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A卷答案一、填空题(20X2=40分)1.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采用白然或机械的方法,对某一空间进行换气以造成卫生安全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2. 加压防烟是用风机把一定量的室外空气送入房间或通道内,使室内保持一定压力或门洞处有一定流速,以避免烟气侵入。L=(10x2F).x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人体附近空气流速,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其它物体表面的温度。3. 白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0-0平面上,余压等于零,我们把这个平面称为中和面。4. 蒸汽喷管加湿、干蒸汽加湿器、电加湿器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是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承担的空调系统。定风量系统和变风量系统。5. 惯性作用、拦截作
2、用、扩散作用、静电作用。6. 一般净化.中等净化.超净净化。7. 减湿冷却、等湿冷却、减次含加湿、等次含加湿、增次含加湿、等温加湿、增温加湿。8. 单位时间内通过每平方米喷水室断面空气的质量流量。9. 盘式散流器、直片式散流器、流线型散流器、送吸式散流器。粗效、中效、高效过滤器通过隔振系统传递给支撑结构的传递力F与振源振动总干扰力F。之比,即丁=旦,橡胶隔振垫和橡胶隔振器、弹簧隔振器。F0声波传播时,由于空气受到振动而引起的疏密变化在原来的大气压强上叠加了一个变化的压强。10. 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室内空气基准温度。11. 冷负荷是指为了维持室内温度恒定,在某一时刻需要供给房间的冷量。12
3、. 侧送侧回,上送下回,中间送下上回,上送上回,下送上回以频率为横坐标,以声压级为纵坐标画出噪声图形。声级计。二、简答题(40分)1.说明房间得热量与冷负荷区别和联系。(6分)2.试述进行表面冷却器计算类型(包括已知条件、求解内容),计算的原则(满足三个条件)。(5分)",=持Ef(.y,N)=1_(t2-ts2)/(tif)Q=G(hih2)=WC(tw2-twl)3. 列出流速控制法进行风管设计计算的步骤。(6分)(1)确定方案,绘制管路系统轴测草图(2)确定最不利环路(3)进行管段编号,并注明长度和风量(4)选择合理的空气流速(5)按选定流速确定风管尺寸,并求出实际流速(6)根
4、据直径或当量直径及实际流速确定比摩阻及动压(7)计算管段局部阻力(8)计算最不利环路总阻力(9)选风机(10)支路计算(11)校核试在h-d图上画出“新风+风机盘管”系统并联时的空气处理过程,并简述其特点。(6分)试说明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空调系统各白的特点。(6分)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机器露点较高,有利于冷源选择与运行节能;不利之处在于采用了再热过程,有冷热量抵消的现象,会造成能量浪费。二次回风系统则不同,它以二次混合取代再热过程,带来显著节能效益,但其设备、管理趋于复杂,且机器露点偏低,这不仅导致制冷系统运行效率变差。4. 简述阻性消声器消声原理及特点。(5分)用吸声
5、材料来消耗噪声的消声器。声波进入孔隙空气材料振动一磨擦和粘滞力一热能空气材料振动一磨擦和粘滞力一热能画图说明当室外空气的次含值在hwi以下(第I区域)和室外空气次含值在hwi和h”之间(第n区域)时,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运行调节的过程。(6分)I第I区域:可把新风阀门开最小,按最小新风比送风,加热器投入工作W,.;ClrClrOl'N1Ni.第n区域:增大新风量,使新回风混合点仍在hLi线上三、计算题(20分)试为某车间设计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确定空气处理设备容量(要求画hd图、夏季与冬季使用设备的简图)。已知室内设计参数冬季和夏季均为:tN=22士0.5C,甲n=60士10%(hN=47.
6、1kJ/kg,dN=9.9g/kg)室内余热量夏季为:Q=11.6kW,冬季为Q2.3kW,余湿量冬夏季均为W=0.0014kg/s;最小新风比为30%室外设计参数夏季为tW=33.2C仕=26.4C,%=82.5kJ/kg,冬季为tW=-12C,?W=45%,hW=-10.5kJ/kg,大气压力为101325Pa。附参数:At°=6C、hO=38.5kJ/kg、d°=8.9g/kg,hL=35.6kJ/kg使用设备有:混合段,冷却段,加热段解:蓼射购凿算湍=8290(2)确定送风状态点O(3)求送风量G二QhN一hO11.647.138.5=1.35kg/sg(4)确定新回风混合点C,新风量Gw=1.3530%=0.41Kg/S一次回风量:G=1.350.41=0.94Kg/Shc=57.7kJ/kg更多精品文簪)空调系统所需冷量Ql=G(hc-h。=1.35(57.7-35.6)=29.8KW(6)夏季需要的再热量Q=G(£hL)=1.35(38.535.6)=3.9KW冬季空调过程计算Q_23求热湿比8'=1640W0.0014(2)确定送风状态点O'取冬夏送风量G=G=1.35Q-2.3h。:f一一=47.1=48.8KJ/KgG1.35(3)确定新回风混合点C:GwhwG0.41(-10.5)0.9447.1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