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学学 习习 内内 容容第一节临床常用卧位一卧位的概念二卧位的种类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n1、解释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的、解释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的概念。概念。n2、阐述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阐述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重点:重点:主动卧位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被迫卧位的概的概念,念,去枕仰卧位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的适用范围。的适用范围。难点:体位的安置。难点:体位的安置。第一节 临床常用卧位一、卧位的概念 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卧床姿势。 主动卧位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被迫卧
2、位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分为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分为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自主性分类患者身体活动自如,体位可随意改变患者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huanzhe患者意识清楚,有变换卧位能力,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所采取的卧位第一节 临床常用卧位截石位截石位膝胸卧位膝胸卧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端坐位端坐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俯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仰卧位仰卧位卧位卧位二二 卧位的种类卧位的种类仰卧位仰卧位p又称平卧位,是一种自然的又称平卧位,是一种自然的休息姿势。休息姿势。p安置方法:安置方法:患者仰卧,头下患者仰卧,头下放枕,双臂放身体两侧,双腿放枕,双臂放身体两侧,双
3、腿伸直自然放置。伸直自然放置。p根据病情或检查需要,仰卧根据病情或检查需要,仰卧位又可发生一些变化而分为:位又可发生一些变化而分为:仰卧位仰卧位 昏迷昏迷或或全身麻醉后尚未清醒全身麻醉后尚未清醒的的患者;患者;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或或脊髓腔穿刺后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的患者。去枕仰卧位去枕仰卧位仰卧位仰卧位去枕仰卧位去枕仰卧位仰卧位仰卧位休克休克患者患者中凹卧位中凹卧位仰卧位仰卧位中凹卧位中凹卧位仰卧位仰卧位腹部检查、实施导尿术、会腹部检查、实施导尿术、会阴部冲洗的阴部冲洗的患者患者屈膝仰卧位屈膝仰卧位仰卧位仰卧位屈膝仰卧位屈膝仰卧位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灌肠、肛门检查
4、及配合胃镜检查等;检查等;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预防压疮;单侧肺预防压疮;单侧肺部病变患者部病变患者采取患侧或健侧体位。采取患侧或健侧体位。患者侧卧,双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患者侧卧,双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下腿伸直,上腿弯上腿弯曲曲。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患者,使患者感觉舒适。软枕支撑患者,使患者感觉舒适。侧卧位侧卧位臀部肌肉注射臀部肌肉注射时,时,上腿稍伸上腿稍伸直,下腿弯曲直,下腿弯曲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俯卧位俯卧位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
5、管造影检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查时;时;脊椎手术后脊椎手术后或或腰、背、臀部有伤腰、背、臀部有伤口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缓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缓解胃肠胃肠胀气所致腹痛。胀气所致腹痛。 患者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患者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两侧,两腿伸直,胸下胸下、髋部髋部及及踝踝部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俯卧位俯卧位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患者; 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的患者;
