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粳70A系统选育报告_第1页
甬粳70A系统选育报告_第2页
甬粳70A系统选育报告_第3页
甬粳70A系统选育报告_第4页
甬粳70A系统选育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稻不育系水稻不育系“甬粳甬粳70A”70A”系统选育报告系统选育报告 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2014.82014.8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选育目的一、选育目的 二、选育经过与系谱二、选育经过与系谱 三、特征特性三、特征特性 四、与甬粳四、与甬粳3 3号号A A的比较的比较 为解决现有粳型不育系所配杂交粳稻及籼粳杂交稻组为解决现有粳型不育系所配杂交粳稻及籼粳杂交稻组合分蘖力较弱、丰产性和米质较差、熟期长等问题,加快合分蘖力较弱、丰产性和米质较差、熟期长等问题,加快选育适宜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种植的粳型杂交中稻和籼粳杂选育适宜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种植的粳型杂交中稻和籼粳杂交中稻强优势组

2、合,利用长江流域早熟晚粳稻的丰产、壮交中稻强优势组合,利用长江流域早熟晚粳稻的丰产、壮秆、稻瘟病抗性以及北方早粳的早熟、优质、耐低温特性,秆、稻瘟病抗性以及北方早粳的早熟、优质、耐低温特性,通过杂交选育和回交转育,育成壮秆、优质、抗病、异交通过杂交选育和回交转育,育成壮秆、优质、抗病、异交率高、不育性稳定的半矮生型早熟中粳不育系率高、不育性稳定的半矮生型早熟中粳不育系 。 一、选育目的一、选育目的二、选育经过与系谱二、选育经过与系谱 20022002年秋季在宁波用武育年秋季在宁波用武育97-4697-46为母本、以中作为母本、以中作59/59/春江早春江早0505的的F5F5代株系为父本杂交,

3、代株系为父本杂交,20032003年春季再用甬粳年春季再用甬粳4 4号号B B为母本与上述组合的为母本与上述组合的F1F1复交;复交;20062006年秋季宁波在该年秋季宁波在该复交组合复交组合F7F7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作父本,用滇代中选择优良单株作父本,用滇I I型细胞质型细胞质源粳型不育系甬粳源粳型不育系甬粳2 2号号A A作母本成对测交配组。作母本成对测交配组。20102010年秋年秋季母本季母本BC7F1BC7F1代,父本代,父本F15F15代,群体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代,群体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性稳定定型,组织小区繁种和测交配组不育性稳定定型,组织小区繁种和测交配组,2011,2011

4、年秋年秋季繁种季繁种5 5亩,多父本制种。亩,多父本制种。20142014年秋母本年秋母本BC10F1BC10F1代,父代,父本本F18F18代,组织鉴定。代,组织鉴定。 甬粳甬粳70A70A选育系谱选育系谱 三、特征特性三、特征特性 1 1、育性表现:、育性表现:甬粳甬粳70A70A不育性稳定,不育度高,属滇不育性稳定,不育度高,属滇I I型型细胞质源;叶鞘不包颈;花药细小,黄色呈棍棒状,湿细胞质源;叶鞘不包颈;花药细小,黄色呈棍棒状,湿度低、温度高、光照强的晴天中午,花药尾端轻微孔裂,度低、温度高、光照强的晴天中午,花药尾端轻微孔裂,微量散粉,微量散粉,A A、B B容易识别,有利于提高制

5、、繁种纯度。容易识别,有利于提高制、繁种纯度。花粉属染败型,经多代花粉镜检,花粉败育株率为花粉属染败型,经多代花粉镜检,花粉败育株率为100%100%,花粉败育度为花粉败育度为99.99%99.99%以上,以染败为主,甬粳以上,以染败为主,甬粳70A70A在不在不同世代、不同年度、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颖花育性均表现同世代、不同年度、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颖花育性均表现为稳定不育。经多年自交套袋育性鉴定,不育株率为稳定不育。经多年自交套袋育性鉴定,不育株率100%100%,不育度不育度100%100%。 2 2、生育特性:、生育特性:甬粳甬粳70A70A属早熟中粳不育系,在宁波属早熟中粳不育系,在宁波5

