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材料_第1页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材料_第2页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材料_第3页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材料_第4页
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公共部门的构成:社会部门可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是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是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又称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往被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公共部门既包括第一部门即纯粹的公共部门(政府组织),也包括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纯粹性”非公共部门(竞争性工商企业)的特点:1、它的投资主体是私人。2、它所提高的产品一般是私人物品。3、它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公共部门决策的特点1、决策主体的公共性(谁来决策)。即公共部门决策必须由公共组织按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2、决策内容的公共性(决

2、策什么)。即其决策内容主要是公共领域的事务。3、决策方式的民主化(怎样决策)。民主决策与公共参与是其决策方式的基本特点4、决策准则的公益性(根据什么决策)。这是公共部门决策与私人企业决策的本质区别之一、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研究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即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第一,必须认真总结公共部门决策的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第二,公共部门决策理论必须接受公共部门决策实践的检验。第三,研究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公共部门决策实践主体兼容法,即立足于现代中国,兼容古今中外立足于现代中国就是要从现代中国的实践出发去努力解决

3、公共部门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为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的决策实践服务。我国公共部门决策的四个基本特点:1、我国是一个大国,公共部门决策十分复杂,其作用范围也相当大。2、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共部门的决策应当从人民的利益出发。3、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公共部门的决策必须由党的领导和参与。4、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的决策从理论到方法都还比较落后。 吸收创新法,即吸收现代的一切科学成果来丰富和充实公共部门决策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和内容上的创新。第一,从某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吸收那些有关公共部门决策方面的知识或成果。第二,从某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吸收一些方法或方

4、法论原则。第二章从经验决策到科学决策一、经验决策及其方法经验决策:决策者凭经验制定决策的活动与过程,或者说凭经验进行决策(经验决策不等于主观任意决策)。经验决策的基本方法: 直接判断法一一根据经验对各个方案进行直接判断,是经验决策法中最简单的决策方法。 淘汰法一一对全部备选方案进行筛选,淘汰一些达不到要求的的方案。筛选淘汰后所剩下的方案应该得到起码的的满意程度,一般称为临界水平。筛选淘汰的最主要依据:主要或关键目标。 排队法一一通过综合判断把备选方案按优劣顺序排成队,然后选择其中的最优方案。排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单目标排队法,二是多目标决策排队法。 归类法一一把全部备选方案分为几大类,然后进行

5、选择。具体办法有两种。一是从上往下分组淘汰,二是从上往下先选类,后定方案。科学决策的发展趋势: 决策分析方法的科学化,主要表现为决策分析的数学化、模型化。 决策分析手段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分析手段的电子计算机化。 软方法(行为方法)与硬方法(数学模型方法)的结合。第三章中国的决策文化与基本经验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决策文化观念中庸决策观(孔子):主张人们在决策过程中选择自己的行为目标和方案时应“适可而止”,达到中等程度的要求和水平即可,以“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作为决策行为的基本准则。拉弗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

6、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无为”决策观(老子):主张人们在决策过程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和方案时应顺应自然,“无所作为”。“经验”决策观(墨子):决策人在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对行为目标和方案进行选择时,主要应根据实际经验和行为效果。(这里的经验既包括个人的直接经验,也包括他人的问接经验)经验是决策的依据,也是判断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权谋”决策观(商鞅、中不害、韩非、慎到):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一定的“权势”和“谋略”为前提。决策者没有一定的“权势”做基础,不讲究一定的谋略,决策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知变”决策观(孙子):决策

7、正确的关键在于决策者了解信息量的多少和信息是否准确,决策者能否正确地理解信息与处理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估计以及决策者能否根据时间、地点、情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自己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强调“知”(信息)和“变”对决策的重要性是这种决策文化观念的基本特点。二、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决策的指导意义:(1)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作为决策的前提。(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做出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决策。(3)注意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跟踪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决策。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的方法:1、调查研究,解剖麻雀的方法。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集中群众

