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总学时: 课程类别: 任课教师:开课单位:职 称: 授课专业:授课班级:男星Q举稔JINGCHl" (TNnTRSITY OF TECHNOLOGY授课教案(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微生物学B1300700348总学分:3专业必修课陈哈生物工程学院讲师生物工程13级生物工程1班荆楚理工学院教务处制第工周,第 1 次课(2 学时) 授课题目授课进度授课日期2015年3月4日(教学章、节第一章绪论或主题)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了解微生物的发现与微生物学发展;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
2、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 教学 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目标教学 重点重点: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研究微生物的重要意义教学 难点难点: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教学 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 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 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 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 V,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 论、 思考 题、 作
3、业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今臼义献1沈萍.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李华钟,诸葛健.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3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黄秀梨,辛明秀.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一、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 , Microbe ) 指一群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用肉眼难以看见或难以看清楚的低等生物的通称。不是一个分类学上 的名词。主要包括:原核危生物;细IB球线园,立克次氏体手支原体j衣原体工应细围,珊陶型颉生物Y真核黄生物】结母函.毒
4、菌j大型直菌:及原生动物*祖生物1L单绢胞盍类,-芈罡胞型盥生牧;病毒*亚病毒(包括类病毒,现病毒,肮病毒;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一)一个难以认识的微生物世界微生物是存在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 物,但直到大约 300年以前才真正有意识地看到微生物,其原因是由 于个体微小、群体外貌不显、杂居混生、因果难联。(二)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重点)1-史前期和初创期一一微生物的发现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ek ) 首次观察到了细菌。2、奠基期(重点介绍巴斯德、科赫等重要代表人 物的贡献);3、发展期(与生命科学的其他学科一起共同发展)18
5、97年发现了酵母菌的无细胞抽提液可将蔗糖转化为酒精,并对葡萄 糖进行酒精发酵获得成功。从此微生物进入了生化研究阶段,并诞生 了生物化学学科。此后,微生物生理和生物化学两个学科紧密结合, 共同发展。4、成熟期标志: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建立。微生物成为分子生物学中的重要 研究对象。(1) 20世纪70年代后微生物成为生物工程学科的主角;(2) 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3) 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水平;(4) 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5) 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三、研究微生物的重要意义(重点) 微
6、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二)微生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医药、环保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微生物也有可能引起毁灭性的灾害;(四)、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四、微生物的共同特性(举例说明)体积小、面积大 代谢旺盛、繁殖快速 适应性强,容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授课进度第2周,第_2_次课(_2_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3月11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 或主题)第二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A节原核微生物教学 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的基 本结构特点和生活特性,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教学 重点重点:原核微生物细胞壁的多
7、样性细胞壁、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教学 难点难点:细胞壁中肽聚糖的结构与功能教学 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 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 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 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 V,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 论、 思考 题、 作业什么是缺壁细菌?今臼义献1沈萍.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李华钟,诸葛健.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