6、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的患者;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的患者。床头3050膝下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端坐位端坐位 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发作时的患者。的患者。床头708015 。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端坐位端坐位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 肺部分泌物引流肺部分泌物引
7、流 十二指肠引流十二指肠引流 妊娠时胎膜早破妊娠时胎膜早破 下肢骨折牵引下肢骨折牵引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托足板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膝胸卧位膝胸卧位膝胸卧位膝胸卧位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
8、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膝胸卧位膝胸卧位膝胸卧位膝胸卧位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膝胸卧位膝胸卧位截石位截石位截石位截石位仰卧位仰卧位侧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卧位半坐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端坐位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头高足低位膝胸卧位膝胸卧位截石位截石位截石位截石位帮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方法n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n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目的:目的:n变换姿势,增进舒适感。n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n适应治疗、护理的需要。 第二节第二节 协助病
9、人更换卧位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目的目的1. 1. 协助长期卧床、颅骨牵引、脊椎术后等不能自协助长期卧床、颅骨牵引、脊椎术后等不能自 行翻身的病人变换姿势,增进舒适。行翻身的病人变换姿势,增进舒适。2. 2. 预防并发症。预防并发症。3. 3. 满足治疗、护理的需要。满足治疗、护理的需要。 准备准备1. 1. 护士准备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视病人情况衣帽整洁、洗手,视病人情况决定护士人数。决定护士人数。 2. 2. 病人准备病人准备 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更换卧位的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更换卧位的目的、过程,目的、过程, 使之建立安全感,并取得合作。使之建立安全感,并取得合作。3. 3. 用物准备用物准备
10、根据病情准备好枕头、床档。根据病情准备好枕头、床档。4. 4. 环境准备环境准备 环境整洁、安静、光线充足,环境整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必要时进行遮挡。温度适宜,必要时进行遮挡。一、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一、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核对解释核对解释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病人卧位病人卧位移至床缘移至床缘翻向对侧翻向对侧放置软枕放置软枕记录交班记录交班 适用于体重较轻的病人适用于体重较轻的病人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过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说明操作要点程及注意事项,说明操作要点固定床脚轮,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等安置妥当,必要固定床脚轮,将各种导
11、管及输液装置等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床的一侧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床的一侧病人仰卧位,两手放于腹部,双腿屈曲病人仰卧位,两手放于腹部,双腿屈曲先将病人肩部、臀部向护士侧移动,再将病人双下肢移先将病人肩部、臀部向护士侧移动,再将病人双下肢移向靠近护士侧的床沿向靠近护士侧的床沿一手托肩,一手扶膝,轻轻将病人转向对侧,使病人背一手托肩,一手扶膝,轻轻将病人转向对侧,使病人背向护士向护士按侧卧位要求,在病人的背部、胸前及两膝间放置软枕,按侧卧位要求,在病人的背部、胸前及两膝间放置软枕,扩大支撑面,必要时使用床档,使病人安全、舒适扩大支撑面,必要时使用床档,使病人安全、舒适记录翻身时间和皮肤状
