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目目 录录I 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你尚未注意到的危险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你尚未注意到的危险II 脑卒中患者的失眠:当复杂病因邂逅复杂症状脑卒中患者的失眠:当复杂病因邂逅复杂症状III 病史、量表、仪器病史、量表、仪器主观症状的客观评估及诊断主观症状的客观评估及诊断IV 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有待探索的课题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有待探索的课题l 卒中患者睡眠障碍高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高发,严重影响预后,而严重影响预后,而失眠失眠是是最常见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的睡眠障碍症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你
2、尚未注意到的危险你尚未注意到的危险 1. Leppvuori A et al. Cerebrovasc Dis. 2002;14(2):90-7. 2. Pasic Z et al. Med Arh. 2011;65(4):225-7. 3. 孙晓玲等.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5):324-5. 4. 孙阳等. 中国医学会国际行为医学大会论文. 192-5. 5. Ohayon MM et al. Sleep Med. 2012 Jan;13(1):52-7.50%以上的卒中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以上的卒中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孙晓玲等3n=522孙阳等4n=526Pasic et al2n=2
3、00Leppvuori et al1n=277已有大量小样本试验表明卒中患者睡眠障碍高发,远高于一般人群的睡眠不适率(26.2%)5。Pasic及孙阳的研究综合讨论卒中患者多种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打鼾等;Leppvuori及孙晓玲的研究则针对卒中患者的失眠状况。当前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数据,卒中患者的睡眠问题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1。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 (%)1. Yaggi HK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Nov 10;353(19):2034-41. 2. Kernan WN et al. Stroke. 2014 May 1. Epub
4、ahead of print死亡率更高:死亡率更高:睡眠障碍导致卒中预后不良睡眠障碍导致卒中预后不良一项纳入1022名卒中后并发睡眠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的长达六年的研究。AHI5作为判断OSA的依据,共计697名患者判定同时患有OSA。试验终点为死亡状况。对比OSA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的无病存活率及总存活率均显著好于OSA组(p=0.003及p=0.02)1。在最新的2014 AHA/ASA卒中二级预防指南中,睡眠障碍(主要为睡眠呼吸暂停SA)已列入卒中及TIA二级预防必须考虑的并发症范围中2。Wu MP et al. Stroke. 2014 May;45(5):1349-5
5、4.失眠患者卒中患病风险比非失眠者高失眠患者卒中患病风险比非失眠者高54%54%00.511.522.533.54卒中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其他卒中TIA失眠组患卒中入院风险 IRR 95% CI一项纳入21,438名失眠患者和64,314名非失眠者的长达四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人群数据来源于台湾健康保险数据库。使用国际医学操作分类(第九次修订) ICD-9-CM定义失眠及卒中,并排除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所有试验者试验开始前均未被诊断为卒中、睡眠呼吸暂停和失眠。主要结局指标为第一次卒中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结果显示:失眠患者的卒中患病风险比非失眠者高54%(IRR=1.85;矫正风险比HR=1.54;9
6、5% CI 1.38-1.72)。其中18到34岁组的卒中患病相对风险最高(IRR=8.06)。IRR:发生率比(失眠患者较非失眠者患有卒中的相对风险)p=0.0268p=0.0002p0.00001p0.00001p0.000012.312.490.280.220123观察组(n=39)对照组(n=37)用药前用药后袁永生等. 中国全科杂志. 2010;23:2574-5.按需使用镇静安眠药按需使用镇静安眠药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可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一项纳入80名卒中失眠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两组均给予镇静安眠药,观察组按需给予,对照组为连续使用,使用4周。使用PSQI评估睡
7、眠质量,同时记录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长及睡眠中觉醒次数。相比基线,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睡眠潜伏期显著减少,睡眠总时长显著延长,睡眠中觉醒次数显著减少,睡眠质量明显改善。使用镇静安眠药按需治疗及连续使用均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p0.01p0.01PSQI得分杨亚娟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25(1A):16-8.睡眠改善睡眠改善即能有效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即能有效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一项纳入70名卒中失眠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及安眠药物。教育组增加卒中及睡眠健康教育,包括安眠药的正确使用方法,睡眠卫生及睡眠行为干预等。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衡量睡眠
8、改善程度,生存治疗评定表(QOL)评价生存质量,巴瑟尔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教育组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同时伴随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并显著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积极改善睡眠状态能有效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失眠失眠 日间过度睡眠日间过度睡眠 病态病态睡眠呼吸紊乱睡眠呼吸紊乱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抑郁抑郁(PSD)或)或焦虑焦虑(PSA)性睡眠失调)性睡眠失调 疼痛疼痛性睡眠异常性睡眠异常 二便失禁性睡眠紊乱二便失禁性睡眠紊乱 排汗异常性睡眠失调排汗异常性睡眠失调谌剑飞.
