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复习试卷(含答案)副标题题号一一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默写。,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俗子胸襟谁识我?。(秋瑾满江红)是故,教然后知困。(礼记),小人同而不和。”(论语)二、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名著阅读。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有充分的证据认为小王子来自一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是一位土耳其天文学家发现的,比一幢房子大不了多少。B.想到没
2、儿子继续自己的事业,又不愿家业被祥子占有,得知多数祝寿礼金数目很小刘四爷开始咒骂,并与虎妞吵起来。C.格列佛醒来发现自己被利立浦特人缚在草地上,后来,士兵们让他吃肉喝酒,他再次陷入昏睡,被抬上机器捆紧送往京城。D.蒋一轮带学生捡麦穗,在返回学校的途中被大河阻挡,桑桑跳入河中,游到对岸,请来了毛鸭的船,载着大家过了河。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上写出一个四字成语。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五宫”位下。昊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煽(chap熏的意思)
3、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声,且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林冲为什么来庙里安身?简要概括划线句中这条计的内容。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3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地势升高,空气层变薄,空气密度变小,在5000米的高度,1升干燥空气的质量大约0.7克左右。由于空气的密度和压力适宜,使低海拔的平原地区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在极高海拔地区,空气十分稀薄,气压非常低,人类难以生存,也感到不适。比如说,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8
4、848.43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吸入携带的氧气,补充氧气奇缺带来的不适,正是这个道理。第处语意重复,应把删去。第1页,共17页第处成分残缺,应把删去第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第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训练语感(节选)叶圣陶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宇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夏可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
5、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在语感欠锐敏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的有味,他想:疲倦就
6、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难道疲倦还有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分别吗?”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皇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萎靡的,前者虽然疲倦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消融了那样地不舒服。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锐敏的人了。他的语感为什么会锐敏?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经验,他知道同样叫作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样适合于健康的
7、”这个形容词。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见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改动)在如何训练语感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作者对如何训练语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结合加点的字回答问题。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萧红呼兰河传(榆树怎么会啸”呢?是怎么回事?)(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方
