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认 识 生 命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学习目标】1.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2.会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重点】1.生物的多样性。2.生物的特征。【难点】1.遗传多样性2.应激性3.新陈代谢【课前预习】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面,这个“薄层”包括_ 的下层、整个_和 _ 上层,科学家称之为_ 。2.生物的家族中包括有_、_、_、_、_等。3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因为在不同种的生物体内所携带的_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的_也是不尽相同的。4.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
2、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_。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进一步划分为_、_和_生态系统。6.我们把生物的_、_和_统称为生物多样性。7.生物有别于非生物:他们都是_的,是有_的。8.生物遇到外界刺激时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_。它能够使生物_。9.绿色植物通过_制造有机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这些现象都是_。【课堂流程】一通过讲解和图示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二通过录像使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及其内在联系。三通过读课文了解生物的特征,通过练习能区别生物和非生物。【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3、海洋生态系 B生物圈 C陆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1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草地 B一个池塘 C生物圈 D沙漠草原上的牛和羊1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流感病毒 B机器人 C芭比娃娃 D雨花石13.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 )A生殖和发育 B生长 C新陈代谢 D应激性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不需要呼吸 B动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植物不具有应激性 D 蜻蜓点水属于繁殖二、非选择题判断15.枯叶蝶在停息时酷似一片落叶的现象属于生物的特征。 ( )16.剧烈运动后的出汗现象属于新陈代谢。 ( )17.生物圈中各部分有明显的界限。 ( )18.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 )19生物能生长,所以一切有小变大的物体都是生物。 ( )20.金鱼和菊花的原产地都是中国。 (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重点】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难点】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课前预习】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_。它又区分为_和_。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因素。_主要指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在_和_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_。3.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探究其中_个因素的作用,即其在其他条件_ 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5、这一个因素来观察该因素与被研究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个因素称为变量,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变量是_。【课堂流程】1.了解生态因素概念以及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具体实施和分析3.归纳对照实验的步骤和要求4.小结【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温度属于 (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2.引起蛙冬眠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空气 D 光照3.在夏天,大雨过后蚯蚓昌会爬出地面,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 ( )A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4.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修改假设
6、 B修改实验数据 C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5.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所有的变量都不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重点】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课前预习】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_ 。生物在_ 环境的同时,也能 和_ 环境。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但其结
7、果都是使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_;生物的生存也会_,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_。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蚯蚓_土壤;森林净化_、调节_;蝗虫啃食_;蚊蝇_疾病等。【课堂流程】1.通过录像了解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2.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具体实施和分析3.归纳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课堂练习】一、选择题4.下列不是生物活动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吊兰吸收室内有害气体 C草履虫能吞食细菌净化污水 D蓝藻大量繁殖导致太湖水质恶化5.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蚂蚁一起向一只大型昆虫进攻,捕猎成功后一起把它搬运到巢穴中,蚂蚁间的关系属于 ( )A互
8、助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捕食关系6.麦田里杂草与小麦的关系是 ( )A互助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捕食关系7.农田中青蛙和蟾蜍之间的关系是 ( )A互助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捕食关系8.七星瓢虫和蚜虫中间的关系是 ( )A互助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捕食关系9.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实验中,对每个实测地点要测量三次得到3个数据,但记录的是这3个数据的 ( )A最大值 B 最小值 C平均数 D任意一个二、非选择题10.影响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分布的因素称为非生物因素。 (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 )12.
