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史上最全语文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 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 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 .诣:至L去。2 .劝:劝说,说服勉励,奖励勤勉,努力。3 .课:考核、督促、征收。4 .风、化:教育感化、教化。5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 .游:游玩,游览;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7 .趣、趋: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通“促”,催促。8 .劾:举报,检举,揭发。9 .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 .短:进谗言,说坏话。11 .害:嫉
2、妒。12 .闻:听说,听见;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要 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齐桓晋 文之事可得闻乎”。13 .#:指斥,指责,驳斥。14 .让:责备,责怪;谦让,辞让。15 .党:偏袒,伙同,包庇。16 .矫:假托,假传。17 .质:作人质;抵押。18 .次:临时驻扎(用于军队);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 .坐:因犯罪或错误,触犯;牵连,定罪。因为。22 .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译为 此。23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
3、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 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1 .狱:案件,案情。 监狱:监管案件。2 .脱: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兔祸”。连 词,表假设,倘若、如果。3 .第:只,只是,只要;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 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4 .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莺,独畏廉将 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5 .他:别的,其他的。“又顾而之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 妻一妾)。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1 .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
4、成语“下车伊始”。2 .乞骸喟、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 .用事:掌权,主管。4 .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 .听事:办公的地方。6 .逆旅:旅馆。7 .部曲:私家军队。8 .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9 .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工10 .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11 .作色:发怒。12 .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1 .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到”(史记魏公子列传)。2 .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3 .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
5、项羽本纪)。4 .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5 .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6 .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7 .趣,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 传)。“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8 .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 祖本纪)。9 .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 纪)。10 .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五、表示时间的词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对原文
6、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 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 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 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 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 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1 .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 无何。2 .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当是时,囊(ndng从前)、尝,昔、向。3 .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j】到)、居(后带时间, 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
7、,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 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1 ,表示授予、提升官职: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君王召见并授与官职。荐、举、弓I: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简、桂(qu 6 n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选拔。起:起用人任以官职。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服阕(古代三年之丧满) 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擢、拔:提升。主、秉、典:主管、掌管,后面常带管理的职责。知、守、尹(治理):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 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滕子京谪守巴
8、陵郡Q尹京,做京城 的长官。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封:指帝王将需住或土地赐给臣子。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仕:做官。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农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2 .表示降职: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降职并外放。如:贬 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9、新唐书柳宗元传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 居左迁:降职贬官(古人以右为上),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 司马。琵琶行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 滂等官(新唐书)表示罢免: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培、王臧等。魏 其武安侯列传纳、釉: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融,有能得以赏。封建论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3 .表示调动: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徙:一般的调动官职。被王信为楚王。(淮
10、阴侯列传)调:调动官职。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被。(张衡传)补:补充空缺官职。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 传改:改任官职。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4 .表示兼职:兼:兼任。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 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判:高位兼低职。除镇安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署:代理官职。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后汉 书范雎传)权:唐代以来称暂代官职
11、。改江陵法曹(参)军,入为权知国子博 上,权知三年,改真博士。(李翱李文公集韩吏部行状)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桐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 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簿,守高密令。(三国 志王修传)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 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 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 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七、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
12、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ji Gn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指责使对方屈服)贷(借出、借入白(告诉)多(赞扬)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典(主持)执(捉拿)省(减免)谢(道歉、推辞折(驳斥亲) 阪(山坡)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与(赞扬)勤(辛劳)优异突
