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项编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B-a/2018/02/01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丁杰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12月20日“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丁杰本人申报的“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课题已获准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普教重点资助课题,立项编号为B-a/2018/02/01。一、开题活动简况为了进一步明确课题实施的目标和方向、细化实施的内容、完善课题计划,如期获得研究成果,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8年12月10日在院三楼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
2、论证会。参加课题开题论证的专家有: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研究员彭钢,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董林伟,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孔伯良,昆山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秦春勇等。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课题开题论证会。另外,来自市、区及直属学校20余名教师参加了观摩。开题论证主持人为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课题主持人丁杰院长向各位专家报告了课题研究计划的基本情况,部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补充说明。专家们认为:课题直面目前教研科研的难点、痛点问题,切合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总体要求,选题既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并
3、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内容既科学合理又具体详实并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思路既谋划得当又清晰可行并有合理的实施路向,是超越现在、面向未来的实践性研究,也是面向教师、面向学校、面向区域的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具有专业性、规定性、学理性特征,是最为规范的开题报告,显示出苏州教育研究的高水平。同时,专家们还就课题中“立德树人”的服务指向、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附后)。二、开题报告要点(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1 .基于市教科院自身职能的发挥“九五”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各市、区,或者说整个苏州大市,苏州的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经历了不间断的多轮调整。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设到
4、并设”的变化过程,相应地,各市、区和大市教育科研机构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合到分再到合”的过程。至“十五”末的2004年12月28日,集教研和科研于一身的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机构设置的变化,带来教研科研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变化和调整。唯有进行教科研整体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才能在教科研机构调整与职能变化的背景下实现教研科研的再发展与再提升。2 .基于苏州大市教育发展的需要“九五”以来,苏州教育科研的发展水平和主要指标在全省、全国位居前列,形成了群众性教育科研的热潮,在全国、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和教育科研成果奖的评审中,我市获奖的数量和档次不断攀升。“十三五”期间
5、,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现代化推进到关键阶段,涌现出一系列战略性问题、政策性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需要进行教科研的整体改革,建立更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实现教研科研重心、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型,需要整合教研科研资源,建立科学性、学术性、实用性兼顾的联合攻关平台,形成兼具科学理性与实践指导价值的重大研究成果,使苏州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教育科学实践体系和理论特色,推动苏州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式、持续性发展。3 .基于国家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层面关于“立德树人”的政治呼吁不断出现。之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报告中,都有明确提
6、出。从政治局集体学习会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在多次政治呼吁以后,终于明确写进党的报告,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南针。至此,“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开始进行“立德树人”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对于教科研整体改革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创新教研科研的融合方式,拓宽视野,通过改革实践研究,“立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发展之人”,以此落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目标任务,体现教育任务的全面性。基于上述的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我们在前期也进行了教科研整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2016年起我们陆续申报并立项了苏州市教育
7、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课题。2016年立项了“区域教育科研机制创新研究”,在机制创新层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2017年立项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旨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微观层面进行“接地气”的行动研究;2018年立项了“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区域研究与实践”,主要想通过教研与科研的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我们还于2018年3月,与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建立了“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以“教科研融合服务教研决策项目”“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苏式课堂示范项目”“高层次骨干教师孵化项目”“学生阶段学养绿色达标升级项目”“小初衔接课程建设项目”“基层调研纵深化服务项目”等“六个”项目
