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语文试题命题人:姚子芳审题人:齐晓红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知识付费让知识的获得者间接向知识的传播者与筛选者给予报酬,而不是让参与知识传播链条的人通过流量或广告等其它方式获得收益。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某种意义上,正是糟糕的免费内容太多、太杂乱,反而增强了人们对精品内容付费的意愿
2、。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以经济报偿,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选择太多,用户自己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愿意通过付费来代替个人搜寻选择,这使知识付费成为可能。你没看过欢乐颂,但是看过几篇有关欢乐颂的文章,你就有了和别人聊天谈话的话语权;你没读过必然,但是你买了,遇到这个话题你就可以插嘴聊两句;你没看过大鱼海棠,但是看了别人的影评,你就敢像看过一样说这是一部好片。用户愿意为内容买单,内容实际有效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云、柳传志、雷军推荐了,你看了就会有成功人士的感觉,你和别人聊天就会有话题。(摘编
3、自“百度百科”知识付费时代,你为你的智商交了多少钱?等)材料二: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给孔子十条干肉的,他就愿意收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
4、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
5、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摘编自“知识付费
6、”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原载光明日报)材料三: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
7、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
8、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摘编自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早在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因此,今天说“知识付费时代到来”是一个伪命题。B. 知识付费指知识的接收者为阅览知识和接受服务付出资金的现象,它客
9、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传播。C. 民众面对新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失去感知与思考的理性,最终沦为媒介公司的赚钱工具。D. 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是当下互联网免费内容多而杂乱,人们更愿意为精品内容付费。B. 如果公众付费购买的信息真的更加可靠,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就有可能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规范。C. 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D. “靠软件卖钱,赚的钱越来越少;软件不收钱靠服务收钱
10、,赚的钱越来越多”可作材料三的论据。3. 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针对“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这一命题,文章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进行了反驳,有理有据,让人信服。B. 文章注意论述的严谨性,如第三段在探讨相关问题时,采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和“往往”等限制性词语。C. 文章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说明知识付费这一现象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非新媒体时代的产物。D. 文章先破后立,分析了知识付费的历史和现实后尖锐指出,所谓“新趋势”不过是新媒体的营销策略。4. 下面是几篇流行于某些新媒体的文章:我如何通过朋友圈月入5万从小镇青年到月入10万普通人如何
11、用3个月时间逆袭快速读懂一本书,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指出这类文章的错误与危害。(4分 ) 5. 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怎样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6分 )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爷爷的雷雨天郑俊华咔嚓!晚饭刚上桌阴沉沉的天空,响起一声炸雷。爷爷腾地从饭桌旁站起来,一把拉起我:不好,有敌情!快,杉木林! 这时候的爷爷,耳朵突然支楞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迅速拎上猎枪,我则伸手抓过两把雨伞打开角门,跟在爷爷身后,冲入夜色之中。 家里老房改造时,我主张,跨院的角门继续保留,因为爷爷,他喜
