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2.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素材(旧人教版)_第1页
高二历史上:2.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素材(旧人教版)_第2页
高二历史上:2.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素材(旧人教版)_第3页
高二历史上:2.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素材(旧人教版)_第4页
高二历史上:2.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素材(旧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素材一、英、法、荷的殖民扩张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6世纪中后期,老牌的殖民帝国西班牙同新兴的殖民国家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当时,西班牙是海上强国,它没有把英国放在眼里,认为只要开战,自己必胜无疑。1588年5月,西班牙组成了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包括130艘各类战舰和大约三万名水手和士兵。7月下旬,“无敌舰队”出发,直驶英吉利海峡,远征英国。当时,西班牙人计划先到尼德兰南部,去运载那里的西班牙军队,然后再横渡英吉利海峡,直捣伦敦。英国获悉这一消息,迅速组织了大小197艘各类船只,准备迎战。7月31日到8月4

2、日,“无敌舰队”和英国舰队发生了三次战斗,稍稍受挫。“无敌舰队”在法国加来海面抛锚,准备按预定计划装运在尼德兰的西班牙军队,但是,军队迟迟未到。8日半夜,6艘英国军舰乘夜幕纵火闯入加来港,打乱了“无敌舰队”的阵脚;次日,英舰又发动猛攻,混乱之中的“无敌舰队”受到重创。后来,“无敌舰队”虽然得以逃脱,但是损失了32艘战舰和一万多名士兵。从此,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地位开始衰落,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西班牙和葡萄牙衰落的经济原因从新航路开辟到17世纪以前,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强大的殖民帝国。自17世纪以后,西葡两国的地位逐渐为荷、英、法等国所代替,其主要因素是:第一,荷、英、法的兴起比西葡两国落后一步,但

3、是,荷、英、法在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时,本国资本主义工业也不断向上发展,而西葡始终固守封建专制制度,国内经济不但没有发展,而且逐渐下降。第二,西葡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金银,只是在初期对本国工商业有某些刺激作用。绝大部分金银都消耗在欧洲等地的战争中,或是消耗在王室和大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中。第三,西葡两国所需的工业品要从英、荷、法等国输入;运往殖民地的商品,也大多从英、荷、法等国购买。结果,每年从殖民地运回的大量金银,一转手又流往英、荷、法等国。所以人称西班牙是只“黄金漏斗”。根据1608年“印度事务院”的材料,当时由美洲殖民地运回的金银,有2/3又流往国外。至18世纪初,西班牙本身所需商品的5/6来自

4、外国;西属美洲殖民地的商品,则有9/10来自外国。这种情况更促进了英、荷、法等国经济的发展和西葡经济的衰落。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特许状,成立东印度公司。它拥有垄断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权。开始时称为“在东印度群岛贸易的伦敦商人的总裁和公司”。17世纪末,英国又成立了一家“对东印度群岛贸易的英国公司”,两家公司为了争夺对东印度的贸易的垄断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708年,经政府特准,两家公司合并,称为“对东印度群岛贸易的英国商人联合公司”。它先是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贸易,以后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逐渐把印度变成殖民地。1609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西海岸的苏拉特建立了一个商

5、业事务所,逐渐立足,后来,势力逐渐扩大,17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已经在印度占领了很大的地区,并建立了加尔各答城。18世纪中期,经过激烈的角逐,英国终于打败法国,把法国势力赶出印度,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七年战争使东印度公司由一个商业强权变成一个军事和拥有领土的强权”。从此,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发动了一系列殖民侵略战争,到19世纪中期,侵占整个印度。在侵占印度的过程中,殖民者一方面对印度进行压榨,掠夺了大量财富;一方面,以印度为基地,向波斯湾、东南亚和东亚进行商业扩张,还在印度种植、加工鸦片,向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走私,毒害当地人民,赚取不义之财。这些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为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随

