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1页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2页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3页
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元:_ 九州:_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爱国诗人_,这首诗是他在临终前写给_的,交代的事情是_,表达作者_的感情。4写出两句爱国的诗句。_,_。2. 读古诗稚子弄冰,完成练习。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2、2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_3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3. 阅读理解。茅檐低小,   _,_。   中儿正织鸡笼;醉里吴音相媚好,   最喜小儿无赖,_。   _。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2清平乐  村居中“_”是词牌名,“村居”是_,它的意思是_。3想一想下面的词语在今天怎样表达。中儿:_  无赖:_4这首词上阕描写了_的情景;下阕刻画了三个儿子的形象:大儿子在溪东豆

3、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三儿子_。5看着课文插图中的情景,我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相关的诗句。我想把诗句“_,_”送给在溪东锄草的大儿子;想把诗句“_,_”送给编织鸡笼的二儿子;想用诗句“_,_”来描述小溪里的荷花。我想为这幅插图取个名字:_。6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用自己的话写下来。_7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的_。我还知道他的一篇作品_,里面的名句是:_4. 默写古诗 牧童 并回答问题。  (1)默写牧童_(2)作者是_代诗人_。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阅读回答 清平乐村居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朗读时要读出感情。1这首词给我们描绘出什么

4、形象?_2这首词借此又表现了什么主题?_5. 课内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_。_,也傍桑阴学种瓜。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 。3诗中一、二两句描绘了_,以白描的手法写出 _ 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_。4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6. 古诗文阅读。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从题目上我知道了_。3“生气”的意思是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7. 阅读理解。_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2描写农村优美环境的

5、句子:_3描写老年夫妻亲热聊天的句子:_4描写三个儿子不同形象的句子:_5文中“无赖”是指( )A. 不讲道理,刁钻泼辣   B. 顽皮8. 课外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苏拭号_,与他的父亲、弟弟合称_2这是一首( )诗。A. 写景诗 B. 题画诗 C. 咏物诗3解释加点字和诗句的意思。正是河豚欲上时 欲:_4说说诗的前三句写了几种景物,这三句都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_5请写出作

6、者联想的诗句。_9.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乞 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这首诗的作者是_,“乞巧”的意思是_。2七夕是每年的农历_,民间有妇女对月穿针的习俗。3诗中叙述了_的美丽传说,表达了人们_的美好心愿。10. 结合注释,欣赏古诗并回答问题。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清露:清纯的露水。流响:指蝉长

7、鸣不已,声音传得很远。流:发出。疏桐:高大的梧桐。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藉(jiè):凭借、依赖。1写出第三、四两句的诗意。_2根据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说一说诗中的蝉有什么特点,诗人借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_11. 课外古诗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即折杨柳笛曲。1朗读第二句诗,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字或词,为什么?()A.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洛城”。“洛城”代指家乡,体现出作者感触之深,思乡之切。B.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满”字。“满”是遍布的意思,这是作者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

8、出作者的感触之深,思乡之切。C.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散”字。仿佛整个洛阳城都能听到曲声,体现出作者的感触之深,思乡之切。2本诗的关键词是()。A.玉笛 B.春风 C.折柳 D.此夜3“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_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

9、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12. 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下列对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C.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D.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2村晚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图,牧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_图。右边这幅图可以用诗句“_,_”来概括,我能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话把诗句中的情景描绘出来:_。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异同点

10、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描写了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塑造了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B.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其中村晚把草、池塘、山、落日等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幽静美丽的图画;牧童则通过“六七里”“三四声”等写出了原野的广阔、傍晚的宁静。C.两首诗都表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但牧童还通过“不脱蓑衣”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童放牧一天的劳累。D.两首诗都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的,诗中有景、有人、有声,流露出作者对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的向往。4笛声悠扬悦耳,笛子也分为好多种,你认识下面的笛子吗?选一选,填一填。A长笛   B风笛

11、60;  C竖笛   D陶笛         (_)  (_)   (_)   (_)13. 读古诗,再做习题。泊船瓜洲_,_。_,_。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诗中强烈抒发了作者的      之情。3写出下列字词

12、在诗中的意思。泊:_ 间:_绿:_ 还:_     4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一水”“只隔”呢?(          )A. 因为诗人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B. 因为诗人已经回到家门口了。5写出三、四句诗的意思。_14.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请你用曲线画出诗中所表现的

13、诗人追求理想境界的诗句。2作者诗中出现几个美好高洁的意象?有何深意?_3用自己的话写出你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理解。_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

14、格降人才。1这首诗歌的作者是_代的_。2解释下列字词在是诗句中的意思。生气(   ) 九州(   )恃( )   喑(   )万马齐喑(   ) 究(   )3用自己的话写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_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B.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拟人句,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形势的看法。C.“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解释下面字词在原诗句中的含义。邸_   几时休_休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