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育体校2007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试卷_第1页
位育体校2007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试卷_第2页
位育体校2007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试卷_第3页
位育体校2007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试卷_第4页
位育体校2007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位育体校2007学年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试卷班级 姓名 一、基础学问(共33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方遒(qi ) 青荇(xng ) 安慰(j ) B百舸争流(g ) 佝偻(gu ) 跫音(qing ) C浪遏飞舟() 惆怅(zhng ) 袅娜(nu) D蓊蓊郁郁(wng ) 静谧(m ) 诅咒(z)2、选出下列成语中感情颜色完全全都的一项。 ( )A、 生杀予夺 指桑骂槐 夸夸其谈 游刃有余B、 惴惴担忧 自惭形秽 地大物博 居高临下C、 不假思考 不怀好意 不期而遇 不苟言笑D、 从容不迫 平易近人 别具一格 如坐春风3、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及体裁对应正

2、确的一项是( ) A:生命原来没出名字周国平中国当代散文B: 病梅馆记左思中国散文C:促织蒲松龄中国散文D:跨越百年的秀丽梁衡当代小说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有名的文学家,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和韩愈并称“韩柳”。B.史铁生,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人。21岁时因病瘫痪,多年来备受病痛熬煎,但他豁达睿智,笔耕甚勤。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2002年,他荣获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家,亦擅长书画,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D.沈从文,原名沈岳焕

3、,湖南凤凰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争辩家。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长河湘西散记,散文集边城,服饰巨著中国服饰史等。5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的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以极美的文词反衬绝顶的肮脏,造成让人恶心的反效果,显示了否定、批判丑恶现实的力度和深度。 B闻一多、徐志摩均为新月社成员。社名是徐志摩依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的,意在以“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示意着、怀抱着将来的圆满”。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是:(这一切)激起思绪万端,试问宽敞的宇宙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仆人呢? D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意思是:同来的

4、很多同志曾在这一带聚会、巡游,一起回忆很多不平凡的岁月。6、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能合乐唱歌。盛行于_代。诗经又称_,诗经中的“六义”指的是 风、_、_、赋、_、_。(6分)7、课本名句默写(8分)(1)望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2)恰同学少年, ; 书生意气, 。(3) ,英俊沉下僚。 ,由来非一朝。(4)问君何能尔, 。 ,闲适见南山。8、读下面三首诗,回答问题(分) 竹(之一) 每攀登一步 都作一次小结 竹(之二) 青翠是你的本色 坚韧是你的意志 竹(之三) 在翠绿婆娑的外表下 你空空如也 三首诗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请分别写出每首诗的寓意。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

5、回答问题。(6分)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是可闻可感而又不行见的无形之物,诗人为什么说见秋风,而不说闻秋风?试说说此处用见的妙处。 _ 三、四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 10、语言运用:仿按例句,写两句句式相同的句子。(2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学问殿堂;书籍犹如一把钥匙,它将挂念我们开启心灵的才智之窗。_ 二、现代文(共29分)(一)阅读下文语段,完成1114题(11分)。(一) (节选)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背上,除了他的目光,好像见不到他有其

6、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靠近死神却照旧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古怪的举动或过分的热忱表现。 或许是四周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安静,生疏他的和不生疏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悄悄地跟随着,大家都有敬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逝了,就像路上很多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

7、茂时患病了罕见的疾病,要不,靠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敬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连续他的先例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健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连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由于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贵重。 愿霍金在安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情愿世界上

8、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11、本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当代有名的历史学家 。12、作者认为霍金的目光“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冲突吗? 为什么?(3分) 13、什么缘由让作者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却什么也没有做?(3分) 14、为什么说“霍金是不幸的”,“霍金是幸运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8分)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旧离我很近,周作人仍旧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

9、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学问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行同日而语。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

10、。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旧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5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顺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 与鲁迅相比呢? 今日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由于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尝一些小感受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

11、闲者甚众呢?而鲁迅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旧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学问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由于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行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布满的民族,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人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制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宏大的思想家文学冢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虽然今日中国