6、5月月1919日播种,日播种,8 8月月5 5日齐穗,播齐历期日齐穗,播齐历期7878天,主茎叶片天,主茎叶片1515叶左叶左右;右;5 5月月3030日播种,日播种,8 8月月1313日齐穗,播齐历期日齐穗,播齐历期7575天,主茎叶天,主茎叶片片1515叶左右;叶左右;6 6月月1010日播种,日播种,8 8月月2525日齐穗,播齐历期日齐穗,播齐历期7676天,天,主茎叶片主茎叶片1414叶;叶;6 6月月2525日播种,日播种,9 9月月8 8日齐穗,播齐历期日齐穗,播齐历期7575天,主茎叶片天,主茎叶片1414叶。同期播种年度间抽穗期较稳定,有利叶。同期播种年度间抽穗期较稳定,有利

7、安排制繁种花期,确保制繁种花期全遇。安排制繁种花期,确保制繁种花期全遇。 甬粳甬粳49A在宁波、合肥的生育期表现在宁波、合肥的生育期表现播种期播种期20132013年宁波年宁波播种期播种期20142014年合肥年合肥(月(月/ /日)日)齐穗期齐穗期播齐历期播齐历期主茎叶龄主茎叶龄(月(月/ /日)日)齐穗期齐穗期播齐历期播齐历期主茎叶龄主茎叶龄5 5月月1919日日8 8月月5 5日日7878天天15.215.25 5月月3030日日8 8月月1313日日7575天天14.914.96 6月月1010日日8 8月月2525日日7676天天14.314.36 6月月2525日日9 9月月8 8

8、日日7575天天14.114.13 3、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 甬粳甬粳70A70A半矮生株型,须根发达,根系粗壮,株型集散半矮生株型,须根发达,根系粗壮,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中,茎杆坚硬,叶鞘包节,抗倒力强,叶片挺适中,分蘖力中,茎杆坚硬,叶鞘包节,抗倒力强,叶片挺直。叶脉粗,叶色淡绿色,后期转色清秀,功能叶寿命长,直。叶脉粗,叶色淡绿色,后期转色清秀,功能叶寿命长,叶鞘、叶缘无色,直立穗,着粒稀,谷粒饱满,团粒型,稃叶鞘、叶缘无色,直立穗,着粒稀,谷粒饱满,团粒型,稃尖无色,无芒,脱粒容易。甬粳尖无色,无芒,脱粒容易。甬粳70A70A在宁波作单季种植,株高在宁波作单季种植,

9、株高105105,地上伸长节,地上伸长节5 5节,主茎总叶龄节,主茎总叶龄15-1615-16叶,主茎从基部第叶,主茎从基部第一节至穗节节间长分别为一节至穗节节间长分别为1.7cm, 8.5cm,17.5cm,21cm,34cm1.7cm, 8.5cm,17.5cm,21cm,34cm;粗度分别为粗度分别为0.80cm,0.75cm,0.7cm,0.5cm, 0.3cm0.80cm,0.75cm,0.7cm,0.5cm, 0.3cm。剑叶至倒。剑叶至倒5 5叶长度分别为叶长度分别为31cm,48cm,47cm,42cm,30cm31cm,48cm,47cm,42cm,30cm;宽度分别为;宽度

10、分别为1.6cm,1.2cm,1.2cm,1.0cm,0.8cm1.6cm,1.2cm,1.2cm,1.0cm,0.8cm;穗长;穗长24cm24cm,每穗总粒数为,每穗总粒数为185185粒,着粒密度粒,着粒密度7.77.7粒粒/cm/cm,单株有效穗,单株有效穗1212个,千粒重个,千粒重2424克。克。 甬粳甬粳70A70A在合肥种植,株高在合肥种植,株高 ,地上伸长,地上伸长节节,从基部第一节至穗颈节节间长分别节节,从基部第一节至穗颈节节间长分别、,粗度分别为,粗度分别为、。剑叶至倒。剑叶至倒5 5叶长度分别为叶长度分别为、;宽度分别为;宽度分别为、1.01.0。穗长穗长,每穗总粒粒;

