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启东中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教 案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共13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4课时复习:1课时测验:1课时讲评:1课时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与交流】1. 什么叫有机化合物?2. 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的定义: 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 )及其盐、硫 氰酸(HSCN )、氰酸(HCNO )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
2、;一般难溶于水。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组成元素:C、H、O N、P、S、卤素等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V链状化合物a脂肪环状化合物y脂环化合物化合物I芳香化合物1. 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 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CH3CH2CH2CH3CH3CH2CH2-CH2OH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OH环己醇环戊烷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二、按
3、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 物。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烷烃甲烷酚羟基基苯酚烯烃双键乙烯醚醚键乙醚炔烃叁键乙炔醛醛基乙醛芳香烃苯酮羰基丙酮卤代烃卤素原子溴乙烷羧酸羧基乙酸醇羟基乙醇酯酯基乙酸乙酯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B ONO2CCH3DCH2 CH32. 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 烃的
4、是,(2)属于芳香(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OOHCH = CH2CH31CH3COOHOHCOOHCH3C CH3CH3OH00-CH3CH33. 按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OHOH C HC2H5COOHOHCOC2H5H2C = CH COOH(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O(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O4按下列要求举例:(所有物质均要求写结构简式)(1) 写出两种脂肪烃,一种饱和,一种不饱和: (2)写出属于芳香烃但不属于苯的同系物的物质两种:(2) 分别写出最简单的芳香羧酸和芳香醛:(3) 写出最简单的酚和最简单的芳香醇:5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OHOHC 1 COOHX CH= C
5、H2试判断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指出与具体的物质发生反应) 作业布置:P.61、2、3、熟记第5页表1-1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有机物种类繁多,有很多有机物的分 子组成相同,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为什么?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不同,性质 不同。明确研究有机 物的思路:组成 结构一性质。有机分子的 结构是三维设置情景多媒体播放化学史话:有机化合物的 三维结构。思考:为什么范特霍夫和思考、回答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让学生认的勒贝尔提出的立体化学理论能解决 困扰19世纪化学家
6、的难题?识到人们对事 物的认识是逐 渐深入的。有机物中碳 原子的成键 特点交流 与讨 论指导学生搭建甲烷、乙烯、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并进行交流 与讨论。讨论:碳原子最 外层中子数是 多少?怎样才 能达到8电子 稳定结构?碳 原子的成键方 式有哪些?碳 原子的价键总 数是多少?什 么叫单键、双 键、叁键?什么 叫不饱和碳原 子?通过观察讨论, 让学生在探究 中认识有机物 中碳原子的成 键特点。有机物中碳 原子的成键 特点归纳板书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1、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易跟多种原子 形成共价键。2、易形成单键、双键、叁键、碳链、 碳环等多种复杂结构单元。3、碳原子价键总数为 4。
7、不饱和碳原子:是指连接双键、叁键 或在苯环上的碳原子(所连原子的数 目少于4)。师生共同小结。通过归纳,帮助 学生理清思路。简单有机分 子的空间结 构及碳原子的成 键方式与分 子空间构型 的关系观察 与思 考观察甲烷、乙烯、乙炔、苯等有机物的球棍模型,思考碳原子的成键方 式与分子的空间构型、键角有什么关 系?分别用一个甲基取代以上模型中的 一个氢原子,甲基中的碳原子与原结 构有什么关系?分组、动手搭建 球棍模型。填P19表2-1并思 考:碳原子的成 键方式与键角、 分子的空间构 型间有什么关 系?从二维到三维, 切身体会有机 分子的立体结 构。归纳碳原子 成键方式与空 间构型的关系。碳原子的成
8、 键方式与分 子空间构型 的关系归纳 分析1q c=四面体型 平面型=C=C=直线型直线型平面型默记理清思路分子空间构 型迁移 应用观察以下有机物结构:CH 3CH?CHj/ C = CH4、(2) H-C 三 C-CH2CHj(3) ( 8 C CH=C2、思考:(1 )最 多有几个碳原 子共面?( 2) 最多有几个碳 原子共线? (3) 有几个不饱和 碳原子?应用巩固杂化轨道与 有机化合物 空间形状观看 动画轨道播放杂化的动画过程,碳原子成 键过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观看、思考激发兴趣,帮助 学生自学,有助 于认识立体异 构。碳原子的成 键特征与有 机分子的空 间构型整理 与归 纳1、 有机