9、鹿以草为食,草是影响鹿生活的生物因素。 ( )13.互助只存在于同种生物之间,而斗争则只会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 )14.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只有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三种。 ( )15.水、温度、光照、时间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 ( )第二章 探索生命第一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学习目标】1.会说出什么事生物学2.知道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3.了解本节列举的科学家和他们的主要贡献4.初步认识生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生命科学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重点】识记本节列举的科学家和他们的主要贡献【难点】识记本节列举的科学家和他们的主要贡献【课前预习】1.瑞典科学家_创立了_,根据生物的形态
10、、习性、大小各异,将已发现的所有植物和动物列成一个有规律的完整系统。他被称为_。2.分类学家将所有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等多个界,按大小和从属关系排列为_、_、_、_、_、_、_等分类单位。3.达尔文揭示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_,不同生物之间存在_,从而建立了“_”。他用_来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动摇了人们信奉千年的_,成为_的创始人。4.实验是运用_在_的条件下进行研究的一种手段,实验要获取精确的_,实验结果是_的。5.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_和英国科学家_等人研究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发现了DNA分子的_。6.人类基因组是人体细胞内全部_的总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进
11、一步破译人体细胞内全部DNA所含的_。【课堂流程】1.阅读和本节课有关的几位科学家的科学活动2.讨论:你心目中的科学家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课堂练习】一、选择题7.从哪位科学家开始,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性统一称为“生物学”( )A林奈 B拉马克 C达尔文 D克里克8.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生物学家是 ( )A林奈 B拉马克 C达尔文 D克里克9.林奈的生物分类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运用的方法都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10.下列方法的运用使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的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二、非选择题11.填表生物学家主要贡献主要科学活动林奈观察、
12、调查生物进化理论哈维血液循环理论沃森和克里克观察、实验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2.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重点】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难点】讨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课前预习】1.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_、_、_、_等方法,研究生物的科学事实。其中_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实验法研究生物学一般包括_、_、_、_、_、_、_等重要步骤。【课堂流程】1.通过“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这一问题的讨论,知道实验法的基本程序2.了解实验法的基本要求3.按实验法的要求去尝试设计一个实验【课堂练习】一、选择题8.现代生物
13、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9.实验法研究生物的第一步是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10.在响尾蛇的实验研究中,设计一直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 ( )A与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对照 B研究响尾蛇对死的老鼠是否袭击C起重复实验的作用 D研究响尾蛇对老鼠体温的反应11.在实验法研究中,往往需要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出一个更好的问题 B更好的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C更好的解释实验结果 D得出一个合适的科学结论12.有关鼠妇的实验做完后,对鼠妇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扔到下水道 B处死后扔到垃圾堆里
14、 C放回适宜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D随便扔到任何一个地方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法的一般步骤2.具体体验实验法的基本程序3.根据实验数据见了一个表格并分析数据【重点】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及数据分析【难点】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及数据分析【课前预习】1.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经过查阅资料和思考以后,你对问题作出各种尝试性解释,这就是_。2.实验计划包括:_准备、_准备、确定_、提出_等。3.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_个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_。4.实验过程中要仔细_,认真_,注意实验的每一个细微环节。5.除了实验法,生物学研究还有_
15、、_、_、_法等。【课堂流程】1.阅读理解实验法的要求2.写出实验计划3.填写表格并分析【课堂练习】1.你们小组的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_假设:_数据收集:分钟12345678910明亮黑暗分钟12345678910潮湿干燥结论:_2.上述实验中所用鼠妇数量合理的是_只。3.对照实验中,每一次实验可设定变量数是_个。4.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变量是_。5.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变量是_。6.实验数据一般取平均值,原因是_。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第三章 细 菌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重
16、点】认识和使用显微镜【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课前预习】1.除_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_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_和_的基本单位。3.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是:_、_、_、_、_。4.取镜安放:一手握住_,一手拖住_,轻轻放在实验台上,镜臂靠近身体略偏_,镜座距实验台边缘_。5.对光时,首先应转动转换器,使_物镜对准_,其次再转动_,使最大的_对准通光孔。对光时,光线强时用_面镜,光线弱时用_面镜;对光成功时,视野呈_色。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_面看着物镜,直到物镜距标本_mm.看到物像后,欲使其更加清晰,应调节_。7.观察完毕,先提升_,再取下标本;转动转换器使两个_,将镜筒缓慢降
17、至_,将反光镜放在_的位置。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_的放大倍数乘以_放大倍数。9显微镜下的物像是_的像,“d”在显微镜下的像“_”。【课堂流程】1.学生看显微镜识记各部分结构名称。2.练习正确使用显微镜【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0.一台显微镜,它的目镜是5×.物镜是40×.则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 40倍 B 200倍 C 45倍 D 4000倍11.以下镜头组合的显微镜,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 50×,10× B 10×,10× C 16×,40× D 10×,50×12.当你
18、发现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纱布擦 B 用手擦 C 用纸巾擦 D 用擦镜纸擦1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室内光线过弱,应 (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 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 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 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14.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通过C不易污染物镜 D易于染色二、非选择题(识图)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_ _ _ _换物镜镜头需转动_,换用较大的光圈应转动_。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_和_。让镜筒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_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道动植物细胞的结果和功能