12、欢! 我和爷爷冲下堤坝,绕过一棵棵百年老松,继续向前摸。 护林的老奎叔慢悠悠地迎面走来。我忙递了个眼神过去:老奎叔,什么情况? 几道闪电劈过,夜空忽明忽暗,雷声如高山撒落下了巨石隆隆作响。爷爷举起枪,如临大敌。老奎叔突然神色一凛,扯住爷爷的胳膊,压低声音说:有敌情,伤员们已经撤了! 爷爷也压低声音:撤哪儿去了? 你家! 快回去,快!爷爷掉过枪口,消失在夜色里 当年,爷爷还是个身手矫健的青年猎手,我们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就是爷爷的猎场。大山的山洞
13、、沟谷、古树、悬崖,没有他不知道的,就连那些拧犄角的羊肠小道,也都是他和他的几个猎手兄弟踩出来的。爷爷天天穿梭在山林中 那年的一个午后,大山里来了一支队伍,大都面黄肌瘦,一袭破旧的灰色衣裤,裹腿打得还算结实;清一色的草鞋,经过荆条子的再三缠裹。再一细看,二三十人的队伍,几乎每个人都有伤,或头部、或腿部、或胳膊灰白色绷带渗着血迹。山林赶路,这队人马显然已经很疲惫。 爷爷抄小道赶在他们前面,把随身带的干粮和腊肉、土酒,挂在路边的树上。一大兜,很醒目,他们一眼就发现了。 几个小兵如获至宝,争相过去取下来,拿到一个头缠绷带、手拄木
14、棍的兵跟前。那兵年纪看起来比小兵大,性格沉稳。爷爷当时想,他一定是他们的长官。 那兵没接过东西,对几个小兵说了些山南海北爷爷听不太懂的土话。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爷爷从树后转出来,把小兵重新挂回树上的兜子取下,郑重地交给了那拄棍的兵。那兵也不是军官,就是伤比较重的老兵。 他们始终没说自己是什么部队,爷爷也没有多问。他们态度和蔼,相扶相助,在那样连日阴雨、缺粮少药的境况下,依然说笑、哼歌。 爷爷喜欢上了这些人。 他当夜回了趟家,没跟家人透露一点儿消息,扛着家里的糙米、土酒、狍子
15、肉和全部的草药,从屋后跨院的角门溜走了。 爷爷是十天后,被后山罗家寨的瞿爷爷带人抬回家的。 多年后我们才知道,那次爷爷是准备凭着自己山里通的优势,把这支与大部队走散的小队伍送过山去。 他们白天急行军,晚上宿山洞,绕开溪流、暗沼、沟壑,奔走在弯曲的羊肠小道上,但是因为兵员有伤,他们并不能快速前进。 第三天下午,狂风大作,天空墨黑,乌云盖顶,电闪雷鸣中,有两架飞机向他们直冲下来。 老兵大喊一声:隐蔽!话到手到,他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兵推到了几步外的小石砬子旁,正想就地趴倒:却见毫无战斗经验的爷爷还站在路
16、中央,愣愣地东看西看,老兵扔了手中的棍子,急步蹿到爷爷身后,一个“猛虎扑食”,将爷爷结结实实地压在身下,两人就势滚进了路边的草丛。不过一息之间,空中落下三枚炸弹,把离他们几步远的羊肠小道,炸成了几尺深的断崖。 那次轰炸牺牲了七人,年龄最大的是拄棍老兵,38岁;最小的扛锅小鬼,仅15岁。 鹰嘴岩下的杉木林,堆起了一地坟茔,远远望去,一个个的土包令人难受。 一片弹片钻进了爷爷右脑,经当地名医瞿老山人竭力抢救,爷爷幸存了下来,但从此,爷爷的思维就停滞在了炮火硝烟中。 有一年,爷爷被请到县里,拿回了个红本本。村里人这才知道当年他遇到的队伍,是北上长征的红军。 那片坟茔成了爷爷的
17、根据地,年轻时打猎,年老时护林、修坟,差不多每天必到。爷爷最得意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 时间是一剂良药,几十年过去,爷爷的病基本好了,但遇雷电、发烧、劳累等情形,还时有复发。 猎枪交公后,木工活娴熟的老爸,做了把一模一样的老式木头猎枪。 爷爷自是喜出望外。 老小孩一样的爷爷,是乡人的话题、乡人的至宝。每当爷爷病发,知根知底的寨里乡邻们,都会十分默契地主动配合。 当豆大的雨点落地时,我和爷爷已拐进了跨院的角门 (有删改)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身手矫健的猎手,非常熟悉
18、黑山寨周围的大山,天天在山林中打猎,可见他能遇到红军并帮助他们,并非偶然。B炸弹将羊肠小道炸成了断崖,这处场面描写惊心动魄,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凶险,也表现了老兵和爷爷的勇敢,形象鲜活感人。C轰炸使得红军队伍牺牲了七个人,爷爷也不幸受伤,经历过枪林弹雨的爷爷没有忘记曾经的生死与共,他将护坟当成了一生的事业。D爷爷的事迹感动了寨里的人,“我”要求新家留角门,爸爸做老式木头猎枪,寨里的人配合演戏,大家都对爷爷怀有爱和敬意。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的情节设置得紧凑、巧妙,开篇直接进入情境,吸引了读者,把读者拉入到紧张的战争氛围中,引出对故事来龙去脉的追
19、述。B. “我”配合爷爷演打仗的戏的情节在文中多有照应,比如“我”给老奎叔递眼神,老奎叔心领神会,对爷爷说伤员们撤到了“你家”。C. “耳朵突然支楞起来,眼睛不再浑浊,脚步不再迟滞”,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爷爷对周围环境的高度警惕,也营造了紧张气氛。D. “三天怎么了?那咱也是长征队伍的人!”反问、感叹语气的使用表现了爷爷的自豪。8. 阅读小说全文,分析这支红军队伍表现出了哪些令人赞叹的精神品质。(4分) 9. 本篇小说的题目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王骥,字尚德,束鹿人。长身伟
20、干,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中永乐四年进士。为兵科给事中,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西按察司副使。宣德初,擢兵部右侍郎,代顾佐署都察院。久之,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边务,未能制。二年五月命骥往,许便宜行事。骥疾驱至军,大会诸将,问往时追敌鱼儿海子,先退败军者谁。佥曰“都指挥安敬”。骥先承密旨戮敬,遂缚敬斩辕门,并宣敕责都督蒋贵。诸将皆股栗。骥乃大阅将士,分兵画地,使各自防御,边境肃然。阅军甘、凉,汰三之一。定更番法,兵得休息而转输亦省。俄阿台复入寇。帝以任礼为平羌将军,蒋贵
