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工气道的管理一呼吸道解剖呼吸道解剖呼气呼气湿,热回收湿,热回收33 C30mg/L, 85% RH25% 的热量和水分在呼气时回收大部分是在鼻咽和口咽回收人工气道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是为了保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人工气道是为了保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 气道与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气道与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纠正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气道管理纠正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气道管理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010102020303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气囊是否充放气气囊是否充放气气囊充气与压力监测气囊充气与压力监测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气囊管理气囊管理气道净化气道净化定义定
2、义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吸痰前生理盐水滴入吸痰前生理盐水滴入吸痰管、负压选择吸痰管、负压选择封闭式吸痰封闭式吸痰吸痰后评估吸痰后评估人工气道种类人工气道种类上人工气道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人工气道口咽气道口咽气道鼻咽气道鼻咽气道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可首选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可首选经口气管插管经口经口影响会厌的功能,患者耐受性差影响会厌的功能,患者耐受性差 管径相对较大,便于分泌物清除管径相对较大,便于分泌物清除减少了医院获得性鼻窦炎的发生减少了医院获得性鼻窦炎的发生经鼻经鼻管径小,不利于气道及鼻窦分泌物引流管径小,不利于
3、气道及鼻窦分泌物引流易固定,舒适度好,易耐受易固定,舒适度好,易耐受易发生医院获得性鼻窦炎易发生医院获得性鼻窦炎气管切开气管切开l 管腔较大、导管较短,因而气道阻力及管腔较大、导管较短,因而气道阻力及 通气死腔较小通气死腔较小l 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清除,降低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清除,降低VAP的的 发生率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切开l 早期选择气管切开,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天数和早期选择气管切开,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天数和 ICU住院天数,降低住院天数,降低VAP的发生率,改善预后的发生率,改善预后l 短期内不能撤除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尽早选择短期内不能撤除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尽早选择 或更换为气管切开或更换为气管切
4、开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损伤和破坏机体损伤和破坏机体正常生理解剖功能正常生理解剖功能 吞咽受限,口腔分泌物和胃食道吞咽受限,口腔分泌物和胃食道反流物受气囊阻隔滞留于上方,反流物受气囊阻隔滞留于上方,形成气囊滞留物形成气囊滞留物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切开 缺点缺点人工气道管理人工气道管理湿化湿化气囊气囊净化净化目标目标维持人工气道的功能维持人工气道的功能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预防可能引起的并发症预防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气囊管理气囊管理-气囊种类气囊种类注气后呈球形,与气管黏膜接注气后呈球形,与气管黏膜接触面积少,需达到较高压力才触面积少,需达到较高压力才能使气道密闭能使气道密闭充气
5、后成椭圆形,与气管壁的接触充气后成椭圆形,与气管壁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有效降低气管壁压面积较大,可以有效降低气管壁压力力 囊内压力等于大气压囊内压力等于大气压,当气囊口打开后,它当气囊口打开后,它能随外界大气压力而能随外界大气压力而 自动充盈自动充盈 正常解剖正常解剖低容高压低容高压高容低压高容低压气囊种类气囊种类气囊为圆锥状,能保证气囊至少有一部分气囊为圆锥状,能保证气囊至少有一部分与气道黏膜贴合紧密,减少气囊滞留物沿与气道黏膜贴合紧密,减少气囊滞留物沿气囊缝隙下流的风险气囊缝隙下流的风险高容低压气囊高容低压气囊气囊作用气囊作用保持声门以下的气道封闭,防止漏气和误吸保持声门以下的气道封闭,防
6、止漏气和误吸保证正压通气的有效完成保证正压通气的有效完成气囊是否需要充气?气囊是否需要充气?气管插管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或撤机气管切开或撤机 气管导管的存在,气管导管的存在,影响咳嗽和吞咽,影响咳嗽和吞咽,气囊需要持续充气气囊需要持续充气以预防误吸以预防误吸 将气囊完全放气或将气囊完全放气或更换为无气囊气管套管更换为无气囊气管套管部分通过上气道呼吸,气道阻力降低部分通过上气道呼吸,气道阻力降低神志清、自主进食、无呛咳神志清、自主进食、无呛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专家共识20XX 20XX 如果自主气道保护能力良好,可将如果自主气道保护能力良好,可将气囊完全放气或更换