8、交横,盖竹柏影也。(院子里怎么会有枳水”?又怎么会有藻、存”?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塑料花路明上午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说,中午大家回家,换白衬移、白球鞋,每人带一来塑料花来,下午有外宾。第2页,共17页我们都欢呼起来。外宾的到来意味着停课。那几年,合资、独资企业一家接一家入驻小镇,每年总有一两次,有重量级外宾来我们小学访问,我们穿上整齐的服装,挥舞着手中的花束,在校门口列队欢迎。和九十年代所有的家庭一样,我爸妈卧窒里挂着一幅结婚照。我妈身披婚纱,捧一来白色马蹄莲。这束马蹄莲,就插在照片底下的花瓶里。我抓起马蹄莲,有一支脱落了。我哇哇大
9、叫,妈,花坏了。我妈皱眉说,要不,用胶带贴一下?我大声抗议。身为中队学习委员,两条杠的班干部,怎么可以带一支伤兵一样的花去学校?我妈为难地说,那怎么办?办法肯定有。问题是,让我妈拿出近十分之一的月工资,去买一束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她要是同意,那就是本年度最大的童话。我妈灵机一动说,你去隔壁照相馆借借看,他们一定有。我忐忑不安地走到振国照相馆,很不幸,道具花已经被另一个小学生借走了。老板娘去仓库翻了半天,总算又找出一束来。我向老板娘行了个队礼,捧着花,喜笑颜开地去学校了。?学校后边是一片农田,可以抄近路。我走在田展上,风吹动我的头发。春天,油菜花盛开,望去一片金黄。我看见咸菜瓶蹲在地里,我就喊,
10、咸菜瓶,咸菜瓶,你在干嘛??咸菜瓶挥挥手,朝我走过来。她的左手攥着一把鲜花,有野菊,有蒲公英,有牵牛,有太阳花,还有几支我叫不上名字,用橡皮筋箍在一起,五彩斑斓的。她的右手提着几支油菜。咸菜瓶不妤意思地说,我在找最好看的油菜花。?她松开橡皮筋,把油莱插进花束,调整好位置,再重新扎起来。?我说,老师不是讲要塑料花吗??咸菜瓶小声说,我家没塑料花她结结巴巴地解释,全村只有两户人家有塑料花,不巧的是,这两家都有小学生,所以,她就只好采一些野花来代替了。?我说,咸菜瓶,老师会骂你的。?我的同学显然被吓到了。我不满地说,你这样做,是给我们的班级抹黑。?咸菜瓶看看手里的花来,又看看我的,可怜兮兮地问,是不
11、是也差不多??差多了,我摇摇头,一点都不像。?我不再理会咸菜瓶,自顾自走了。?黄潇潇也没带塑料花。黄潇潇声称,她家里的花是在上海南京路买的,拿出来容易弄脏。她大摇大摆地走到我们跟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喂,你,抽一支给我。不行,要这支。?我们乖乖照做了,黄潇潇一下子拥有了一束最大最好看的花。黄潇潇有资格这么做,她是班上最好看的女生,还是大队长、三条杠,级别比我还高。何况这一回,本来安排黄潇潇给外宾献红领巾的,临时换成两个高年级的女生。此刻,黄潇潇正憋着一肚子的火,谁还敢惹她??我们列队集合,咸菜瓶小心地把花藏在身后,成功地躲开了班主任的眼睛。大家在校门口集合完毕。外宾快到了,教音乐的小周老师走
12、过来,指挥大家最后的练习。她用好听的声音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举起花束,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喊口号。突然,小周老师快步走到咸菜瓶身边,严彩萍同学,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给老师看看。?操场一下子安静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咸菜瓶手上。咸菜瓶涨红了脸,嘴巴扁啊扁,像要哭出来。?哇!小周老师叫起来,好美的花!?小周老师高高举起花束,眯起眼睛,欣赏那含苞的牵牛、怒放的野菊和饱满的油菜。她的脸上荡漾着春天般的笑容。这是老师今天看见的最漂亮的花了,她大声地第3页,共17页问咸菜瓶,一会结束后,可以送给老师吗?可以吗??可以的,咸菜瓶用力地点头。然后她蹲了下去,紧紧捂住自己的脸。(选自2019年5月5日文汇报,有
13、删改)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故事情节。班主任要求带塑料花-我借塑料花-严彩萍-黄潇潇-小周老师赞美野花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根据句式特点赏析第四段划线的句子。喂,你,抽一支给我。不行,要这支。小周老师为什么说严彩萍的花最漂亮”?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文末严彩萍蹲了下去,紧紧捂住自己的脸”,请具体分析她此刻的复杂心情。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6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余东园有小山,环山为池,畜鱼苗二千。比年视之,头可一斤许,明年可二斤,一一.又明年有三斤者。仅取数头,即池无遗育矣。但见残鳞朽骨,零落山隈.伺之,见一獭于沟中,捕之不能得,余谓獭食吾鱼数
14、千斤矣。余别畜鱼一千八百于塘桥池,池可二亩,一年有二斤者。明年六月暴雨后,死而浮者三,各四斤许,明日浮者十七,又明日浮者二十四,急取粪清数桶入池中,乃止。至冬则二年矣,举网捕之,余谓当得鱼数千斤,时有西乡人在旁曰:何得三百斤耳。”网之,果得三百斤。余问其故,曰:鱼多则水色带赤,此水色白,故知之。问鱼苗几何,余谓一千八百石。西乡人曰:多矣!此池止可畜二百石,入草六七担。暑月大雨后,勿入草,草入鱼腹即胀,不能堪,头插泥中死矣。夏热,鱼不甚长,春秋长躯,冬长脂,一年即大者五斤,小者四斤,一无所损。若畜多即渐消谢,鱼亦不复长矣。”西乡人盖养鱼为生者,故知之甚悉。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盖亦畜多消谢耳。獭固
