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2)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2)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2)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2)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建议第一单元概述1.本单元主题:人生感悟2.本单元训练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2)、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迪。3.单元训练重点的确定依据及建议(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1、文言文两则 主备课人 昭乌达小学 吴晓蕊【教

2、材解析】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

3、以积极的引导。【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本单元的主要训练点,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应该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学建议】(一)预习安排1、课前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2、读通文言文。(二)课时安排本课的教学建议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读通

4、两则文言文,重点学习 学奕 )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通句子。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学奕1、检查课前预习,指学生朗读,教师随时订正。2、出示停顿学生练读。(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停顿提示标注在书本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5、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指名读。4、教师范读,学生再练读。5、难读句子教师领读。学生练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二)用同样的方法读两小儿辩日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如,学弈中的“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正确停顿是“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该读出肯定的语气。三、学习学弈 (一)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1、回忆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来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学生自学) 2、小组交流。 3、重点句子理解: 弈秋,通国之善

6、弈者也。 解释:弈秋,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解释:他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解释: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过,想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这一句是写后一个人学弈时的表现,他虽然看上去在听弈秋教导,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天鹅。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水到渠成,具有说服力。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解释:是他没前一个人聪明吗?回答:不是的。 这是学弈一文的结语,对文中所讲的事情作了结论而未论证,但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抓住前面一句“虽与之

7、俱学,弗若之矣”,读懂“弗若之”的原因,明白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4、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受到的启发。 5、把每一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析文言文特点:1、在课文中多处运用了“孰”“乎”“汝”等字,这些字在现代文中很少用到,出示相关句子,学生读一读,体会文言文的特点。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从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迪?有兴趣学生的可以仿写几句话。 (三)、背诵1、引导学生提出背诵的方法,比如:边读边理解边背诵、熟读成诵、同桌合作提醒背诵、

8、一句一句的背诵等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2、练习背诵。3、交流展示。4、总结学习本课的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建议 (学习 两小儿辩日、拓展阅读 )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通句子,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了解故事内容。3、体会两小孩善于观察,说话有条理的特点。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检查读文,整体感知三、理解1、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2、检测: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9、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4、 品味重点品味第四、五小节 (1)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划出两小儿辩论太阳远近各自的理由。   小组间练习朗读,采用你读他译,他读你译的方式(师生进行评价)  学习“探汤”,让学生理解并明确这个词在古今的两义,课件出示“盂”和“盖”的图片,并指导“孟”的书写,理解句意后指导朗读。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

10、远者凉乎?”两句话。让学生找出两句类同之处,(从句式上,内容上)指导学生读出反问,自信的语气,并小结出两小儿各自的理由(远小近大,近热远凉)。师随机板书,帮助学生达到背诵的效果。5、 明理 1.让学生重点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态度:    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明白太阳离我们远近的有关科学知识,并让学生当堂概括。    学生提供孔子的资料,老师对孔子进行评价。    出示孔子说过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学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实正体现了他的学习和做事的态度。    

11、;让学生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笑,是在笑什么?并指导朗读。   2.拓展延伸,让学生书写感想。(可以围绕学习孔子实事求是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等方面。)六、背诵【课外拓展材料使用说明】本文的拓展阅读篇目是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

12、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句子大意,最后达成明白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文言文的朗读,除了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备注:这两篇文言文,老师们可以从中任选一篇在第二课时使用。因为在第一课时,有对以往学习文言文方法的回顾,学完本文后,还要总结学习方法供第二课时参考,所以时间相对紧张。当然老师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来确定使用一篇还是两篇。】【课外拓展阅读内容】 刻舟求剑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

13、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3其-他的,代词。4自-从。5坠-掉,落。6于-在,到。7遽-立刻,急忙,马上。8契-用刀刻。9是-指示代词,这儿。10吾-我的。11.之-结构助词,不译。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13其-他,代词。14者-的地方。15求-找。16之-剑,代词。17矣-了。18而-但是。19若-像。20此-这样。21不亦惑乎-

14、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 5.度(duó):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5、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词【读音】履:l 边音,第三声 【读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ìng 鼻音, 第四声 【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

16、字,第四声2、匆匆主备课人 昭乌达小学 吴晓蕊【教材解析】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安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的第四组。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文章极富文采,有些地方还写得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引领他们进入情境,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他们通过积极的探究与创造,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本单元的主要训练点,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应该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

17、丝”等词语。2.感受时间和生命的匆匆流逝,感受作者焦灼、无奈、紧迫的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在享受生命的同时有所作为,使人生迸发出应有的光彩。3.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地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教学难点是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建议】(一)预习安排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除了安排认读生字词,读熟课文等基本要求外,还应进行以下几点预习:1、课文每一自然段写什么,本文主要写了什么。2、从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批注体会。 (二)课时安排本课的教学建议

