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摘要:本文从教师的提问需讲究艺术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教师要重视设问的策略这一观点,并分析与反思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技巧,号召教师应在提问中展示教学艺术美。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就确立全面实施国民的素质教育,而语文知识正是国民文化素质中最基本的方面。为了提高语文课教学的质量,实践中发现深入研究并巧妙运用课堂提问艺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堂提问最大的优点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课堂长期以来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只能唯师命是从的局面。它是常用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 一、课堂提问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 教师要纠正教学中存在的偏差,让提问的作用真正得到发挥,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更新传统观念,提高业务修养。 1.驾驭问题,以学习钻研为基础。学问,学问,边学边问,不仅要求学生能问、会问,教学生的教师也要边学边问,是否深入并且问得好与否,则决定于教师本人功底是否深厚,决定于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是否深入。体会得深,就能提出具体的、重要的问题;反之,体会得浅,就找不出问题,或者只能找到笼统浮泛、大而空洞的问题。可见,教师在问前切实钻研功课、积极而又认真地“磨刀”是十分必要的,更是值得讲究的,教师个体的业务修养和课文深入的钻研,是善于提问的坚实
3、的基础。 2.提出问题,以民主平等为原则。教学从来就不是单边活动,而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课堂的提问应由师生共同完成。提问的平等民主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对其他积极发言的也要重视;不能只对回答好的同学微笑点头,对回答不好的同学也要鼓励引导。提问的难度设计在中等程度,既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又推动成绩较好的学生,达到整体提问。如果问题设计面向尖子学生,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瞠目结舌,不敢举手,学习兴趣顿减,课堂便成了少数人的天下;问题设计偏易,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众口一词,教学徒费时间,难以激起他们思维的深入。所以,教师提问时,应以平等原则对待学生,提
4、高学生的勇气和信心,以创造最佳学习情绪。二是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个“平等”是学术讨论面前的人人平等,是闻道上的人人平等。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当学生所提问题比较幼稚时,教师要多一点容忍,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让教师难堪时,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当学生为了表达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时,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厌烦。同时,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参与提问。师记中说“惑之不解,道之不传”,何为“惑”呢?那便是学生心中的疑问。这些“疑点”有经验的教师是心中基本有数的,但要做到了如指掌,激发学生的提问与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时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有兴趣深
5、入了解的问题。 3.设计问题,以学生思维为中心。 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及思维特点,是在提问时做到有的放矢的关键。因此设计问题要注意两个“符合”。一是符合学生的思维层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离不开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积累,同一年龄的学生,思维水平也有高低之分,阅读教学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层次。例如在高一、高三两个不同阶段对文言虚词教学时,设计问题便要有差异。高一学生积淀少,教师设问时,不易将虚词相关用法辐射过广,否则学生将会身处云里雾中,一无所获;高三学生已有较高文言阅读水平,要将内容梳理系统化,设计问题则要与高一相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提问也要注意学生之间的思维个体的差异,因材提问,因
6、人而异,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总之,提问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找出学生思维特点,找到提问的思维切入点。二是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知识发展本身有渐进性,因此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把学生导向“冲刺”,它最贴近于最后的教学目标,因此,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逐渐推进,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攀登,并向纵深处发展。有教师上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就设计出这样的台阶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老师读1823段,思考我有怎样一个梦想;为什么会有
7、这样的梦想?为什么要实现这个梦想?看19段;分角色读915段,怎样才能去实现这个梦想?这种梯度提问,学生悉心体会,水到渠成,它可以使学生有思考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提问的方式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 1.直问。就是正面提问。例如:文章发表的背景?如此结构的优势?文章的中心议题等。这种提问,虽然简单点,但如果能提问到关键处,也同样可以启发思维,起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2.曲问。即变换角度,迂回提问。例如,分析鲁彦的听潮的结构,就可以这样提问:“作品是用拟人手法来写的,按照人的特点,作者为我们
8、描绘了三幅各具特点的图画,请找找看。”如此发问,比起直问,更具启发性,效果也大不一样。 3.比较式提问。即用比较的方式提问。可以是词的比较,也可以是段落篇章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风格的比较。这种提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例如,讲鲁迅的作品,就可以将同时代的郭沫若、茅盾等的作品、创作风格等进行比较提问。 4.连环式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地连续提问,以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实质,提高分析能力。例如,讲红楼梦节选“宝玉挨打”,就可这样设计问题: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有哪些?偶然因素有哪些?父子冲突的矛盾焦点是什么?挨打后众人的反应?宝黛的反应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等等。当然这样的提问需要课前细心研究,认真准备。 5.拓展式提问。以教学疑点、难点为基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把已理解的与未理解,或尚未理解透的知识联系起来,拓展思路,融会贯通,深化主题。例如,分析小说药的主题思想,围绕华家为儿子买药治病的“明线”学生都能看懂。可设问:作家的写作意图仅在于此吗?作品中还有一条“暗线”反映了更深刻的思想内容吗?进而还可以提问:人物性格刻画的社会意义,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等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研究,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情境选用最佳的提问方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研究
- 农业种植技术资料整 理与文档编制
- 大象和蚊子说课课件
- 体育产业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控制自我评估管理办法
- 提存账户资金管理办法
- 支付结算管理办法附则
- 收据白条发票管理办法
- 收费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 政企分离人员管理办法
- GB 2811-1989安全帽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第三版)培训-教学课件
- 资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2023)2914
- 金字塔原理(完整版)
- DFMEA编制作业指导书新版
- “扬子石化杯”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2022年江苏赛区复赛试题及答案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 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
- DB62∕T 4134-2020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
- 三菱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标准
- DB51∕T 2628-2019 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