15、食鱼,岂至数千斤?若非西乡人言,獭亦冤哉。(选自明?冯汝弼佑山杂说,有改动)【注释】畜(xd):富养。比年:到了一年。限(wei):山或水弯曲的地方。獭(td:水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头可一斤许吧之,果得三百斤问鱼苗几何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余谓獭食吾鱼数千斤矣。獭固食鱼,岂至数千斤?我”两次养鱼犯了同样的错误,这个错误是什么?用自q的请分条简述西乡人的养鱼经验。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7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过李处土山居姚合闲居昼掩扉,门柳荫蔬畦。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少逢人到户,时有燕衔泥。第4页,共17页萧洒身无事,名
16、高孰与齐。【注释】姚合:唐代诗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初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萧洒:同洒”诗人拜访李处土是在什么季节?结合前三联内容分析李处土的形象特点。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8 .请以雉得这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卷题目”后的横线上。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八、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9 .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l&n也,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cuo的话来,便使我忽又
17、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芷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摘自鲁迅藤野先生)10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1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的塔尖在一场突发大火中轰然倒塌。16日,法国消防部门宣布,巴黎圣母院大火已经全部扑灭,目前进入调查和损失评估阶段。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和世界遗产之一,这场大火在令法国陷入悲痛的同时,再次为全世界敲响了文物保护的警钟。(摘自2019年4月17日人民日报)【材料二】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
18、,代代传承。(摘自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微博)【材料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摘自雨果给巴特勒的信)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了怎样的反响?被雨果称为世界奇迹”的圆明园遭到人为践踏”,具体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说说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古迹。第5页,共17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山气日夕佳感时花溅泪心忧炭贱愿天寒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尽长江滚滚来英雄末路当磨折学然后知不足君子和而不同【解析】答案:山气日夕佳感时花溅泪(
19、注意溅”的书写)心忧炭贱愿天寒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尽长江滚滚来(注意滚”的书写)英雄末路当磨折(注意磨”的书写)学然后知不足君子和而不同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5 .【答案】【小题1】D【小题2【小题3】【解析】1)才题考查名著故事
20、情节。ABC,正确。D.有误。利鸟的船并不是桑桑请过来的,而是杜小康吆喝过来的故选:D第6页,共17页2)才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回顾自己关于西游记的有关知识储备,本故事情节是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关到炼丹炉,孙悟空在此练成了火眼金睛”的技能。3)他考查名著故事情节。解答此题,要根据语段判断出处,止处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冲之所以来庙里安身,是因为林冲原来居住的立方被雪压塌了;这条计策是用火烧死林冲。答案:QD2)火眼金睛3)林冲居住的草厅被雪压倒了,只好来庙里安身。派林冲看管材料场,火烧草料场,置林冲于死地。本题考查名著的综合性阅读。解答此类题时,要注意
