替性兴奋与抑制,使致两侧鼻黏膜的血管交替性舒缩,使一侧鼻腔比另侧鼻腔通畅。(二)保护功能:1 .温度调节作用:吸入空气温度调节全靠鼻腔粘膜血运敝热作用。外鼻空气进入鼻腔后被调节近似正常体温。下甲,中甲游离缘及相应正中隔粘膜。具有丰富海绵状血管丛。经神经反射作用,可产生舒张及收缩,吸入的空气经层流及紊流后与鼻腔粘膜接触,因而起到有调节空气温度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当外界气温在-8-+40C之间时,经鼻腔后可调节到32-34C之间。当气温低至-20C时,鼻腔后段温度则降到31C。气温高达50c时,则升到37Co由此可见,外界气温虽差别悬殊,一经鼻腔后,则已接近体温。2 .湿度调节作用为保持鼻腔,气管,支气管粘膜纤毛的正常功能,并利于教案续页13教案续页基本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肺泡中氧及二氧化碳的交换。湿度的来源靠鼻粘膜的浆液腺,粘液腺腺体和杯状细胞,每24小时可分解近1000毫升液体,其中700毫升用于饱和吸入空气温度,其余液体则向鼻咽部流入咽部。口腔吸入空气亦有短暂的湿润作用,常用口呼吸者,均造成咽喉干燥。3.清洁及过滤作用:鼻毛对空气中较大的尘埃有过滤作用,可阻挡空气中直径大于5-6微米的尘埃。较小颗粒则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交通学院《金融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信息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国建筑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方科技大学《工业通信与网络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大学《经典本草与湖湘中医药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兵器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经贸外语职业学院《地理信息工程课程设计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空间文学与叙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国家基本公卫-老年人健康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第三讲:虹吸管及水泵的水力计算
- 网络系统集成(第二版) 课件第一章 网络系统集成绪论
- 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
- 单肺通气与肺保护通气策略护理课件
- 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择题100题(含答案)
- 垃圾中转站报告
- 新型显示行业Mini LED Micro LED Micro OLED多点开花产业链如何聚焦
- 市政工程试验检测培训教程
- 高中英语定语从句之哪吒-Attributive Clause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