21、、赵安为副,骥督军。三年春,偕诸将出塞,以贵为前锋,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与贵约曰:“不捷,无相见也。”贵击敌石城,敌走兀鲁乃。贵帅轻骑二千五百人出镇夷,间道兼行,三日夜及之。擒左丞脱罗,斩首三百余,获金银印各一,驼马兵甲千计。骥与礼自梧桐林至亦集乃,擒枢密、同知、佥院十五人,万户二人,降其部落,穷进至黑泉。而赵安等出昌宁,至刁力沟,亦擒右丞、达鲁花赤三十人。分道夹击,转战千余里,朵儿只伯远遁。久之,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骥与谋。赏稍后,上章自讼,言:“臣子祥入南城,为诸将所挤,堕地几死。今论功不及,疑有蔽之者。”帝乃官祥指挥佥事。而命骥仍兵部尚书,理部事,加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
22、禄大夫,余如故。数月请老,又三年乃卒,年八十三。赠靖远侯,谥忠毅。(节选自明史·王骥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B.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C.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D.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
23、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进士,一般称科举时代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B. 辕门,既可指古代帝王巡狩、田猎止宿出入处之门, 又可指军营的营门。C. 请老是古代官吏向君王请求退休养老的婉词,与致仕、致政、告老意思相近。D. 赠, 即赠官, 指古代朝廷给功臣或其先人追封官爵以表示褒奖肯定。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王骥文武
24、兼备,受到皇帝器重。他善于骑马射箭,有胆有识,通晓军事谋略,永乐年间考中进士,皇帝常委以重任,他也不负重托。B. 王骥体恤士兵,他治理甘、凉的两州的部队时,制定轮番法,使士兵得到休息,同时也省下了一些粮食供应。C. 王骥善于用兵,驱敌辗转千里。他指挥军队攻打敌人,兵分三路,蒋贵担任前锋,任礼率领大军殿后,赵安兵出昌宁,分道夹击敌军,取得胜利。D. 王骥累著功绩,请功不避其亲。他安定边境,追杀敌人,立下功劳;英宗复位后论功行赏,给他的赏赐稍微延迟,他就上奏为他的儿子争得赏赐。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为兵科给事中,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山西按察司副使。
25、(2)骥先承密旨戮敬,遂缚敬斩辕门,并宣敕责都督蒋贵。诸将皆股栗。 14. 皇帝让王骥去处理边境事务时允许他“便宜行事" ,这说明了什么?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注 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渤澥:音bó xiè,渤海的古称。15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鸣弦暂辍弹”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
26、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B前四句写观潮盛况。钱塘潮吸引了大量的观赏者,人们纷纷来到钱塘江边,等着看江潮涌起的壮观美景。C.“凛生寒”呼应着“来似雪”, 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人感到江潮扑面而来,凛然生寒。D孟浩然在诗中刻画的山水形象常常与他本人的气质合而为一,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就与诗人淡泊洒脱的气质一致。16本诗与宋代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被评家誉为咏钱塘潮的“双璧”。本诗是怎样表现钱塘潮的?请结合本诗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从反面阐明学习要善于
27、积累道理时说“ ”,就没有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的办法;不积累细小的水流,就“ ”。 (2)老子曾说:“大音希声”。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就有“ , ”的佳句。(3)南宋无门慧开禅师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诗所表意近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820题。青砖黛瓦马头墙,雕楼画栋花格窗。这是浙江衢州廿八都给人的最初印象。一条青石小街,依村蜿蜒曲折而过。两排几十幢明清建筑,古香古色。周边关隘林立,大山重围,遗世独立,这是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整条街上,都