21、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筛选自己的名著知识积累,进行答题。本题考查三部名著,综合性较强,但是考点主要是名著故事情节,因此只要学生具备基本的名著知识,可以利答题。6 .【答案】【小题1】大约”或左右”【小题2】由于“或使"【小题3雉以生存",感到不适”【小题4】补充“,缓解”【解析】1)旬中大约”和龙右”语意重复,二者删去其一;2)句子缺少主语,可将其中的由于“或使"删去其一;3)句事吾序不当,应将难以生存”和感到不适”互换位置;4)句子搭配不当,补充”与不适”搭配不当,可将补充"改为缓解”。答案:1)把大约"或左右”删去;2)把由于“或使"
22、;删去;3)将难以生存”与感到不适”互换位置;第7页,共17页4)将补充"改为缓解“(或减少“消除”等)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修改病句的步骤与方法:一读:借助吾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二提:主干提取,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嗫动词);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奂不恰当的字词)。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7 .【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作者观点的
23、提炼概括。本文议论的话题是语感”,作者开篇指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宇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分析什么是语感”;接着举例子,最后一段以对例子内容的总结,点明了自己的观点,即: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阅读全段内容,根据内容的理解以及段首的譬如"一词,即可看出是举例论证。举了语感不同的人对健康的疲倦”一词的不同理解,其中两种人因为语感不同理解截然不同,所以又是对比论证,以此来论证第三段中提出的观点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3)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根据在文中
24、指出,要想训练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所以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这里的啸”指的是大雨来临前,风吹刮大树发出的声音很大;而树冒烟”指的是大雨落下,形成一片雨雾的情形。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根据盖竹柏影也”可知此夜有月”,这样即可知庭下如积水空明”是以形象的比喻表现月光的皎洁。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作者心情有表现,句子写月光如水”,可见水静”,水净”,作者想到这些,正说明了他内心是静”与净”的,即:心无杂念,心如止水。答案:(1)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
25、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3)大风吹在榆树上,发出响声。雨打树叶,腾起雨雾,就像冒烟一样。照亮庭院的皎洁月光,就像注满池塘的清水。竹柏的影子,看上去就像交错纵横的水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恬静(闲适)的心境。【小题2】【小题3】第8页,共17页这篇文章开篇引出话题-语感,接着举了两个不同的事例,表现出丰厚的语感对鉴赏作品,理解文章的旨趣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我们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样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
26、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5.【答案】【小题1】采摘野花【小题2】索要同学的塑料花【小题3】【小题4】【小题5】【解析】1)才题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按题干中给出的人物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情节内容,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这篇文章以塑料花”为线索,其中写严彩萍(咸菜瓶)采摘野花,黄耦萧则是向同学们要塑料花。2)他考查段落内容的作用分析。阅读第三段,可以看出这段内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大致年代,也让大家明白了为什么一束塑料花会难倒
27、这么多的同学,为下文我”要去照相馆借花,以及咸菜瓶采摘野花怕被骂的情节作铺垫。3)才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按题干要求,分析句式在内容与情感表达第9页,共17页方面的作用即可。阅读所给的句子,其最大的特色是由一连串的短句子组合成成,而且短句子短到只有一个字。结合文本,这是黄潇潇在向我们索要塑料花时所说的话。她自己身为大队长、三条杠”却不带塑料花,不是因为她家没有,而是她家里的花是在上海南京路买的,拿出来容易弄脏”,可见她为人的自私小气。喂,你”不仅表现了她没有礼貌,还形象地表现出她趾高气扬之态;不行,要这支”问人借花,还态度如此蛮横,这些都通过短小的句子表现出来。4)才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人物