8、为载体,进行项目驱动,开展市区两级教科研专业部门的深度合作,在加速教研科研方式转型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本课题就是在上述的现实背景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化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课题实施的目标和方向、细化实施的内容、完善课题计划,按期获得研究成果,现将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汇报如下:(二)对课题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从课题立项到现在,我们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是在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核心概念的内涵以及进行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进行具体化厘清。1.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目前我市乃至全省教研、科研的发展现状,对照我市教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三年工作计划相关问题,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9、。主要有:(1)教研与科研还没有实现实质性融合,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还显得不够健全、不够完善。(2)教研、科研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教科研的现代性还显不足。(3)适应新高考的教学评价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特别是重点学科的特色课程群建设尚待强化。(4)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教科研运行机制还没有科学建立,智慧教研和科研工程还有待优化。为此,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解决一个长期存在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即“教研与科研两张皮”问题。同时,解决如何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科研的工作开展中得到有效落实问题。具体来说,解决以下问题:(1)理论研究上,厘清立德树人理念在指导教科研整体改革方面的基
10、本内涵及功能,解决教研、科研工作的“见术不见人”的问题,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的育人功能。(2)实践探索上,形成新时代区域(含市、区、校层面)教科研整体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转型方式及保障机制,解决“教研科研分离”问题,形成可资借鉴的、可供推广的一般经验。(3)影响辐射上,研制苏州大市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整体改革行动方案,解决教研、科研工作”只在点上开花”的问题,揭示大市级层面教科研工作的一般规律。2 .对课题核心概念的认识根据本课题的名称,我们确立“立德树人”“教科研整体改革”作为核心概念。关于“立德树人”,国人皆知,之所以也将其作为核心概念,主要是想说明“立德树人”在本课题中的特指含
11、义。又考虑到界定概念需要对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故把整个课题名称也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这样一来,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就确定为了3个。(1)立德树人: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也是指教育的根本任务。本课题中的“立德树人”是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要求,通过教科研工作,“立教研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学业发展之人”,以此落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任务。(2)教科研整体改革
12、:这里的教科研是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统称。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教育科研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所有有关教育方面的宏观和微观的问题。而教学研究,则是指为了解决在教学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而展开的研究,然后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再来指导教学实践,主要指学科教学方面的宏观和微观问题。整体改革是指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一体化改革,即尝试“科研员参与学科教研活动,教研员参与学段科研活动”,用科研的思维做教研,用教研的方式做科研,进而实现教研、科研的完全整合与深度融合为一体的实践探索。(3)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指以
13、立德树人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深度融合的一体化改革的一项行动研究。重点进行“服务+引领”的教科研队伍建设改革、“共享+发展”的教科研路径改革、“关联+嵌入”的教科研模式改革、“反思+自觉”的教科研文化建设改革,进而形成管理与服务职能并重、条线分离的教育科研工作模式,形成科研与教研工作融合、意义分离的教育科研运行方式,形成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部门与团队资源整合、互助合作的教育科研协作形式。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特指苏州大市,主要针对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研究。3 .对课题研究价值的思考我们认为,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从区域层面进行实践探索,形成教科研整体改革的苏州经验并推广辐射,具有十分重要
14、的现实意义。其研究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关于学术价值:一是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虽然学科也有“立德树人”的任务,但大多是在德育领域发掘其内涵的。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发展,根本任务也是为了人的发展,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而教研与科研则直接指向人的发展。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二是彰显“整体改革”的功能。教研与科研在教育教学领域其功能虽然日益凸显,但仍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难以形成合力。通过教研与科研的整体化改革实践,在教研科研的功能发挥上进行一些实践探索,可以形成一些指导性的理论和独特的区域经验。(2)关于应用价值:一是以