28、充满着煮豆腐 和蒸铜锣糕的香气。这里是历史上有名的“挑浦城担”的中转驿站,民国时期经仙霞古道的浙闽物流,在清湖和浦城之间流动。挑夫们荜路蓝缕,靠着一副强壮有力的臂膀,餐风露宿,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从一个村寨到另一个村寨,这条古道留下了他们不知疲倦的身影。挑夫们的肩上不仅挑去了物资,还从福建带来了“燕皮”,留下了“桂花糖”。食物因交流而获得最大的传播 ,或许不只是这些食物,还有人们对家最深沉的牵挂。人们的脚步,一直在远行,但食物让我们内心安宁,让我们的牵挂变得别样的暖。18.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 蜿蜓曲折 &
29、#160; B.古香古色 C.筚路蓝缕 D.餐风露宿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由古朴造就,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风炉仔炖豆腐”和“铜锣糕”B. 古朴造就了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风炉仔炖豆腐”和“铜锣糕”C. 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风炉仔炖豆腐”和“铜锣糕”,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
30、俗风情由古朴造就D. 古朴造就了小街两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最知名的小吃莫过于“铜锣糕”和“风炉仔炖豆腐”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从一个山头、村寨到另一个山头、村寨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5分 ) 21. 下面是某班委在班会上的发言,其中四处语言表达有问题,请指出句子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随着期中考试临近,学习任务加重,我们班部分小组出现了随意不上体育课,延长学习时间和减少课外活动。这样的“努力”存在健康隐患。为改变这种现象,促进大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班将于2020年12月1日举办班级体育文化日活动。本次活动围绕“
31、智慧学习,活力青春”为主题,展现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形式,不以体育竞技为主要形式。希望同学们务必精心准备,积极参加。也欢迎家长们前来观看指导,届时将惠赠节目单一份。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55字。(5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物局称,文物工作人员新近发现9处烽燧遗址,根据地表采集的标本可以判断其为汉代列燧,西夏时期有沿用,部分有近代使用痕迹,烽燧也称烽火台,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这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方法。它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列燧是指排列起来,连点成线的烽火台。新发现9处烽燧遗址,激活了人们对于阿拉善中部地区历
32、史文化的认识和思考,对于理解当地雅布赖手印岩画、曼德拉山岩画,以及近期在该区域发现的多处人面像岩画,青铜器时代早期聚落遺址等等具有重要意义。四、写作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资治通鉴开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他不如智宵。智瑶有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高大俊美,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写善辩,坚毅果敢;他唯一的不足是不够宽仁。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不能按照仁义的标准行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智宣子却认为智瑶的性格能担负起在险恶的战国斗争中将家族发扬光大的使命,过分宽仁的族长可能让家
33、族一败涂地。智果因此脱离智族家族。后来智瑶果然凭借个人的才智和力量使智家成为晋国最强大的家族。但其咄咄逼人的行事风格迫使韩赵魏三家结盟,共同对付智家。最终在三家的联合进攻下智瑶失败,智家被灭族。只有智果一支得以保全。你在网络上参加了一个名为“读史明智”的社群,社群围绕上述材料组织了一次交流分享。上面故事哪一点让你感触最深?请将你的感受和思考写成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语文试题参 考 答 案1(3分)B 解析:A 项,“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理解错误,孔
34、子虽然收受学生“束脩”,但并不意味着孔子时代“获取知识就必须付出费用”。C项,这一说法夸大了原文的意思,理解不当,原文为“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强调的是特殊现象,而并非普遍情况。D项,“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分析不当,根据原文“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可以得出结论。2 (3分) C项,“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分析不当,这样做是因为部分新媒体为了获得关注而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噱头、迎合受众。3. (3分) D项,“先破后立”分析不当,文章全文以批判为主,最后提出了“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问题,并未明确“立”。4