7、为无气囊套管气囊完全放气或更换为无气囊套管 气管切开无需充气气管切开无需充气气囊充气方法与压力监测气囊充气方法与压力监测指触法充气指触法充气ABCD最小闭合容量最小闭合容量最小漏气最小漏气自动充气泵自动充气泵气囊测压表气囊测压表测压注射器测压注射器气囊充气方法气囊充气方法- -指触法指触法用手捏与气囊相通的外露小储气囊以估测导管气囊内的压力用手捏与气囊相通的外露小储气囊以估测导管气囊内的压力,此法此法易导致过度充气的发生,即使有丰富经验的医师也不例外易导致过度充气的发生,即使有丰富经验的医师也不例外推荐意见:不能采用根据经验判定充气推荐意见:不能采用根据经验判定充气 的指触法给予气囊充气的指触
8、法给予气囊充气气囊充气方法气囊充气方法- -最小漏气最小漏气 听诊器听诊器置于气管处置于气管处然后抽出气体然后抽出气体从从0.1ml开始,直到吸气时开始,直到吸气时听到少量漏气为止听到少量漏气为止最小漏气技术方法最小漏气技术方法气囊内充气,直到气囊内充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听不到漏气声气囊充气方法气囊充气方法- -最小闭合容量最小闭合容量 听诊器听诊器置于气管处置于气管处气囊内充气,直到听不到漏气气囊内充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声抽出抽出0.5ml气体,气体,少量漏气声少量漏气声充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充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到漏气声为止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方法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方法气囊充气方法气囊充气方
9、法最小漏气技术最小漏气技术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最小闭合容量技术 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减少潜在的气道损伤减少潜在的气道损伤易发生误吸、导管移位易发生误吸、导管移位 、气囊上、气囊上气管粘膜干燥;对潮气量有影响气管粘膜干燥;对潮气量有影响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不易发生误吸、不影响潮气量、有助于气道内导管的固定有助于气道内导管的固定易发生气道损伤易发生气道损伤 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无气体漏出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无气体漏出气囊充气方法气囊充气方法- -最小闭合容量最小闭合容量研究显示虽然使用最小闭合技术,研究显示虽然使用最小闭合技术,但大部分患者气囊压力仍低于但大部分
10、患者气囊压力仍低于20cmH2O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前8d内,气囊压力低于内,气囊压力低于20cmH2O,导致,导致误吸率明显上升,成为发生误吸率明显上升,成为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不易常规采用最小闭合技术给予气囊充气,在无法测量不易常规采用最小闭合技术给予气囊充气,在无法测量气囊压的情况下,可临时采用最小闭合技术进行充气气囊压的情况下,可临时采用最小闭合技术进行充气推荐意见推荐意见气囊压力监测气囊压力监测当气囊压超过当气囊压超过30cmH2O时,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开始减少,时,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开始减少, 当气囊压超过当气囊压超过50cm
11、H2O时,血流完全被阻断时,血流完全被阻断 维持套囊压力维持套囊压力25-30cmH2O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 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灌注压,可预防气道黏膜缺血性损伤及气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灌注压,可预防气道黏膜缺血性损伤及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气囊压力监测气囊压力监测研究显示注气后研究显示注气后4h气囊压力已开始下降,注气后气囊压力已开始下降,注气后6h气囊压力已明显下降,大多数需要补气至正常上限值气囊压力已明显下降,大多数需要补气至正常上限值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
12、气指南(202X年年)建议,每天检测套建议,每天检测套囊压力囊压力3次,将人工气道套囊内压力保持在次,将人工气道套囊内压力保持在25-30cmH2O 气囊充气与压力监测气囊充气与压力监测- -测压表法测压表法用手用手连接气囊指示球阀门时会出现漏气,连接气囊指示球阀门时会出现漏气,研究显示每次测压后气囊压力下降约研究显示每次测压后气囊压力下降约2cmH20,手动测压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手动测压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2cmH2O气囊测压管内有积水时,气囊内实际压力较监测气囊测压管内有积水时,气囊内实际压力较监测压力小,应注意观察并及时清理测压管内积水压力小,应注意观察并及时清理测压管内积水气囊充