28、形象分析。第一问很好回答,因为严彩萍采的全是新鲜的野花,而且花的品种、颜色不同,是最真实的花。根据文末严彩萍的表现,可以看出老师的夸奖对她影响很大,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周老师是故意夸奖花漂亮,她怕严彩萍因为没有塑料花而自即。第二问,文中对周老师的描述并不多,但从她发现严彩萍的花并表扬她,可以看出她对自然纯真的热爱。文章多次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说明周老师明白当时学生的家庭情况,当她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有塑料花,而严彩萍没有,这就意味着严彩萍的家庭贫困程度,列队集合,咸菜瓶小心地把花藏在身后”可见严彩萍内心的恐惧与自卑。所以周老师此时夸奖严彩萍,是对她自尊的一种保护,表见出周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5
29、)才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根据前文内容,我的同学显然被吓到了"我们列队集合,咸菜瓶小心地把花藏在身后,成功地躲开了班主任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严彩萍对自己带来的是一束野花,心里充满着恐惧。而周老师发现是真花后,严彩萍也是减菜瓶涨红了脸,嘴巴扁啊扁,像要哭出来”,可老师不仅没有批评她,还说这是老师今天看见的最漂亮的花了”,会结束后,可以送给老师吗?可以吗?”这当然出乎咸菜瓶的意料,也出乎人们的意料,所以此时严彩萍内心应是激动的,快乐的。她蹲了下去,紧紧捂住自己的脸”第10页,共17页可以猜想到她激动的哭了,但是不想让别人看到,所以极力的掩饰。将这些理解用简洁的语句表述出来即可。答案:1
30、)采摘野花;索要同学的塑料花2)交代事强生的时间(或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突出时代风尚”)写出了塑料花在当时的贵重,为下文借花”作铺垫。3)飞申的短句,呈现命令的语气,表!了黄潇潇对同学傲慢无礼的态度(或既要同学的塑料花,又不屑与同学多说话的心理”)4)严彩萍的花是充满生机的真花,富有自然美,其它的花是塑料的假花;小周老师为了鼓励严彩萍。小周老师具有正确的审美观(或善于发现真正美”是一个爱美的人”);尊重学生(或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富有教超术(或善于通过赞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善于抓住电动机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蒙教育”)5)严彩萍本来担心带野花会被批评,现在竟然得到赞扬,倍感惊讶;自
31、己人为很漂亮的野花,却无人认同,此刻得到赞赏,内心充满了对小周老师的感激;因无塑料花受到指责,在得到小周老师的赞赏后,压力顷刻释放,激动不已;不想让人看见自己的失态。因为迎接外宾,学校要求学生们每人要带一束塑料花,这难倒了很多人。我在妈妈的提醒下从隔壁的照相馆里借到了一束花,去学校的路上我遇到了采摘野花的咸菜瓶(严彩萍),我提醒她这样会被老师骂的,但是村里只有两户人家有塑料花,人家自己的孩子要用,她也没有办法呀。列队集合时,严彩萍一直怕被老师骂,谁知却被周老师表扬。小说让我们感受到特定时代乡村生活的穷苦,以及周老师能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蒙教育的高超教育艺术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
32、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c第11页,共17页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句子(段落)在呵的作用:t)开篇点题;20设置悬念,引起下文;出总领全文。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t)埋伏笔;2X承上启下;3m口曲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句子(段落)向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口曲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喋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6.【答案】【小题1】表示约数【小题2】用网捕【小题3】多少【小题4】从前【解析】1)他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
33、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每条鱼一斤左右;.许:表招数。句意为:捕上后,果然只有三百斤鱼;网:用网捕。句意为:他可我放了多少鱼苗;几何:多少。句意为:我文才明白以前东园池塘里的鱼;向:从前。2)他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有:余,我;食,吃。何意:田认为是水獭吃掉了我的几千斤鱼。重点词语有:固,固然(本来)良,怎能。句意为:
34、枷固然会吃鱼,怎么能吃掉几千斤鱼呢?第12页,共17页3)械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由文章的最后余始悟向者园池之鱼,盖亦畜多消谢耳。”可知两次养鱼犯了同样的错误是畜养太多而死亡的。4)他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度,想表达的主要思想,在文章的最后西乡人给我讲述的原因中来概括。答案:Q)许:表示约数网:用网捕几何:多少向:从前2)我认为是水獭吃掉了我的几千斤鱼水獭固然会吃鱼,怎么能吃掉几千斤鱼呢?3)养恢太多了。4)从水色可以知道池塘
