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1页
新人教版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2页
新人教版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3页
新人教版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4页
新人教版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 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单元测量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一一集合第十单元总复习课题秒的认识单元第一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2 .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遵守、 珍惜时间的意识 与习惯。教学重点;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

2、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时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1 .出示多媒体课件:再现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师:在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还有那旋转 计时的“小彩旗”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你看他们正在倒计 时:“十、九、八、二、一! ”像这样的很短的时间,我们常 用比分更小的单位一一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时间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2 .在生活的哪些地方你见到或用到过“秒”呢?结合主题图,学生自由发言。(红绿灯转换、赛跑等都用“秒”来计时。)二、互动新授1 .秒的认识。(1)进入情境,全面观察。提问:我们知道同时间的工具是钟表。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

3、备好的钟表,仔细观察,说说你从钟面上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观察的结果。(预设:我发现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中还后5个小格)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准确。钟面上又细又长的 针就是秒针。(2)认识1秒。提问:在钟面上跑得最快的那根针就是秒针。“秒”可以记录比1分更短的时间。那在钟面上怎样表示 1秒呢?(秒针走1小格就 是1秒。)教师用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的动作,让学生观察。(3)体验1秒钟。提问:1秒有多长呢?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利用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1秒有多长。)钟表发出“嘀嗒”声,两次“嘀嗒”声之间

4、是1秒。1秒钟你能做什么?(拍一下手、眨一下眼睛、点一下头)在我们的生活中,“秒”可以如何表示?(可以出示收集的信息: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火车每秒约行55米;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等等。) 小结:1秒的时间十分短暂。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 1秒钟, 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每 1分每1秒。(4)探索计量“秒”的工具。质疑: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把你的想法与 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表达想法:电子表(或钟);有秒针的钟表;秒表。2.自主探究秒与分的关系。提问: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小格?你发现了什 么?多媒体出示钟表课

5、件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中讨论、 交流。(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走了 60个小格, 走1小格就是1秒,走60个小格就是60秒。分针走了 1个小格, 也就是走了 1分钟。因此得出:1分=60秒。)3.切身体验1分和1秒。看着自己手中的钟表感受1秒和1分有多长。学生谈感受:生1:1秒特别短。生2: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过得也非常快。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1)师生合作,教师计时,学生按书上的活动要求进行活动(2)学生记录活动结果并汇报。2 .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试一试1分钟你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1)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

6、(2)班内交流汇报。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学生畅所欲言:1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2 . “秒”经常出现在“倒计时”中。3.1分=60秒师小结:同学们,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 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让 我们记住列宁的名言: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一切!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时间的计算单元第一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根据“ 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2 .让学生学会一些肩关时间的简单计算。3 .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

7、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教学难点r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1 .猜谜语:兄弟三人手拉手,从早到晚一直走。(钟表)2 .提问:对“兄弟三人”你们了解多少呢?和大家说一说。(“兄弟三人”分别指的是时针、分针、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 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廿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 也就TH 1小时;秒针止小格TH 1秒,正大路7£ 5秒,走国TH 60秒,也就是1分)3 .师:同学们知道的口真/、少!卜甫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我对对碰。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刻。4 .质疑

8、:我们已经学会看钟面上的时刻,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 问呢?这节课我们T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 算)二、互动新授1 .时间的换算。(1)盛泰高尔夫里面的景色非常的美。 今天,我有幸被邀请到 里面游览了两个小时,你知道 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课件出示:2时=()分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生汇报:生 1:60+60=120 分。生2: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2个60,是120分。生3:钟面上时针走了两大格,分针就会走两圈,就是 120分。(2)师:你们真聪明!小精灵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 挑战一下吗?出示课件“做一做”:60秒=()分 3 分=()秒 1 分40秒=()秒学生先