13、气与压力监测气囊充气与压力监测- -自动充气泵自动充气泵可维持气囊压力于理想范围内,气囊压力可维持气囊压力于理想范围内,气囊压力20cmH2O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动测压表充气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动测压表充气组气囊自动充气泵气囊自动充气泵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应使气囊充气后压力维持在应使气囊充气后压力维持在25-30cmH2O ,可采用自动充气泵维,可采用自动充气泵维持气囊压,无该装置时每隔持气囊压,无该装置时每隔6-8h重新手动测量气囊压,每次测量重新手动测量气囊压,每次测量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2cmH2O,应及时清理测压管内积水,应及时清理测压管内
14、积水推荐意见推荐意见气囊是否需要放气?气囊是否需要放气?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2530cmH2O时既可有效封闭气道,时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灌注压,可预防气道黏膜缺又不高于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灌注压,可预防气道黏膜缺血性损伤和气管食管瘘以及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血性损伤和气管食管瘘以及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高容低压套囊不需要间断放气高容低压套囊不需要间断放气气囊是否需要放气?气囊是否需要放气?l 气囊放气后气囊放气后,1h内气囊压迫区的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内气囊压迫区的黏膜毛细血管血流 也难以恢复也难以恢复,放气放气5-10min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l
15、 常规的定时放气、充气往往使医务人员忽视充气常规的定时放气、充气往往使医务人员忽视充气 容积或压力的调整容积或压力的调整,易出现充气过多或过高的情况易出现充气过多或过高的情况l 机械通气条件较机械通气条件较差差的危重患者的危重患者,气囊放气气囊放气易易导致肺泡导致肺泡 通气不足通气不足,引起循环波动引起循环波动,往往不能耐受气囊放气往往不能耐受气囊放气气囊是否需要放气?气囊是否需要放气?非常规性的放气或调整非常规性的放气或调整气囊压力气囊压力十分重要十分重要四版护理常规要求:四版护理常规要求:4-6小时放气一次小时放气一次 遵医嘱:遵医嘱:1/日或日或1/12h气囊什么时候需要放气?气囊什么时
16、候需要放气?气囊放气气囊放气清除气囊下方清除气囊下方分泌物分泌物评价气管评价气管扩张情况扩张情况允许病人发声允许病人发声评价气囊漏气情评价气囊漏气情况况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l 目前多项研究证实气囊上滞留物与早发目前多项研究证实气囊上滞留物与早发VAP的相的相关性,使用带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关性,使用带气囊上滞留物引流(SSD)的导管,无的导管,无论是持续还是间断吸引,与不引流气囊上滞留物论是持续还是间断吸引,与不引流气囊上滞留物对比,均可降低对比,均可降低VAP的发生率的发生率VPA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l目前多项目前多项VAP预防指南已推荐机械通气时间预防指南已推荐
17、机械通气时间72小时患者小时患者使用使用SSD导管预防导管预防VAPl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年)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年)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VPA指南:指南: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l为预防为预防VAP的发生应定时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尤其是放的发生应定时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尤其是放气囊前需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气囊前需清除气囊上滞留物l 可采用带声门下吸引的人工气道,宜进行间断吸引可采用带声门下吸引的人工气道,宜进行间断吸引推推荐荐意意见见气
18、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l使用不当可造成气道粘膜损伤,特别是使用不当可造成气道粘膜损伤,特别是 持续持续SSD,因此目前倾向于使用间断因此目前倾向于使用间断SSD l引流导管较细,容易发生阻塞,使引流引流导管较细,容易发生阻塞,使引流 效果不佳效果不佳 SDSl导管较普通导管价格昂贵导管较普通导管价格昂贵SSD缺点:缺点: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SDSl用生理盐水等冲洗导管(气囊充盈对用生理盐水等冲洗导管(气囊充盈对 气道有良好的密闭是可冲洗的前提气道有良好的密闭是可冲洗的前提)l建议推注空气排除阻塞建议推注空气排除阻塞 l 冲洗易导致气囊上滞留物冲洗至下呼吸道冲洗易导致