9、物中常见的共价键:C-C、C=C、C 三 C、C-H、C-O、C-X、 C=O、C = N、C-N、苯环2、碳原子价键总数为4(单键、双键和叁键的价键数分别为 1、2和 3)。3、双键中有一个键较易断裂,叁键中有两个键较易断裂。4、不饱和碳原子是指连接双键、叁键或在苯环上的碳原子(所连 原子的数目少于4)。5、分子的空间构型:(1 )四面体:CH4、CH3CI、CCI4(2 )平面型:CH2=CH2、苯(3 )直线型:CH三CH师生共同整理 归纳整理归纳学业评价迁移 应用展示幻灯片:课堂练习学生练习巩固作业习题 P28, 1、2学生课后完成检查学生课堂 掌握情况第二课时思考回忆同系物、同分异构
10、体的定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板书)板书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知识导航1弓I导学生再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出发小结上述2答案,从中得出对“同分异构”的理解:(1)“同分”一一 相同分子式(2)“异构”一一结构不同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或结合方式不同、性质不同。(“异构”可以是象上述与是碳链异构,也可以是像与是官能团异构)“同系物”的理解:(1)结构相
11、似 一定是属于同一类物质;(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一一 分子式不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我检测1自我检测1F列五种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系物。互为同一物质;CH 3CH=CH2CH3ICH3 CH=CCH3CH3CH3ICH 3 C=CH CH 3知识导航2(1)(2)(3) CH2=CH CH3 CH2=CH CH=CH 2由和是同分异构体,得出和互为同一物质,巩固烯烃的命名法;由和是同系物,但与不算同系物,深化对“同系物”概念中“结构相似”的含 义理解。(不仅要含官能团相同,且官能团的数目也要相同“异构”还可以是位置异构;。)归纳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类型;由此揭
12、示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本质原 因是什么?(同分异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板书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1. 同分异构体的类型:a.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b. 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c. 位置异构: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小组讨论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方法能够判断同分异构体?小结抓“同分”一一先写出其分子式(可先数碳原子数,看是否相同,若同,则再看其它 原子的数目,)看是否“异构”一一
13、能直接判断是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或位置异构则最好,若不 能直接判断,那还可以通过给该有机物命名来判断。那么,如何判断“同系物”呢?(学生 很容易就能类比得出)板书2.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课堂练习投影巩固和反馈学生对同分异构体判断方法的掌握情况,并复习巩固“四同”的区别。1)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是什么关系?CH4与CH3CH3正丁烷与异丁烷金刚石与石墨 02与031h与2 H2)下列各组物质中,哪些属于同分异构体,是同分异构体的属于何种异构? CH3COOH 和 HC00CH 3 CH3CH2CHO 和CH3COCH3 CH3CH2CH2OH 和 CH3CH2OCH3 1-丙醇和 2-丙醇 CH3
14、 CH - CH3和 CH3-CH2-CH2-CH3CH3知识导航3投影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启发学生从支链的多少,猜测该有机物反应的难易,从而猜测其沸点的高低。(然后 老师投影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实验测得的沸点。)7lr:Z.irH,;-W板书三、同分异构体的性质差异带有支链越多的同分异构体,沸点越低。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以下练习 自我检测3课本P12 2、3、5题第三课时问题导入我们知道了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那么,请同学们想想,该如何书写已知分子式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才能不会出现重复或缺漏?如何检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否重复?你能写出 己烷(C6H14)的结构简式吗?(课本P10学与问)学生
15、活动书写C6H 14的冋分异构。教师评价学生书写同分异构的情况。板书四、如何书写同分异构体1. 书写规则四句话: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支链或官能团位置由中到边;排布对、邻、间。(注:支链是甲基则不能放 1号碳原子上;若支链是乙基则不能放1和2号碳原子上,依次类推。可以画对称轴,对称点是相同的。)2. 几种常见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丁烷:2种;戊烷:3种;己烷:5种;庚烷:9种堂上练习投影下列碳链中双键的位置可能有 种。c- n- wec知识拓展1你能写出C3H6的同分异构体吗?2. 提示学生同分异构体暂时学过有三种类型,你再试试写出丁醇的同分异构体?按位置异构书写;按碳链异构书写;)3.