13、出、特别尤其)树(种植)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令(美好、县令)延(延请)雅(平时)告诉)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甫(才、刚刚)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造(造访、至n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容(宽容、或许、许可)遽(急速、就、恐惧)还有一些相关的“高频词”虽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 结合在一起,也要给予关注。这些词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 意思。例如: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主:掌管。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与
14、诉讼和刑罚有关的词语有“案(追究查办)、狱具(判罪定案)、 系狱、收、牵累、录(逮捕)、执、大辟、坐、诛、族灭、贷”等。中国古代深受儒教影响的士子认为“不仕无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都可能千方百计去求官。隋以后,还可参加科考得官。这一部分 “高频词”有“干、干谒、中第、及第、落第”等。在中国,“以孝治天下”源远流长。“孝”有时往往凌驾于“忠” 之上。表现在替父母守孝一事上正是如此。不管你多么留恋那个职位, 也不管这官有多大,遇父母丧,必须弃职守孝。所以,“丁艰”“丁忧” 屡屡出现于正史之中。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古礼,父母死,子女得 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15、母丧称“丁内艰”, 父丧称“丁外艰”。官员年老体衰,也要离休或是病退,由自己提出,叫“乞身”“乞 骸”“乞骸骨二对人物品评的词,如“勤于吏治,恭而近礼”、“与人不苟合,不 伪辞色悦人”“好直谏,守节死义”中的“勤、恭、苟合(苟且附合, 曲意逢迎)、守节”之类。这类词关系到对文段的准确到位的理解。 从而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分析、概括一题的解答。100个常用的古今异义词(这里编写的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100个常用词语的古今异义,现在仍然具有的意义没有编录。)1、爱吝啬异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2、安哪里、怎么沛公安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B3、北败北、失败追亡逐北4、被通“披”被发行吟泽畔5、倍通“背”愿伯具言
16、臣之不敢倍德也6、本推究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7、比等到比及南郡8、鄙偏远地区目光短浅蜀之鄙有二僧食肉者鄙9、俾使俾入邑庠10、病困窘缺点担心责备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人借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11、薄迫近、接近芳不得薄兮薄雾冥冥12、察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3、曾竟而侯生曾无一言不辞送我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如孀妻弱子14、诚确实、实在、的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5、次驻扎、停留秦伯素服郊次16、除台阶任命、授予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17、存拜访、看望、慰问而公子数存之
17、18、殆几乎、大才既郦远之所见闻,殆与余同19、得能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诚不得已20、短说别人坏话、进谗言短屈原于王21、度估计、考虑、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2、多肯定、赞赏、歌颂故传天下不足多G23、盖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语气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4、故旧的、以前的、原来的 缘故 因此、所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既克,公问其故故木受绳则直25、固本来、原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6、顾只是难道顾吾念之顾不如蜀鄙之僧27、鼓演奏今王鼓乐于此28、国首都、都城地方去国怀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29、过拜访、看望大母过余愿枉车驯过之30、函盒子买五人之腹而函之31、恨遗憾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18、32、胡怎么田园将芜,胡不归33、会适逢、刚好遇到会宾客大宴J34、疾痛恨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35、既已经、以后始皇既没 既克,公问其故36、假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37、间间隙、空余时间、偶然 暗中、悄悄 让其他人走开, 然后才说小路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侯生乃屏人而间语日间至赵矣38、见被 作第一人称代词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君既若见录39、就接近、靠近金就砺则利40、厥其思厥先祖父K41、堪能承受、能禁受、能忍受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克终者盖寡43、类像中绘殿阁,类兰若44、怜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45、令美好便言多令才M46、弥满更加弥天大罪奉之弥繁,侵者愈
19、急47、靡没有靡计不施48、乃竟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P49、畔通“叛”Q50、期整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51、趣通“趋”通“促”52、请请允许我拜访、看望约请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公子闻之,往请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53、秋时间诚危急存亡之秋54、却退后、退却却秦兵三百余里55、让责备平原君让魏公子曰56、如去、到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如白沙,道海安S57、少责备、批评、嘲笑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58、胜尽能承受,胜任,禁得起美好的何可胜道也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驴不胜怒,蹄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59、乘(辆)兵车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60、适到刚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0、适彼乐土61 示给看请指示王适得府君书62、市买交广市鞋珍63、视比较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64、私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5、属连缀、连接衡少善属文66、数计算 数落、列举罪行 几、几个、几次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范增数目项王67、速招致始速祸矣68、素白色平素、平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且相如素贱人素昧平生69、率大都、全部六国互丧,率赂秦欤70、爽差错无毫发爽T71、徒白白、只是、空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为之记 徒以吾二人在也72、亡丢失、遗失诸侯之秦无亡矢遗镁之费,而天下诸侯以困矣 亡羊补牢所亡,与战败而亡者73、微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74、委把交给委命下
21、吏75、唯希望唯大王孰(熟)计议之76、遗送给秦遗赵王书日77、恶怎么天下恶乎定X78、悉全部、都悉埋于地79、咸全部、都江表英豪咸归附之80、相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有指代作用帮助、辅助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至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81、向从前、以前向吾不为斯役向使六国各爱其地82、谢谢罪、道歉谢绝、拒绝告诫、劝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阿母谢媒人 闭门谢客多谢后世人83、信确实闻之“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信乎84、幸希望皇帝到去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绶立远视,而望幸焉85、许多余、左右一百里许86、徐慢徐趋87、寻不久寻病卒Y88、要通“邀”便要还家89、易 换请以十五城易壁90、狱案子、案件91、因
22、沿袭,继续 趁机 通过,经由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92、遇对待然公子遇臣厚Z93、再 两次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94、贼害、祸害是贼天下之人者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95、识知道、记得 标记汝识之乎封识宛然96、致表达招致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97、诸之、之于王语暴以好乐,有诸投诸渤海之尾98、族族灭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99、卒终于、最终死通“猝”卒廷见相如卒而葬之午起不意100、坐犯罪因为王日:,何坐,日:“坐盗停车坐爱枫林晚古汉语固定格式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一样,都有一些由
23、于沿用已久而逐渐固定下来 的格式。如果我们对这些固定格式了解得不够,会严重影响阅读的质 量,甚至会使我们丢掉许多不该丢的分。本文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 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是很多的,本文着重要解决的是一些最常见的固 定格式。1 .无乃乎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 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 例子是很多的。如: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 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 力量羯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峭之战。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