9、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7(11):1292-5.卒中患者睡眠障碍表现种类繁多卒中患者睡眠障碍表现种类繁多 AASM(美国睡眠医学会)(美国睡眠医学会)指出:指出: 失眠是大众人群中失眠是大众人群中最常见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的睡眠障碍类型 失眠也是医疗实践中失眠也是医疗实践中最常最常遇见遇见的睡眠障碍问题的睡眠障碍问题Schutte-Rodin S et al. J Clin Sleep Med. 2008 Oct 15;4(5):487-504. 失眠仍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失眠仍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 人人都可能失眠:宽泛定义下的简单疾病人人都可能失眠:宽泛定义下的简单疾病
10、种种种种“罪证罪证”:卒中患者苦不堪言的失眠:卒中患者苦不堪言的失眠症状症状 失眠:卒中患者病灶和心情变化的风向标失眠:卒中患者病灶和心情变化的风向标脑卒中患者的失眠:脑卒中患者的失眠:当复杂病因邂逅复杂症状当复杂病因邂逅复杂症状失眠是一种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的睡眠不适状态,并损害日间正常表现和主体功能的”24小时”失调。 2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失眠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其包括:适宜条件下的入睡困难、总睡眠时间不足、睡眠维持困难、睡眠质量差,并导致某些日间行为损害。3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
11、012;45(7):534-40. 2. Wilson SJ et al. J Psychopharmacol. 2010 Nov;24(11):1577-601. 3. Schutte-Rodin S et al. J Clin Sleep Med. 2008 Oct 15;4(5):487-504. 失眠:影响你的日夜表现失眠:影响你的日夜表现BAP英国精神病理学会AASM中国睡眠障碍学组 入睡困难通宵不眠睡中不宁易于惊醒睡眠不连续睡眠剥夺早醒醒后难以再眠睡眠质量差谌剑飞.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7(11):1292-5.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失
12、眠中枢神经递质失调,NA、5-HT等与觉醒有关神经递质减少桥脑梗死桥脑梗死累及被盖部中缝核中缝核,表现为NREM减少,REM几乎消失脑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释放大量毒性物质作用于网状系统网状系统,干扰睡眠-觉醒机制脑血流量血流量、血流血流速度速度及血容量减血容量减少少,影响睡眠 1.谌剑飞.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7(11):1292-5. 2.孙阳等. 中国医学会国际行为医学大会论文. 192-5. 3. 王娇.河北医科大学学位论文. 2012.卒中患者失眠:警惕器质性病变卒中患者失眠:警惕器质性病变针对卒中后患者失眠的原因,目前仍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参与到睡眠中的解剖部位包括:额
13、叶底部、眶部皮质、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及上行网状系统等。卒中发作导致这些部位的病变,都有可能导致失眠。 1. Angelelli P et al. Acta Psychiatr Scand 2004: 110: 5563. 2. 李踔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11(1):25-7. 3.孙晓玲等.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5)324-5.卒中患者的抑郁及心理因素导致失眠卒中患者的抑郁及心理因素导致失眠卒中后患者神经精神性症状发生率 (%)卒中患者多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失眠为这类神经精神症状的前期及一般表现(PSD&PSA)
14、。卒中后抑郁的产生常与卒中后中枢神经递质(5-HT等)含量下降及因可能存在的肢体瘫痪、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自我价值感降低、心理负担加重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有关。而失眠又能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失眠抑郁焦虑卒中 1.孙晓玲等.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5)324-5. 2.李踔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11(1):25-7. 3.孙阳等. 中国医学会国际行为医学大会论文. 192-5. 卒中、抑郁卒中、抑郁/焦虑、失眠的相互作用焦虑、失眠的相互作用卒中患者易失眠并产生抑郁、焦虑情绪长期失眠易并发抑郁、焦虑或其他影响睡眠的症状1失眠及抑郁焦虑情绪易导致卒中预后不良2,3失眠