6、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工业资产阶级越来越不满由东印度公司操纵的垄断性贸易,他们想直接参与对东方的贸易。于是,英国政府开始对东印度公司的权限进行限制。1773年,公司的商业和行政权分开,行政官吏改由政府任命;1784年,英国内阁设立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董事会,主管印度事务;1813年,议会通过新的法案,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1833年,议会又通过法案,取消公司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858年,英国议会再次通过法案,正式取消东印度公司,规定除股本以外,公司的全部财产归英国国家所有,英国内阁设印度事务大臣,印度总督改称印度副王,为英国国王驻印度的直接代表。伦敦公司伦敦公司是英国另一家由

7、英王特许的垄断性大贸易公司。1606年由英王詹姆士一世特许成立,目的在于开发北美东海岸北纬34°41°之间的殖民地,其股东都是伦敦人。公司成立不久,于1606年12月就派出了120名殖民者,在船长J·史密斯和B·戈斯诺德的率领下,分乘3只船前往北美。1607年5月,他们到达弗吉尼亚,并在詹姆斯河口建立了詹姆斯镇,这里就成为英国在北美的第一块殖民地。但是,后来一方面公司内部的股东争吵不休,有人上书要求国王对伦敦公司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它的名声也越来越糟,同时,弗吉尼亚又有建立民主政府和种植烟草(当时国王认为这是有害的)的倾向。于是,英国国王派人进行调查,并

8、在1624年解散了伦敦公司,公司建立的弗吉尼亚殖民地也改为皇家殖民地,由皇室派人管理。纽约纽约分为纽约市和纽约州。1609年,英国人亨利·哈得孙作为荷兰西印度公司的代表乘船驶入哈得孙河的出海口并溯河而上,来到曼哈顿岛附近。1624年,荷兰人在奥尔巴尼建立了第一个欧洲人的定居点。1626年,荷兰人以价值60荷兰盾(约合24美元)的物品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取名为新阿姆斯特丹。1633年,新阿姆斯特丹设市,成为荷兰人殖民地的首府。1644年,英国人占领新尼德兰,建立了英国人的纽约殖民地,新尼德兰的首府新阿姆斯特丹也改名为纽约。纽约殖民地是美国独立时的13个殖民地之一。1686年,纽

9、约成为第一个获得英国皇家特许状的殖民地城市。17891796年间,纽约是美国首都。纽约得到迅速发展。1790年,纽约已经是美国第一大城市,人口约三万三千人。法国的殖民活动15351536年,法国人雅克·卡提耶航行到北美的圣劳伦斯河,溯河而上,到达现在的蒙特利尔一带,但是,法国人当时并没有建立殖民据点。直到1608年,法国人萨姆尔·德·张伯伦在魁北克建立了法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性居留地;当时魁北克城堡建于悬崖之上,俯视圣劳伦斯河,形势险要,成为法国在加拿大的第一块殖民地“新法兰西”的政治中心。不久,法国又建立了另一个殖民据点蒙特利尔。在此期间,许多军人和传教士也接踵

10、而至。1682年,罗伯特·德·拉萨尔沿密西西比河而下,到达河口,他声称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大土地归法国所有,并把这一广大地区称为路易斯安那。但是,尽管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区域广大,人口却很稀少,据统计,1660年,在加拿大的法国人不超过2 500人。更多的法国人愿意到加勒比海地区拓殖,在海地、瓜德罗普和马提尼克等地,有许多法国人在那里建立种植园,役使黑人奴隶劳动。在非洲,法国人先是在西非的塞内加尔河口建立了殖民据点,又在东非侵占了马达加斯加。在亚洲,1664年,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以侵略印度为首要目标。1674年在印度南部建立了殖民据点本地治理,此后又在孟加拉建立了昌德纳戈尔,

11、并在印度积极扩张,企图夺取更多的领土。18世纪,法国的殖民活动与英国发生了冲突,经过多年的较量,法国的殖民势力被英国打败,很多已经占据的殖民地也被英国夺去。路易斯安那和新法兰西路易斯安那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西半部。1682年法国探险家拉萨尔以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名字命名。这一地区在1731年正式成为法国的殖民地。1762年归属西班牙,1800年在拿破仑时期又重归法国。1803年,美国以每英亩(约合6市亩)售价不到3美分的价格,花1 500万美元购进这块从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脉、面积达2 144 520平方千米的土地。新法兰西也是法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最初包括圣劳伦斯湾沿海地区、纽芬兰以及阿卡迪