19、并能区别【重点】动植物细胞的结果和功能【难点】动植物细胞的结果和功能【课前预习】1.动物细胞最外面有一层膜,叫_,它将细胞内外环境分开,有_作用。2.细胞内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结构,叫_,控制细胞的_。3.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叫做_。许多生命活动在_内完成。4.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_,它对细胞具有_和_作用。紧贴细胞壁的是_,细胞内有一个_,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是_。5.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绿色的小颗粒叫_,其内含有_等色素。在一些果实成熟的过程中,_则转变为_,使果实呈现出各种颜色。6.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水是_,主要来自_。【课堂流程】1.观看录像:显微镜下的动植物细胞结构2.了解动植物细
20、胞的结构和功能3.区别动植物细胞【课堂练习】一、选择题7.下列细胞结构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 ( )A细胞膜 B 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核8.下列结构是植物细胞特有的 ( )A细胞壁、细胞核、液泡 B细胞膜、叶绿体、液泡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二、非选择题(识图)写出各个结构名称 _ _ _ _ _ _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_ 和 _,绿色植物细胞还有_ 。切西瓜流出的红色汁液是 _ 它来自细胞中的_ 。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_。内含遗传物质的是 _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_ ,它是植物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_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21、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模仿、练习制作动植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临时装片。2.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重点】临时装片的制作【难点】临时装片的制作【课前预习】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洁净的纱布把 _ 和 _ 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_ 。清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_上_刮几下。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 _ 涂抹几下。用 _ 夹起盖玻片,使其_ 先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液滴,然后_ 盖在液滴上。在盖玻片_ 滴一滴_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_ 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课堂流程】1.观看录像: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2.练习制作动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的结构【
22、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目的是 ( )A清除口臭 B冲刷口腔上皮细胞 C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D防止口腔发炎2.制作装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在轻轻盖在水滴上,这样做主页为了防止 ( )A碰碎盖玻片 B压坏细胞 C产生气泡 D弄脏载玻片3.下面列出了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是( )A镊子刮去口腔上皮 B稀碘液消毒 C吸水纸擦净载玻片 D清水漱口4.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滴的盐水浓度分别为2%和5%,那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应分别是 ( )A细胞皱缩,细胞皱缩 B细胞破裂,细胞变
23、大破裂 C细胞皱缩,细胞变大破裂 D细胞不变,细胞变大破裂二、非选择题分别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并注明结构名称。要求:图、名称都在方框内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的活动单位【学习目标】1.知道细胞的生命活动,明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练习使用高倍物镜,学习观察生物细胞的方法。【重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难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制作变形虫装片;用高倍物镜观察标本。【课前预习】1.变形虫是一种_生物,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常用_溶液染色。它伸出_运动,利用_从外界获取实物,形成_,能够把废物排泄到体外,对刺激发生反应。2.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起到_的作用。同时,进行_的功能
24、,能有选择地从外界环境吸收细胞生活必需的_,又能将细胞产生的_排泄到外界。3.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_,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活。4.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对细胞的_起着_作用。此外,细胞核中的_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细胞核在生物_中也有重要作用。5.食物中,_、_、_是贮存能量的有机物。细胞质中有_,能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的生命活动利用。【课堂流程】1.观察变形虫2.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堂练习】一、选择题6.对细胞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结构是 (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线粒体7.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25、D细胞核8.可使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其中能量的是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大液泡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能提供能量的一项是 ( )A水、无机盐、糖类、脂肪 B蛋白质、糖类、无机盐C蛋白质、糖类、脂肪 D蔗糖、水、氧10.食物中的能量属于 ( )A热能 B 动能 C化学能 D光能二、非选择题判断:11.细胞膜阻止了细胞外物质的进入,以及细胞内物质的出来。 ( )12.线粒体被誉为细胞内的发动机。 ( )13.动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一样的。 (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的教育。2.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
26、方法。3.细胞分裂的详细过程和细胞分裂的意义【重点】细胞分裂的详细过程和细胞分裂的意义【难点】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课前预习】1较小细胞的表面积相对_,更易保证细胞与外界的_,从而保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2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停止生长,有些细胞可以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相似的新细胞,这就是_。3动物细胞分裂时,先是一个_分裂为两个,然后,细胞中央部分的_从四周逐渐的向内_,最终使细胞质一分为二,每部分_中含有一个_。4植物细胞分裂时,当细胞核分裂为两个新的细胞核后,在两个新细胞核之间的_形成新的_,并产生新的_,从而使一个植物细胞分裂为两个新细胞。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27、细胞核里的_ 经过复制而数量_,并且_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_。6细胞通过分裂产生_,细胞分裂是生物体_、_和_的基础。7细胞核是细胞_的控制中心,也是细胞内_贮存和复制的场所。【课堂流程】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2.观看录像:细胞的分裂3.细胞分裂的详细过程【课堂练习】一、选择题8.细胞经过分裂后,新生的子细胞的遗传物质 ( )A和原来细胞一样 B比原来细胞多了一倍 C比原来细胞少了一半 D差不多9.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经过细胞分裂,新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 ( )A 46对 B 23对 C 25对 D 24对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平均
