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1页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2页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3页
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  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跨  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  辟)(历  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

2、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1把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用“”标出来。2用“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比作_,说明了_。3老虎进攻的招式是_、_、_,武松应对的方式是_、_、_。4武松在面对老虎的进攻时,连续三“闪”避其锋芒,从这个“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5武松不直接正面同老虎进行搏斗的原因是(   )A.老虎太凶猛了。   B.武松害怕了。C.武松是在避其锋芒,耗尽老虎的力气,挫伤老虎的锐气,再寻找时机打虎。6从文中

3、可以看出武松是个怎样的人?_2. 小古文阅读训练。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11文中所写之人的特点是_。作者是通过对他的_描写来体现的。22写出你对加点字的理解。见人裳尾为火所烧:_欲言恐君性急:_3写出下面这句话的意思。我道君性急,果然。_3. 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

4、弗能应也。1这则寓言名叫_。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A.矛很锐利,能戳穿他的盾B.盾很坚固,他的矛戳不穿C.他自己也无法回答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4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事情吗?举例说一说。_4.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B.其人弗能应也(楚人)。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其人弗能应也”

5、的原因是什么?_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4请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_5. 快乐阅读(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从军行一_, _。_, _。(1)诗中表示地名的词有_(2)从写作手法上看,前两句是_,后两句是_。(3)题目中“行”的意思是( )。A、行走B、路程C、古诗的一种体裁。(4)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A、岑参B、王昌龄C、高适(5)这是一首( )诗。A、边塞诗B、送别诗C、咏物诗(6)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7)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了战争环境的艰苦?_(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 阅读理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6、;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1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用现代文表述)_2短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_3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_4在强国梦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请写出最少四个。_5身为中国少年,你现在能为祖国做些什么?_7. 课外文言文阅读。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

7、哉?”(注释)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1解释加点的字。(1)天雨,解素衣。_(2)岂能无怪哉?_2翻译下面的句子。(1)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_(2)其狗不知,迎而吠之。_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两处)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A.出去时穿什么衣服,回来时还要穿什么衣服。B.杨布家的狗和主人不亲密,主人换件衣服它就不认识主人了。C.遇事要善于思考,不能只看表面,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钟氏之子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

8、。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A。”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B。”(注释)令誉:好的名声。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敕:皇帝召见。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1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填入文中A、B两处。A_   B_2解释下列加点词。(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2)卿何以不汗_3翻译下列句子。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_4阅读上文,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哪里。_5通过这篇文章,简单分析两个孩子的特点。_9. 读自相矛盾,回答问题。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9、,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先解释句中加点字,再解释句子意思。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誉:_ 陷:_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或:_不可同世而立立:_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利”的意思有:好处,利益;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润或利息;胜利,指赢的一方;顺利,便利。本文中“吾矛之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出师不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坐收渔翁之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4请用“自相矛盾”

10、造句。_5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_10. 回忆课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孔君平,父不在,乃。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曰:“此是。”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补充原文。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_)(2)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_)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及其特点,起到_的作用。4杨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与杨氏子很熟?_5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_11.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陶 侃 励 志司马光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徙家

11、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庐江太守张夔(kuí)召为督邮,有能名,迁主簿。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乃请行,众咸服其义。迁武昌太守,左转广州刺史。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pì)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译文)陶侃字士行,本来是鄱城人。迁家到庐江的寻阳。陶侃很早成了孤儿,家境贫穷,后来当了县吏。庐江太守张夔征召他做督邮,因为有才能有名声,升为主簿。 一次夔妻有病,将到几百里地的地方请医生。此时正天寒下雪,几个管理事务的仆人都认为这件事很难而畏惧,陶侃于是请命前去,众人都被他的

12、道义所折服。陶侃后升为武昌太守,又升调广州刺史。陶侃在州府无政事时,总是早上将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运到书房内。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收复中原,过分的优游安逸,恐怕不能承受大事。”他励志勤勉努力,都是像这类的事情。1写出下列词语中“故”的意思。人问其故(  )过故人庄()  温故而知新()2“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一句让你想起哪些描写冬天的成语或诗句?_3人们都说陶侃是个重道义的人。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再用两个成语夸夸他。_4陶侃运砖的目的是什么?文中怎么说?_5判断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在正确的说法后打“”陶侃为官后,能勇于助人而不畏艰难。(

13、)陶侃任几个州的都督,好逸恶劳,臭名远扬。()陶侃励志勤勉努力,升调广州刺史也不意外。()12.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孟母断机杼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自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 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1解释词语。孟母方绩:( ) 孟子

14、惧而问其故(   )孟子之少也( ) 旦夕勤学不息( )2翻译句子。1.孟母以刀断其织。_2.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_3孟子“遂成天下之名儒。”他成功了,你能从文中探知孟子成功的原因么?_13. 阅读与理解。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注释:郑相:郑国的宰相。或:有人。子:您,对人的尊称。对:回答。禄:做官的俸禄。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昔者: _(2)何故不受: _(3)吾以嗜鱼: _2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3请给这篇小古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_4郑相为什么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用自己的话回答)_14.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