15、为患者的一种失眠为患者的一种主主观感受观感受,症状评判标,症状评判标准不一,同时多存在准不一,同时多存在症状反复及变化,客症状反复及变化,客观评估及诊断存在一观评估及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定的困难失眠评估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失眠评估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客观诊断难度大客观诊断难度大 失眠失眠主观症状疾病的客观评估主观症状疾病的客观评估 病史采集:判断的框架和第一步病史采集:判断的框架和第一步 量表评估:简单易行的快捷途径量表评估:简单易行的快捷途径 客观评估:共病排查的可靠手段客观评估:共病排查的可靠手段病史、量表、仪器病史、量表、仪器主观症状的客观评估主观症状的客观评估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16、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失眠的病史采集:失眠诊断第一步失眠的病史采集:失眠诊断第一步了解是否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排查皮肤瘙痒和慢性疼痛等系统回顾了解是否存在心境障碍、焦虑障碍、记忆障碍以及其他精神障碍精神状况回顾抗抑郁药、中枢兴奋性药物、镇痛药、镇静药、茶碱类、类固醇以及酒精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用药史回顾过去2-4周内总体睡眠状况,包括入睡潜伏期、睡眠中觉醒次数、持续时间和总睡眠时间及SDB等睡眠状况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失眠状况的量表评估:失眠状况
17、的量表评估:分数评定,几分钟完成失眠等级划分分数评定,几分钟完成失眠等级划分 睡眠质量评估量表睡眠质量评估量表 PSQI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日间思睡评估量表日间思睡评估量表 ESS Epworth思睡量表思睡量表 其他辅助评估量表其他辅助评估量表 Beck抑郁量表抑郁量表 疲劳严重程度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 生活质量问卷(生活质量问卷(SF-36) 睡眠信念和态度问卷睡眠信念和态度问卷 ISI 失眠严重程度指数失眠严重程度指数/content.asp?id=1484&subid=2316PSQI:睡眠质量评估的简单工具:
18、睡眠质量评估的简单工具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主要包括九个大问题,受测试者根据每项失眠的程度进行打分,最终从睡眠质量(题目6)、入睡时间(题目2/5a)、睡眠时间(题目4)、失眠效率(题目1/3/4)、睡眠障碍(题目5b-5j)、催眠药物(题目7)、时间功能障碍(题目8/9)七个方面进行睡眠评估。无无轻度轻度中度中度重度重度极严重极严重1. 入睡困难012342. 睡眠维持困难012343. 早醒012344. 近期失眠干扰日常(日间虚弱/情绪/记忆力/日间工作能力/注意力等)程度012345. 失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012346. 对目前睡眠问题有多担心012347. 对目前的
19、睡眠模式满意/不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01234Bastien CH et al. Sleep Med. 2001 Jul;2(4):297-307.ISI:失眠严重程度评估的简单工具:失眠严重程度评估的简单工具IS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的分数为以上7个问题的总得分。0-7:无临床上显著的失眠症; 8-14:阈下失眠; 15-21:临床失眠症(中重度)22-28:临床失眠症(重度)编号假定情景打瞌睡的可能性1坐着阅读书刊时01232看电视时01233在沉闷公共场所坐着不动时(如剧场或开会)01234连续乘坐汽车1小时无间断01235条件允许情况下,下午躺下来休息0
20、1236坐着与人谈话时01237未饮酒午餐后安静地坐着01238遇到堵车,停车的几分钟01231. Johns MW. Sleep. 1991 Dec;14(6):540-5. 2. Omachi TA. 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1 Nov;63 Suppl 11:S287-96.ESS:日间行为评估的简单工具:日间行为评估的简单工具0:不会打瞌睡;1:打瞌睡可能性很小;2:打瞌睡可能性中等;3:很有可能打瞌睡ESS(Epworth思睡量表)的分数为以上8个场景打分的总和。7-8分为平均值。当分值高于10分时即可认为存在日间行为异常。多导睡眠图(PSG
21、)睡眠障碍的评估和诊断(包括呼吸及移动障碍)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MSLT)发作性睡病及日间睡眠过度诊断体动记录仪监控日夜节律、睡眠惊醒次数等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失眠状况的客观评价工具:失眠状况的客观评价工具:更严重共病排查更严重共病排查 脑卒中患者合并失眠仍可参照常规失眠治疗方案脑卒中患者合并失眠仍可参照常规失眠治疗方案 失眠治疗的目标:失眠治疗的目标: 改善睡眠治疗改善睡眠治疗 恢复日间功能恢复日间功能 减少共病及药物副作用风险减少共病及药物副作用风险 药物干预仍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药物干预仍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 N