16、 若题目让你写出 C4H10O的同分异构体,你能写出多少种?这跟上述第2题答案相同吗?(提示:还需按官能团异构书写。)知识导航5来。二氯甲烷可表示为(1 )大家已知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那么,利用你手中的球棍模型,把甲烷的结构拼凑出C1: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C1(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 )那,二氯乙烷有没有同分异构体?你再拼凑一下。板书注意: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它的结构只有1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P11的科学史话注:此处让学生初步了解形成甲烷分子的sp3杂化轨道疑问:是否要求介绍何时为sp3杂化?知识导航6有机物的组成、结构表示方法有结构式、结构简式,还有“键线式”,简介“键线式
17、”的含义。板书五、键线式的含义(课本 P10资料卡片)自我检测3写出以下键线式所表示的有机物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以及分子式。 ; ; ;小结本节课知识要点自我检测4(投影)1. 烷烃C5H12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试写出这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课本 P12、5)2. 分子式为C6H14的烷烃在结构式中含有 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个(A) 2 个 (B)3 个(C)4 个(D) 5 个3. 经测定,某有机物分子中含 2个 一CH3,2个一CH2; 一个 一CH; 一个CI。 试写出这种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烃基的概
18、念;学会用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的方法对烷烃进行命名。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复习 烷烃的习惯命名方法,结合同分 异构体说明烷烃的这种命名方 式有什么缺陷?回顾、归纳,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联系新旧知识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 思考为什么要掌握系统 命名法。自学:什么是“烃基”、“烷基”? 思考:“基”和“根”有什么区 别?学生看书、查阅辅助资料, 了解问题。通过自学学习新的概念。归纳一价烷基的通式并写出C3H7、一 C4H9的同分异构体。思考归纳
19、,讨论书写。了解烷与烷基在结构上 的区别,学会正确表达烷 基结构投影一个烷烃的结构简式,指导 学生自学归纳烷烃的系统命名 法的步骤,小组代表进行表述, 其他成员互为补充。自学讨论,归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 归纳能力以及合作学习 的精神。投影几个烷烃的结构简式,小组 之间竞赛命名,看谁回答得快、 准。学生抢答,同学自评。了解学生自学效果,增强 学习气氛,找出学生自学 存在的重点冋题从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出发,有针 对性的给出各种类型的命名题, 进行训练。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以练习巩固知识点,特别 是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知 识盲点。引导学生归纳烷烃的系统命名 法,用五个字概括命名原则:长、多、近、间、小
20、,并一 一举例讲解。学生聆听,积极思考,回答。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学 习方法投影练习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对新 知识点进行升华和提高, 形成知识系统。【课堂总结】归纳总结: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步骤和 原则2、要注意的事项和易出错点3、命名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学生回忆,进行深层次的思 考,总结成规律【归纳】、烷烃的命名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步骤和原则: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连短线;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2、要注意的事项和易出错点第二课时3、命名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命名方法:与烷烃相似,即一长、一近、一简、一多、一小的
21、命名原则。但不同点是主链 必须含有双键或叁键。命名步骤:1、选主链,含双键(叁键);2、定编号,近双键(叁键);3、写名称,标双键(叁键)。其它要求与烷烃相同! !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是以苯作为母体进行命名的;对苯环的编号以较小的取代基为1号。? 有多个取代基时,可用邻、间、对或1、2、3、4、5等标出各取代基的位置。? 有时又以苯基作为取代基。四、烃的衍生物的命名? 卤代烃:以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象烷烃一样命名。? 醇:以羟基作为官能团象烯烃一样命名? 酚:以酚羟基为1位官能团象苯的同系物一样命名。? 醚、酮:命名时注意碳原子数的多少。? 醛、羧酸:某醛、某酸。? 酯:某酸某酯。【作业】P
