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孟子》主要思想_第1页
共享《孟子》主要思想_第2页
共享《孟子》主要思想_第3页
共享《孟子》主要思想_第4页
共享《孟子》主要思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及其生平简介孟子及其生平简介n 孟子孟子:名轲:名轲, ,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孟”,有,有“亚圣亚圣”之之称。称。孟子生活在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主张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主张行行“仁政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的主张,宣扬“仁政仁政”、“王道王道”。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

2、、公孙丑等著书立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说。n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等合著的。与论语论语、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合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合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和寓言。并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和寓言。 n南宋时南宋时朱熹朱熹将将孟子孟子与与论语论语、大大学学

3、、中庸中庸合在一起称合在一起称“四书四书”。从此从此直到清末,直到清末,“四书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孟子简介简介1.1.民本民本2.2.仁政仁政3.3.王道王道4.4.性善论性善论(一一)民本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精华所在。所在。(1)(1)他明确提出只有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保民”才可以才可以“王王”天天下,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2)(2)他提出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

4、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 (孟子孟子离娄上离娄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3)(3)他提出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孟子公孙丑下公孙丑下) (二二)仁政:仁政:n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核心。n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养民、教民两个方面。两个方面。n1 1、养民养

5、民:一要:一要制民之产,制民之产,n“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孟子梁惠梁惠王上王上)n “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上)n 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仁政必自经界始始。”(孟子孟

6、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上)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 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不违农时”为前提,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n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洿池,鱼鳖不可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胜食也;”(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n 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数罟不入数罟不入洿洿池池”、“斧斤以斧斤以时入山林时入山林”则反映了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

7、的可贵思想。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 三要取民有制。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他主张薄税轻敛薄税轻敛,“取民有制取民有制。” “省刑罚,薄税敛。省刑罚,薄税敛。”即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即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 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说:“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易(治)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民可使富也。” 他把他把“什一之税什一之税”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一的描绘为最理想的税制,认为这种十分抽一的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税率不能再提高,而且还须根据实际收成情况而减征或缓征。n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教民:向

8、人民施以教化。n他屡屡说他屡屡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n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使人“明人伦明人伦”。n3.法先王法先王 n孟子主张孟子主张行仁政行仁政, , 必须必须效法效法先王先王( (禹、汤、文、武、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成王、周公) )的的王道统治政治王道统治政治, ,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於天下。n(三三)王道:王道:n “王道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最高理想。n 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孟子认为民本

9、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现现“王道王道”这一目标。这一目标。n 孟子所谓孟子所谓“王道王道”,即,即“以德行政者王以德行政者王”,他,他列举商汤、周文王行王道的例子:列举商汤、周文王行王道的例子:“以力假仁者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n 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保民而王”,就是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10、。”(孟子孟子梁惠王梁惠王下下)n 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所以凡不以“王道王道”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罪人人”,视为,视为“独夫民贼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遭到他的猛烈抨击。n( (四四) )性善:性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n 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论是其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的根基根基。n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与动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即人有道德,即人生而具有仁、义、

11、礼、智等道德品质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人们都有一种先天向善的能力,即人们都有一种先天向善的能力,即“良知良知”、“良良能能”:n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其所不虑而知者,其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其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n 意思是说,意思是说,人们无须学就会做的,这是他们的良能;无须人们无须学就会做的,这是他们的良能;无须用脑筋思考就知道的,这是他们的良知。两三岁的孩童,没有用脑筋思考就知道的,这是他们的

12、良知。两三岁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等到长大了,又没有不知道尊敬其兄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等到长大了,又没有不知道尊敬其兄长的。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长的。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n 为了使人们确信人性本善的结论,孟子进行了论证,提为了使人们确信人性本善的结论,孟子进行了论证,提出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向。四种心向。n 此四种心向乃是此四种心向乃是仁、义、礼、智发生的根源仁、义、礼、智发生的根源。n 恻隐之心是仁发生的根源恻隐之心是仁发生的根源,羞恶之心是义发生的根源,羞恶之心是义发生的根源,辞让之心是礼发生的根源辞让之心是

13、礼发生的根源,是非之心是智发生的根源。是非之心是智发生的根源。而四而四人的四种心向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是属于人的四种心向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是属于善善的的品德。品德。n 因此,人的四种心向是向善之心向,而人之向善之心向因此,人的四种心向是向善之心向,而人之向善之心向是根源于人性的,由此可知,是根源于人性的,由此可知,人性当是善的。人性当是善的。 n 孟子认为: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

14、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n 在孟子看来,没有同情、羞耻、辞让、是非之心在孟子看来,没有同情、羞耻、辞让、是非之心的人,简直不是个人。人有这种心向,就好比人有的人,简直不是个人。人有这种心向,就好比人有四肢一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四肢一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仁义礼智,非由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n 仁义礼智这些美德,不是由外面给予或施加的,仁义礼智这些美德,不是由外面给予或施加的,而是而是人本身就生而具有的,人本身就生而具有的,只不过人们不去想它罢只不过人们不去想它罢了。了。 孟子的孟子的“性善说性善说”, 主要发挥主要发挥孔子孔子“仁仁”的观念。孔子的的观念。孔子的“仁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