22、on-BZDs失眠患者的失眠患者的常规药物治疗首选常规药物治疗首选 行为行为+认知干预认知干预失眠患者的常规非药物治疗失眠患者的常规非药物治疗 治疗失眠,更有益卒中治疗失眠,更有益卒中脑卒中患者合并失眠的脑卒中患者合并失眠的特异性特异性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讨论讨论 1. 谌剑飞.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7(11):1292-5.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 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失眠治疗:有待摸索的课题有待摸索的课题 原发治疗疾病治疗及干预原发治疗疾病治疗及干预 手术、介入、溶栓等手术、介入、溶栓等 卒
23、中二级预防卒中二级预防 日常康复日常康复 失眠治疗失眠治疗 镇静安眠药镇静安眠药:唑吡坦、佐匹克隆、艾司唑仑等:唑吡坦、佐匹克隆、艾司唑仑等 睡眠健康教育睡眠健康教育:睡眠卫生、睡眠行为干预等:睡眠卫生、睡眠行为干预等 其他可能的共病治疗:文拉法辛、氟西汀等其他可能的共病治疗:文拉法辛、氟西汀等/持续正压气道通气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1.谌剑飞.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7(11):1292-5. 2.袁永生等. 中国全科杂志. 2010;23:2574-5. 3.张莉莉等. 海峡药学. 2012:24(02):199-200. 4.杨亚娟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25(1A)
24、:16-8.卒中合并失眠的干预手段及现状卒中合并失眠的干预手段及现状当前卒中合并失眠治疗当前卒中合并失眠治疗无统一规范无统一规范,存在大量干预手段,应用于临床当中,存在大量干预手段,应用于临床当中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常规失眠治疗流程: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常规失眠治疗流程: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失眠对因治疗建立健康睡眠习惯必要的认知及行为治疗对症治疗BZRAs(首选non-BZDs)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病因疗效评估(4周内)病因不明明确病因状况改善状况无改善变更另一种BZRAs变更另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应用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联合应用BZR
25、As、抗抑郁药和认知行为疗法逐步停药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或消除失眠相关躯体疾病或共病风险避免药物干预的带来的负面效果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常规失眠的治疗目标及原则常规失眠的治疗目标及原则治疗原则:1. 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2. 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药物治疗同时应辅以心理行为治疗3. 药物干预仍然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4. 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把握获益与风险的平衡 1. Schutte-Rodin S et al. J Cl
26、in Sleep Med. 2008 Oct 15;4(5):487-504.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中美失眠管理指南的治疗推荐概览中美失眠管理指南的治疗推荐概览非药物治疗认知及行为干预有效,推荐用于慢性失眠包括:CBT-I、睡眠限制治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睡眠卫生教导药物干预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I级推荐)包括:睡眠卫生教育、松弛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睡限制治疗法、CBT-I、传统中医学治疗药物治疗可单药或联合使用短-中效BZRAs,包括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及替马西泮,或使用雷米尔通治疗不成功时可进行换药有焦虑和
27、抑郁共病时,可使用具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或联合使用镇静安眠药和抗抑郁药老年患者用药策略与年轻患者答题相似,但是使用剂量更低(雷米尔通除外),需更慎重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药物干预占据主导地位首选短效BZRAs,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 (II级推荐)首选药物无效,换用另一种短-中效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II级推荐)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与抗抑郁药物联用 (II级推荐)老年患者推荐应用non-BZD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II级推荐)呼吸系统疾病患者BZDs慎用,唑吡坦及佐匹克隆治疗稳定期中、轻度COPD未发现呼吸功能不良反应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