8、: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节原核微生物、细菌的形态和大小(一般介绍).看鼻功能生长能力一个知典 < 分化(形志和功能的变化)fi号传号I进化细菌的基本形态:球形、杆形和螺旋形细菌的特殊形态:举例:古细菌的星形、叶形等;细菌的异常形态介绍外界因素温度、营养条件和培养时间等对形态的影响。细菌的大小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微米2、细菌大小的表示方法:3、细菌的大小二、原核微生物细胞壁的多样性细胞壁(1)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特点:厚度大(2080nm);只有一层一一90%太聚糖,10懈壁 酸(2)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两层:广? -的肽磐赳层fpeptidM&c
9、Mi(不含礴酸)” 聋德 t fpwjdy %41 psI外膜由打membnm j磷脂Jr(3)古生菌的细胞壁(4)缺壁细菌(5)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细菌的染色1、细菌染色的概述2、细菌的革兰氏染色(重点)(1) 革兰氏染色的过程步膜方法若果超此Sft碱一驮30s索色庭媒财1蹦迎仍为费住仍为黄隹貌告蜉外乙630s保脚惟费去素查复染肥I显黄色打皂(2) 革兰氏染色的意义授课进度第2周,第2次课(_2_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3月13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 或主题)第二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A节原核微生物教学 目标1、解原核微生物的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并掌握其功
10、能;2、掌握原核微生物的特殊结构:荚膜和粘液层、鞭毛和纤毛、芽抱、伴抱晶 体的功能。3、理解并掌握放线菌的形态、生理、繁殖及菌落特征、放线菌的分类及常用 放线菌;理解蓝细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以及古生菌的基本 特点。4、补充古细菌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教学 重点重点:细菌细胞的结构;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步骤;教学 难点难点: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革兰氏染色的原理;质粒的结构和功能;芽抱的特 征。教学 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 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
11、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 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 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 V,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 论、 思考 题、 作业什么是缺壁细菌?今臼义献1沈萍.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李华钟,诸葛健.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细菌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膜(一般介绍)细胞膜的结构与化学组成原核细胞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原核细胞膜的功能古生菌的细胞膜(三)细胞质及其内含物(一般介绍)1、细胞质2、核糖体3、贮藏性颗粒:异染粒、聚3-羟丁酸、肝糖粒、淀粉粒
12、、脂肪粒、硫粒和液泡4、气泡核区(一般介绍)、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和首募电为造的蝶式由细菌细胞内的特殊构造-芽胞(重点和难点)(1)芽抱的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2)能形成芽抱的细菌种类(3)芽抱的组成和结构(4)芽抱的形成过程(5)芽抱的特性(6)芽抱抗热机制(7)芽抱的本质(8)研究芽抱的意义(9)伴抱晶体授课进度第3周,第£_次课(_2_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3月18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 或主题)第二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真核微生物教学 目标1、掌握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鞭毛等结构的特征及功能。2、了解酵母菌、霉菌; 蕈菌等真菌类群的联系与区别,熟悉真菌及真菌细胞 的一
13、般构造及特征;3、掌握真菌的无性及后性繁殖的主要方式、繁殖过程及特点,了解真菌繁殖 方式及其繁殖方式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关系,理解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价值及 分类地位;教学 重点重点: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繁殖方式;霉菌的形态、结构、菌丝的类型及 菌丝的特殊形态、繁殖和池子类型。教学 难点难点:酵母菌繁殖方式、生活史;霉菌菌丝的类型及菌丝的特殊形态、繁殖和抱 子类型。教学 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 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 工序法(技能课),
14、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 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 V,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 论、 思考 题、 作业真核微生物鞭毛的结构特点。比较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区别。今臼义献1沈萍.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李华钟,诸葛健.微生物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节真核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真核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细胞器生 物。一 细胞壁真菌的细胞壁(1)酵母菌的细胞壁外层:甘露聚糖。约占30%以a -糖昔键联结(并非所有酵母菌都 有)网状。去除,细胞可维
15、持正常。中层:蛋白质含6- 8%,为酶类起催化作用。内层:葡聚糖 约占30-40%,由D-葡萄糖以3 -糖昔键联结。赋予 机械强度。(2)丝状真菌的细胞壁无定形的葡聚糖:3 ( 1-3)、3 (1-6)组成粗糙网:糖蛋白组成蛋白质层几丁质微纤维丝:最内层,放射排列 二鞭毛与纤毛三细胞质膜四细胞核五细胞质和细胞器第三节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比较1 .总体比较细跑大小较大(> Juirik )较小1 V<2um有金楚成分好然森、几丁国步为肮雌斑细曝中窗1G有无(支原体制外)a3皿出是由无有境融搏n无鞭毛特构如有,粕.9中理忸有,曲,葡单箱至运动方式挥鞭式旋转马达式遗传重鲂我育性或速港悭3