9、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 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2.时间的计算。(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页例2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 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方法一:观察钟面分针从数字 6走到数字9,走了 3个大格, 是15分。方法二:因为都是7时多,我直接用4530=15 (分)。方法三:用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7:45 7:30=15 (分)。方法四:7:30过15分钟就是7:45,因此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 1

10、5分。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非常好,计算经过的时间有多种方法, 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3)请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离家的时刻和到校的时刻,然后让其他学生帮忙算一算在路上走了多长时间。三、反馈完善1.填空。(1)分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6经过了()分;日寸针从数字 9走到数字12经过了()时。(2) T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结合实际情况填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名汇报,并说说第 1小题的解题思路。答案(1) 20 3(2) 40 10 102.提问:汽车从石家庄开往北京,9:10发车,下午1:45分到 达,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11、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2)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上前讲讲解答 过程。(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动手拨动指针。)答案4小时35分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练习一单元第一单元课型练习课时第1课时 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并会正确地换算。2 .能止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3 .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 “时、分、秒”,大家了解

12、了有关时间的哪些 知识?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1 .小组合作,整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2 .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生1: 1时=60分1 分=60秒6060生2: 时分 .秒二、互动新授1 .体验1分钟的长短。(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1)课件出示秒表,一起感受1分钟有多长。(2)播放录音:登鹳雀楼和广播体操,判断所用时间的 长短。2 .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师: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填上合适的时 问单位。(1)让学生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3 .比较大小。(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

13、(2)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3)集体i止。4 .计算结束时间与经过时间。(出示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1 题。)(1)让学生观察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上午),说一说从中获 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小组交流、讨论。(3)选出代表,班内汇报。师归纳: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二经过的时间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4)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如:中午11:30同学们在做什么?第T课课间休息多长时间?同学们做眼保健操用了多长时间?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先说说钟面上的时刻,然后填写时刻并计算出两表之间经过的 时间。2 .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

14、题。先让学生读一读题,说一说题意,然后解答。3 .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0题。让学生先认一认秒表,然后通过时间的比较,判断谁跑得快, 谁跑得慢。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单元第二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止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2 .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的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谈话引出问题: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有一 所学校的学生正要准备乘汽布

15、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出示 教材第9页主题图):同学们来到操场排好队,看到开来的一辆辆大 巴,兴奋地喊:“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喽!请大家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生1:全校一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各后两个班。生 2: 一(1) M 35人,一(2) M 34人;二(1) M 39 人,二(2)班有44人。生3:三(1)班有33人,三(2)班有36人;四(1)班有36 人,四(2)班有38人。生4:五(1)班有41人,五(2)班有42人;六(1)班有39 人,六(2)班有43人。生5:三(2)班的学生人数和四(1)班的学生人数相同。生6: 一(1)班的学生人数

16、比一(2)班的学生人数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主要信息板书。二、互动新授1.教学教材例1。提问:(出示教材第10页例1情境图)大巴车开来了,大家需 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独立思考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35+34=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要想求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就要先算出一年级两个 班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质疑:那么35+34应怎样口算呢?独自思考后把你的计算方法 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1)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内相互交 流。(2)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3)交流: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的算法?各小

17、组进行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教师板书:小组 1: 35+30=65 65+4=69小组 2: 30+30=60 5+4=960+9=69小组 3: 30+34=64 64+5=69师:你们太聪明了!能想出这么多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这些 算法中你喜欢哪种算法呢?说说你的理由。(可以用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把 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让其中的整十数 和另一个两位数相加,所得的结果再和一位数相加。)2.教学教材例2。探究: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算法,那么二年级一 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出示教材第10页例2情境图)用你自己喜欢 的口算方法算一算吧!(1)

18、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9+44=(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3)指名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4)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计算过程在答题纸上表示出 来。(5)班内展示。(课件展示)如:39 + 44 = 83 39 + 44 = 83 39 + 44 = 83I A A A A40 430 9 40 430 979701374或:39+40=7930+40=7030+44=7479+4=839+4=1374+9=8370+13=83小结:同学们,我们在口算时可以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 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 上的数;也可以依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 觉得哪种方法适

