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5-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5-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5-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5-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能力训练5-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中考复习 八年级物理能力训练5凸透镜成像探究实验1、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刻度尺、凸透镜、光屏、三个底座、蜡烛及火柴;(2)如图22所示,为保证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将装有底座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摆放在水平桌面上,调整位置使它们排列在 上,再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如图23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AB为某次实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像,则物体AB在图中 区域,箭头方向竖直向 ,其大小比像AB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

2、实验中,(1)当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烛焰的像,可判断这个像是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2)若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上述实验中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移动。(3)请在图2中画出蜡烛AB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线,可判断此时蜡烛AB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_(选填“放大”或“缩小”)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王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画出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距u和像距v对应关系图像.(1)小王实验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2)他们认真总结了凸

3、透镜成像的规律,发现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3)小组中小李同学,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了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如图丙,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李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时,像又变清晰了.小组同学讨论,如果开始放上近视眼镜后,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只移动蜡烛,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 凸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4、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 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实验前,应

4、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照相机/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能/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近视/远视)眼镜. 5、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

5、是图 。(3)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填字母)。A.5cm B.8cm C.10cm D.15cm(4)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 (选填“丙”或“丁”)的视力缺陷。6、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高为3cm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实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高L像(cm)像距与物距之比(v

6、/u)像距与物距之和(u+v)(cm)160.012.00.600.2072.0250.012.50.750.2562.5330.015.01.500.5045.0418.022.53.751.2540.5516.026.75.001.6742.7614.035.07.502.5049.0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a)根据实验序号13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

7、变化量u与像距变化量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b)根据实验序号16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变化时,L像、u+v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 7、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图中物距u应满足         A. u2f  B. u=2fC. fu2f D. uf(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填“前”或“后”)方 (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

8、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 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需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多少,如果没有太阳光,怎样利用白炽灯粗略地测量出焦距?说出你的办法_(2)某同学

9、在做实验时,先把烛焰放在较远处,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测出物距,然后移动凸透镜,观察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测出像距,并记录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请问他的操作方法正确吗?为什么?_ _ (3)成像出现了如图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_ (4)如图,保持凸透镜不动,要使屏上所成的像变大且清晰,蜡烛应_(向左向右)移动,光屏应_(向左不向右)移动,此时光屏上成一个倒立_(放大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制成了_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静将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不透明的纸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如图甲所示。(1)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静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确定了焦点的位置,从而测量出该凸透

10、镜的焦距为10cm。请你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完成测量焦距的光路图。(2)在实验时,她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请你帮她写出一条检验三者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_。(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cm的位置,并移动光屏,看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的像,则可判断光屏上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4)随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像。小静由此得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凸透镜不能成像”的结论。你认为通过这一过程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信?_,理由是:_。 10、在做“探究凸透镜

11、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1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2)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3)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

12、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1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合适位置放一眼镜的镜片,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_(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若在图乙中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_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日常生活

13、中,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若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后,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若将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5cm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在原来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一个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光具座总长100cm) 1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

14、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方;(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用L0、L表示) 13、科学家对人眼球进行了解剖后,绘出眼球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并根据眼球结构特点,进行了模拟成像的实验(如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图乙中的_。(2)模拟实验中,要使像能够成

15、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_调整(选填“上”或“下”);调整后,光屏上呈现一清晰蜡烛的倒像,说明物体在视网膜的成像是_(填“实像”或“虚像”)。(3)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cm;(4)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_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属于_的原理。(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5)若用眼不当,常出现近视眼和远视眼,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A丙

16、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B丁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C丙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丁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丙 丁 14、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 cm)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白纸,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实验: (1)小水滴可看做一个焦距很小的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镜,其直径为4 mm左右,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约为1015 mm,如图甲所示(2)在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应该能成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水滴与“箭头”间的距离,或者改变水滴的直径),这

17、时通过小水滴所成的是一个_(选填“虚”或“实”)像(3)使凸透镜成为_镜,与小水滴的距离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30 cm),通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竖直直线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水平的,且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很大的_(选填“实”或“虚”像)如图乙所示,比图甲中通过小水滴观察到的箭头要_(选填“大”或“小”)得多(4)再将头发丝、细盐粉、昆虫翅膀等代替刚才实验中的小箭头,就可以看到被_得很_的头发丝、细盐粉、昆虫翅膀花纹的像(5)若用眼镜代替凸透镜,在家里完成上述实验,应该选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

1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cm (2)小明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 (3)调整好光屏后,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4)若想使光屏上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5)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淸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观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_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 (6)当光屏上成实像时,若透镜上落下一只小虫,则像的大小将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明暗程度将_(选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答案1、 (2)同一条直线上;(3),上,大2、 缩小远离  放大  倒立3、 (1)8 cm(2) B (3)远离4、(1) 8.0 同一高度 (2)照相机 能 (3)远视5、(1)需要;(2) 甲;(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