22、16课后习题及优化设计第三节练习【补充练习】一 选择题1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 1,2 二甲基戊烷C. 3,4二甲基戊烷2. 下列有机物名称中,正确的是A. 3,3 二甲基戊烷C. 3乙基戊烷3. 下列有机物的名称中,不正.确.B. 2 乙基戊烷D. 3甲基己烷B. 2,3 二甲基一2乙基丁烷D. 2,5,5 三甲基己烷的是(AC )(BD )A. 3,3 甲基一1 丁烯C. 4 甲基一2戊烯4. 下列命名错误的是A. 4 乙基一3戊醇C. 2 甲基一1 丙醇5. (CH3CH2)2CHCH 3的正确命名是B. 1甲基戊烷D. 2 甲基一2 丙烯B. 2 甲基一4丁醇D. 4 甲基一2
23、己醇(AB )A. 2 乙基6.有机物ch5乙基cCHaCch3C. 2甲基戊烷的正确命名是D. 3 甲基戊烷BA , 3,3甲基*2基戊烷C, 3,4, 4 土甲基己烷B, 3,3, 4上甲基己烷D , 2,3, 3 三甲基己烷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yHfCH3 ch3,其正确的命名为(C )A. 2,3 二甲基一 3乙基丁烷C. 2,3,3三甲基戊烷&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 1211 ”,其分子式是 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 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的是B. 2,3 二甲基一2 乙基丁烷D. 3,3,4 三甲基戊烷CF2CI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末尾
24、的“ 0”可略去)。按此原则,对下列(B )A. CF3Br 1301C. C2F4CI2 242第四节B. CF2Br2 122D. C2CIBr2 2012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 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实验操作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某些物理方法如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 分子结构确定有机化合物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和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物理方法的介绍第一课时【引入】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成分或者是工业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可能直接得到纯净物,因此,必须对所得到的产品进行分离提纯, 如果要鉴定和研究未知
25、有机物的 结构与性质,必须得到更纯净的有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学生】阅读课文1(1)(2)(3)(4)2【归纳】 分离、提纯(蒸馏、重结晶、升华、色谱分离);元素分析(元素定性分析、元素定量分析)一一确定实验式;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确定分子式;分子结构的鉴定(化学法、物理法)。一、分离、提纯1蒸馏 完成演示【实验1-1】【实验1-1】注意事项:(1)安装蒸馏仪器时要注意先从蒸馏烧瓶装起,根据加热器的高低确定蒸馏瓶的位置。然 后,再接水冷凝管、尾接管、接受容器(锥形瓶),即“先上后下”“先头后尾”;拆卸蒸 馏装置时顺序相反,即“先尾后头”。(2 )若是非磨口
26、仪器,要注意温度计插入蒸馏烧瓶的位置、蒸馏烧瓶接入水冷凝器的位置 等。(3)蒸馏烧瓶装入工业乙醇的量以1/2容积为宜,不能超过 2/3。不要忘记在蒸馏前加入沸石。如忘记加入沸石应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沸石,千万不可在热的溶液中加入沸石,以免发生暴沸引起事故。(4 )乙醇易燃,实验中应注意安全。如用酒精灯、煤气灯等有明火的加热设备时,需垫石棉网加热,千万不可直接加热蒸馏烧瓶!物质的提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选择适当的实验手段将杂质除去。去除杂质时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引进新杂质,也不能与被提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 重结晶【思考和交流】1. P18 “学与问”温度
27、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 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苯甲酸的目的; 温度极低时,溶剂(水)也会结晶,给实验操作带来麻烦。2. 为何要热过滤?【实验1-2】注意事项:苯甲酸的重结晶1)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的损失苯甲酸,一般再加入少量水。2)结晶苯甲酸的滤出应采用抽滤装置,没有抽滤装置可以玻璃漏斗代替。第二课时【补充学生实验】山东版山东版实验化学第 6页“硝酸钾粗品的提纯”3. 萃取注:该法可以用复习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复习萃取剂的选择。4. 色谱法【学生】阅读“科学视野”【补充学生实验1】看人教版实验化学第 17页“纸上层析分离甲基橙和酚酞”【补充学生实验2】看山东版实验化学第 14页“菠