16、1辅化.转异.檀含篇殖方式育慢,无慢等药种一循无佳(二分壑)2 .细胞质比较:晒体刊无海菌体有无叶母体光合自养生搦有无真漕泡有些有无80S70S同兴无部分有端也住有无高尔基体有无3 .细胞核比较M有无DNAftS债15%)高(10%)fflSQ有少或无有无染色体裁HK>1有空分翦有无减效疗整n无4 .生理性比较:氧化磷酸化部位线粒体光合作用部位(HiW细萌1生物国航能力无有些自铜生/组生活罕班常见化能合成作用无有些有授课进度第4周,第_5_次课(_2_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3月25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 或主题)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教学 目标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
17、的规律,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各种物理、化 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1、了解微生物的化学组成;2、了解微生物所需的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3、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教学 重点细菌的营养要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教学 难点选用和设计培养基原则教学 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 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 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 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 V,标本
18、,挂图,模型,其他讨 论、 思考 题、 作业今臼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4月义献Madigan M T et al.Brock' 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10/e.Prentice Hall.2003概述:(ppt图片演示多种类型培养基及对应的微生物,引发学生 对于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兴趣。) 营养物质:那些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 动所需的物质微生物营养主要阐明营养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功能及微生物细胞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物的具体机制。微生物的营养物(Nutrient)的功能:供物:提供置换与增生细胞的结构物质;供能:供
19、应生命活动的能量;调节:提供各种代谢调节物;确保良好的生理环境等。研究微生物营养的重要性研究的基础:是开发和研究微生物的基础;设计的依据:筛选微生物的理论依据;实践的必须:为生产实践提供经济、节约和高效益的应用培养基。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一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主要元素:C、H、O、N、S P (97%)1 .化学元素-L 微量元素:Zn、Mn、Na、Cl、Co、Cu化学元素比例因菌种、培养条件等有所不同, 如:幼龄菌含N高,硫细菌较多S,铁细菌较多Fe,等。2 .化学成分及其分析化学元素组成:有机物、无机物和水(70%90%)有机物分析:1)化学法直接抽提,定性定量分析;2)破碎细胞得亚
20、显微结构,再分析。3 .无机物分析无机物指与有机物结合或单独存在的无机盐等物质;分析:干细胞高温炉(550 C)焚烧得到的灰分,分析其中各种 无机元素含量。水分:细胞表面水分吸干后的重量为湿重;采用低温真空干燥、 红外快速烘干方法烘干至恒重为干重。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1. 碳源( source of carbon )碳源(carbon source)凡是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的碳元素(碳架)的营养源。碳源物质的功能:A.构成细胞物质;B.为机体提供整个生理活 动所需要的能量(异养微生物);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特点异养微生物: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自养微生物:凡以无机碳源作主要碳源的微生物。2.
21、氮源(Source of nitrogen)氮源(Source of nitrogen ):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等提供所需氮元 素的营养物,是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主要元素。氮源物质的主要作用:合成细胞物质中含氮物质;少数自养细菌 能利用钱盐、硝酸盐作为机体生长的氮源与能源,某些厌氧细菌在 厌氧与糖类物质缺乏的条件下,也可以利用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 实验室常用的氮源:碳酸俊、硝酸盐、硫酸钱、尿素、蛋白月东、牛肉膏、酵母膏等。? 生产上常用的氮源:硝酸盐、俊盐、尿素、氨以及蛋白含量 较高的鱼粉、蚕蛹粉、黄豆饼粉、花生饼份、玉米浆等。3 .无机盐 (inorganic salt)4 .生长因子(grow
22、th factor )生长因子: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须而且需要量很少,自身 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分类:维生素、氨基酸、喋吟和喀咤;维生素辅酶 ;缺乏合成某种 aa能力补充 aa。如:肠膜明串珠菌需17种aa ;喋吟和喀咤一一辅酶及合成核昔等。5 .水微生物的营养类型(nutritional types)根据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性质,可将生物分成两类:异养型生物:在生长时需要以复杂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物质 自养型生物:在生长时能以简单的无机物质作为营养物质 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异养型生物,少数微生物属于自养型生物。根据生长时能量的来源不同,又可将生物分成两种类型化能营养
23、型生物:依靠化合物氧化释放的能量进行生长光能营养型生物:依靠光能进行生长划分依据营养类型特点碳源自养型以CO?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异界型有机物能源光能营养型光为能源巾,子供体化能营养型有机物氧化的化学能无机营养型还原无机物为电子供体有机营养型有机物为电子供体授课进度第4周,第_6_次课(_2_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3月27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 或主题)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一节 培养基;第二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教学 目标了解配制培养基的原则;掌握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掌握微生物吸收的四种方式:简单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膜泡运输。教学 重点细菌的营养要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教学 难点选择培