12、况,做好交接班记录翻身时间和皮肤状况,做好交接班一人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一人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一人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一人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核对病人床号、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向病人及姓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操作目家属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注意的、过程及注意事项,说明操作事项,说明操作要点要点固定床脚轮,将固定床脚轮,将各种导管及输液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等安置妥当,装置等安置妥当,必要时将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盖被折叠至床尾或床的一侧或床的一侧病人仰卧位,两病人仰卧位,两手放于腹部,双手放于腹部,双腿屈曲腿屈曲核对解释核对解释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病人卧位病人卧位移至床缘移至床缘转至对侧转至对侧放置软枕放置软
13、枕记录交班记录交班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病人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病人两名护士站在床两名护士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的同一侧,一人托住病人颈肩部托住病人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和腰部,另一人托住病人臀部和托住病人臀部和腘腘窝部。两人同窝部。两人同时将病人稍抬起时将病人稍抬起移向近侧移向近侧两人分别托扶病两人分别托扶病人的肩、腰部和人的肩、腰部和臀、膝部,轻轻臀、膝部,轻轻将病人转向对侧,将病人转向对侧,使病人背向护士使病人背向护士按侧卧位要求,按侧卧位要求,在病人的背部、在病人的背部、胸前及两膝间放胸前及两膝间放置软枕,扩大支置软枕,扩大支撑面,必要时使撑面,必要时使用床档,使病人用床档,使病
14、人安全、舒适安全、舒适记录翻身时间和记录翻身时间和皮肤状况,做好皮肤状况,做好交接班交接班 二人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二人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二人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二人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1. 1.核对解释核对解释核对病人床号、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告知病姓名,告知病人及其家属翻人及其家属翻身的目的和方身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病法,以取得病人的配合人的配合2.2.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固定床脚轮,固定床脚轮,将各种导管、将各种导管、牵引等安置牵引等安置妥当,移去妥当,移去枕头,松开枕头,松开床尾盖被并床尾盖被并折叠至床的折叠至床的一侧一侧3.3.病人卧位病人卧位病人取病人取仰卧位仰卧位 4. 4. 移动病人移
15、动病人 两名护士在床的同两名护士在床的同侧,侧,将大单置于病人身将大单置于病人身下,下,分别抓紧靠近病人分别抓紧靠近病人肩、肩、腰背、髋部、大腿腰背、髋部、大腿等处等处的大单,将病人拉的大单,将病人拉至近至近侧,并放置床档侧,并放置床档5. 5. 安置体位安置体位护士绕至对侧,护士绕至对侧,将病人近侧手将病人近侧手臂放在头侧,臂放在头侧,远侧手臂放于远侧手臂放于胸前,两膝间胸前,两膝间放一软枕放一软枕6. 6. 协助翻身协助翻身护士双脚前后分开,护士双脚前后分开,两人双手抓紧病人两人双手抓紧病人肩、腰背、髋部、肩、腰背、髋部、大腿等处的远侧大大腿等处的远侧大单,由一名护士发单,由一名护士发口令
16、,两人将病人口令,两人将病人整个身体以圆滚轴整个身体以圆滚轴式翻转至侧卧,使式翻转至侧卧,使病人面向护士病人面向护士7. 7. 促进舒适促进舒适按侧卧位要求将按侧卧位要求将软枕放于病人两软枕放于病人两膝之间、胸腹部膝之间、胸腹部背部支撑病人,背部支撑病人,必要时使用床档必要时使用床档8. 8. 检查记录检查记录检查安置病人,检查安置病人,各关节处于功各关节处于功能位,保持导能位,保持导管通畅,观察管通畅,观察背部皮肤,记背部皮肤,记录翻身时间和录翻身时间和皮肤状况,做皮肤状况,做好交接班好交接班两人协助病人轴线翻身法两人协助病人轴线翻身法适用于脊椎受损或脊椎手术后病人适用于脊椎受损或脊椎手术后
17、病人三人协助病人轴线翻身法三人协助病人轴线翻身法 适用于颈椎损伤的病人适用于颈椎损伤的病人1. 1. 核对解释核对解释核对病人床号、姓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告知病人及其名,告知病人及其家属翻身的目的和家属翻身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病人方法,以取得病人的配合的配合2. 2. 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固定床脚轮,将各固定床脚轮,将各种导管、牵引等安种导管、牵引等安置妥当,移去枕头,置妥当,移去枕头,松开床尾盖被并折松开床尾盖被并折叠至床的一侧叠至床的一侧3. 3. 病人卧位病人卧位病人取仰卧位病人取仰卧位4. 4. 移动病人移动病人一名护士固定病人头一名护士固定病人头部,纵轴向上略加牵部,纵轴向上略加牵引,另