8、的愿望和要求。 将制定出来的决策拿到群众中去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制定出来的决策拿到群众中去检验。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1、从个别的领导实践中总结出带普遍性的经验,从而制定出决策;2、把形成的决策拿到群众中去贯彻实施,加以检验,总结新的经验,又根据新的经验去修正原有的决策。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在决策中的积极性。三、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基本经验:1、坚持共产党在政府决策中的领导地位。2、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方法。3、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4、尊重专家意

9、见,按科学态度决策我国政府决策的主要教训:1、没有一套完善的决策制度。2、决策研究缺乏公开性和民主性。3、缺乏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四、当代中国公共部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内容:1、决策研究的科学化。2、决策过程的程序化决策民主化的基本内容:1、决策参与的民主化。2、决策讨论的公开化公共部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保障机制:1、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2、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3、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4、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第四章现代西方决策理

10、论模式一、理性决策模式(科学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发现问题一一提出目标一一设计方案一一预测后果一一分析比较一一选择方案。在进行上述活动中,作为决策者的人始终是理性的,每一步活动都是理性活动,不存在任何非理性的成分,整个决策过程都是理性化的。理性决策模式的适用条件:1、决策者能够得到所需要的全部详细决策信息。2、决策者能够了解所有人的社会价值偏好。3、决策者能够找到所有的决策方案。4、决策者能够准确地预测和估计每一方案所产生的全部后果。5、决策者能够选择最经济有效的决策方案。二、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满意决策模式)满意决策原则:在决策时确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限

11、度的替代办法,如果考虑中的替代办法满足了或者超过了所有这些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就是令人满意的。这就是说,可以选定这个方案,并执行这个方案。决策的程序(四阶段论):1、“情报活动”,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2、“设计活动”,找出可能的决策方案。3、“抉择活动”,在各种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4、“审查活动”,对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价。三、渐进决策模式渐进决策的基本原则:1、按部就班原则。2、积小变为大变原则。3、稳中求变原则推行渐进决策的原因:1、政治的一致性决定了决策的渐进性。2、技术上的困难决定了决策的渐进性。3、现行计划的连续性决定了决策的渐进性四、混合扫描决策模式(综合扫描决策理论)混合扫描决策模式的

12、主要观点:1、理性决策方法与渐进决策方法相结合。2、根本性决策与非根本性决策相统一五、公共部门决策模式的选择选择公共部门决策模式的基本原则:1、决策内容与决策模式相统一的原则。2、主导决策模式的原则。3、决策模式互补的原则为什么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模式是渐进决策模式?1、这是由公共部门决策的内容特点决策的(即内容的广泛性、宏观性)。2、这是由公共部门决策的客观环境决定的(即环境的复杂性)。3、这是由公共部门决策的实际过程决定的(或这是决策者决策能力的有限性决定的)如何正确理解渐进决策模式是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模式? 基本模式不等于唯一模式,它并不排除其它决策模式在公共部门决策过程中的运用。 对于渐

13、进决策过程中的一些“小决策”,要尽可能运用理性决策模式。 在渐进决策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 要注意把握渐进决策的规律性。第五章公共部门决策体制公共部门决策体制:公共部门决策的组织机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公共部门决策的组织机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决策的枢纽系统、信息系统、咨询系统、控制系统。现代决策体制常由五大系统组成:智囊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信息系统和监督系统。现代决策体制由六大系统组成:决策决断系统、决策智囊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决策监督系统、决策反馈系统一、公共部门决策的枢纽系统决策枢纽系统是公共部门决策的中心,是领导、组织整个决策活动和最后从事抉择方案的领导核

14、心。其特点是:1、具有最高决策权力。2、负有主要领导责任。3、必须是一个领导集团。4、必须一体化。决策枢纽系统的基本任务:1、调查研究,发现决策问题,并确定决策议题(决策议题是指从众多的决策问题中选出的当前需要进行决策的问题)。2、确定决策目标。3、选择、确定方案。4、检查、监督决策的执行。5、组织并领导整个决策工作二、公共部门决策的信息系统决策信息的作用:1、借助信息发现问题;2、依靠信息确定目标;3、根据信息制定方案;4、凭借信息抉择方案;5、依靠信息实施决策;6、利用信息检验效果决策信息系统:为决策中心收集、处理和传输有用、准确和及时的信息的一个信息服务机构。决策信息系统的种类:纵向传输