19、合你, 就选用哪种方法计算。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1)、(2)题,然后指名说 说是怎样计算的。可以让学生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了解它们的特点,并在此 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2)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成。集体汇报、订止。2 .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对计算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3 .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2题。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教师提出要求:四个小组,每组 两道口算题,计算得既准确又快的小组获胜。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20、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单元第二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能止确口乳 100以内数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某学校学生乘车去参观上海“世 博会”的情景吗?大家把问题解决得真棒!那么,现在请你运用所 学知识口算卜向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33+29= 23+31= 684= 32 6=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1

21、1页情境图,提出问题。(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瞧,同学们上了开往世博会的大巴 车,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8元;普通快客的票价是 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3)动车的票价比世怫专线大巴贵多少钱?(4)普通快客的票价比世怫专线大巴贵多少钱?(5)动车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6)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动车便宜多少钱?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提问: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可真聪明!这些问题又该 如何列式

22、计算呢?(1)学生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小组内交流。(3)小组代表发言。(4)教师归纳并板书:65 54= 65 48=交流:你怎样计算出结果呢?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可以 选择一道题。)(1)学生尝试做。(2)小组内交流口算结果和口算方法。(3)班内汇报。选择“ 65 54=”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生 1: 5 4=1,6050=10,10+1=11师板书:相同数位相减,列竖式的方法。生 2: 65 -50=15,15-4=11师板书: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生 3: 65 -4=61,61 -50=11师板书: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生 4: 65 -60=5,5+6=11

23、师板书:凑整法。师小结:你们能想出这么多的口算方法,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可以和同桌说一说。选择“ 65 48=”的学生汇报口算方法:生 1: 65 -40=25,25-8=17师板书: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生 2: 65 -8=57,57-40=17师板书: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生 3: 65 -50=15,15+2=17师板书:凑整法。生 4: 15 8=7 50 -40=10 10+7=17提问总结:为什么你用15减8,而/、是用5减8呢? (5不够 减8,所以需要退位。)为什么是50-40,而/、是6040呢?(这也是用了相同数位相减,个位不够减,所以

24、需要从十位上退1当10用的方法。)交流:把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除了你喜欢的方法,再另找一种方法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3.观察对比,完善算方法。(1)课件出示:“6554=”和“65 48=”请大家仔细观察这 两道算式,这两个减法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同的地方?(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65 54="是不退位减法;”65 48二"是退位减法。在口算 时可以用“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或“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 数”或“凑整法”进行计算。) 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口算,指名回答,要求说出口算的方法。2 .完成教材第13页“练

25、习二”第5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制作两张数字纸条,组长拉 动纸条与组内成员合作完成口算练习。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单元第二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地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2 .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提问:(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同学

26、们下车来到世博园,世 博园纪念品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前来买纪念品的游客络绎不绝。 据统计,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根据 我们所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生2: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生3: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多少个“海宝”?2.汇报列式,揭示课题。(1)指名完整叙述问题,并列出算式。380+550=550- 380=(2)师点出课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这和我们以前 学习过的内容后什么不同?学生汇报。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 百几十”。(师板书课题: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

27、十) 二、互动新授1 .学习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1)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出380+550的得数呢?(2)计算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组织学生汇报:生 1:用口算。因为 38+55=93,所以 380+550=93。生2: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4)表扬:同学们能想到两种这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真是太棒了!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将每个数位上的数对齐,如果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但是老师还启疑问:为什么得数的百位上不是 8呢?(因为十位上的 8+5=13,向百位进了 1,百位上应该就是 3+5+1=9,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

28、要漏掉了。口算 380+550,算出38+55后要记得在末尾写上0)(5)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那么谁能说说在计算中有哪些地方要 特别注意的?(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 1”。)2.探究退位减的计算方法。(1)教师出示算式:550 380=(2)提问: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试算。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全班反馈:生 1:因为 55- 38=17,所以 550380=170。生2: 550可以看成55个十,380可以看成38个十,55个十减 去38个十就剩下17个十,也就是170。生3:用竖式计算。(让用竖式计算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3)