15、研究的视角开展日常工作。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正是市教科院所涉及的常规、常态工作,将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以研究的视角开展日常工作,更容易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有助于提高日常工作的技术含量。二是以区域的实践进行推广辐射。苏州作为江苏的教育大市,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面临全省11个大市“教研与科研”合并的这一现状,非常有必要探索一条教研与科研整体改革的一条新路径。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教研科研整体改革的路径、方式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形成区域经验,进而推广辐射,价值重大。(三)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设计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来研究,依据所要解决的问题,确立相对可测量和可达成的目标;依据所确
16、定的目标,并围绕3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研究内容的设计,力争体现可操作性;再依据设计的研究内容,选择与内容相匹配的研究方法,体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一致性。1 .课题研究目标的确立总体目标:通过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的实践研究,实现教科研重心、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型,使教科研工作者努力成为新型“教育智库”,承担起“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的使命,达成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完全整合进而深度融为一体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具体目标:(1)厘清立德树人理念在指导教科研整体改革方面的基本内涵及功能;(2)探索出新时代区域教科研工作及其整体改革的实施路径、转型方式及保障机
17、制,形成可资借鉴的、可供推广的一般经验;(3)研制出苏州大市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整体改革行动方案,形成苏州教育“大教研”(教研+科研)发展战略;(4)构建适合区域内每一个研究型教师成长的相关激励机制,推动教师依据内部规律快速成长、按照成长规律优势成长。2 .课题研究内容的设计我们在设计研究内容时,围绕“立德树人”设计1个研究内容,围绕“教科研整体改革”设计1个研究内容,围绕二者关系设计了3个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关于“立德树人”的研究,其研究主题是:立德树人理念指导教科研工作的基本内涵研究研究要点包括:立德树人理念的解读研究;教师学术规范基本要求研究;教师专业情感的基本特征研究
18、;教师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品质提升的基本策略研究;课程育人的融入与渗透方式研究;立德树人理念指导教科研工作的功能与作用研究等。(2)关于“教科研整体改革”的研究,其研究主题是: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的路径、方式及机制体制研究研究要点包括:区域教科研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市教科院一各市、区教科室(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一学校教科室(教师发展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构建研究;各级各类教科研机构的建设标准、工作标准及规范制度研究;教科院内部科研管理与科研服务(指导)职能并重、条线分离的工作方式研究;区域内及跨地区的教科研合作协同创新路径研究;“菜单式”教师教科研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课程教材教学评
19、价一体化改革的路径研究;课题网络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使用研究等。(3)关于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研究,研究以下3个主题:一是苏州教育“大教研”(科研+教研)发展策略研究。研究要点包括:教研、科研融入学校全面调研内容之中的常态化实施策略研究;“教研员”与“科研员”的角色互换与教科研活动一体化的保障机制研究;学校“科研联盟”与“教学联盟”的组织建设与合体运行机制研究;“反思+自觉”的教科研文化建设研究;“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行动方案”的编制研究;“教科研训”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研究等。二是“立教研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学业发展之人”的机制构建研究。研究要点包括:研究型教师成长的管理
20、制度设计研究;研究型教师成长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适合每一个研究型教师成长的管理机制研究;教师教科研工作的评价激励机制研究;教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辐射机制研究;“立教研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学业发展之人”(这里学生的学业发展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来间接研究)的基本策略研究等。三是指向立德树人的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的个案研究。研究要点包括:区域内与区域外(指杭州市、成都市)同一层面的教科研机构教科研工作的比较研究;市(县、区)教研科研一体化良性运行的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研究型教师的个案研究。研究重点:依据解决问题的重要和紧迫程度,我们确定“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的路径、方式及机制体制研究”以及“苏州教育大教研
21、(科研+教研)发展策略研究”为研究重点。3 .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由于我们课题定位在“实践研究”层面,因此我们选择“行动研究法”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结合三大项(包括5个具体的研究主题)的研究内容,我们选择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作为课题的辅佐研究方法。另外,为了检验教科研整体改革成效,我们又选择了比较研究法。(1)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与梳理有关“立德树人”的政策解读文章以及教科研整体改革的相关文献,分析“立德树人”与“教科研”工作的内在联系,形成文献综述。(2)采取调查研究法,精心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解一线教师和大市及各市、区教科研机构工作开展的现状、经验、成果及存在的问
22、题与困惑,以及对教科研的真实需求,为研制方案奠定基础。(3)通过行动研究,探索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的路径、方式及保障机制;进行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探索并实践“教研”与“科研”一体化活动开展方式及路径;研制教科研工作评价标准并探索评价方式;探索教科研成果推广辐射的基本路径与方法;探索引导教师进行“真”研究的教科研文化创新区建设方案;构建并形成苏州教育“大教研”发展战略等。(4)采用个案研究法,在全面了解苏州教研科研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在苏州大市范围内确定3个市(区)、10所学校、30位研究型教师,分别展开区域研究、学校个案研究和教师个案研究。通过多层面的案例研究,分析课题研究成效,为大市层面的
23、教科研整体改革提供参考(5)通过比较研究法,以教育发达的同类城市杭州、成都为参照,寻找苏州教育科研与参照城市的优势与不足,探寻、发现、借鉴参照城市教科研工作经验与成果,为进一步修改完善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行动方案提供参考o(四)研究思路、过程和成员分工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也是我们教科院的工作内容,我们本着“边工作边研究”的原则设计研究思路,其研究过程的设计主要围绕研究内容并结合教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三年工作计划的年度计划进行划分的,人员分工也是结合课题组人员实际工作并根据研究特长而进行合理分工。1 .课题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从政策研究、文献梳理、现状分析入手,对我市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现状调