15、信息系统。它将不同级别的组织之间的信息进行传播。横向传输信息系统。它对同一级别组织系统的信息进行传播。,综合传输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作用:(1)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信息。(2)提供制订方案的依据。(3)帮助进行方案比较和选优。(4)控制决策和计划执行的最佳状态三、公共部门的决策咨询系统决策咨询机构的特点:1、具有鲜明的政治性;2、具有合理的智力结构;3、研究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决策咨询系统的作用:1、帮助决策者对决策问题做出客观的判断;2、帮助决策者对决策问题做出内行的判断;3、帮助决策者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决策信息;4、帮助决策者提供备选方案。决策咨询系统发挥作用的条件:1、思想:要产生出符合社

16、会发展趋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知识。2、问题:要善于发现现实中存在的影响社会发展的真实问题,并且对这些实际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深刻分析,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3、责任:对社会发展担负起公共责任。4、战略:善于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建议。5、人才:人才是智库的核心资产。6、网络:拥有多元而通畅的合作网络。7、特色:具有自己的明显特色。我国决策咨询机构的特点:有的从属于政府部门;有的参与决策;有的组织形式带有柔性。我国公共部门的决策控制机构: 行政控制系统:主要是从政策或有关规定的角度对下级政府政府部门的决策实行控制;它主要是控制下级政府部门决策的合政策性或合规定性。 司法控制系统:从法

17、律的角度对公共部门的决策实施控制;它主要控制决策的合法性。 权力监督控制系统:控制决策符合人民利益或公共利益的特性。关于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审查的建议:一、依据宪法和法律,补偿是征收合法有效的构成要件,应当在房屋拆迁之前完成,而条例却将本应在征收阶段完成的补偿问题延至拆迁阶段解决。二、依据宪法和法律,征收、补偿主体应该是国家,征收补偿法律关系应该是行政法律关系;而条例却将补偿主体定位为拆迁人,将拆迁补偿关系界定成民事法律关系。三、依据宪法和法律,对单位、个人房屋进行拆迁,必须先依法对房屋进行征收,而条例却授权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没有依法征收的前提下就可给予拆迁人拆迁许可。第六章公共部门决策

18、的类型、原则与程序一、公共部门决策的类型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是按决策问题是否会重复出现来划分的。如果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重复出现的,称之为常规决策;如果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重复出现的,称之为非常规决策。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的内涵: 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是按决策问题的重要性来划分的。 战略决策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有方向性的、与整个国家或公共部门发展远景有关的重大决策。战术决策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做出的决策。高层决策:公共部门组织体系中处于高层领导地位的决策集团所做的决策。中层决策:公共部门组织体系中处于中层领导地位的决策集团所做的决策。基层决策:公共部

19、门组织体系中处于低层领导地位的决策集团所做的决策。二、公共部门决策的原则信息充分原则:一是指信息要全面,二是指信息要准确。可行性原则:决策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是能够执行得了的。系统分析原则:1、要求从系统的角度去把握决策中的各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各个要素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的主次关系,先后关系,达到系统的完整和平衡;2、在对决策进行分析时,必须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对比选优原则:把若干个方案分别进行评估,然后以一定的标准作为衡量的标志,对它们一一进行比较,择其优者而取之。集团决策原则:一是指公共部门的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由决策集团做出;二是指要让咨询参