19、气囊上滞留物冲洗至下呼吸道护理:护理: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l取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取头低脚高位或平卧位l 充分吸引气管内、口、鼻腔内分泌物充分吸引气管内、口、鼻腔内分泌物 l 简易呼吸器与气管插管相接,吸气末呼简易呼吸器与气管插管相接,吸气末呼 气初用力挤压呼吸器,同时助手放气囊气初用力挤压呼吸器,同时助手放气囊 l 充气囊充气囊,再一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再一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 流流冲冲击击气气SSD方法:气流冲击法方法:气流冲击法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l自动气道管理系统:可同时使用吸引通道和冲洗自动气道管理系统:可同时使用吸引通道和冲洗通道,能够同时吸引声门下分
20、泌物和冲洗气囊上通道,能够同时吸引声门下分泌物和冲洗气囊上方,可防止堵塞和气道组织的潜在损害,预防感方,可防止堵塞和气道组织的潜在损害,预防感染染SSD方法:自动气道管理系统法方法:自动气道管理系统法气道净化气道净化-吸痰吸痰l 易引起气道黏膜机械性损伤和肺容量降低、易引起气道黏膜机械性损伤和肺容量降低、脑血流量改变及颅内压增加、高血压、低脑血流量改变及颅内压增加、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血压、心律失常l 易导致肺不张、缺氧或低氧血症、易导致肺不张、缺氧或低氧血症、支气管收缩或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支气管收缩或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吸痰指南吸痰指南20XX美国呼吸病协会美国呼吸病协会吸痰临床实践指南吸
21、痰临床实践指南 不易定时吸痰不易定时吸痰应实施按需吸痰应实施按需吸痰吸痰仅在吸痰仅在患者患者有痰时有痰时而不是常规性的而不是常规性的20XX年中华医学会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专家共识呼吸病分会专家共识 按需吸痰按需吸痰氧饱和度下降氧饱和度下降人工气道出现人工气道出现可见的痰液可见的痰液容量控制模式下容量控制模式下气道峰压升高气道峰压升高出现出现锯齿状流速锯齿状流速或压力波形或压力波形压力控制模式下压力控制模式下潮气量降低潮气量降低双肺听诊大量双肺听诊大量湿罗音湿罗音吸痰指征吸痰指征吸痰前生理盐水注入吸痰前生理盐水注入l 易引起过度咳嗽、支气管痉挛、疼痛、焦虑、呼易引起过度咳嗽、支气管痉挛、疼痛
22、、焦虑、呼吸困难、心动过速、颅内压增高吸困难、心动过速、颅内压增高l 易使定植于气管插管的细菌生物膜易使定植于气管插管的细菌生物膜移位到下呼吸道移位到下呼吸道吸痰前生理盐水注入吸痰前生理盐水注入l 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并未增加痰液量,反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并未增加痰液量,反而使氧合降低;一项系统综述结果表明目前研究尚不能确定而使氧合降低;一项系统综述结果表明目前研究尚不能确定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是否有益吸痰前注入生理盐水是否有益l 对物理治疗师的调查显示,仅在气道分泌物黏稠而对物理治疗师的调查显示,仅在气道分泌物黏稠而常规治疗措施效果有限时,才应注入生理盐水以促进常规
23、治疗措施效果有限时,才应注入生理盐水以促进痰液的排除痰液的排除吸痰指南吸痰指南20XX美国呼吸病协会美国呼吸病协会吸痰临床实践指南吸痰临床实践指南 20XX年中华医学会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专家共识呼吸病分会专家共识 不易常规使用,患者痰液粘不易常规使用,患者痰液粘稠且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稠且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时,可在吸痰时注入生理盐时,可在吸痰时注入生理盐水以促进痰液排除水以促进痰液排除 建议不要在气管内建议不要在气管内吸痰前常规的使用吸痰前常规的使用生理盐水滴注生理盐水滴注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l 有侧孔的吸痰管吸痰时不容易被分泌物阻塞,有侧孔的吸痰管吸痰时不容易被分泌物阻塞,效果优于
24、无侧孔的吸痰管,且侧孔越大效果越好效果优于无侧孔的吸痰管,且侧孔越大效果越好 123l 管径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管径超过人工气道内径50,将显著降低气道,将显著降低气道内压力和呼气末容积内压力和呼气末容积l 管径越大吸痰效果越好,但吸痰过程中造成的管径越大吸痰效果越好,但吸痰过程中造成的肺塌陷也越严重肺塌陷也越严重 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10FR7.0mm7.5mm12FR8.0mm14FR8.5mm14FR14FR9.0mm吸痰负压的选择吸痰负压的选择l 负压越大吸痰效果越好,但所造成的肺塌陷、气道损伤也越严重负压越大吸痰效果越好,但所造成的肺塌陷、气道损伤也越严重 l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
25、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吸痰时所用的负压为一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吸痰时所用的负压为-80 -120mmHg,痰液粘稠者可适当增加负压,以达到清除痰液的目的,痰液粘稠者可适当增加负压,以达到清除痰液的目的负负压压吸痰指南吸痰指南20XX美国呼吸病协会美国呼吸病协会吸痰临床实践指南吸痰临床实践指南 20XX年中华医学会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专家共识呼吸病分会专家共识 吸痰时负压控制在吸痰时负压控制在-80 -100mmHg,痰液粘稠者可,痰液粘稠者可适当增加负压适当增加负压建议新生儿使用建议新生儿使用-80 -100mmHg的负压,成人使用的负压,成人使用小于小于-150mmHg吸痰指南吸