28、菜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第三课时【引入】从公元八世纪起,人们就已开始使用不同的手段制备有机物,但由于化学理论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其元素组成及结构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直到19世纪中叶,李比希在拉瓦锡推翻了燃素学说,在建立燃烧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用燃烧法进行有机化合物中碳和氢元素定量分析 的方法。准确的碳氢分析是有机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后,物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化学分析的进步,才有了今天的快速、准确的元素 分析仪和各种波谱方法。【设问】定性检测物质的元素组成是化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探讨物质的元素组成?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1. 元
29、素分析例如:实验探究:葡萄糖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检验图1-1碳和氢的鉴定方法而检出。例如:C12H22O11+24CUO - I2CO2+IIH 2O+24Cu实验:取干燥的试样蔗糖 0.2 g和干燥氧化铜粉末1 g,在研钵中混匀,装入干燥的硬质 试管中。如图1-1所示,试管口稍微向下倾斜,导气管插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用酒 精灯加热试样,观察现象。结论:若导出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表明试样中有碳元素;试管口壁出现水滴(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其为水滴?),则表明试样中有氢元素。【教师】讲解或引导学生看书上例题,这里适当补充一些有机物燃烧的规律的专题练习。补充:有机物燃烧的规律
30、归纳1. 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完全燃烧的通式:yyCxHy + (X+4)O2xCO2+ 尹2O(1) 燃烧后温度高于100C时,水为气态:yV 二V后-V前二4 y = 4时,.V = 0,体积不变; y4时,V 0,体积增大; y4时,.IV 7.2gH2O,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2已知某烃A含碳85.7%,含氢14.3%,该烃对氮气的相对密度为2,求该烃的分子式。3. 125C时,1L某气态烃在9L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体积仍为10L (相同条件下),则该烃可能是A. CH4B. C2H4C. C2H 2D.C6H64一种气态烷烃和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2.5倍,该混合气体
31、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 的可能是I0g,混合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试剂瓶总质量增加了8.4g,组成该混合气体A. 乙烯和乙烷B. 乙烷和丙烯C. 甲烷和乙烯D. 丙稀和丙烷5室温下,一气态烃与过量氧气混合完全燃烧,恢复到室温,使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体积比反应前减少 50mL,再通过NaOH溶液,体积又减少了 40mL ,原烃的分子式是A. CH4B. C2H4C. C2H6D.C3H86. A、B两种烃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它们在同状况下的密度之比为1 : 3.5。若A完全 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2,试通过计算求出 A、B的分子式。7. 使乙烷和丙烷的混合气体
32、完全燃烧后,可得CO2 3.52 g, H2O 1.92 g ,则该混合气体 中乙烷和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 : 2B.1 : 1C.2 : 3D.3 : 48两种气态烃的混合气共1mol,在空气中燃烧得到1.5molCO2和2molH 2O。关于该混合气的说法合理的是A 一定含甲烷,不含乙烷B一定含乙烷,不含甲烷C.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D .一定含甲烷,但不含乙烯9. 25C某气态烃与 O2混合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至25C,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一半,再经 NaOH溶液处理,容器内几乎成为真空。该烃的分子式可能为A. C2H4 B. C2H2C. C3H6D. C3H
33、8500mL0.2mol/L10某烃7.2g进行氯代反应完全转化为一氯化物时,放出的气体通入的烧碱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此烃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试求该烃的分子式。11. 常温下某气态烷烃10mL与过量O285mL充分混合,点燃后生成液态水,在相同条 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为 70mL ,求烃的分子式。12. 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烃20mL,跟过量 O2完全燃烧。同温同压条件下当燃烧产物通过浓H2SO4后体积减少了 30mL ,然后通过碱石灰又减少40mL。这种混合气的组成可能有几种?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参考答案例1 3.26g样品燃烧后,得到4.74gCO2和1.92gH2O,实验测
