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参赛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参赛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参赛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参赛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参赛导学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参赛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1 、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名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3 、掌握诗歌涉及的文学常识,搜集与作者、作品有关的资料, 了解背景,提高文化素养。学习重难点:重点:1 、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名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1、结合课下注

2、释,疏通大意,理解诗歌内容。 2、诗歌以诵读为主,读中品,读中悟,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第 1 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2、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名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王绩( 约 589 644) ,字无功, 号东皋子, 绛州龙门 ( 今山西河津 ) 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 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 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

3、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 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崔颢( ? 754) ,汴州( 今河南开封 ) 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 风骨凛然, 雄浑奔放。有崔颢集。(二)背景材料:野望选自王绩诗注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 ( 在今山西河津 ) 之时。这首诗语言质直清新, 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为唐诗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黄

4、鹤楼选自全唐诗 。此诗是崔颢游黄鹤楼有感而作。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 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 泛览眼前景物, 即景而生情, 诗兴大作, 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 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一、导入新课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二、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1 、初读诗歌,结

5、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2 、再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出感情,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3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大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二: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名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一) 野望:1 、野望一诗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作用: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 “薄暮”点明时间, “望” 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

6、找不到知音、 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2 、野望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明确: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 山、树一片秋色, 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3 、结合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明确: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宁死不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在现实生活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二)黄鹤楼:4 、黄鹤楼 一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哪一句?引用

7、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5 、黄鹤楼中诗人在最后感叹“烟波江上使人愁” ,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 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 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 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触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 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6 、黄鹤楼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渺,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尾联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7 、李白曾经评价过崔颢的黄鹤楼 ,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明确: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传说李

8、白登此楼,目睹此诗, 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首诗一是虚实结合的玄幻美(仙人跨鹤,本属虚无,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 悠悠千载),二是色彩缤纷的绘画美(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 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三是气象恢宏的意境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四是情真意切的情感美 (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叹, 抒写情真意切的思乡) 。四、课堂小结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 在闲逸的情调中, 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是王绩的代表作。 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 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黄鹤楼 写作者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

9、, 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思。全诗起笔高耸,情感奔腾旋转,顺势起伏,以情写景,以景写 情,情与景水乳交融。清人沈德潜评价此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 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五、课堂检测背诵野望、黄鹤楼。附:板书设计野 望首联: 写诗人百无聊赖、 彷徨的心情抒情颔联颈联写薄暮中所见景物写景近景和远景结合动态和静态结合尾联: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之情抒情黄鹤楼首联神秘传说叙事颔联岁月易逝议论颈联登楼所见写景尾联浓浓乡愁抒情吊古怀乡第 2 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2、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名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10、感情。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王维 (701 761) ,字摩诘,河东蒲州 ( 今山西运城 ) 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擅长绘画艺术,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李白 (701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韵律和谐多变。 其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继往开来的意义,给后代诗人以强烈的鼓舞和启迪。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白居易 (772 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11、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 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等。(二)背景材料:使至塞上选自王维集校注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 ) 。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叙述作者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渡荆门送别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 准备实现自

12、己的理想抱负。钱塘湖春行选自白居易集 ,唐穆宗长庆二年 (822) 七月, 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 年) 三月又出任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 、824) 间的春天。一、导入新课由上节课内容导入。二、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1 、初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2 、再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出感情,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3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大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二: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名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表

13、达的思想感情。(三)使至塞上:1 、“ 单车欲问边”蕴含了怎样的深意?请结合写作背景加以分析。明确: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边疆将士,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 “单车欲问边”的“单” 字写出了孤单、落魄、寂寞的心情。2 、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诗人以“蓬” “雁”自喻,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 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3 、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被王国

14、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评价的认识。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 “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 它构图美, 落日、烽烟、河流、大漠,空间辽阔, 层次丰富。其次,讲究线条美, 荒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唯美。第三, 色彩丰富,大漠黄沙、夕阳橘红色、银色的河水、白色的烽烟,雄浑 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大” 。烽火台燃起的那股浓烟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直”字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长”字写出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 头。诗人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4 、诗人通过描绘边塞风

15、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明确: 诗人通过叙述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 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苦闷和远离家乡异地漂泊的愁绪。(四)渡荆门送别5 、渡荆门送别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 ( 或“以动写静” ) ,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 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6 、渡荆门送别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明确: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 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艺术效果十分强

16、烈。7 、诗的主旨是哪一句?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通过写出游途中的景观,流露诗人欣喜、激动的感情,并以此引出他远别故乡的思乡之情。五钱塘湖春行8 、找出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语,并加以说明。明确:“初平”说明秋冬水落,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早莺、新燕”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的黄莺在争抢暖树,刚从北方飞来的燕子在衔泥筑巢。“渐欲”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紫嫣红开遍大地的时候。“浅草”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9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明确:有几处早来的黄莺, 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

17、的枝头唱歌啼鸣; 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10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哪些词语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明确: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 “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11 、钱塘湖春行中,诗人最喜爱的景物是什么呢?( 品读末尾两句)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较于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 ”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三、课堂小结使至塞上 中,诗人即景设喻, 用归雁自比, 既叙事,又写景, 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画 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渡荆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