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_第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_第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_第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_第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段:第二学段 年级:四年级 学科:语文 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春潮 课型:自学展示主备学校:北关小学 主备人:肖玉慧 初审人:杨晓芬终审人:陈慧琴 合作团队:肖玉慧 陈丽丽 何玉萍春潮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学习重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时数 2课时第

2、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1、2自然段,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课题导入1. 同学们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发现了吗,说给大家听好吗? (自由发言) 2. 今天,我们就要到这北方的二月去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春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2. 出示本课生字、新词,指名认读。3. 指名分段读课文。三、自主学习课文(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地上万物跃跃

3、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板书课题)(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2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3听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

4、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 “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并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为什么不说“大江上的冰面变薄了,慢慢开始融化了” ,而是说“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呢?(学生讨论,体会用词的巧妙。)教师小结板书: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

5、布活动大江变了读完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啦!)2指导朗读第二段。(1)再试着自己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景象。(2)指名读,指导朗读时要用慢语速和低语调。例如:“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等。 (3)自己练读,小组赛读。(以活泼的形式给孩子们充分朗读的时间去体会和感悟春潮的刚刚形成时的“微弱”和蕴含着的具有生命力的春的气息。四、达标训练(1)出示: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朝阳处_,雪水顺着_,冲开了_。那巨大的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最后成为一股_,_,_。那冰封的大江在_,在_,逐渐_,_,颜色也_。(2)自己试

6、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1、2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2. 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3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导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齐读课文。2. 指名背诵1、2自然段。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课文(一)大江复活,欣赏春天1春潮就在慢慢地孕育着、积累着,期待时机成熟的时刻的到来,那时它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终于有一天,在寂静的黎明中,突然传来了山崩

7、地裂的声响”(引读第三自然段。)2读完这一段,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表示。3指导读。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和第二自然段相比,在语速和语调上会有什么不同?(1)读感悟,练读课文。(2)播放排山倒海的潮水的声响,让孩子们想象春潮宏大的气势与壮观的景象。朗读并想象以下词句:“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应用高兴的语气来读。)如果把“挤”了进来换成“钻”了进来行吗?为什么?“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

8、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写得如此形象生动。)(本段处理,主要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春潮的声势浩大和不可抗拒。)4配乐朗诵(以潮水汹涌澎湃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辅助感悟。(引诵,帮助学生背诵本段,积累语言。)5发挥你的想象力,如此有爆发力的春潮使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可给孩子们简单介绍苦菜花的写作背景。这里不但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侧重在爱国教育上。)(二)春潮澎湃,赞美春天1出示课件:春天刚刚逼近,

9、雪水融化,溪水淙淙,大江开冰的奔腾汹涌的情景。2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吗?3带着你的这些感受再去读读这篇课文,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三)拓展阅读,比较春天给同学们推荐三篇文章:1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这篇文章表现了秋的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在读时,和我们学过的春潮比较,看有什么不同。2朱自清的春,读后看它让你感受到的是什么?3冯德英的苦菜花,它能帮助你更深刻的了解春潮的含义。三、布置作业1.摘抄表现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的句子。2.摘抄优美的词语:选择一个造句。板书设计春 潮春在进攻: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化着大江复活:坚冰崩溃波涛汹涌呼叫撞击驯服地

10、远去课后反思:学段:第二学段 年级:四年级 学科:语文 单元:第二单元 课题: 三月桃花水课型:主备学校:北关小学 主备人:何玉萍 初审人:杨晓芬终审人:陈慧琴 合作团队:肖玉慧 陈丽丽 何玉萍 三月桃花水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认会 “绚、淌”等5个生字,写会 “旋、竖”等8个生字,理解“绚丽、纤细、袅袅”等词语。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3读文找出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在语音

11、、语速和用词方面与春潮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2.反复诵读,体会“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教学难点1.体会语言特色,感受美的熏陶。2.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感受语言的美。 第一课时课堂流程:一 、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二、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认会 “绚、淌”等5个生字,写会 “旋、竖”等8个生字,理解“绚丽、纤细、袅袅”等词语。2.读文找出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三、 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1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词语)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的词语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接触过的,如: 催促、应和)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几个词语。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四、阅读有法 1思考:试着回答课文中的疑问句: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2自由读,了解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回答了第一个疑问,第五、六段回答了第二个疑问。五、展示交流1.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将有关的句子用恰当的语言读出来。2.本文是按怎样的写作结构安排材料的?六、点拨升华读课文,感受“水声

13、如琴声”、“水清如明镜”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听到的声音,用波浪线画出声音的特点。2默读第 五、六自然段,用直线画出看到的景象,用波浪线画出 自己喜欢的词语。七、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课堂作业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中主要描写了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 ),是春天的( )。三月桃花水比( ),比( ),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的可贵,表达出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 )之情。我的疑问:“大疑大进,小疑小进,不疑不进”,我还有哪些问题需和同学们共同探讨。 第二课时课堂流程:一、 学习目标1.熟练流利、有感

14、情的朗读课文。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言、语速、用词方面的不同,提高阅读能力。3通过仔细观察和学习课文,了解春天万物的变化,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二、自主学习温故知新1.听写词语2.回顾第一课时内容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研读共品师:看来, 再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水声如音乐”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1、3、4段)2(重点指导朗读第4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