35、中鱼的多少:能根据池塘大小确定放养鱼的数量能根据放养鱼的数量确定投放料的量;知晓暑月不能给鱼喂草;知晓一年一年四季鱼的成长规律(或状况)。(意恐即可)参考译文:我家东因有一座小山,小山四面是池塘,(我)在里面蓄养了两千石鱼苗,到了一年的时候查看,每条鱼一斤左右,第二年两斤左右,第三年就有三斤的鱼了。(可我)只联了几条鱼,池塘里就没有剩余的鱼了。只看见残缺的鱼身和腐烂的鱼骨散落在山隈我仔细探察,发现一只水獭藏在水沟中,(却)无法捕获它。我认为是水獭吃了我的几千斤鱼。我又在塘桥池当养了一千八百石鱼苗、池塘大约两亩,第一年就有了两斤的鱼,第二年六月的一场暴雨过后,有三条死鱼浮在水面,每条约四斤,第二
36、第13页,共17页天又浮起来十七条鱼,第三天浮起来二十四条鱼,我急忙取来几桶粪清倒入池塘中,这种情况才停止。到这年冬天,塘中的鱼就养了两年了,张网捕鱼。我认为应当辅到几千斤鱼,斗寸有一个西乡人在旁边说:失约能捕到三百斤鱼。”捕上后,果然只有三百斤鱼。我问其中原因,他说:鱼多水的颜色就会发红,这里的水色发白,所以知道。”他问我放了多少鱼苗,我说一千八百石。西乡人说:多啦!这个池塘只可以富养两百石鱼,投放六七担草。夏天大雨之后,不能再投放草料,鱼吃了草,肚子就发胀,受不了就会把头插在淤泥中死去。夏天炎热,鱼不怎么生长,春秋季长身体,冬天长脂肪,一年下来大鱼五斤,小鱼四斤,一条都不会减少。如果商养太
37、多,鱼就会渐渐死亡,数量越来越少。存活的鱼也不再生长。”西乡人因为是以养鱼为生的,所以知道得非常详尽。我这才明白以前东国池塘里的鱼,原来也是因为畜养太多而死亡的。水獭固然会吃鱼,怎么能吃掉几千斤鱼呢?如果没有西乡人的话,水獭也要蒙冤了啊。周獭周食鱼,岂至数千斤(本来)当汝心之固(顽固,固执)而戍死者周十六七(一定,必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君子固穷(安守,固守)7.【答案】【小题1】(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从门柳荫蔬畦”时有燕衔泥”可以看出是(2)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通读诗歌,理解大意,从闲居昼
38、掩扉,门柳荫蔬畦。”可以看出李处士不喜与人往来,热爱田园生活;从因病方收药,寻僧始度溪”可以看出李处土有病在身道不得已才接受别人馈赠的药可以看出李处土不喜与人往来,从愿与僧人交往,可以看出李处土超脱尘世的特点。(3)此题考查学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从萧洒身无事”可看出作者对李处士潇洒无事,悠闲洒脱生活的羡慕,从名高孰与齐”可看出对李处土高洁声誉的赞美之情。答案:(1)春季(春天)。(2)从门前柳树成荫、菜畦成行可以看出李处士热爱田园生活;从白天关门,少第14页,共17页有人来可以看出李处土不喜与人往来(或:从有病在身道不得已才接受别人馈赠的药可以看出李处土不喜与人往来);从愿与僧人交往,可以看出李处土超脱(或厌倦”)尘世的特点。(3)蕴含了诗人对李处土潇洒生活的羡慕之情(或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李处土高洁声誉的赞美之情。参考译文:大白天关着柴门,门前有整齐的菜畦和柳树。因为病了采收别人送的药,寻找僧人才渡过小溪。平时很少遇到人来,不时有春燕衔泥而来。潇洒清闲,高雅的名声谁能比得过。【小题2【小题3】【解析】本诗前三联描写了李处土不喜与世人交往,愿与僧人交往的性格塑造了一位超脱尘世的高人形象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李处土高洁声誉的赞美之情。理解诗句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2课时 练习三(1)|苏教版
- 2025年企业员工体检协议先例文本
- 2025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大单元教学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
- 二零二五年度物联网渠道框架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房屋租赁合同房东责任保险附加版
- 2025年度返点合作协议版:新零售场景下的返利机制约定
- 2025年度全款购车汽车用品赠送合同范本
- 2025年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度烟酒店区域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合作协议合同
- 《伊利乳业集团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分析案例(论文)10000字》
- 反假货币培训考试题库-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知识考题
- 钻井安全操作规程中英文
- 体育《网球正手击球》教学PPT
- 离心机操作规程
- 富氢水水素水推广方法
- 煤矿职业卫生培训课件2023
- 某小学申报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自评分说明
- 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根据铜价计算各种电缆参考价格
-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