26、痰指南20XX美国呼吸病协会美国呼吸病协会吸痰临床实践指南吸痰临床实践指南 20XX年中华医学会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专家共识呼吸病分会专家共识 吸痰前后应常规给予吸痰前后应常规给予纯氧吸入纯氧吸入30-60s建议在吸痰前的建议在吸痰前的30-60秒秒向儿童和成人提供向儿童和成人提供100%的氧的氧; 向婴儿提供基础氧浓度的向婴儿提供基础氧浓度的10%吸痰前后给氧吸痰前后给氧吸痰操作前吸入高浓度氧,可使吸痰过程中低氧风险降低吸痰操作前吸入高浓度氧,可使吸痰过程中低氧风险降低32 吸痰前后均给氧,可使低氧风险降低吸痰前后均给氧,可使低氧风险降低49 联合肺复张可使低氧风险降低联合肺复张可使低氧风
27、险降低55 最常用的高浓度氧是最常用的高浓度氧是100的纯氧,维持的纯氧,维持30-60s 封闭式吸痰优势封闭式吸痰优势l 能降低肺塌陷的发生率,肺塌陷高危患者(如能降低肺塌陷的发生率,肺塌陷高危患者(如ARDS)中更明显)中更明显 123l 在氧需求和呼气末正压需求高患者中应用,能降低氧合下降程度在氧需求和呼气末正压需求高患者中应用,能降低氧合下降程度l 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吸痰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吸痰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封闭式吸痰应用指征封闭式吸痰应用指征呼气末正压呼气末正压10cmH2O 平均气道压平均气道压20cmH2O 吸气时间吸气时间1.5s 吸氧浓度
28、吸氧浓度60% 封闭式吸痰应用指征封闭式吸痰应用指征567患者吸痰患者吸痰6次次/天天 断开呼吸机将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断开呼吸机将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气道传染性疾病患者气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封闭式吸痰劣势封闭式吸痰劣势影响呼吸机的触发影响呼吸机的触发 不能降低不能降低VAP发生率发生率封闭式吸痰管更换周期封闭式吸痰管更换周期封闭式吸痰管封闭式吸痰管更换时间研究更换时间研究20XX年中华医学会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专家共识呼吸病分会专家共识 封闭式吸痰管无需每日更换,封闭式吸痰管无需每日更换,当出现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更当出现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最长可换,最长可7天更换天更换每日与每每日与每2日、
29、每日与每日、每日与每7日日更换,更换,VAP发生率、病死率、发生率、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ICU时间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均无显著差异吸痰时间吸痰时间吸痰时间越长,吸痰导致的肺塌陷和低氧越严重吸痰时间越长,吸痰导致的肺塌陷和低氧越严重 吸痰时,吸引时间易限制在吸痰时,吸引时间易限制在15s以内以内吸痰的实施吸痰的实施吸痰吸痰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生命体征给纯氧给纯氧评价吸痰效果评价吸痰效果吸痰效果评价吸痰效果评价4呼吸音的改善呼吸音的改善1235峰值吸气压降低峰值吸气压降低呼吸道阻力降低呼吸道阻力降低潮气量增加潮气量增加氧饱和度和呼吸情况改善氧饱和度和呼吸情况改善血压、心率情况改善血压、心率情况改善46吸痰吸引不当后果吸痰吸引不当后果4气道粘膜损伤气道粘膜损伤1235加重缺氧加重缺氧肺不张肺不张哮喘患者诱发支气管痉挛哮喘患者诱发支气管痉挛方法不当,造成人工气道阻塞方法不当,造成人工气道阻塞气道净化气道净化-吸痰合并症预防吸痰合并症预防吸痰吸痰吸痰吸痰吸痰吸痰吸痰吸痰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使用合适型号的吸痰管吸痰手法轻柔,时间小于吸痰手法轻柔,时间小于15秒秒将吸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题生物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五地六市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诊断性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温州市苍南县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2025届数学四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5届初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米兰家居全屋定制合同范本
-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五中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员工股权激励合同
- [水稳层]旁站监理记录表(范本)√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数字编码》
- 长城牌通用润滑油、脂替代其他品牌产品清单
- 沈萍微生物学第七章
- API-682密封系统-中英文对照版
- 电动葫芦出厂检验报告
- 挖机大中斗油封资料,液压泵资料
- 技术开发部个人技能矩阵图
- Hillstone设备密码与配置恢复方法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部编版
- 废气处理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