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_第1页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_第2页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_第3页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_第4页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波兰巨变、两德统一的过程;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过国际关系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情感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2、难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

2、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三、教学方法:综合法:情景再现,分析材料,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器具: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1世纪之交,曾经有这样两件大事发生:1999年科索沃危机和2001年9.11事件。图片展示并说明1999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科索沃进行了狂轰烂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毁。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袭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塔大楼和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受到损坏。这意味世纪之交,世界仍还有局部战争的存在,恐怖主义的威胁,那么当前我们究竟面临着怎样的一种国际局势呢?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A、东欧剧变【简述】1989年至1990年,在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下台成为在野党。1 、.概况:时间:1989-1990年波兰是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团结工会);东德并入西德,德国重新统一;罗马尼亚外东欧国家都通过和平方式发生剧变;南斯拉夫发生内战,国家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设问】东欧是怎样发生剧变的2 过程:( 1).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经济和政治上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党内出现了反对派,与党外的反对派遥相呼应。( 2).执政党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下,

4、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甚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反对派得以扩大势力。( 3).反对派向执政党夺权,通过不断制造动乱,施加压力,使执政党陷入困境,然后取得政权。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设问】经历了剧变后,东欧各国发生了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宪法中关于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作用、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同苏联特殊关系的条文均被删。波兰统一工人党被排除在内阁之外。这样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部权利,除已被架空的总统外已经完全落入团结工会手中。说明了波兰执政党性质发生了变化,这就说明波兰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社会制度也由原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

5、制度的国家。3.剧变实质:社会制度发生变革为什么东欧各国会发生剧变?4、原因:(1)内部: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和法制。(2)外部: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与蜕变;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过渡】东欧剧变后不久,苏联亦解体B、苏联解体1991年【设问】苏联自1922年成立时起,至91年历经69年,为何如此一泱泱大国,91年即轰然倒塌?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下面,我们就先从其解体过程窥探一二。首先要从其实行体制特点说起。斯大林体制特点及影响特点:经济体制:(1)产权分配:绝对公有化大锅饭(2

6、)流通体制:指令性计划否定市场(3)经济规律:抓重工、轻农轻经济畸形发展政治体制:(1)权力分配:干部个人集权制、缺乏民主法制、斯大林个人崇拜无制约(2)干部队伍:上级任命终身制(3)政策弊端:争霸、内斗、禁锢特权、压迫少数民族影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严重阻碍阻经济进一步发展;苏联经济日益衰退与恶化,为维持苏联世界大国地位需要改革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原因:正如前面材料所示,针对政治上缺乏民主的情况,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多元化观点,他认为苏共应该放弃执政党地位,和其他党派公平竞争,通过选举,用民主的手段取得在苏联国内的统治权利。在1989-1990年各共和国的选举中,反对派掌握了在苏联最

7、大的三个城市: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基辅组建政府权利,多党制雏形在苏联出现。(2)后果:催化了东欧各国的剧变;国内经济持续下滑;民族日益矛盾尖锐;党内斗争尖锐化;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东欧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面崩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催生了八一九事件的发生。2、八一九事变:起因:根本原因(改革走入死胡同)与导火线(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1991年8的签署)实质:是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了挽救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影响:改变苏联国内的政治力量对比;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指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而且

8、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因此,出现了由一些苏联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发动的“八一九事件”。在八一九事件中,苏军被叶利钦所控制,也表明了苏共失去了其在苏联国内的统治地位,苏共被排挤出政权。3、解体标志: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12月21日,由苏联11个共和国(波罗的海3国和格鲁吉亚除外)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简称: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至此联盟国家彻底解体。两级格局也随之瓦解。我们从苏联解体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经验教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

9、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苏东剧变只能说是苏联模式的社会

10、主义失败,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过渡】两级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一个超级大国,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力图构建以他为首的单极世界,但却力不从心。在这种局势下,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力量多极化的趋势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露端倪,在整个七八十年代,这一趋势更日见明朗.这是两极世界格局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更加不可逆转.第二课时(2)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原因:美苏实力相对下降;世界多方力量的崛起,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美国f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等美国虽然地位有所下降,但实力雄厚,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2、表现:“一超多强”.美:仍是唯一超级

11、大国,综合国力无人匹敌。.欧洲走向联合:欧共体到欧盟扩大了其力量,能与美抗衡。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51年)、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57年)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定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形成(12国1995年扩大到15个1999年启动欧元决定建立欧洲快速反映部队,增强欧盟军力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日本在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目前是世界债权大国、贸易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随着日本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在外交方面也竭力谋求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军事外交.(1)开展联合国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注重日

12、美关系(3)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关系(4)企图成为军事大国。.4俄罗斯力量的壮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地位,虽然经济实力远不如西欧和日本,但它拥有苏联的大量军事武器技术,足以与美国匹敌,所以也是国际上一支不容小视的力量。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核大国。(1)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国家分裂和经济问题),依赖西方援助幻想的破灭后,呼吁“自救”。(2)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目的:确保大国地位。政策:A加强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反对北约东扩,在车臣问题上采取强硬措施。B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C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扩大在该地区

13、的影响。(3)普京的务实外交及其影响措施:大幅度改组政府,果断应当车臣问题,强化中央权力5.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中国力量的壮大作用:稳定了政局,使俄罗斯走出了低谷;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国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成就瞩目新的国际格局形成必然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3) 、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1、特征: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总的趋势是缓和在世界总体缓和的趋势下,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局部“热战”时有发生,世界局势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征。2、原因:动荡的原因:(1)“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恐怖主义;民族分离活动等);( 2)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力图构筑以其为首的单极世界,不断推行其霸权政策,根据它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插手别国内政、外交,甚至不惜诉诸武力(霸权主义);( 3)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和平主流的原因:( 1)在两级格局瓦解后,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2)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方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必然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所遏制,多方力量的制约,使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不得不遵守秩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七、课堂小结:20世纪末东欧剧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