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芦笋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1页
栽培技术——芦笋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2页
栽培技术——芦笋农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栽培技术芦笋 芦笋是出口蔬菜的重要品种之一,仅次于蘑菇,位于其次。芦笋被称为蔬菜*,它养分丰富又称美味良药,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治疗癌症;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膀胱炎、肾炎及水肿等疾病;可抗疲惫及增进食欲;可清除人体内代谢过程产生的有毒物,提高人的免疫功能。从国内外市场看多年来始终供大于求,尤其是国外市场需求量很大,价格高且稳定,初产品收购价每公斤保持在46元,常年每亩产量在800kg以上,是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农夫致富*有效的途径。 芦笋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植物。它和一般的蔬菜及农作物不同,*播种、育苗、定植到大田后,可连续采笋1015年,除第1年的资金及劳动力投入较多外,从次年开头,只需

2、肥料、农药及田间管理的劳力投入。芦笋投产较快,定植第2年即可达到400kg,第3年进入盛产期,每亩产量可达到800kg以上。主要栽培要点简介如下。 1.地块选择。应避开前茬是桑园、果园或林地的地块。由于土壤内残存物经腐烂易产生紫纹羽菌,易传染给芦笋,产生根腐病而造成严峻损失。芦笋耐旱怕涝,应避开地势低凹地带。 2.选择优良品种。应选择高产、优质、高效及适应性强阿波罗P1代杂交品种、紫色激情品种。 3.育苗。育苗时间以5月上旬开头或7月中旬开头为宜。假如大田育苗,因芦笋种子皮质厚,难发芽,须做催芽处理。详细方法为55摄氏度热水浸种15分钟,然后用25摄氏度温水浸种24小时,再催芽48小时,待5%

3、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定植。要南北行定植,株行距以0.3mx1.3m*,定植密度每亩种1700株。定植前先按1.3m行距开沟,每亩沟施腐熟鸡粪1000kg、复合肥40kg,回填土到离地面15cm后,即可定植。 5.定植后的田间管理。定植后的田间管理目标是使幼苗快速生产,以便提早进入采笋期。详细措施为中耕松土和补苗、除草;合理套种,以矮生的花生为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准时防治病虫害;搞好清沟排渍,防止雨后积水泡根;地力不足时准时追肥。 6.采收。当地上茎高度超过1.5m之后或新出土的嫩茎基部多数超过0.7cm时,可开头投产采笋。采笋期间留意观看,当笋直径变细后,要停采留茎。为

4、提高产量,可进行留母茎采笋。采笋期可不追肥,放茎时追施以钾为主的复合肥。采笋期要勤浇水,10天1次,隔行轮浇,浇小水。 7.休眠期。北方芦笋冬季地上部分变黄,在封冻前要浇封冻水。 8.病虫害防治 虫害。虫害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两大类。对芦笋危害较大的地上害虫为负泥虫、蚜虫、蛾科害虫等。负泥虫防治可用弯尾姬蜂进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可喷敌百虫或溴氰菊酯等。蚜虫防治可用黄诱杀或银灰膜驱避。对芦笋危害较大的地下害虫为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4种。诱杀4种害虫的成虫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笋期严禁用药,生产期可根灌辛硫磷,每亩用400ml。 病害。芦笋的病害也分为地上病害和地下病害。地上病害主要为茎枯病种褐斑病。防治方法必需采纳综合措施。春笋采笋前彻底清园,烧毁残枝,每亩施敌克松23kg;合理采笋,防止植株变弱易感病;配方施肥,忌多施氮肥,多施农家肥;行间覆膜防止溅雨传染;停采放茎时, 600倍的多菌灵和甲托交替喷洒45次。地下病害主要为根腐病。此病以预防为主,定植时避开林地、果园、桑园等地块,加强肥水管理,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