18、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扫除生字障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精读第一自然段。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是语文课。可是老师却想请教大家两个数学问题。2、(课件出示)出示钟表模型。(全班沉默1分钟,体验时间的流逝。)3、问:刚才我们大概沉默了多长时间?4、(学生回答,教师说明)此时,1分钟从我们身边溜走了,想留也留不住,它轻轻的来(板书:来),又悄悄的去(板书:去),在我们不经意间,他无影无踪地消逝了。5、(课件出示)这让我想起一句俗话;时间如流水。(生接:只能流去不流回)。6、问:请大家算算自己已经走过了多少日子?7、在过去的这4000多个日子里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面对悄然消逝的时光,你

19、有何感受?(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去了好几年。今后,我要好好学习,不浪费时间.)此时,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大家一起读一读。8、(课件出示)出示明日歌,齐读。9、(课件出示)由此我又想起了一句古诗:少壮不努力。(生接:老大徒伤悲。)10、面对匆匆逝去的时光,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板书:匆匆)请大家一齐读课题。二、了解作者1、学生谈谈预习中对作者朱自清的了解。2、出示: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清华大学教授。他的散文语言精炼,情感丰富,被誉为“现代散文典范”。他一生勤奋,出版著作百余部,共二百多万字。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春等。3、本文就是朱自清在走过8000多个

20、日子的时候写的,他在这8000多个日子里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三、检查预习1、出示易错词,领读。(重点关注:涔涔的读音是cén,其意思是形容汗、雨、水、泪等连绵不断,文中指的是流泪不止的样子。)2、出示词语,领读、开火车读。3、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了什么?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出示句子: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4、指导有侧重点地读好问句。(1)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疑惑。(2)假如要强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3)小结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读法和感受。四、品读句段,读中悟情。 (一)尝试读段,指导学法。以

21、第一自然段为例,指导读书方法。1、学生默读自学第一自然段,想想: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在感受深的或喜欢的词句旁批注,和同桌交流。2、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抓关键词语,交流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A、排比:这句话以燕子、杨柳、桃花为例,说明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 作用:写出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自然景物可以重来,与时光的流逝不返作对比。B、对比:(修辞方法兼写作手法) 作用:用燕子、杨柳、桃花的再来、再青、再开与时间

22、一去不返作对比。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读后引入产生联想和想象,觉得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之情。教师过渡: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把这种情感表达得自然、贴切、耐人寻味,既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对于这一段还有别的见解吗?、设问: 作用:写出我们的日子一去不返,仿佛是谁偷了他们藏了起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无法留住的无奈和眷恋。教师过渡:是啊,“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时间是不能回头的。师生互动,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过渡: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其他让你感触深的地方吗?“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

23、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问句)作者追问了几次?(三次)在反反复复的追问中,当他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他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引导学生体会到难过、茫然、后悔)教师过渡:很茫然,很痛苦,很无奈对过去流逝的时光,他又有些后悔没有好好把握的时光。同学们,当你感受到了这些,请把你的感受融进去再读一读,再来感受作者的这一份追寻。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反复朗读。3、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4、很多同学感受到了这一段文字的美,能具体谈谈文字怎么美吗? (引导学生说出富有诗意,很押韵,而且没有直接的、很白话的把时间去得匆匆直接表现出来,而是从写燕子、杨柳和桃花这些美好的事物表现出来

24、 )教师过渡:我们感受到了诗的韵味,感受到了诗的意境,觉得读这一段文字有一种像读诗一样的感觉!假如老师把这一段文字变一下形式,你就会更感觉这像一首诗了。教师出示改写后的小诗: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5、 文字排列的形式变了,是不是更像一首诗?再读一读,感受这诗一样的语言美。(学生深情诵读) 6、 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7、 回顾、总结品读的方法。 方法:反复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8

25、、 教师过渡: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啊!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感受文字的优美之处。五、学写生字“挪”与“娜”“哪”区分开。“蒸”注意笔画。 第二课时教学建议主要任务:精读2-3段,拓展阅读一、背诵第一自然段,回顾学法。二、迁移运用学法,自主阅读。 1、课文中,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读读品品,并在旁边做些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2、学生自读自悟。这一环节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读读写写中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

26、魅力,受到情感熏陶。3、交流,随机出示语句,相机指导朗读。(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A.指名读,谈体会。(在交流中了解作者运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B.请读的出色的学生介绍为什么能读得好,让学生们明白怎样读进文字中去。C.小结方法:朗读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读好。D.运用上述方法再次朗读这句话。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圈画:“水盆”“饭碗”“双眼”下面加点。)