34、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求该样品的实验式和分子式。解:(1)求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CO2H2O3.26g4.74g1.92gA10m(Q =m(COa)-= 4.74g 1 29ga Ar(COa)44一徑L X100% =丄些 X100% = 39.6% m 游品)3.26g2 a fh、m(H) = m(HnO)= 1 92g X = O.213gv 2 7 Mr(H2O)6 IS %nid羊品)xlOO%詈55w(O) =100%-(39,6%+ 6 53%) = 53,87%(2)求样品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数目(N)之比山小 KT/m 朴心 39.5% 6.53% 53.87%N(C):
35、 N(H): N(O) = -:: -= 330:6.53:137=1:1.98:102*1:2:1这个样品的实验式为 CH20。(3) 求分子式通过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60,这个样品的分子式=(实验式)n(CH3O)n = 60(12+X2+16)厂 60 n = 2故这个样品的分子式为 C2H4O2。答:这个样品的实验式为 CH2O,分子式为C2H4O2。例2实验测得某烃 A中含碳85.7%,含氢14.3%。在标准状况下11.2L此化合物气 体的质量为14g。求此烃的分子式。解:(1)求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根据i,-1 = 门门得M 三上22.417mol11.2L=28g/mol(2
36、)求1mol该物质中碳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n(Q =lmol x 2Sg 1 mol x 85.7%-=:=2mol12g mol-1n(H) =lmol x 28g / mol x 14.3%4.lg ” mol即1mol该化合物中含 2molC原子和4molH原子,故分子式为 C2H4。例3 6.0g某饱和一元醇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让生成的氢气通过5g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固体的质量变成 4.36g。这时氢气的利用率是 80%。求该一元醇的分子。解:设与CuO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xCuO + H2 = Cu + Ha0Imol x0.64g=0.04 molAmSOg - 64g = 16
37、g5g - 4,?6g = 0.64g80g lmol64g而这种一元醇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一 H - l11: _ 11二匚工1 。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该一元醇的摩尔质量为+ 22 TH畀 +2CnHan+1ONa2 mol x M(A)lmolM(A)- lm1X60gM( A )。0 05mol60g/ mol2mol x 0.05mol该一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根据这一元醇的通式,有下列等式:12n+2n+1 + 16+1-60 n则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是C2H6O。例4有机物A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在同温同压下,A蒸气与乙醇蒸气的相对密度是2。1.38gA完全燃烧后,若将
38、燃烧的产物通过碱石灰,碱石灰的质量会增加3.06g ;若将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的质量会增加1.08g;取4.6gA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68L ; A不与纯碱反应。通过计算确定A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浓硫酸时,水蒸气被吸收,被吸收的质量为1.08g。故C02和水蒸气被吸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COa) = 3.06g-108g= 0045mol m(CO2) 44gmol 1n(H2O)=岬QM(HQ1険18g mol-1=0.06molMr (A) = dxMr& 醇蒸气)=2x46 = 92Imol92g mol-10 045mol工HQ2 3y一 tn
39、d20,06 mol列方程解之得x=3y=8由题意知A与金属钠反应,不与46gNa2CO3反应,可知 A含羟基不含羧基(一 COOH )。=O.OSmol4.6gA所含物质的量为x2=0.15mol4.6gA中取代的H的物质的量为IL -3个羟基,故A为丙三即1molA取代H的物质的量为 3mol,可见1个A分子中含有醇,结构简式为:ch3-ch-OH OH2CHlOH【练习】1. 解析:烃完全燃烧产物为 CO2、H2O, CO2中的c、H2O中的H全部来自于烃。13.2gCO2物质的量为13.2g 0.3mol ,7.2gH2O 物质的量为7.2g 0.4mol ,则 O.lmol44g /
40、 mol18g / mol该烃中分子含 C: 0.3mol,含 H : 0.4mol x 2= 0.8mol (CO2C、H2O2H),所以 1mol 该 烃分子中含 C3mol、含H8mol。答案:C3H8。85 7%14 3%2解析:n(C):n(H)二 J :一=1:2,即最简式为CH2、化学式为(CH2)n ,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Mr(A) = Mr(N2)X 2= 28x 2 = 56, nMr(A)56 = 4,故分子Mr(CH2)14式为C4H8。3. 解析:任意烃与一定量氧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xHy+ (x + 4 )02 一 点燃 TyXCO2 + 2 H 2O当温度高