20、谋机构及其人员参与决策过程并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时效原则:公共部门决策的效力有一定的时间期限,一项决策只有在一定的时间里做出并得到执行,才是有效的。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在我国公共部门的决策中,必须把公共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政治价值优先的原则:公共部门的决策必须维护社会的政治价值,把政治价值放在其它价值之上。体现公民意志的原则:公共部门决策必须建立在民主的的基础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从而使决策充分体现公民的意志。三、公共部门决策的程序六阶段说认为决策过程有六个阶段:(1)发现问题:这是决策过程的起点,也是找出需要决策的原因。(2)确定目标:这是决策的前提,也是正确决策的保证。(3)设计方

21、案:设计出多种备选方案。(4)分析评估:分析方案是否具备实施条件,对方案的代价和效果进行预测。(5)方案选优:这是决策过程的关键。(6)实施方案:这是决策的目的,也是决策的归宿决策程序的灵活性:1、跳跃型。即在进行决策时,决策者不必按部就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跳过某个阶段或过程。它有如下两种情况: 由经验引起的跳跃。即决策者有丰富的决策经验,因而可以直接某个阶段或过程。 由决策问题所引起的跳跃。决策对象非常简单或决策者对此十分熟悉,因而可以直接某个阶段或过程。2、交叉型。决策过程中的某些阶段相互交叉、重叠。3、贯穿型。即在决策过程中,某项工作贯彻于整个决策过程的始终,但又很难把它作为一个独

22、立的阶段划分开来。第七章公共部门的决策问题与目标一、公共部门的决策问题公共部门决策问题的类型及特点: 确定性决策问题。其特点是:它所面对的自然状态是一种既定的情况,即一种已知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可以提出各种具有确定结果的方案。 风险型决策问题。其特点是:不论决策者提出和采用哪种方案,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 非确定性决策问题。其特点是:决策者无法把握确定的结果。发现决策问题的程序和方法:1、把握衡量实际情况“应当如此”的预期标准。2、准确了解客观现状。3、将客观现状与主观标准加以对照。4、分析客观现状与主观标准的差距之所在及其程度。二、公共部门决策目标的确定第八章决策方案的设计

23、与分析一、公共部门决策方案的设计公共部门决策方案的特性: 完整性:方案应该包括实现决策目标的全部措施。 多样性:对一项决策来说,应尽可能设计出更多的方案,以便充分地比较和选择。,排斥性:不同的备选方案之间必须相互排斥。 多因素性:制定公共部门的决策方案往往要受到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设计方案的主要任务:对方案的具体细节加以确定,包括:具体步骤、方法、成本、效益等。设计方案的步骤:1、初步设想。了解大概可以提出多少个方案;将各个方案的轮廓勾画出来。2、具体设计。方案设计者的主观条件:1、对问题和目标的了解和理解程度。2、信息和经验。3、知识水平。4、思维能力。5、考虑问题的周全

24、性。考虑问题的周全性,包括对问题做水平考察和历史考察两个方面。水平考察,指对问题的左右关系进行考察;历史考察指考该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前景等,考察它产生的原因及其将来可能的结果。灵感在设计方案中的作用:灵感能在紧张的思维过程中突然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新方案。联想: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把两种概念或事件联系起来,从一个已有概念引出一个新的结论或方法。联想在设计方案中的作用:通过联想,能够从以往执行过的方案或其它事件中,引出新的方案。二、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决策方案评估)条件分析:分析决策的实施是否已具备了条件或有创造条件的可能性。成本分析:分析一个方案所要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总和,并将各方

25、案进行比较。效果预测:1、对客观条件变化的预测。2、对方案在各种条件下预期效果的预测。3、对方案的各种效果进行全面预测。效益分析:将方案的预期效果与实施这一方案所付出的成本加以比较,从而得出决策者在该方案中所实际增加的有效利益。利益分配的限制性分析:对利益分配和调节的限制进行分配,把它控制在一个最佳限度内,以减少决策在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提高其政治可行性程度。制度限制性分析:分析决策方案与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看决策的实施是否与各种制度的基本要求相一致。政治资源限制性分析:分析决策与政治资源的关系,看决策的实施是否有必要的政治资源。第九章决策的定量分析及其方法一、定量分析的基本模型决策的定量