12、亚(新斯科舍)。后来,逐渐扩张,又包括大湖地区的大部分和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部分地区。1763年,路易十四将新法兰西改为隶属国王的一个行省,派一名总督管理。1700年以后,居住在英国北美殖民地的殖民者对新法兰西进行蚕食,英国军队陆续攻占了新法兰西的许多地方。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结束时,巴黎和约规定除新奥尔良的边缘地区以外,新法兰西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全部割让给英国,法国仅保留了在纽芬兰附近两个小岛的主权以及在纽芬兰海域的捕鱼权。荷兰的殖民活动17世纪荷兰已经成为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度掌握着世界海上霸权。荷兰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商船队,商船数量多达1.5万艘,在国际贸易中起了重要

13、作用,荷兰人几乎把欧洲南方各国和北方各国之间的贸易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手里。那时候,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他们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及殖民地的产品也由他们运往北欧销售。但是,荷兰资产阶级并不以高额的利润为满足,还力图从海外活动中占领更多的领土,于是,荷兰人参加了抢占殖民地的行列。早在独立以前,荷兰人就已开始进行殖民活动,16世纪末,由于西班牙国王兼任葡萄牙国王后,关闭了里士本港,禁止荷兰人前往,荷兰人为了得到来自东方的产品,决定同印度和由葡萄牙控制的东印度群岛直接交往,于是他们开始积极探索前往东方的航路。他们首先拦劫从葡萄牙运货到北欧的船只,而后捕捉从亚洲运送财

14、物到葡萄牙的船只。1602年,荷兰的几家贸易公司合并,组成荷属东印度公司,并从荷兰政府那里取得了荷兰本土同非洲和东印度群岛之间的贸易垄断权。1619年,荷兰殖民者在爪哇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即今天的雅加达),而后陆续侵占了苏门答腊、香料群岛(即今天的马鲁古群岛)、马六甲和锡兰(即今天的斯里兰卡),还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并在日本的长崎取得了贸易据点。1652年,荷兰人又在南非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作为对亚洲侵略的中继站。在西半球,1609年,荷兰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在曼哈顿岛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早期,荷兰成立西印度公司负责经营美洲的殖民事业,同时对西班牙国王及其臣民的船只和财

15、物进行抢劫。当时西班牙经常要把它在美洲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运往本土,1628年,一艘载有17.7万磅白银和大量珠宝、皮货以及其他稀有珍品的西班牙运银船前往西班牙时,在加勒比海遭到一名叫作彼得·海因的荷兰人的袭击,海因截获了这艘船,在荷兰曾引起一阵轰动。但是,荷兰的殖民活动主要还是在东印度,特别是对印度尼西亚长达近三个世纪的控制,荷兰殖民者先是通过垄断当地特产胡椒、香料,后来进行棉花、丝绸、茶叶和咖啡等产品的贸易,大发横财。二、英、荷、法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英荷战争17世纪下半期,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英国和荷兰之间进行了三次战争。第一次发生在16521654年,当时因为1651年

16、英国颁布了一个旨在针对荷兰的航海条例,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于1652年7月8日开战,双方海军在北海、地中海和印度洋进行了多次激战,最后,荷兰海军终因军事装备落后和指挥不力而战败。1654年,双方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了英国的航海条例。第二次英荷战争发生在16651667年,由英荷争夺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国宣战。在敦刻尔克海域和泰晤士河口,荷兰海军击败英国海军舰队。1667年,双方缔结布雷达条约,规定:英国将南美洲的苏里南归还给荷兰,并在海上贸易权利方面作出某些让步,荷兰退出北美洲,英国得到它已经占领的新阿姆斯特丹,后来,英国以英王查理二世之