41、于100 c时,生成的水为气体。若烃为气态烃,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即 反应消耗的烃和 02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气态水的体积相等。 1+(X + 4)就是说气态烃充分燃烧时,当烃分子中氢原子数等于4时(与碳原子数多少无关),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生成物中水为气态)。答案:A、B。1呃25 g/mol4解析: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2.5 &g/mol = 25 g/mol,则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28g/mol,故烷烃的摩尔质量=0.4mol;又烯烃中最简单的乙烯的摩尔质量是定小于25g/mol,只能是甲烷。当混合气通过溴水时,由于只有烯烃和溴水反应,因此增重的8.4g为烯烃质量,则甲烷质量为
42、 10g 8.4g = 1.6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 O.lmol,则烯烃的物质的量为0.3mol,烯烃的摩尔质量为84g0.3mol-她也,根据烯烃通式CnH 2n,即14n=28,可求出 n = 2,即烯烃为乙烯。答案:C。5解析:烃在过量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CO2、H2O及剩余02,由于是恢复到室温,则通过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减少 40mL为生成CO2体积。y点燃yCxHy+ (x + 4 )。2 xCO2 + 2 H2O (g)1+ 4y1x +x0.0540.04列式计算得:y= 5x 4当:x= 1y =1x = 2 y = 6x 3y 11只有符合。(为什么?)答案:Co6解析:
43、烃A完全燃烧,CTCO2Ht H2O 产物中nCO : nH2。= 1 : 2,即a中nC : nH = 1 : 4,只有CH4能满足该条件,故 A为甲烷,摩尔质量为16g/mol;相同状况下,不同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Ma : Mb = 1 : 3.5,Mb= 3.5M a= 3.5 x 16g/mol = 56g/mol。设烃 B 分子式为 CxHy,则:12x + y= 56 y= 56 12x 只有当 x= 4 y= 8 时合理。答案: A : CH4; B : C4H87解析:该题已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从中可以计算出这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CO2)=
44、3.52g 44g/mol = 0.08mol、n(H2O) = 1.92g+ 18g/mol = 0.11mol;进而求出混合气体中每含1摩C所含H的物质的量,0.11mol x 2 - 0.08mol = 11/4;而组分气体中乙烷和丙烷的同样定义的化学量分别是,乙烷C2H6为3,丙烷C3H8为8/3;将这些平均量应用于十字交叉法可得这两组分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含C2H6每含1摩C所含H的物质的量:3C原子数之比。11/4 - 8/311/4C3H8每含1摩C所含H的物质的量:8/33- 11/4混合气体中乙烷所含 C原子数11/4-8/3=1:3混合气体中丙烷所含的 C原子数3-11/4即混合气体中每含 4molC原子,其中1molC原子属于C2H6 (乙烷物质的量则为 1/2 = 0.5mol), 3molC原子属于C3H8 (丙烷物质的量则为 3/3 = 1mol )。所以混合气体中乙烷和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2H6): n(C3H8)= (1/2) : (3/3) = 1 : 2答案:A8. A9. 解析:25C时生成的水为液态;生成物经NaOH溶液处理,容器内几乎成为真空,说明反应后容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油气负载石墨烯润滑轴承三相热流耦合模型
- 2025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养老诈骗课件名称大全集
- 具有小修和负修复的多状态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
- 多场耦合作用下离心式压缩机叶片裂纹影响规律研究
- 2025届云南省绿春县一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茂名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山西省阳泉市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汪清县汪清四中2025届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服务协议
- 2024合同作废说明范文
- 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正式版)
- 景点联票销售策略与实证研究
- 国外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 SYT 6293-2021 勘探试油工作规范-PDF解密
- 钢结构房屋拆除施工方案
- 皮肤科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与预防
- 研发人员的职业发展与晋升途径
- 信访工作课件
- 击剑俱乐部项目融资计划书
- 郴电国际变电站一线值班员笔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