15、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得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读的好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4教师引读第3段,全班感情朗读第4段。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 (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水清如明镜”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5、6段)2(重点指导学习第6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读。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

16、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探究出招探究一:读课文,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的“美”体现在哪儿?(先细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的,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探究二:读这篇课文和读春潮的时候,感受有什么不同?(读一读这两篇课文,再想一想,和同组同学互相交流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边读边说。三、交流展示指导感情朗读课文。1.让多名男生范读,春潮片段,读出气势之磅礴,规模之宏大,语速急促。2.让一名女生范读,三月桃花水片段,读出秀丽阴柔之美,语速舒缓。四、点拨升华1三月桃花水,

17、声如音乐 ,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7-9自然段2读到这儿,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酒杯”)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吧。(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五、课堂作业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绚丽( ) 回旋( ) 明洁( )沉醉( ) 催促( ) 立刻( )2词语巧搭配。( )的丝绸 ( )的朝霞( )的浪花 ( 的)低语 ( )的弦 ( )的水浪声 3读段落回答问题。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地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

18、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1) 这一段话写了什么? - (2)用“”划出段落中的排比句,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3)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写在下面的。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积累好词、佳句,感受春的美丽。明白“一年之际在于春”的道理。2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的方法,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歌、农谚。3巩固学习短文的方法,完成描写春天的习作,表达自己的情感。4学会积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教学重点了解短文内容,在读中有所感悟,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运用学习短文的方法,自主学

19、习短文。教学难点1.表达真情实感。2.学写描写春天的农谚、作文。 第一课时课堂流程一、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的方法。2.积累描写春景的诗词和有关春天的农谚。 二、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 日积月累(我的摘录笔记)1回忆春潮和三月桃花水是从那些地方展示各自特点的。2读一读下面两组词,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耳语 禁锢 崩溃 汹涌 进攻 威力 驯服回旋 袅袅 沉醉 轻柔 纤细 应和 映照3展示自己的摘录笔记。4读一读。 研读共品1.出示课件 兰溪棹歌 柳 花 溪 唐.戴叔伦 唐.张旭凉月如眉挂柳湾, 隐隐飞桥隔野烟,月中山色镜中看。 石矶西畔问渔船。兰溪三日镜中雨, 桃花尽日随流水,半夜鲤

20、鱼来上滩。 洞在清溪何处控。2.读一读,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境。4.他们都让你感受到了什么?5.熟读成诵,在读中体会,在诵中积累。6.你还了解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三、展示交流畅所欲言1弄懂什么是农谚。2展示课前同学们收集的农谚。3讨论春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四、总结提高五、课堂作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学习短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搜集泼水节的相关图片以及傣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2.做一份关于短文的摘录笔记。 课堂流程: 开卷有益。一、学习泼水节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泼水节”写了哪些内容?在书中划下相应的句段。2.谈一

21、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可以是书中描写泼水节情景的部分,也可以是关于泼水节美丽的传说,也可 复述“周总理过泼水节”的情景。3.相机指导朗读。小组内互读,指名读等形式。例如:怎样才能读出泼水节那种热闹的场面和欢乐的气氛?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内容。4.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最美?再读,感受文章句段。5.展示收集的泼水节相关照片以及傣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6.学习泼水节时你提出哪些质疑?又是如何作答的?二、学习抢春水1.自读课文,说一说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抢春水?短文想说明什么?2.从哪些句子中能够感受到“抢春水”的快乐?再读课文,划下来。3.相机指导朗读。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和课文中的小

22、伙伴一样感受到同样的欢乐?4.注意指导读出文中“我们”抢到春水时说的话。5.比较泼水节和抢春水有什么共同点?三、金钥匙1.先说一说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自己又掌握了哪些上课听讲或理解课文的方法。2. 谈一谈上课时还需要注意什么?3.怎样做讨论的主持人口语交际形式:1.对话。2.独白。对主持人的要求:1.态度平和,让大家畅所欲言。 2.抓住中心议题,不要跑题。 3.提醒大家认真倾听。主持内容:针对同学们的习作进行评改。 第三课时 笔下生花 :(作文指导)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以及充分写出内心感受的方法。2.通过自己动笔描写“春水”,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教学重点观察事物以及充分写出内

23、心感受的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习作,表达自己的情感。课堂流程一、学习目标1.学习观察事物以及充分写出内心感受的方法2.通过习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二、 创设情境1.播放歌曲春雨沙沙。2.朗读诗歌春雨。说一说歌曲和诗歌都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春水滋润着大地,催生了万物。充满了生机的春天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欢迎我们投入她热情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用我们自己的笔来描绘春水。三、出示本次写作题目和要求1.春天的小河(小雨)2.想象作文:我是春天的小雨点要求:可以借鉴本单元的主题课文的描写方法,语句通顺的描写自己眼中的春水,要求将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充分写出来,将作文写得有声有色。四、指导写作1.说一说春天的小雨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感受?也可以说一说春水带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词句来谈一谈。2.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描写?3.出示书中提示的描写方法。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有声有色”?(例如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书中的一些词句来写一写。)4.课件出示一些有关春雨的录像或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搜集素材,使他们有景可写,另外通过这些录像或图片资料让他们的眼界更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