29、让用笔算方法计算的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师适当引导:十位上的5不够减,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当 十,所以百位上是4减3。)(4)请全班学生动笔算一算,交流笔算需注意的问题。(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退1,本位加十再减。)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学生小组合作,每人算两道题,一道加法,一道减法,做完后 小组内互相订止。看哪个小组做得最认真。2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1、2题。(1)第1题:学生在答题纸上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第2题:先让学生找出要求的问题。接着说一说要求这个 问题需要知道什么。小组讨论后列式解答。全班交

30、流,说说自己解题的思路。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单元第二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4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2 .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1 .“清明节”到了,学校要安排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 学校组织全校16年级学生到巨幕影院观看电影。你们认为学校举 办这样的活动后意义吗?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 易

31、,要懂得珍惜) 二、互动新授1 .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出示教 材第15页情境图)学生回答:(1) 一到三年级来了 221人。(2)四到六年级来了 239人。(3)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呢?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图尽可能多地提出数学问题。同时板书有价 值的问题。(课件出示):一到六年级一共来了多少人?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作出引导和肯定。2.解决问题。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 究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

32、法的估算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板书课题:力口、减法的估算)(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先求出什么?课题加、减法的估算(需要利用“一到三年级来了 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 239人” 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2)那么“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这个问题你将如何解答呢?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思考。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全班交流反馈:方法一:221+239M00 (人)方法二:221+239M50 (人)(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估算过程,说说哪种估算的方法合理。学生自由回答,说出各自的理由。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所以221

33、+239 一定大于400, 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因此方法一的估算不合理。生 2: 221 大于 220,239 大于 230,220+230=450,所以 221+239 一定大于450,坐kF。因此方法二的估算合理。师小结:在估算时可以把非整十、整百的数看作与它较接近的 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三、反馈完善1 .元成教材第15页取卜曲的问题。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估算的过程。2 .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5题。先让学生思考求近似数的方法,然后小组内互相说说所给数的 近似数,并完成习题。3 .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68题。(1)学生独立思考,试做在答题纸上。(2)小组交流

34、,讨论估算方法。(3)集体交流估算方法。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整理和复习单元第二单元课型复习课时第5课时 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练习,学生能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方法和计算时要注意的问 题,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内容,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及估算策略的灵活性。3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估算策略的灵活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

35、组内交流、整理知识。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T来深入细致地对本单元所 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整理和复习)1 .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长记录。2 .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二、互动新授1.尝试归纳总结。说一说,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 算要注意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内讨论交流。(3)班内交流反馈与补充。2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3)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4)讨论、汇报: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需要注意哪些问 题?哪些地方容易出错?3 .课件出

36、示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1)男生计算上面一行,女生计算卜面一行。(2)班内汇报并谈谈是怎样计算的。(3)教师小结: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可以联系两 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用竖式进行计算时,f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法,别忘了加进上来的数。4.出示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第3题的情境图。(1)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解答问题。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四”第1题。小组合作,完成练习。2 .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四”第2题。3 .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四”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班内汇

37、报、交流。(3)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毫米的认识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2 .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 .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教学重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教学难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知道“ 1厘米=10毫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1 .估一估: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测测你们的眼力,请估一估老 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举手自由发言,对猜对的学生给予鼓