27、A.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B.学生评议:他读得怎样?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还想到了什么?C.读出自己的感受。D、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课文的写法说一说,加深体验,学习作者如何捕捉细节,感悟生活。仿写:的时候,日子-过去;-的时候,日子-过去;-的时候,日子-过去。(3)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A.教师范读,你能体会到什么?同时你想到了哪些时光飞逝的词?B.时间能”跨”能“飞”,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谁也能把日子的这种飞逝的感觉读出来?和老师比一比。指名读。C.男女生赛读。D.喜欢这个

28、句子的同学站起来读。四、配乐齐读,深化情感1学生配乐读第2、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2、 此刻让我们再来回味文章开头的问句,你是否有新的体会呢?再读。 3、 背诵2、3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句。 五、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春【课外拓展阅读使用说明】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选择本文作为拓展阅读篇目,一是因为本文文字优美,适合六年级的学生作为积累。二、本文使用了许多精彩动人的比喻和拟人,对

29、描绘景物特点、抒发作者感情有突出作用。 建议老师们引导学生学习春时继续采用学习匆匆的学习方法。 【备注:春的学习方式我们主要采用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朱自清的语言文字特点。】 【课外拓展阅读内容】春 作者: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

30、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

31、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第三课时教学建议 一、齐背诵1-3自然段 二、学习45自然段,感受对生命的追问。 1、生朗读第四

32、自然段。 2、作者在思索哪些问题呢?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3、从作者思索的这些问题中,你感受到什么?(我感受到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很惋惜。作者还在自责自己。作者希望自己会珍惜时间。) 教师过渡:其实,朱自清先生是个珍惜时间的典范,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份朱自清的资料,大家浏览一遍,看看对你是否有所启迪?(学生浏览) 教师过渡:从这份资料上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风华正茂,学业有成,事业有进。可他为什

33、么一再谴责自己虚度年华呢?(说明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可以看出他不愿虚度年华。(板书:不愿虚度年华。)作者希望自己大展鸿图。) 4、所以,在这些看似自问的思索中,其实蕴含着明确的答案。下面,让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这段话,好吗?你们发问,我来回答。(师生对读)(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师)不能,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生)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师)没有。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生)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师)没有。(生)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师)也没有。(生)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

34、回去罢?(师)不能啊!(生)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师)绝对不能白白走一遭。 教师过渡:正因为朱自清先生珍惜时间,严于律己,不懈努力,所以在文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三、感悟写法 1、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通过默读,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初步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特点。) 2、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引导学生找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排比、对比)“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

35、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体会运用比喻的好处)引导学生明白: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的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3、欣赏评价 教师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 (说明:让学生的评价和名家的评价互相对照,一是给学生成功感;二是让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规范起来,不能漫无目的;三是从不同的侧面为学生提供思想的借鉴。)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

36、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说明:出示作者本人对文章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本质是浓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而不光是词句的运用,使学生对写文章用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3、 背诵4-5,积累优美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珍惜“匆匆” 古今中外,有许多伟人,正是因为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辉煌的成就和感人的故事。我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些伟人惜时如金的故事。 附课内阅读材料: 鲁迅的故事要赶快做 鲁迅很爱惜时间。许广平在回忆鲁迅时说:“他常常一点一滴地积累时间学习,成天东家玩玩,西家坐坐,说长道短,是他所最怕的。如果有朋友在他工作的时候来谈天了,就

37、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说:唉,你又来了,没有别的事要做吗?”鲁迅把时间当作生命。他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在逝世前不久,还在病床上写文章、写日记。他有一句名言:“要赶快做!”赶快做,就是不让时间白白流掉。 徐特立守时不违 徐特立的时间观念很强,他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开会必准时到达;与人约会,必按时赴约;如有改变,必定先通知。他说:“如果迟到一分钟,有60人参加的会就要浪费别人一点钟;有600人参加的会就要浪费别人10点钟。人数越多,浪费越大,这是不可容忍的错误。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浪费别人

38、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徐持立一生最善于挤时间读书,日间工作繁忙,就挤晚上的睡眠时间。他这种孜孜不倦,认真看书学习的精神,一直坚持到晚年而没有懈怠。 1、伟人的故事引人深思,给人启迪。同学们,面对一去不复返的时光,面对作者一次次的提问,你们,作为21世纪的主人,作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应该交出怎样的答卷呢?(引导学生梳理出:我们要善待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结出一颗颗可供采撷的硕果。) 2、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们必须珍惜时间。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一些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鞭策自己,鼓励他人。(课件出示,资料见后) 3、听了这些富有诗意、哲理的话