24、养基,富集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的区别教学 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 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 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 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 V,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 论、 思考 题、 作业今臼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4月义献Madigan M T et al.Brock' s Biologyoorganism.10/e.Pr
25、entice Hall.2003.第二节培养基( culture medium )如:自养、异养细 菌一般用牛肉膏、蛋 白月东培养基;放线菌 高氏1号合成培养 基;酵母菌麦芽汁培 养基;霉菌用查氏一 号培养基;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1 .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首先考虑不同微生物营养需要。2 .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1)培养基的碳氮比(C/N)2)微生物的最低水活度aw3)渗透压与等渗培养液3 .控制pH条件: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 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4 .控制氧化还原电位()5 .原料来源的选择6 .灭菌处理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培养基的名目
26、繁多,种类各异。可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程度、使用的功能、培养的对象及培养 基的外观物理状态等分为若干类。1 .按成分划分天然培养基 (complex medium)LB和麦芽汁培养基等,成本低,实验室和工业使用广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 )化学成分了解,如:高氏I号和查氏培养基,重复性好、成本高、 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较慢,适于实验室进行营养需要、代谢、分类、 菌种选育、遗传分析等2 .以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制备而成;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中加入少量凝固剂而制备成呈半固体培养基。0.20.7%琼脂含量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以水质为主体的、组分均
27、匀、用途广泛的一类培养基。3 .按用途划分11) 基础培养基( minimum medium)大多数微生物基本营养要求差不多。基础培养基含一般微生物生长时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是最常用的。(2)力口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在基础培养基添加特殊营养物质,如:血清、动植物组织 液、酵母浸膏等。用于培养苛刻的异养微生物及富集分离某种微生物。(3)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加某种化学物质,发生特殊化学反应,产生特征变化;如:明胶培 养基鉴别是否产蛋白酶;伊红美蓝培养基用于鉴别水中大肠菌群等 与加富培养基区别:Figure 7.4I *r
28、f e & * 7 > J EaKEIdii : :JiiIai !|;,ill / m- ilk - i nil isrtli-1 li)1加富培养基增加所要分离的微生物量,成为优势菌;选择培养基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使所需要的为优势菌。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扩散(diffusion)、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四、膜泡运输(memberane vesicle transport)ch«T nujor rpei- of In pia«Tr 讦eimpilfli =* wim»
29、; m ji gnJwitJi 而a h 曲 lim/hhmi0n cwidt dtt -.dl w i ii -* 门TEHMMWI I E irk 曲r 1d T iiiuineijL> iijuJIi JiAlk- iMil l|kr rdl KrilhniJI m hing; e t3priP<i riiK-m Ilk dhr ofl iiniYdiypicV up 的 |MMi li in , hhh qb AidJUcMlb Jfie IKK JifipmimiiT h 不枷储L lHA.Ug .小小 of ipjriMHi <d-Eurh Mln crl thI
30、kC b* rBjhTKIIE Thu IL'I “q咏州出g嗜授课进度第5周,第1次课(_2_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4月1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 或主题)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一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第二节耗能代谢教学 目标掌握微生物代谢的特点、微生物发酵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类型,生物固氮作用、细菌的光能自养作用和化能自养 作用。教学 重点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的概念、作用、类型及区别,微生物的不向呼吸类型,次 级代谢产物概念及生产途径,发酵类型、一般工艺及条件的控制;教学 难点发酵类型及工艺条件控制的基本方法。教学 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
31、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 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 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 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 V,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 论、 思考 题、 作业今臼义献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Madigan M T et al.Brock' 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10/e.Prentice Hall.2003新陈代谢简称代谢,泛指