38、励。2 .做一做: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那么,你们 能用手势比划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学生比划长度,教师适时指导。3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1页的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 么?你愿思参与他们的讨论吗?(1)引导学生拿出数学课本,对其长、宽、厚进行估测。(2)教师指名汇报自己估测的方法。4.质疑:那么,究竟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呢?谁估 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直尺对 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二、互动新授1.动手测量,认识毫米。提问:我们在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时候,尺子应该放在哪里测量 比较准确呢?(把尺子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39、(1)在小组内先独自测量。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对测量有困难 的学生给予帮助。(2) 一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如:数学课本长:26厘米。宽:/、到19厘米,差4个小格。厚:/、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比1厘米少4个小格。(3)质疑:测量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测量的结果都不是整厘米。)(4)小结: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的结果,而测量的长度乂不 是整厘米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毫米”来表示。(板书:毫米的认识)2 .探究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直尺,观察直尺 上除了有厘米的刻度线外,你还发现了什么?(1)学生独立观察,小组交流。(2)小组代表汇报:生1

40、:直尺上除了有厘米的刻度线外,还启许多的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平均分成了许多小格。生2: 01厘米之间后10个小格。生3:每个厘米都被平均分成了 10小份。(3)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 的长度是1毫米。多媒体课件演示:01厘米之间是1厘米,有10小格,小格表示1毫米,所 以1厘米=10毫米,毫米可以用国际通用字母 mm表示。(板书:1 厘米=10毫米)3 .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1)量一量:引导学生动手量一量 1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毫米。)(2)做一做:师生一起用手势表小出 1毫米的长度。(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硬币、 直尺

41、、校通讯卡、学生出入证)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以毫米为单位的的?(多媒体演示:自动笔、碳素笔的标志0.5mm 0.7mm天气预报,今日的降水量达 到了 175mm)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数学课本的长是26厘米,宽是18厘米6毫米,厚6毫米。)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班内汇报、订止。(4)猜一猜:我们手中直尺的厚度是几毫米? (1毫米)同桌验证猜测结果是否准确。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1题。观察题中的插图,再填空,指名回答。教师强调:先把够用厘米作单位的数数一数是多少厘米,填上 单位是厘米的空;然后把不够1厘米的数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就 是多少毫米

42、,再填上单位是毫米的空。2 .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2题。(1)让学生独立量一量并填空。(2)集体交流、订正。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分米的认识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建立 1分米的长度概念。2 .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和计算。教学重点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1 .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中的一个“新朋

43、友” 毫米。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呢?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米、厘米、毫米。通过学习这些长度单位,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生1:我知道其中最大的长度单位是“米”。生2:我知道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势表示)生3:其中最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我还可以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生4:我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1米=100厘米,1厘 米=10毫米。2 .揭题: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在生活中,我们量物体长度的 长度启时还会用到一个长度单位一一分米。1分米有多长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知道了。(板书:分米的认识) 二、互动新授1.初步认识分米。(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2情境图

44、。)师:同学们,这就是1分米(师用手指课件表示的1分米)。请 同学们仔细观察,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 之间的关系呢?(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 行指导。(2)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在班内交流。生1:1分米里有10个1厘米,也就是说10厘米就是1分米。生2:从0厘米到10厘米的一段长度是1分米。(课件放大米 尺)因此,1分米=10厘米。(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鼓励: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说得太棒了!2 .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师:通过我们的观察,我们知道了 1分米=10厘米。那你能用 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拿出直尺,在直尺上找出

45、1分米的长度。(2)学生动手操作,试着用手势表示出 1分米。(3)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自己表示1分米的方法:生1:将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成1分米。(指出大拇指对准直尺的0刻度,食指指到10厘米的刻度上,从大拇指到食指之间是 10厘 米,也就是1分米。)生2:左手指着直尺的0刻度,右手指着直尺的刻度10,两手 之间的距离就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师: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了1分米的长度。太聪明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1分米。量一量:拿尺量一量你表示出的长度,看看准不准。比一比:同桌互相比一比1分米大拇指和食指叉开的大小(或 两手之怛的距离)。(反复两次)画一画:我们已经知道