26、分析:主要是通过研究决策问题的客观关系和其内部量的规定性,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求数学模型的解以确定决策的期望值,以其期望值作为选择决策方案参考的一种科学决策方法。决策模型的主要五个因素:状态、方案、概率、报酬函数和最优期望值定量分析模型的表示方法有:表格法、矩阵法、决策树法、几何法决策树图形的内容包括:决策点、方案枝、自然状态点、概率枝、概率枝末端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确定型决策分析方法:直接比较法;盈亏平衡决策方法。(方程式法QP=FQV+m-Q=F/P-V、图解法)第十章决策的定性分析及其方法定性分析对公共部门的决策十分重要的原因:公共部门决策具有的公共性,其首要目标是为公众服务,并且它常

27、常与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公共部门决策中相当部分方案的量的方面难以把握,对于这类决策方案,只有通过定性分析才能进行比较,一些重大战略决策就是如此。二、价值观与决策的定性分析公共部门决策中的价值一般可分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公共部门决策的价值观:公共部门和公共部门决策者的价值观念体系三、定性分析的方法逻辑的方法辩证的方法(也称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直觉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在决策中主要运用理性对决策及其方案进行定性的一种基本方法。应用逻辑方法对决策方案进行定性分析应注意: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合乎逻辑性逻辑方法的意义:运用逻辑方法,可以发现决策及其方案的新特性运用逻辑方法,可以提高人

28、们对决策定性分析的效率逻辑方法能够帮助人们合乎逻辑地表达和论证思想,对错误的分析给予准确的指正,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决策定性分析的正确性。第十一章决策行为分析及其方法一、行为科学与行为方法行为科学的产生: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从霍桑实验开始的。 霍桑实验:在霍桑工厂进行的有关提高工作效率的试验。这次实验得出了几条重要原理:1、工人是“社会人”,具有多方面的需要。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2、企业中除了有正式组织外,还有非正式组织,它对生产力提高有很大影响。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职工满足度的提高而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对“人性”的新认识

29、: 只要有一定的条件,每个人都会努力去取得成就。 任何理智正常的人都具有想象力、发明才能和创造性。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普通人的潜能只得到了部分利用。集体决策理论依据: 决策集团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愿意在决策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承担责任。 让更多的人参与决策,就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人们的才能和创造性,因而决策正确的可能性就越大。领导者应该最大限度地让其下属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照他们的重要程度和发生顺序,由低级的需要开始,向上发展到高级的需要,呈阶梯状,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低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之

30、后,才能发展到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当然,这种顺序也有很多例外。“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程度,一个欲望满足了,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人几乎整个一生都总是在希望着什么,因而也引发了一切(马斯洛)“人们往往以为吃饱喝足,问题就解决了;而事实是,这个时候,问题才真正产生。”(哲学大师弗罗姆)为了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必须根据各自的需要对人们给予有效的激励。激励是通过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以促使他产生某种行为。对于处于不同需要层次上的人只有给予相应的需要才能对他起到激励作用。(古典理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人的低层次需要,而没有看到人的高层次在亚、1W女)二、决策

31、行为的激励积极行为及其对决策的作用:决策的积极行为是指决策参与者所表现出的有利于制定出正确决策的行为。决策的积极行为的表现: 创新行为:指决策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敢于提出新思想、新方案、新办法的行为。 揭短行为:指决策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敢于指出决策方案的缺点和错误的行为。 协调行为:指决策参与者善于与他人协调、合作共事的行为,甚至包括与自己的对手寻求一致的行为。决策积极行为的激励方法: 头脑风暴法:敞开思想,不受约束,畅所欲言。有人称之为“畅谈会”,是一种用会议形式求取方案的办法。 对演法:其特征是相互反驳和指责。采用对演法主要有两种情况:1、决策问题需要做出一种非此即彼的决定;2、在决策问题上