32、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和合 成代谢的总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是指细胞将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小分子物 质,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能量的过程。合成代谢:同化作用,是指细胞利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合成复 杂的大分子,并在此过程中消耗能量的过程。在微生物细胞中,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是同时存在并偶联进行 的。两者的关系是:分解代谢为合成代谢提供了原料和能量,合成 代谢又为分解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严格地说,能量代谢应包括产能代谢和耗能代谢,但由于微生 物与其他生物能量代谢的主要差别具体表现在其多种多样的产能代 谢上。故这里的代谢专指微生物的产能代谢。与其他生物一样,微生物能量代谢活动中所
33、涉及的主要是ATP形式的化学能。微生物的能量代谢方式多种多样。占微生物绝大多 数的化能异养微生物利用有机物降解或无机物氧化中释放出的能 量,通过氧化磷酸化和底物磷酸化合成ATR为数不多的光能微生物利用光能通过光合磷酸化合成ATP。其基本的生化反应就是生物氧化。生物氧化:就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 称。实际上是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边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 逐步分解发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也可通过 能量转换储存在高能化合物(ATP)中,以便逐步被利用,还有部分 能量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到环境中。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化能异养微生
34、物的生物氧化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受体的不 同可分成发酵和呼吸两种类型,其中呼吸又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1 .发酵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 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 谢产物过程,即微生物细胞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 程。在发酵条件下有机化合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因此,只释放出 一小部分能量。发酵过程的氧化是与有机物的还原偶联在一起的。 被还原的有机物来自于初始发酵的分解代谢,即不需要外界提供电 子受体。(1)发酵的种类:可发酵的底物有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等, 其中以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最为重要。(2)发酵的途径:葡萄糖被
35、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糖酵解,其途径为:EMP途径:(糖酵解途径或已糖二磷酸途径)是绝大多数微生 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它以一分子的葡萄糖为底物,约经 10步反应而产生2分子的丙酮酸、2分子NADH+H+和2分子的ATP。EMP途径的总反应式是:QHi2O6+2NAD+2ADP+2Pi-2CH3COCOOH+2NADH+2H+2ATP+2HoHMP途径:(已糖一磷酸途径,已糖 一磷酸支路,戊糖磷酸途 径,磷酸葡萄糖酸途径或 WD途彳5)大多数好氧兼性厌氧微生物中 都有HMP途径,而且在同一微生物中往往同时存在EMP和HMP途径,单独具有EMP或HMP途径的微生物较少见。HMP途径的总反应式
36、是:6 葡糖-6-磷酸+12NADP+6H2O - 5 葡糖-6-磷酸 +12NADPH+12H+6CO2+PiED途径:又称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KDPG)裂解途径。 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分布较广。ED途径的总反应式是:C6H12O6+ADP+Pi+NADP+NAD+-2CH3COCOOH+ATP+NADPH+HNADH+H+HK(PK途径:磷酸解酮酶途径总反应式是:C6H12O6+ADP+Pi+NAD+.CH3CHOHCOOH+CHCH2OH+CC2+ATP+NADH+H+(3)发酵的类型乙醇发酵:进行乙醇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啤酒酵母),此外还有少数细菌(欧文氏菌属)。微生物
37、在厌氧条件下通过糖酵解作用使一个葡萄糖分解生成 二个丙酮酸,同时产生可供机体生长的能量。乳酸发酵:乳酸细菌能发酵葡萄糖(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产生乳酸,其中大多数属于乳杆菌。根据产物的不同,可分成两种 类型:同型乳酸发酵:在糖的发酵中,产物只有乳酸的发酵。由葡萄 糖经EMP途径生成丙酮酸,直接作为氢受体被NADH+H+还原而全部生成乳酸的一种发酵。进行乳酸发酵的有乳酸乳球菌、植物乳杆 菌等。异型乳酸发酵:在发酵终产物中除了乳酸外还有一些乙醇(或 乙酸)等产物的发酵。这种发酵是以HMP(或PK港径为基础的。如肠膜状明串珠菌、短乳杆菌等。混合酸发酵:某些肠杆菌如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和
38、志贺氏菌属中的一些 菌,能够利用葡萄糖进行混合酸发酵。先通过 EMP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然后由不同的酶系将丙酮酸转化成不同的产物,如 乳酸、乙酸、甲酸、乙醇、CQ和氢气,还有一部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用于生成琥珀酸;而肠杆菌、欧文氏菌属中的一些细菌,能将 丙酮酸转变成乙酰乳酸,乙酰乳酸经一系列反应生成丁二醇。由于 这类肠道菌还具有丙酮酸-甲酸裂解酶,乳酸脱氢酶等,所以其终产 物还有甲酸、乳酸、乙醇等。2.呼吸微生物以分子氧或无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质上脱下的氢要通过电子传递链进行传递,最终交给电子受体,并且电子在传递过程中伴随ATP的生