12、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命题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中,我们仍旧可以清楚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么?假如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德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到底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有些人观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者和制造者的学问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丢失操守地*作翻案文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

13、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久是一黄土。(有改动) 15、为什么说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 “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句话说明白什么道理?(4分) (1) (2) 16、从文章中看,(1)“器物文化”指的是怎样的文化? (2)应当怎样概括周作人文学创作的特点? (6分) (1)_ _ (2) 17、作者举德国由一个“庸人气息布满的民族”变为“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制造精神的民族之一”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4分) _18、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作者认为,学问分子应

14、当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和制造者,并且担负着改造国民精神的重任。 B作者认为,今日仍旧存在着阿Q主义,这主要表现在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 C作者认为,中国学问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即用鲁迅的思想与妨害民族进取的劣根性斗争。 D作者认为,应当客观地评价周作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青年人追求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E. 作者认为,对今日的中国青年,当然更需要的还是鲁迅,但也不能因此而排拒周作人。三、文言文阅读(共18分)(一)阅读下面片段,回答1922题。(8分)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以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

15、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19、解释字词(2分)孳 莳 20、翻译句子(3分)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也。 21、 本段在写作上主要接受的方法是 。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 。22、全文是一篇记传体寓言 ,作者借种树之道来比方

16、,揭露当时 “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7题。(10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

17、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2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游玩,巡游。 B、鲍叔遂进管仲 进:推举,进献。 C、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既:既然。 D、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不肖:不贤,没有才能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18、师不必贤于弟子 D、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25、下列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知我不羞小节的羞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C、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D、素善刘侯张良 2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之贤的一组是 ( )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A、 B、 C、 D、 27、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19、! 译: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 四、任选一题作文(4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四川宝光寺有一尊大肚子弥勒佛,旁边有一幅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事无所不容。 这幅对联,表现出一种超越凡俗的大度与宽容,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开放谈论,编写故事,抒发感情等。这个话题是宽泛的,只要与宽容相关,都符合题意。 留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2、阅读下面提示,依据要求作文。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受又遗忘;有过很多很多的伴侣,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

20、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请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1、D 2、D 3、A 4、B 5、D 6、宋 诗三百 雅 颂 比 兴7、(共8分)(1)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2)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3)世胄蹑高位;地势使之然 (4)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8、秋风无法见到,但秋风下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的景致却能见到,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情景自然勾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的思念,见积风就是见秋景,这样写,用语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意思对即可)(3分)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表达作书人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高度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生怕漏掉一句。(意思对即可)9、(1

21、)都是以竹喻人 (2)第一首 赞美那些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进取的人。 其次首 赞颂具有纯洁本色和坚韧坚韧意志的人。 第三首 讽刺那些徒有纯洁秀丽的外表,却内心空虚不学无术的人10、(4分)语言运用:例句如 北京好比一颗心脏,它连接着亿万中华儿女跳动的血脉。北京犹如一扇窗子,它能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句式相同,比方恰当,语句畅通即可)11、(2分)邂逅霍金 葛剑雄12、(3分)不冲突。从身体角度看,霍金的目光的确“冷漠”,但是,从内在精神和思想品质上来看,却魅力特别,由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13、(3分)由于作者深感对大物理学家霍金是追求科学、与死神抗争的人,“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

22、14、(3分)风华正茂时患病怪疾,影响了他的才华和贡献,所以说,是“不幸的”;生活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先进的机械和电脑使他传达了思维,连续了生命,而且又生活在文化和精神的剑桥。”15、(1)鲁迅批判了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中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积其一生铸造国人的灵魂。 (2)阐明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的重要性。 16、(1)器物文化指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具体的用具与活动。 (2)利用原话的形式;讲究文字技巧;观赏玩味中国传统器物文化;抒发的是封建土大夫情调。 17、今日,我们仍旧需要用鲁迅精神批判阿Q精神。(或:今日,重铸国民灵魂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18、AC19、(2分)繁殖 栽种20、(6分)(1)已经这样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忧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2)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她它的生长罢了,并没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密的诀窍。21(2分)对比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22、(1分)养人之术(做官治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