17、弟约克公爵的名字命名为新约克,即纽约(New York)。第三次英荷战争是在16721674年间发生的。1672年4月,法国对荷兰宣战,英国根据查理二世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签订的多维尔密约,站在法国一边对荷兰作战。早在宣战之前英国舰队就开始袭击荷兰的商船队,给荷兰的商船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在1673年8月的海战中,英法联合舰队被荷兰海军击败。这次海上失败在英国引起了很大震动,英国议会猛烈攻击政府的亲法政策,反对英国与法国结盟,主张同荷兰议和。1674年,英王查理二世被迫与荷兰单独媾和,英荷签订第二个威斯敏斯特和约,重申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尽管如此,荷兰的海上力量遭到大大削弱,它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18、,难与英国在海上争雄,英国从此取得了更大的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七年战争1756年,奥地利为了夺取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被普鲁士夺占的西里西亚,准备发动对普鲁士的战争,为此,奥地利首先与法国结盟,此后,俄国、德意志境内的萨克森、瑞典和西班牙等国先后加入。当时,英国因为同法国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需要普鲁士在欧洲大陆牵制法国,于是英国以及当时英王在德意志的领地汉诺威一起,与普鲁士结盟。双方在欧洲及世界许多地方展开了战争。在欧洲,在英国的援助下,1756年8月,普鲁士派7万大军进攻萨克森,打败了奥地利军队,萨克森投降。第二年5月,俄国军队攻入东普鲁士,普鲁士军队被打败。1757年和1758年,英国

19、海军封锁法国海岸,炮击法国港口,破坏其船坞。普军乘势在罗斯巴赫打败奥法联军,继之又在洛伊滕打败奥军。1759年,俄奥联军重创普军,普军损失惨重,参战的4.8万人,仅剩3 000人。同时,英军在另一处战场又大败法军。1760年,俄奥联军占领柏林,普军更加困难。1762年俄国新皇彼得三世即位,退出战争,战局出现改观。1763年,普鲁士、奥地利和萨克森签订条约,欧洲战事结束。同时英法在美洲、印度等地为争夺殖民地展开了战争。在美洲,1759年,英军占领魁北克,并继续扩大战果;在印度,经过几次战争之后,到1761年,英国已经完全取代法国,处于绝对优势,法国只保留了几个殖民据点。在非洲,法国人也屡屡战败。

20、1763年,法国被迫媾和。在这场战争中,法国的海军几乎被消灭殆尽,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也大量丧失。英国夺取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三、殖民主义的罪恶马克思、恩格斯对殖民活动的揭露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这场战争以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开始,在英国反雅各宾战争中具有巨大的规模,并且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进行下去,等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5页荷兰它是1

2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最有代表性的是,荷兰人为了使爪哇岛得到奴隶而在苏拉威西岛实行盗人制度。为此目的训练了一批盗人的贼。盗贼、译员、贩卖人就是这种交易的主要代理人,土著王子是主要的贩卖人。盗来的青年在长大成人可以装上奴隶船以前,被关在苏拉威西的秘密监狱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56页大家知道,英国东印度公司除了在东印度拥有政治统治权外,还拥有茶叶贸易、同中国的贸易和对欧洲往来的货运的垄断权。而印度的沿海航运和各岛之间的航运以及印度内地的贸易,却为公司的高级职员所垄断。对盐、鸦片、槟榔和其他商品的垄断权成了财富的取之

22、不尽的矿藏。这些职员自定价格,任意勒索不幸的印度人。总督也参与这种私人买卖。他的宠信们是在使他们这些比炼金术士聪明的人们能从无中生出金来的条件下接受契约的。巨额财产像雨后春笋般地增长起来,原始积累在不预付一个先令的情况下进行。华伦·哈斯廷斯的审判记录中有很多这样的实例。举一个例子来说。有一个名叫沙利文的人,当他因公出差到印度一个离鸦片产地很远的地区时,接受了一项鸦片契约。沙利文以4万镑把契约卖给一个名叫宾恩的人,宾恩又在当天以6万镑转卖给别人,而这张契约的最后购买者和履行者声称,他从中还赚了一大笔钱。根据一个呈报议会的报表,从1757年到1766年,东印度公司和它的职员让印度人赠送了600万镑!1769年到1770年间,英国人用囤积全部大米,不出骇人听闻的高价就拒不出售的办法制造了一次饥荒。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57页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100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50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57258页掳掠和贩卖黑人黑奴贸易发生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