35、. (4分) 这类文章故意用噱头来吸引受众,博取关注,违背了基本职业规范。这类文章充斥网络,助推了浮躁、急功近利社会氛围的形成。这类文章会诱导缺乏理性与思考意识的受众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成功观。 (答对两点对即可) 5. (6分)认清社会发展方向,认可知识付费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培养独立思考意识,理性对待媒介提供的资讯。不跟风、不盲从,不为肤浅的所谓“话语权”而焦虑。充分利用知识免费与付费的优势,利用资源,享受服务。(答对三点即可)6. (3分)B“表现了爷爷的勇敢”错。表现的是爷爷毫无战斗经验,而不是勇敢。 7. (3分)C “一系列动作描写”分析错误,如“眼睛不再
36、浑浊”不是动作描写。 8.(4分)参考示例:不惧磨难、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救助战友和群众, 甘于牺牲奉献的精神。(每点2分,共4分。答出两点且意思对即可。如:答纪律严明,不随意拿群众财物也可) 9.(6分)参考示例:题目“爷爷的雷雨天”交待了小说的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特殊天气情况。用爷爷修饰“雷雨天”,突出了“雷雨天”对爷爷的特殊意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题目“爷爷的雷雨天”是全文的线索,以它为题可以让读者迅速抓住全文主要内容。轰炸以及在轰炸中爷爷被救助、老兵等七人的牺牲发生在“雷雨天”,“雷雨天”这种恶劣的环境更加烘托了爷爷和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以它为题目有利
37、于读者把握主题。(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且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0. (3分)C 此题四个选项两两相对,各有两处断句不同。第一处是“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如果“帝怒”之后不断句的话,就成了“皇帝愤怒地捉拿王骥和侍郎邝埜”,这显然不符合情理,而且“帝怒(皇帝大怒)”语意已经完整了,因此其后当断开,据此可以排除B、D项。A、C项停顿不同之处是“凉边将屡失利”,单独看此句,句意完整,无需停顿,但是结合语境,上一句说“阿台、朵儿只伯多次侵犯甘州”,“凉边将屡失利”就无法衔接了,如果在“凉”之后停顿的话,那“侵犯”的是甘州和凉州,此两地的“边将
38、屡失利”也就合乎事理了,据此可排除A项。故选C。(原句停顿如下: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11. (3分)D. 赠, 即赠官, 指古代朝廷给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后追封官爵以表示褒奖肯定。12. (3分)C C项“任礼率领大军殿后”错,根据原文“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可知是“王骥自己和任礼一起率领大军殿后”。故选C。13. (4分)(1)(他)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不久晋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逋课”1分;“寻”1分;句意2分。)(2)(4分)王骥先
39、前已承皇上密旨(可)诛杀安敬,于是他下令将安敬绑到辕门外斩首,并且宣读敕书(令),责备都督蒋贵。将领们都害怕得腿发抖。(“宣敕”“股栗”各1分;句意2分。)14. 皇帝信任王骥;王骥有能力;事情复杂难办。【评分标准】一点1分。句意相近即可。参考译文:王骥,字尚德,束鹿人。他身高体壮,精于骑射,刚毅有胆,通晓军事。考中永乐四年(1406)进士。被任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时,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石,不久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宣德初年,升为兵部右侍郎,取代顾佐代理都察院事务。后来,代理兵部尚书。正统元年他奉诏议论边防事务,过了五天他还没上奏。皇上大怒,将王骥和侍郎邝埜逮入监狱。不久获释。阿台、朵儿只伯多次侵犯甘州和凉州,边将屡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边防事务,也没能制住他们。二年(1437)五月,皇上命王骥前往,允许他相机行事。王骥疾驱到达军中,大会诸将,问以前追敌到鱼儿海子时,先后退而导致军队失败的是谁。他们都说是都指挥安敬。王骥来之前(先前)即已承皇上密旨(可以)诛杀安敬,于是他令将安敬绑到辕门外斩首,并宣读敕令,责备都督蒋贵。将领们都害怕得腿发抖。王骥于是大阅将士,分兵划定守区,让他们各自防御,于是边境安然。他检阅甘、凉的部队,淘汰了三分之一。制定轮番法,使士兵得到休息,也省下了一些粮食供应。不久阿台又入侵。皇上以任礼为平羌将军,蒋贵、赵安为副,王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