39、成。这种产生ATP的方式称氧化磷酸化。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在于: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电子传递系统,逐步释放 出能量后再交给最终的电子受体。有氧呼吸: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其特点是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常以还原力H形式存在)经完整的 呼吸链(电子呼吸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了水并 释放出ATP形式的能量。这是一种脱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 完成的生物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产能方式。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可将 1分子的葡萄糖彻底氧化成 H2O、CO2,并可产生38个ATR呼吸链是指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上或真核生物线粒
40、体膜上的, 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氢(或电子)传递体。2H +有氧呼吸过程:H2O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QH12O6+6O2 - 6CO2+6H2O+38ATP有氧呼吸的特点:产生的能量借助于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将复杂基质氧化成很彻底的产物H2O和CO2能量多,全释放出来,是逐步释放的过程,并逐渐贮存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指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以外 源无机氧化物(NO。NO5、SQ2-、CQ、Fe3+等)或有机氧化物(延 胡索酸等,但很罕见)作为末端氢(电子)受体时发生的一类产能 效率低的特殊呼吸。进行厌氧呼吸的微生物极大多数是细菌。根据用作末端氢
41、(电子)受体的化合物种类不同而区分为多种 类型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特点:借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不需分子氧,但底物分解较彻底产能比有氧呼吸少 氢和电子的传递需中间递氢体,需细胞色素,最终受氢体是无机物中的氧分子外呼吸,无机物必须通过还原酶作用将H和电子激活O2形成水二、光能微生物的能量代谢根据光合作用中是否有氧气产生,可分成产氧、不产氧光合细菌两大类:1 .产氧光合细菌:是依赖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包括蓝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蓝细菌含有叶绿素 a、光反应系统I和光反应系 统n,它们的光合作用具有绿色植物的特征。以水作供氢体,通过 水的光解,进行放氧型(植物型)光合作用。2 .不产氧光合细菌:
42、是依赖细菌菌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称光合细菌。光合细菌不含叶绿素,只有光反应系统I, 没有光反应系统H,因而不能以水为供氢体,而是以H2S、H 或丁酸、乳酸、琥珀苹果酸等有机化合物为还原CO2的氢供体,所进行的光合作用为非放氧型的光合作用。细菌菌绿素有a、b、c、d、e五种。三、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化能自养微生物从氧化无机物中获得能量,同化合成细胞物质,并在无机能源氧化中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化能自养菌一般都是好氧菌。1 .氨的氧化硝化细菌可以氧化 NH3、NO2-o亚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亚硝酸硝化细菌I硝化细菌:将亚硝酸氧化为硝酸2 .硫的氧化硫杆菌能够利用一种
43、或多种还原态或部分还原态的硫化合物 (包括硫化物H2S、元素硫S0、硫代硫酸盐S2O32-、多硫酸盐和亚硫 酸盐等)作为能源,最终形成硫酸。3 .铁的氧化:从亚铁到高铁状态的铁的氧化,对于少数细菌来说也是一种产能反应,但从这种氧化中只有量的能量可以被利用。4 .氢的氧化:第二节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a)固氮作用(生物固氮)生物固氮 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 成氨的过程,生物界中只有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生物固氮反 应是一种极其温和的生化反应,它比人类发明的化学固氮有着无比 优越性,因为化学固氮需要特殊的催化剂,并须在高温(300C)、高压(300个大气压)下进行。如果
44、把光合作用看作是地球上最 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则生物固氮便是仅次于光合作用的生物化学 反应,因为它为整个生物圈中的一切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发展提供了 不可或缺和可持续供应的还原态氮化物的源泉。1.固氮微生物:根据固氮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以及其他生物的关 系,分三类:(1)自生固氮菌:指一类不依赖与它种生物共生而能独立进行 固氮的微生物。好氧:以固氮菌属较为重要, 固氮能力 较强。T自生固氮菌 L兼性厌氧:红螺菌属厌氧:以巴氏固氮梭菌较为重要, 但固 氮能力较弱。(2)共生固氮菌:指必须与它种生物共生在一起时才能进行固 氮的微生物。共生固氮菌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根瘤菌,它与其所共生的豆科植物有严格的种属
45、特异性。(3)联合固氮菌:指必须生活在植物根际、叶面或动物肠道等处才能进行固氮的微生物。联合固氮菌有雀稗固氮菌、产脂固氮螺菌等,它们在某些 作物的根系粘质鞘内生长发育,并把所固定的氮供给植物, 但并不形成类似根瘤的共生结构。2.固氮机制:微生物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固氮,关键是靠固氮酶的催化作 用。固氮酶的结构比较复杂,由铁蛋白(固二氮还原酶,组分n) 和铝铁蛋白(固二氮酶,组分I)两个组分组成。固氮作用是一个 耗能反应,固氮反应必须在有固氮酶和ATP的参与下才能进行。每固定1mol氮大约需要21molATP,这些能量来自于氧化磷酸化或光 合磷酸化。在体内进行固氮时,还需要一些特殊的电子传递体,
46、其 中主要的是铁氧还蛋白和含有FMN作为辅基的黄素氧还蛋白。铁氧还蛋白和黄素氧还蛋白的电子供体来自NADPH,受体是固氮酶。授课进度第6周,第 且次课(_2_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4月8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 或主题)第四章微生物的代谢:第三节微生物代谢的调节;第四节微生物次级代谢 与次级代谢产物教学 目标掌握微生物代谢的特点、微生物发酵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类型,生物固氮作用、细菌的光能自养作用和化能自养 作用。教学 重点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的概念、作用、类型及区别,微生物的不向呼吸类型,次 级代谢产物概念及生产途径,发酵类型、一般工艺及条件的控制;教学