11、着粒密度粒,每穗总粒粒;着粒密度粒/ /。单株。单株有效穗个。有效穗个。甬粳70A抽穗期群体表现甬粳70A开花表现4 4、异交特征、异交特征 甬粳甬粳70A70A花期、花时集中,一般见穗当天或次日开花,花期、花时集中,一般见穗当天或次日开花,开花后第二天至第四天盛花,单穗开花历期开花后第二天至第四天盛花,单穗开花历期6-76-7天,单株天,单株开花历期开花历期10-1210-12天,全田开花历期天,全田开花历期12-1412-14天。在宁波天。在宁波8 8月下月下旬至旬至9 9月上旬的高温高湿天气,花时集中,一般月上旬的高温高湿天气,花时集中,一般10:0010:00时始时始花,花,10:30

12、-11:0010:30-11:00盛花,盛花,11:3011:30时终花,开花出现一次高峰,时终花,开花出现一次高峰,日单穗开花量可多达日单穗开花量可多达50-6050-60朵颖花。低湿环境下花时延后,朵颖花。低湿环境下花时延后,一般一般11:0011:00时始花,时始花,11:30-13:0011:30-13:00盛花,盛花,13:3013:30时终花,时终花,开花出现二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开花量占全天的开花出现二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开花量占全天的60%60%,第,第二次高峰占二次高峰占40%40%。甬粳。甬粳70A70A柱头不外露,开颖角度中等,开柱头不外露,开颖角度中等,开颖时间较长。在宁波

13、颖时间较长。在宁波8 8月下旬开花,开颖角度月下旬开花,开颖角度450-460450-460,开,开颖历时颖历时30-4030-40分钟。分钟。 5 5、稻米品质、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42014年年测定,糙米率测定,糙米率82.9%82.9%、精米率、精米率74%74%、整精米率、整精米率33.4%33.4%、粒长、粒长6.26.2、长宽比、长宽比2.42.4、垩白粒率、垩白粒率33%33%、垩白度、垩白度4.6%4.6%、透明度、透明度4.04.0级、碱消值级、碱消值4.34.3级、胶稠度级、胶稠度8080、直链淀粉、直

14、链淀粉11.7%11.7%、蛋、蛋白质白质11.2%11.2%。 6 6、抗逆性、抗逆性 甬粳甬粳70A70A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据浙江省农科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据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院植微所20142014年抗性鉴定:甬粳年抗性鉴定:甬粳70A70A稻瘟病抗性,叶瘟稻瘟病抗性,叶瘟1.81.8级,穗瘟平均级,穗瘟平均1 1级,最高级,最高3 3级;白叶枯病抗性级;白叶枯病抗性5 5级。甬粳级。甬粳70A70A茎杆坚韧,抗倒力强。茎杆坚韧,抗倒力强。 7 7、主要优缺点、主要优缺点n甬粳甬粳70A70A的主要优点:的主要优点:花粉败育彻底,不育度高,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不育度高

15、,不育性稳定;花药细小黄色,极微量散粉,有利于提高制、繁种质量;花药细小黄色,极微量散粉,有利于提高制、繁种质量;花期集中,花时早,有利于提高制、繁种产量;早熟中粳、花期集中,花时早,有利于提高制、繁种产量;早熟中粳、矮秆、叶鞘包节、下弯穗,有利于选配抗倒性强、熟期早矮秆、叶鞘包节、下弯穗,有利于选配抗倒性强、熟期早的杂交中粳及籼粳杂交中稻强优势组合;中抗稻瘟病、中的杂交中粳及籼粳杂交中稻强优势组合;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白叶枯病。 n甬粳甬粳70A70A的主要缺点:的主要缺点:柱头外露率偏低;褐稻虱抗性、条纹叶柱头外露率偏低;褐稻虱抗性、条纹叶枯病抗性及米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枯病抗性及米

16、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8 8、所配组合、所配组合 用该不育系已于用该不育系已于20092009年繁殖并配组甬优年繁殖并配组甬优70507050,于,于20132013年申请参加安徽省中粳联合鉴定试验并通过,年申请参加安徽省中粳联合鉴定试验并通过,20142014年进入安徽省中粳区试。年进入安徽省中粳区试。 四、与甬粳四、与甬粳2 2号号A A的比较的比较(1 1)相同点:均为粳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均为滇)相同点:均为粳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均为滇型型质源,育性稳定,不育度高;均为半矮生株型,叶鞘包节质源,育性稳定,不育度高;均为半矮生株型,叶鞘包节度高;均较抗稻瘟病。度高;均较抗稻瘟病。(2 2)不同点)不同点: :光温反应不同:甬粳光温反应不同:甬粳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