39、,我也想送给聪明、求知、勤奋的你们一句话,那就是 聪明者利用时间;求知者抓紧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对时间的感悟走向课外更广阔的语文天地请学生进入今天的作业超市。(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至二项进行完成。1、收集有关朱自清的个人资料及文章读一读,再联系课文思考:作者真的没有留下什么吗?为什么作者感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什么也没剩下”呢?美文推荐:绿荷塘月色背影2、搜集阅读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准备开展交流。3、以“日子”为主题,自创一首诗或写一篇文章,记录下你或你身边人的日子,再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和感受。结束语:匆匆

40、一课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但我想大家并没有白白上这一课。因为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一定会加倍珍惜匆匆的时光,加倍珍惜宝贵的生命。像朱自清等无数有作为、有成就、有贡献的人那样活着,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自己的生命光彩,活出自己的人生辉煌。资料准备: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写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2、评论

41、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3)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4)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3、诗词名句 (1)今人不见

42、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欧阳修生查子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6)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

43、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桃花心木主备课人: 昭乌达小学 王晓燕【教材解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

44、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编选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本单元的主要训练点,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应该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

45、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教学建议】(一)预习安排 认读生字词,读熟课文,划分段落,再完成以下几个预习任务: 1、搜集了解关于桃花心木的相关资料。 2、查找关于作者林清玄的背景资料和文章。 3、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读文画句子,作批注。(二)课时安排 建议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扫除生字障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110自然段,感悟作者看到种树人的做法感到奇怪时的所想,指导学

46、生边读边揣摩“我”的心理活动和变化。一、导入新课1、教师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 交流资料3、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小组合作,组内检查预习情况。2、以小组形式汇报预习成果(生字认读及读文情况)(重点关注:在字词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如,“萎”字上面是草字头,中间的“禾”最后一笔是捺。“锻”

47、是金字旁,中间部分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3、整体感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抓住“我”的情感变化进行朗读指导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1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抓关键词画句子,作批注。2、小组交流。课件出示:“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48、”(1)、看到育苗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猜想到了什么?你心里又有哪些猜想呢?你想问育苗人什么?(2)、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第二课时主要任务:精读12、13、14段,拓展阅读一、回顾旧知回忆作者看到种树人的做法后心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二、品读重点段,感悟育人的道理。1、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相信同学们和作者一样,产生了很多疑问,我们一起来问一问种树人吧!(齐读第11自然段)2、学习提示: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自读课文12-16自然段,画出令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作批注。3、汇报交流第12自然段我们先来看看这段话,种树人是怎么说的?(抓住“笑”)为什么会笑着说?(对自己种树

49、的经验非常自信) (课件出示句子):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对于一棵树,它所面对的“不确定”都有哪些呢? (前一个“不确定”是种树人模仿老天下雨,不定时不定量的浇水;后一个“不确定”是自然界中的不确定。刮风、下雨、下雪等自然现象是没有规律的,因此不确定。)(2)原来种树人有意制造了不确定,是为了让桃花心木适应自然界的不确定。难怪他对他的做法那么自信,让我们一起再来自信从容地读一读这段话。 第13自然段(课件出示):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

50、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1)“语重心长”是什么意思?(2)关注关联词语“如果就”(3)想象说话:假如你就是一棵已经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你想说些什么? 对种树人说( );对已枯萎的同伴说( ); 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 );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4)再读,出“语重心长”,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过渡:“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4、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

51、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这里的“不确定”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上文指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这里指的是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2)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例如:生病、失去亲人、同学孤立自己、考试没考好、作业忘做了、被老师批评、下岗、失业、地震、海啸等) (3)师引读这段话:是啊,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林清玄告诉我们(指课件,生齐读);我们的老师也这样教导我们;爸爸妈妈依然鼓励我们;身边的朋友也会这样说5、同学们,这个道

52、理读了这么多遍,你的感觉怎么样?是的,再好的道理,再深刻的道理、再有意义的话,如果反反复复地就这么说,任何人都会觉得厌烦,这不奇怪。林清玄这么一位优秀的作家,也讲了这个道理,他为什么不会令我们感到厌烦?他是怎么一步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没有直接讲道理,而是先写了一件事后说道理,用桃花心木的成长来说人的成长,这样的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借事喻理)(板书)6、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教师小结:人和树

53、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炼,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围绕“三到”来写的。一是“看到”引发思考(产生疑问);二是“听到”找到答案(种树人言);三是“想 到”明白道理(由树及人)。 2、借物喻人: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单单是写树吗?不是单纯地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课外拓展阅读使用说明】心田上的百合花是林清玄先生的又一篇美文,这篇散文所展现的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按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就有属于自己的花朵和自豪。这篇励志小文,饱含着“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的人生准则,读来令人信心倍增。这些都是与桃花心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物喻人,前篇是以树的成长喻人的成长,本篇是以花的花品喻人的生活准则,选择这篇文章作为拓展阅读的原因也在于此。建议在使用本文拓展时,可以尝试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