28、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认知行为治疗(CBT-I)睡眠卫生教育认知认知+行为干预:失眠患者的非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失眠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松弛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以心理行为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是重点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是重点药物治疗仍然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具有催眠作用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中大部分不用于治疗失眠,因此失眠治疗药物主要为镇静安眠药及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2012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获益
29、风险当前继发及伴发疾病用药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既往用药反应针对性个体化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失眠患者药物治疗的原则:失眠患者药物治疗的原则:平衡获益与风险平衡获益与风险 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BZRAs) BZDs non-BZDs 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临床应用尚无一致性结论,临床应用尚无一致性结论,不宜不宜作为失眠常规作为失眠常规用药。用药。 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经典与创新:经典与创新
30、:BZRAs失眠治疗的药物选择失眠治疗的药物选择右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唑吡坦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Non-BZDs:失眠治疗的首选用药:失眠治疗的首选用药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均有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撑其有效Dolder CR et al. CNS Drugs. 2008;22(12):1021-36.GABAA受体激动:受体激动: BZRAs发挥作用的原因发挥作用的原因GABAA是是一种一种包括包括、三三种亚基的五瓣花瓣状受体。种亚基的五瓣花瓣状受体。BZRAs通过与通过与GABAA受体的结受体的结合增加合增加GA
31、BA与与GABAA受体的亲受体的亲和力和力,增加氯离子通道开放的,增加氯离子通道开放的频率,频率,大量氯离子内流,使得大量氯离子内流,使得神经元细胞膜超极化,兴奋性神经元细胞膜超极化,兴奋性下降,引发睡下降,引发睡眠眠Tsutsui S et al. J Int Med Res. 2001 May-Jun;29(3):163-77.唑吡坦较佐匹克隆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唑吡坦较佐匹克隆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p0.05失眠症状改善程度 (%)一项纳入479名失眠患者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分别使用唑吡坦(n=231)和佐匹克隆(n=248)进行为期14天的药物治疗,分别有32名和45名患者在实验结束前停药。
32、终点为改良版的临床总体印象(CGI)量表2评分及睡眠潜伏期(15 min)。并在结束后进行一周的随访观察睡眠反跳状况。整体治疗效果,唑吡坦略优于佐匹克隆,但并不显著(p0.05)。唑吡坦可以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的时间。p=0.04Dndar Y et al. Health Technol Assess. 2004 Jun;8(24):iii-x, 1-125.改善睡眠质量:唑吡坦优于扎来普隆改善睡眠质量:唑吡坦优于扎来普隆一项综合已有六项唑吡坦与扎来普隆头对头比较的综述:综合其中有明确统计结果的三项疗效比较研究。三项实验均分别使用唑吡坦和扎来普隆治疗四周,并以睡眠质量改善程度作为实验的终点。结果
33、显示,唑吡坦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扎来普隆(ORs 0.51-0.87,CI=95%,p=0.003)。李素芳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8;34(5):303-5.唑吡坦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唑吡坦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一项纳入60名实验者的对照试验,测量3晚的基线值后,每夜睡前服用10mg的唑吡坦,并使用多导睡眠图(PSG)记录失眠患者的脑电波。使用唑吡坦后,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显著提高,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01020304050607080基线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安慰剂(n=54)唑吡坦10mg(n=45)Lahmeyer H et al. Clin drug invest.