24、而早上就得离别,只 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 固定格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 责备的是你们吧)2.孰与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 件事的得失、好坏。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 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 样”。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如下面的例子: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 漂亮)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
25、大,谁的年纪小)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 相比,怎么样)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 多)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3 .之谓也其之谓也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 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 用。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 表推测,应译为“大才氏”。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 或者译为“大才既说的就是啊"。请看下面例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 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
26、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 文之事(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测得到它。”说的就 是夫子这样的人啊!)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论语上说:'他自身端正,不下达命令人民就会行动;他自身不端正,即使下达 命令他的百姓也不会听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吧!”)4 得无乎得无耶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应译 为现代汉语的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 莫非吧; 该不 会吧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请看下面的例
27、子: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恐怕被穷困所苦吧)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 善于偷盗吧)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5 奈 彳可如何若彳可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需要 强调的是,“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 理” 一类的意思;而“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在中 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整个格式可译为“把 怎
28、么样”,或“对怎么办:先看下面例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骐不逝。骐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 何(垓下歌)上面的三个例句中加线的句子应分别译为: 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虞姬虞姬把你怎么样呢6 何有于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究其实质是两 种特殊句式的紧缩和移位。一是由介词“于”与它的宾语构成的介宾 短语后置,在原句作补语,翻译过来必须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充当状 语;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谓宾前置,也就是说“有”的宾语 是疑问代词“
29、何”,它前置了,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还原到“有” 的前面。知道了这一点再去理解这种格式就容易得多了。这种固定格 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请看下面的例句。例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 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7 .何为 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这 个虚词。“为”有两个读音,一是读"we i",一是读"we i”。读“w e i”的时候,它只有介词性。一是读"we i”。读i”的时候, 情况比较复杂,有三种情况。一是动词性,是一个“本领”很高强的 动词,可以这样讲,句中需要什
30、么动词,它都能够代替。二是介词性, 只用在表被动的句子里。也就是说在被动句中,“为”必须读“w 6 i”。 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 两句中的“为”就必须读“w6 i”。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 中的“呢”。在“何为”这种固定格式中,“为”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 么”请看下面例句:例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划线句应译为:“还要告辞做什么呢”例句: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划 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8 .不亦 乎 这
31、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中的“亦 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词,稍一疏忽就可能把它理解为副词,其 实,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 在古文中,这种固定格式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下面的几个例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句中的化线处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我射箭的本领 不是很高明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学习并且不时 地温习它,不
32、是很快乐了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9、有者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 这种格式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的对象“人”在句首出现了,如“楚 人有涉江者”,此刻,“有者”属于定语后置;二是叙述的对象在 句中没有出现,不属于定语后置,如“杭有卖柑者”。请看下面例子:人有亡斧者。(韩非子)在这个句子中,“人”出现了,因此,“有 者”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在这个句子中,叙述的对象没有出现,因而不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城里有个叫成名的人。”10、何之有这也
33、是一种宾语提前的固定格式。句中的“何”是“有”的宾语, “之”属于结构助词,表示提宾。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如下面的例子: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应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应译为:“君子住在里面, 有什么简陋呢夫晋,何厌(通“履”)之有(左传崎之战)应译为:“那晋国 有什么可满足的呢”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叔向贺 贫)应译为:“如果不忧虑德行没有完善,却忧虑财物不足,将要哀 悼还来不及,有什么可祝贺的呢”应该说这种固定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因此,无须再 举更多的例子。惟之为11、唯(惟) 这种固定格式也是一种宾
34、语提前的格式。需要再强调一下的是,在这 种格式中的“是”与“之为”,均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作用; 而唯(惟),表示的则是动作的唯一性,译为“只二这种格式在成语 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句:惟命是从;惟利是图;唯你是问;唯仁是亲;唯才是举;无乃尔是过与等等。例子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12、所以,所以者,所+介词(以、从、与)+动词(或动 词性短语)这是古文中十分常见的固定格式,是一种名词性的“所”字短语。首 先我们得知道,在古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完全 不同的,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一个复音虚词,用在因果复句的后 一分句,表结果,而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说什么都可以表示,就是不 能表示结果。那么,他都能表示什么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2025年核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拥堵区域精准治理报告
-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统计分析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共交通优化:2025年智慧交通流量预测技术应用前景报告
-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交礼仪》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日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生态文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路客运行业2025年转型升级与无障碍出行服务研究报告
- 公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研究报告
-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奇课件
- 锅炉浇注料施工方案
- GB/T 17394.1-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 GB/T 1606-2008工业碳酸氢钠
- 葛的栽培技术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2021学年内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2
- 2022年绵阳江油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经验交流
- 工程测量、定位放线控制点复核记录表
- 申办出入境证件的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