18、一名护士将双引,另一名护士将双手分别置于肩、背手分别置于肩、背部,部, 第三名护士将第三名护士将双手分别置于腰部、双手分别置于腰部、臀部,使病人头颈、臀部,使病人头颈、腰、髋保持同一水平腰、髋保持同一水平线,移至近侧线,移至近侧5. 5. 转向对侧转向对侧保持病人脊椎平保持病人脊椎平直,翻转至侧卧直,翻转至侧卧位,翻转角度不位,翻转角度不超过超过60606. 6. 放置软枕放置软枕将一软枕放于病将一软枕放于病人背部支撑身体,人背部支撑身体,另一软枕放于两另一软枕放于两膝之间并使双膝膝之间并使双膝处于功能位处于功能位 7. 7. 检查安置检查安置检查并安置好病检查并安置好病人,肢体各关节人,肢体
19、各关节处于功能位及病处于功能位及病人身上放置的多人身上放置的多种导管保持通畅种导管保持通畅8. 8. 记录交班记录交班观 察 背 部 皮观 察 背 部 皮肤并进肤并进行 护 理 , 记行 护 理 , 记录翻录翻身 时 间 和 皮身 时 间 和 皮肤状肤状况 , 做 好 交况 , 做 好 交接班接班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的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1.护士应注意节力原则。护士应注意节力原则。 2.2.移动病人时动作应轻稳,协调一致,不可拖拉,移动病人时动作应轻稳,协调一致,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应将病人身体稍抬起,再行翻身。以免擦伤皮肤,应将病人身体稍抬起,再行翻身。 3.3.翻
20、身时注意为病人保暖并防止坠床。翻身时注意为病人保暖并防止坠床。 4.4.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部位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部位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间。 5.5.若病人身上置有多种导管及输液装置时,翻身时若病人身上置有多种导管及输液装置时,翻身时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检查各导管是否扭曲或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检查各导管是否扭曲或连接处脱落,注意保持导管通畅。连接处脱落,注意保持导管通畅。 6.6.为手术后病人翻身时,翻身前先检查敷料是否脱为手术后病人翻身时,翻身前先检查敷料是否脱落或潮湿。落或潮湿。 一、保护具的种类一、保护具的种类第三节第三节 保护具的应用保护具的应用
21、1.床档床档 2.约束带约束带 3.支被架 床档也称床栏保护病人安全,预防坠床。用于保护躁动病用于保护躁动病人或精神科病人,人或精神科病人,约束失控的肢体约束失控的肢体或治疗时需要固或治疗时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定身体某一部位,限制其身体及肢限制其身体及肢体的活动。体的活动。主要防止盖被压迫肢体而造成足下垂、足尖压疮和不舒适,影响肢体的功能位置,而造成永久性伤害。 1儿科病人儿科病人2易发生坠床的病人易发生坠床的病人3施行了某些手术的病人施行了某些手术的病人4精神病病人精神病病人5长期卧床、极度消瘦、虚弱及其他压疮易发生者长期卧床、极度消瘦、虚弱及其他压疮易发生者二、保护具的应用二、保护具的应
22、用(一)适用范围(一)适用范围(二)使用方法 多功能床档多功能床档(1 1)多功能床档)多功能床档使用时插入两侧使用时插入两侧床缘,不用时插床缘,不用时插于床尾。必要时于床尾。必要时可将床档取下垫可将床档取下垫于病人背部,做于病人背部,做胸外心脏按压时胸外心脏按压时使用。使用。1 1、床、床 档档半自动床档半自动床档 木杆床档木杆床档(3 3)木杆床)木杆床档使用时将床档使用时将床档稳妥固定于档稳妥固定于两侧床边。两侧床边。 (2 2)半自动床档)半自动床档 可按需升降。可按需升降。 双套结双套结(1)宽绷带约束)宽绷带约束:常用于固定:常用于固定手腕和踝部。使用时先将棉垫包手腕和踝部。使用时
23、先将棉垫包裹手腕部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裹手腕部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成双套结(见图见图),套在棉垫外稍,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肢体不易脱出,以不影拉紧,使肢体不易脱出,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然后将宽绷带响血液循环为宜,然后将宽绷带的两端系于床缘。的两端系于床缘。宽绷带约束法宽绷带约束法 2 2、约束带、约束带肩部约束带肩部约束带 肩部约束带固定法肩部约束带固定法 (2 2)肩部约束带:)肩部约束带:用于固定肩部,限制病用于固定肩部,限制病 人坐起。专用肩部约束带使用时,病人两人坐起。专用肩部约束带使用时,病人两 侧肩部套上袖筒,腋窝衬好棉垫,两袖筒侧肩部套上袖筒,腋窝衬好棉垫,两袖筒 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固定,把两条宽的长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固定,把两条宽的长 带尾端系于床头。带尾端系于床头。 膝部约束带膝部约束带 膝部约束带固定法(3 3)膝部约束带:)膝部约束带: 用于固定膝部,限用于固定膝部,限 制病人下肢活动。制病人下肢活动。 使用时,两膝使用时,两膝腘腘窝窝 处衬好棉垫,将约处衬好棉垫,将约 束带横放于两膝上,束带横放于两膝上, 宽带下的两头带各宽带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