24、查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行动方案,进而根据方案开展行动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在不断反思总结中完善方案,提炼出“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的苏州经验。其技术路线为:内涵解读一一现状分析一一梳理成效与问题一一实践探索一一方案研制实施行动研究一一修正完善方案一一成效分析一一形成机制一一经验提炼推广辐射。2 .课题研究过程、负责人员以及拟完成的过程性成果研究过程按时序进度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年12018年6月):现状研究一一申报立项。主要包括:“立德树人”的政策研究与内涵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与文献资料梳理厘清我市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基本现状,研制苏
25、州市教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三年工作计划;初步形成“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方案的整体构架,研制并填写课题中报评审书,上报评审。负责人:孙朝仁成果:教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三年工作计划(文本,2018年3月)第二阶段(2018年7月一一2018年12月):基础研究一一方案研制。主要包括:进一步进行文献研究,形成文献综述;组建课题研究组并进行成员任务分工;研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学习领会;研制完成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施方案,并请专家论证方案等。负责人:丁杰,孙朝仁成果:“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论文,2018年9月);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
26、实践研究实施方案(文本,2018年12月)。第三阶段(2019年1月一一2020年6月):行动研究一一实践探索。主要包括:依据方案探索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的路径、方式及机制;苏州教育“大教研”(科研+教研)发展策略研究及智慧教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教研与科研一体化活动开展;教科研评价标准及教科研成果推广辐射的路径探索;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方案等。负责人:蕙兰,李雷蕾成果: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行动方案(文件,2019年2月);立德树人视域下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一一以苏州市为例(论文,2019年6月);教科研融合改革:路径、方式及其运行机制(论文,2019年12月);苏州市
27、教科研工作评价标准(标准,2020年4月);智慧教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网络平台,2020年6月)第四阶段(2020年7月一一2020年12月):案例研究一一成效分析。主要包括:进行苏州大市与杭州市、成都市的教科研工作比较分析;市(县、区)、校教科研一体化的典型案例分析;30名研究型教师的个案研究;进行课题成效及成果提炼总结;撰写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准备结题鉴定有关事宜等。负责人:丁杰成果:教研与科研一体化改革工作案例(汇编,2020年8月);苏州市与杭州市、成都市教科研的比较研究(调研报告,2020年10月);苏州教育“大教研”发展战略纲要(政策文本,2020年11月);立德树人视域下教科
28、研整体改革的区域探索与实践(专著,2020年12月)。3 .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姓名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课题组中的分工丁杰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教育科研全面主持惠兰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止局级教师教育科研区域研究徐蕾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教育科研实施组织徐雪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高中教育德性教育研究殷容仪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初中教育教科研融合研究戈柔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幼儿教育教科研融合研究李雷雷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局级教师教学研究活动规划曹旭琴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高中教育教科研融合研究许红琴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小学教育教科研融合研究嵇瑾苏
29、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高中教育智慧教研研究孙朝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止局级教师教育科研文献与实证研究(五)中报、立项以来开展的工作本课题自2018年1月中报、2018年6月份立项以来,开展了如下工作:1 .通过文献检索,进一步学习和领悟文献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形成了“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一文;2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分工,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3 .出台了苏州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研制了苏州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考核评估方案(试行),确定了首批50所教育科研基地校。4 .在多
30、次研讨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科研高度做教研,以教研实度做科研”的融合改革理念,探索“市区通联”的机制创新,我们与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建立“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完成了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实施方案(试行),并于2018年3月26日在沧浪实验小学举行了“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授牌仪式5 .为推进教科研整体改革,推进特色课程群建设,我们成立了“小初衔接课程建设联盟校群”,并配备了导师团。于2018年4月16日在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召开了“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暨“小初衔接课程建设联盟校群”第一次工作协调会。6 .在实践探索上,依据课题实施方案,我们优化了“点教研”的方式,采取了教研、