32、被分裂为两个彼此对立的集团。 共同协商法:采用共同协商法来解决双方冲突的问题。三、决策行为的控制消极行为:决策参与者所表现出来的有碍于制定出正确决策的行为。决策参与者的消极行为: 利己行为:只从自己的利害关系出发来考虑决策的行为。 护短行为:为决策过程中的错误方案辩护。 冲突行为:决策参与者之间相互对抗。决策消极行为的控制方法: 提喻法:它包括两种具体方法:1、将决策问题化大为小、化整为零;2、采用类比方法,不讨论决策问题本身,而讨论与之相似的问题。 方案前提分析法:不直接讨论方案本身而改为讨论它的前提假设。 德尔菲法:其特点是专家估计和匿名性。四、决策中的听证制度与思想政治方法听证制度:决策

33、听证又称辩明性听证,指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听取有关团体、专家学者的意见,特别是听取与该决策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的意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就是把科学引入决策过程中,运用民主和科学的方法,把决策变成集思广益的、有科学根据的、有制度保证的过程。听证制度的内容:事先通知;听证主体;证人证言;听证笔录与报告。听证制度对决策者行为的影响:1、能够激励决策参与者的积极行为;2、能够控制决策参与者的消极行为听证制度可以促进公共部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表现:1、它是公共部门在决策过程中获取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2、它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可行性;3、它有利于实现公共部门决策目标和决策方式的民主化。决策

34、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组织者通过对决策的参与者或执行者进行思想教育和耐心细致的说服引导工作,动员他们为实现决策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思想工作与行为激励:政治教育与行为激励;疏通与行为激励;表扬与行为激励 思想工作与行为控制:思想转变与行为控制;引导与行为控制;批评与行为控制。第十二章决策方案的选择与实施一、决策方案的选择现实性最优准则:“现实性”是说,一方面是客观的,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它是被决策者已经认识到的或发现了的,并非仅仅是潜在的。所谓“最优”是说,在决策者已制定出的或知道的诸方案中,在现实可行的条件下,它是最优的。系统性最优准则:决策者在选择方案时应从系统论的基

35、本原则出发,运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在特定环境下选择系统内的最优方案。 整体性原则:将决策作为有机关联的整体,从整体出发研究决策目标子系统、方案子系统及其它子系统之间,以及决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决策问题的实质,设计并选择最佳决策方案。 综合性原则:1、决策系统的目标具有综合性;2、对每一决策方案应综合考虑其产生的效益和引起的各种后果。 最优化原则:在特定条件下,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使系统实现最理想的目标,在制定和选择决策方案时,这一原则的要求就是找出最优方案。效用性最优准则:决策者在选择决策方案时总是根据自己对决策方案效用的判断进行选择。 不同的决策者对同一决策方案效用的评估是

36、不同的,因而必然会进行不同的选择。 保守型的决策者;进取型的决策者;中间型的决策者。二、选择决策方案的方式: 首长(个人)决定方式:在公共部门决策过程中由公共部门首长选择并确定决策方案的一种决策方式。它是个人决定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个人决定方式的特点:1、决策主体是单个有生命的个体,决策方案的最终选择是决策者个人。2、决定过程是决策者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决策问题进行判断并作出决断的过程。3、决策问题是决策者个人能够全权处理的问题。4、个人对决策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首长决定方式的优点:1、决策权力集中,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2、决策权力明确,能够避免决策过程中的相互推诿现象。3、决策责任明确,能够提高决策者的责任心,能够避免对决策后果无人负责的现象。首长决定方式的缺点:1、易于造成决策失误。2、容易形成决策中的“一言堂”,不利于决策民主制度和民主作风的形成。3、难免造成决策权的腐败。 集体决定方式:在决策过程中决策方案的选择或最终决定权由一个多人组成的集体来行使的一种决定方式。集体决定方式的特点:1、集体决定的主体不是一个而是多个个体。2、在集体决定的主体构成中,各个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地位是平等的。3、集体决定通常是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来作出。4、集体决定方式是民主决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集体决定方式的优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