46、了 1分米的大概长度,请同学们用直 尺在练习本上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交换用直尺量一 量,看看你画得准不准。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分米?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一根粉笔的长度;一支自动笔的长度; 喝牛奶时用的吸管的长度等。教师介绍身边一些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3 .教学“1米=10分米”。(1)我们已经知道了 1分米=10厘米,那么1米等于多少分米 呢?让学生思考猜测。请同学们观察多媒体课件上的米尺或软尺,数一数1米有几个1分米。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想法。学生汇报:我们观察了米尺,知道了 1分米=10厘米,就以10厘米为一段,1米中一共有这样的10段,也就

47、是10分米,所以1 米=10分米。(2)师:如果请你给我们所学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你认为应该怎样排呢?(米分米,厘米,毫米)4.教学例3。师:(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3页例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学习填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1)小组合作讨论。(2)班内交流,小组代表发百:生1: 2厘米=20毫米。想:1厘米是10毫米,2厘米就是2个 10毫米,也就是20毫米。生2: 80厘米=8分米。想: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里面有8 个10厘米,也就是8分米。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要求说出思考的过程。教师强调:1米=10分米,1分米=1

48、0厘米,1厘米=10毫米。2 .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7题。(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2)集体交流、订正。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认识千米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3课时 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 关系:1千米=1000米。2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学难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49、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在数学王国里有一座如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 学般的“五指山”,在这座山上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出示课件) 咦?拇指峰上住着的是谁呢?瞧!它来了。(点击课件出示:千米)它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一一千米。(板书:千米)二、互动新授1 .以题质疑。师:同学们,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千米有什么用? 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 要用到千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师:那么,带着我们的疑问,T来学习、了解千米吧!(板书: 千米的认识)2 .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1)提问: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现在跟老师T到操场上去看看。(课件

50、出示教材第26页例4:学校运动场的跑道图)质疑:我们学校运动场的跑道f 是 400米,那么,沿操场走 多少圈正好是1000米?学生小组讨论。指名汇报结果,并说明理由。教师课件演示。(学校运动场的跑道f是 400米,沿操场走2圈半正好是1000 米。400+400+200=100部。)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请你想一想,“1000 米”和“ 1千米”是什么关系?(是相等的关系)(教师板书:1千 米=1000米)师:1千米=1000米,读起来/、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先学生自己练读,然后小组内交流停顿方法,互读,最后指名 读。师指导读法并范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

51、当停顿。小结:千米也称公里(板书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2)到操场体验1千米的长度。教师与学生合作实地测量出100米的长度。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米长的线,全班同学T合作,把线连 接在一起测量出100米的跑离。让学生亲自走一走,数一数走多少步大约是100米,感知100 米的距离。问:几个100米是1千米? ( 10个100米是1千米。)那我 们来回走10次才是1千米。一起来走走看。学生走完后,说体会:走得好累呀! 1千米比100米远多了3 .认识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 米?(用这把米尺连续量1000次正好是1000米。)小结:

52、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千米=1000米。4 .感知生活中的“千米”。引导: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自由发言:公路边的指路标志上;路边的限速标志上;摩 托车、汽车的速度表上;地图上标的比例根据学生的发言,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标志图片。教师小结: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i)作单位。三、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布置作业:放学后和家长一起走1千米的路程,充分体验1千 米有多远。第二天在班上汇报说说自己的感受。2 .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六”第1题。(1)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订正。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

53、际选择适当长度单位进行填空。3.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六”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2)小组内交流、i止。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后反思】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单元第三单元课型新授课时第4课时 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 .能根据米与千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 .提高学生运用米和千米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解答与“千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调整一、谈话导入谈话:小灰灰想要看羊村举行的全羊运动会,可是路上有好几 道关卡,小灰灰过不去伤心极了。同学们,能帮帮小灰灰吗?(课 件出示练习题)好,我们T来帮小灰灰过关卡吧。1 .把新送到对应的信箱。1千米 50 毫米 60 分米 1 米100厘米1000米 5 厘米 6 米2 .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现在小火车开来了,只要答对车厢上的 题,小火车就会将我们送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