31、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的“融合式整体调研”。自2018年2月份以来,我们除了对直属学校进行了2次开学初调研以外,2018年4月10-13日,我们对相城区黄煤中学、陆慕高级中学、望亭中学三所高中,开展了为期4天的教育教学专项调研。4月17日对张家港市白鹿小学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5月8日-11日对吴江同里中学、盛泽第一中学、吴江实验初中进行了“初中教育教学”专题调研;11月12日至16日,对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第二中学、民办鹿峰初级中学、新镇中学、培本实验小学、裕元实验小学、西塘实验小学和柏庐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学专项调研。形成了6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体现教科
32、研融合改革的效益。三、专家评议要点由丁杰同志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资助课题“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于2018年12月10日在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开题论证,在听取课题主持人的开题汇报、与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对话的基础上,专家组提出如下论证意见:1 .选题既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并有鲜明的价值取向。问题的提出自身职能发挥、大市教育发展需要以及国家教育根本任务落实的现实背景,直面当下教研科研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将教育科研整体改革问题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地相结合,指向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全面质量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立足构建和形成苏州教育
33、“大教研”发展战略,很好地体现了课题研究的价值和现实意义。2 .内容既科学合理又具体详实并有明确的实践指向。课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与“教科研整体改革”来规划研究内容,从立德树人理念指导教科研工作的基本内涵研究入手,进行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的路径、方式研究,进而开展苏州教育“大教研”发展战略研究、教科研整体改革的机制创新研究以及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从理性设计到实践策略,研究内容清晰,实践指向明确。尤其是进行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行动方案的编制研究,可以为省内外教育科研院(所)提供可资借鉴、可供推广的一般经验。3 .思路既谋划得当又清晰可行并有合理的实施路向。课题研究按照“内涵解读一一现状分
34、析一一梳理成效与问题一一实践探索一一方案研制一一实施行动研究一一修正完善方案一一成效分析一一形成机制一一经验提炼一一推广辐射”的技术路径行走,思路清晰可行。四个研究阶段的划分较为合理,并有具体的阶段成果预设形态及其完成时间,其采取的“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的匹配性好,为课题下一步的有序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研究预期成果表述清楚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前期准备工作扎实并有坚实的保障条件,等等。所有这些,均为课题的顺利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条件和研究基础。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和把握,应将“立德树人”对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方向立足于
35、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层面,最终指向全面质量的提升上。关于研究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整体融合”,而要着眼于如何进行“整体改革”的研究上。综上所述,专家组认为,选题与时俱进并直面当前问题,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前瞻性;课题设计科学,内容分解详细,研究目标具体,研究路径清晰,体现规范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文献综述视野开阔,研究价值分析到位,预期成果聚焦主题,呈现广阔性、意义性、指向性。一致同意开题。四、重要变更根据开题论证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综合梳理后,着重变更事项如下:1 .对核心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专家组提出课题研究与“立德树人”好像离得比较远,其“立教研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学业发展之人
36、”的范围有点小。对此,我们对“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解,界定为:指以树立全面质量观为价值取向,实现教研与科研“从分到合的体制改革、从事到人的德性教育改革、从点到面的整体改革、从经验性到科学性的机制改革、从旧到新的资源整合改革、从同行到引领的功能深化改革”的一项行动研究。重点进行“服务+引领”的教科研队伍建设改革、“共享+发展”的教科研路径改革、“关联+嵌入”的教科研模式改革、“反思+自觉”的教科研文化建设改革,进而实行管理与服务职能并重、条线整合的教育科研工作模式,采取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部门与团队资源整合、互助合作的教育科研协作形式,形成苏州教育“大教研”(教研+科研)发展战略,最终服务于学校内涵发展、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特指苏州大市,主要针对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研究。2 .对研究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根据专家组提出的研究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整体融合,而要着眼于如何进行整体改革的研究上”这一意见,我们将“研究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整合,整合后的研究内容(以子课题的形式呈现)如下:子课题1:从分到合的体制改革研究。研究要点包括:区域教科研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教研、科研从分到合(融合+整合)的科学性、学理性研究;“教研员”与“科研员”的角色互换与教科研活动一体化的保障机制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车辆买卖合同范本
- 加盟造价公司合同范本
- 内部房屋转让合同范本
- 公司赞助会议合同范本
- 公交广告合同范本
- 农村房屋确权合同范本
- 维修电机合同范本模板
- 企业流程咨询合同范本
- 中介学车合同范本
- 上班带薪化妆合同范本
- 房屋租给卖烟花的合同
- 十堰2024年湖北十堰市茅箭区教育局所属学校招聘教师13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小白兔拔萝卜(无背景音乐)
-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及反思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展会展中营销方案
- 四年级上册竖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名校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新高考改革方案政策
- 2024年4月自考00431教学设计试题
- 2024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