47、 难点发酵类型及工艺条件控制的基本方法。教学 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 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 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 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 V,标本,挂图,模型,其他讨 论、 思考 题、 作业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4月今臼义献Madigan M T et al.Brock' s Biology of Microorgan
48、ism.10/e.Prentk2003.第三节微生物代谢的调节a)酶合成的调节b) 酶活力的调节第四节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及代谢产物一、次级代谢及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一般将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 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次级代谢:是相对于初级代谢而言。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 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 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次级代谢产物:指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为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 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学物。有人把超出生理需求的过量的初级代谢产物也看作是次级代
49、谢产物。与初生代谢物不同的是,次生代谢物往往具有分子结构复杂、 代谢途径独特、在生长后期合成、产量较低、生理功能不很明确(尤 其是抗生素)以及其合成一般受质粒控制等特点。一般地说,形态 结构和生活史越复杂的微生物(如放线菌和丝状真菌),其次生代谢物的种类也就越多。根据其作用,可将次级代谢物人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 毒素及维生素等。一、次级代谢的调节1 .初级代谢对次级代谢的调节次级代谢与初级代谢相似,在调节过程中也有酶活性的激活和 抑制以及酶合成的诱导和阻遏。 由于次级代谢一般以初级代谢为前 体,因此次级代谢必然会受到初级代谢的调节。2 .碳、氮代谢物的调节作用次级代谢产物一般在菌体对数生
50、长后期或稳定期合成,这是因为在菌体生长阶段, 被快速利用的碳源的分解物阻遏了次级代谢酶 合成。因此,只有在对数后期或稳定期,这类碳源被消耗完之后, 解除了阻遏作用,次级代谢产物才能得以合成。3 .诱导作用及产物的反馈抑制在次级代谢中也存在着诱导作用,如巴比妥虽不是利福霉素的前体,也不掺入利福霉素,但能促进将利福霉素SV转化成利福霉素B的能力。同时,次级代谢产物的过量积累也能像初级代谢那样, 反馈抑制其合成酶系。培养基中的磷酸盐、溶解氧、金属离子及细胞膜透性也会对次 级代谢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授课进度第6周,第 工次课(_2_学时)授课日期2015年4月10日授课题目(教学章、节 或主题)第五章
5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A节细菌的个体生长;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教学 目标了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各种物理、化 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微生物常见分离及培养方法。教学 重点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细菌生长曲线及各时期特点;微生物分离、纯 化方法;连续培养及分批培养的概念、工艺特点及应用;教学 难点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连续培养、分批培养的工艺特点及控制方法。教学 方法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 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
52、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 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教学 手段请选择你授课时所米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 CAI课件,PPT,标 本,挂图,模型,其他讨 论、 思考 题、 作业今臼 义献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Madigan M T et al.Brock' 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10/e.Prentice Hall.2003本章首先介绍如何在实验室或生产实践中使微生物生长,即如何培养微生物;然后介绍微生物生长的规律(包括个体和群体);以及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最后讨论控制微生物生长特别是有害微生物 生长的方法。第一节细菌的个体生长生长: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当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时,生命个体的重量和体积不断增大的过程。繁殖:生命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生物学过程。个体生长:微生物细胞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专业摄影器材及配件销售代理合同范本9篇
- 2025年度不良资产债权转让与债务置换法律服务合同3篇
- 2024计算机机房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年牛场租赁及粪便处理合同示范文本3篇
- 上海离婚协议书范文(2024版)
- 2025年度文化遗址保护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合同3篇
- 2024年道路楼体亮化工程合同
- 2024幼儿园法制副校长校园法律知识普及与教育活动合同3篇
- 2024年生态农业用地联合出让竞买协议3篇
- 2025年度体育健身场地使用权转让及会员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海洋和环境监测中心招聘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物理学家伽利略课件
- 车险理赔全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英语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 中山市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Unit10l'mten!(练)新概念英语青少版StarterA
- 临高后水湾开放式海洋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产业园区开发全流程实操解析
- 流感防治技术方案
- 羽毛球比赛对阵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