28、分配的两个细胞中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染色体10.玉米的一个体细胞有10对染色体,经过两次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内含有染色体的数目是 ( )A 2.5对 B 5对 C 10对 D 20对 1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要形成新的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 细胞质 D细胞壁 二、非选择题简答:细胞分裂对生物体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学习目标】1. 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的细胞特点。2. 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组织。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重点】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
29、基本组织【难点】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课前预习】1 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_开始的。2 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就是_。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称_。3 人和动物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了_、_、_、_等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_组成,功能是保护_免受外在环境的伤害和感染,有些上皮组织还有_等功能.4 结缔组织具有_、_、_、_等功能。肌肉组织由_构成,具有_、_等功能。神经组织由_构成,能够接受_,产生_和传导_。5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30、有_、_、_、_等。【课堂流程】1. 活动:观察人体几种常见的组织2. 阅读、思考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细胞特点,理解细胞分化、组织等基本概念。3. 学习植物体的主要组织。【课堂练习】一、选择题6.大多数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是 ( )A受精卵 B精子和卵细胞 C胚胎 D各种组织7.人体内分布最广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8.构成生物体的多种多样的细胞是通过( ) 实现的。 (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增长9.心脏和血管的内表面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组织构成? ( )A神经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10植物体由根吸收的水分可以到达叶,是
31、由于植物体内有 ( ) 植物体内具有很强分裂能力的是 ( )番茄的果肉属于 ( )洋葱表皮属于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11.血液、骨组织、皮下脂肪属于 ( )人体消化道和呼吸道内表面属于 ( )构成脑和脊髓的主要组织 ( )构成心脏的主要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第二节生物体由器官和系统组成【学习目标】1.解剖识别鸡翅中的主要组织,认识组织如何构成器官。2.能以人或高等动物为例,分析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细胞是怎样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重点】解剖观察鸡翅,理解不同的组织如何构成器官,器官又如何进一步构成动物体
32、的。【难点】解剖观察实验。【课前预习】1.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_。2.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_按照一定的_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3.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其植物体由_、_、_、_、_和_六种器官组成,这些器官在功能上分工协作,使植物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4.植物的构成层次:_ _ _植物体。5.人体的构成层次:_ _ _ _ 人体。 课堂流程】1.解剖观察鸡翅。2.分析、理解不同的组织如何构成器官,器官又如何进一步构成动物体的。【课堂练习】一、选择题6下列属于植物生殖器官的是 ( )A根 B茎 C 叶 D花7解剖鸡翅会发现在鸡翅的皮肤下面有一些微黄
33、色的块状物,它属( )A结缔组织 B上皮组织 C神经组织 D保护组织8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一个番茄果肉细胞 B一块番茄 C一块番茄表皮 D一个番茄9共同完成人体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结构是 ( )A消化细胞 B营养细胞 C胃 D消化系统10.下列属于器官的一项是 ( )A肝脏和胃 B脾和肌肉 C肾脏和血液 D一段骨和一块肌肉二、非选择题判断11.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六种器官构成的。 ( )12.一棵白菜是一个器官。 ( )13.一根黄瓜是一个营养器官。 ( )思考:14.当你吃甘蔗时,首先一把甘蔗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试从组织构成器官的角度,说一
34、说甘蔗茎是由那些组织构成的。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课前预习】1.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_通过“柳苗生长”实验,得出了与前人不同的实验:柳苗生长所需的物质,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_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2.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_下才能通过释放一种气体来净化空气,随着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究,证实这种气体是_。3.瑞士牧师谢尼伯还证明了绿色植物不仅放出氧气还吸收_;瑞士学者索热尔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消耗_。4.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释放氧气,还能合成_等物质,供植物体生长发育利
35、用。5.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后用碘液染色,遮光部分_色,见光部分_色,表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_。【课堂练习】一、选择题6.下列有关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海尔蒙特发现的B.谢尼伯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在光下消耗水分C.在光合作用没有发现以前,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是许多科学家通过无数复杂的实验逐渐认识的7.“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酒精脱色 清水冲洗 选叶遮光 暗处理 碘酒显色观察变化A B. C. D. 8.遇碘变蓝色是下列哪种物质特性 【 】A.蛋白质B.脂肪 C.无机盐D.淀粉9.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 【 】A.使叶片软化 B.杀死叶片细胞C.增加叶片温度D.脱去叶绿素可清晰观察显色结果10.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用不透光的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住的目的是 【 】A让叶片的遮盖部分与不遮盖部分形成对照B控制遮盖的部分释放氧气 C使遮盖的部分不进行气体交换D遮盖后可降低蒸腾作用11.把新鲜水草放在鱼缸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水草供鱼食用B.水草可以净化水质C.水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供鱼呼吸D.加入水草更加美观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响乐作品演绎风格-深度研究
- 机器人感知与定位-深度研究
- 2025至2031年中国烘缸剥离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照明产品品牌授权与推广合同3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鲜甜玉米香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铁管编藤沙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连网主控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纯竹原纤色织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溶剂型丙烯酸酯类胶粘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动手术台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小学生口算天天练
- 九年级上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练习(统部编版)
- 三年级数学添括号去括号加减简便计算练习400道及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澳洲牛肉行业分析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计算机江苏对口单招文化综合理论试卷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单词(史上全面)
- KAPPA-实施方法课件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