34、1997;13(3):134-44.持续使用唑吡坦持续使用唑吡坦4周,睡眠总时间延长周,睡眠总时间延长p4小时的身体机动性。4药物药物宿醉效果宿醉效果失眠反跳失眠反跳耐受性耐受性成瘾性成瘾性唑吡坦0+00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无资料05周产生无资料地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45(7):534-40. 2.Available at: /Drugs/DrugSafety/ucm397260.html唑唑吡坦、佐匹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克隆、扎来普隆新一代镇静安眠药的不良反应比较新一代镇静安眠药
35、的不良反应比较0:无影响;+:轻度后果;+:中度后果Non-BZDs较传统的BZD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控制有了一定的提升。其中,唑吡坦及佐匹克隆的不良反应研究数据更为充分。针对右佐匹克隆的不良反应分析较少,但根据FDA2014年5月15日发布的警告,右佐匹克隆可能引起11小时后的驾驶、记忆及协调相关日间功能损伤。与BZARs结合的GABAA受体亚基主要分为1、2、3、5四种亚型Dolder CR et al. CNS Drugs. 2008;22(12):1021-36.GABAA受体的非选择性作用:受体的非选择性作用:BZARs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1镇静安眠2抗焦虑(低剂量)3
36、肌肉松弛5认知记忆障碍唑吡坦,扎来普隆:选择性作用于1,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佐匹克隆、BZDs:作用于所有GABA受体亚型Tsutsui S et al. J Int Med Res. 2001 May-Jun;29(3):163-77.唑吡坦比佐匹克隆唑吡坦比佐匹克隆更少发生不良反应和停药反跳更少发生不良反应和停药反跳p=0.004一项纳入479名失眠患者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分别使用唑吡坦(n=231)和佐匹克隆(n=248)进行为期14天的药物治疗,分别有32名和45名患者在实验结束前停药。终点为改良版的临床总体印象(CGI)量表2评分及睡眠潜伏期(15 min)。并在结束后进行一周的随访
37、观察睡眠反跳状况。唑吡坦不良反应及停药反跳发生率均显著小于佐匹克隆(p=0.004/p=0.005)。发生率 (%)治疗失眠,更有益卒中康复治疗失眠,更有益卒中康复脑卒中患者失眠的特异性药物治疗脑卒中患者失眠的特异性药物治疗脑卒中并发睡眠障碍患者的失眠药物治疗是否可以照搬常规失眠药物治疗?ISC 2014 Abstract W MP41. /content/45/Suppl_1/AWMP41.short动物实验:动物实验:GABA信号调节可作为卒中信号调节可作为卒中治疗新策略,唑吡坦或能促进卒中康复治疗新策略,唑吡坦或能促进卒中康复2014年国际卒中会议(ISC 2014):卒中康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砂料机安装外包协议合同
- 生产经营纠纷调解协议书
- 项目部租赁泵车合同范本
- 研发产品转化协议书模板
- 烤肉桌椅转让协议书模板
- 机关食堂承包合同协议书
- 物业服务业务协议书范本
- 焊工培训考试协议书模板
- 空压机租赁转让合同范本
- 阳台栏杆改造安全协议书
- 2025护士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公路养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钻头市场分析现状
- 2025年四级中式烹调师(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精制花生油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版」
- 高中家长会 高一下学期期末家长会课件
- 饮料包装设计对销售影响研究-洞察分析
- 医院产房停电应急预案
- 口腔门诊顾客关系管理策略
- 骨痹病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