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_第1页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_第2页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_第3页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_第4页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陶行知课程思想与根底教育课程改革下二、陶行知课程思想对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我国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非常敏感地考察、梳理了西方国家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框架、对策及走向,从中吸纳了一些有益的东西,这是我们的一大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决不能无视和丢弃我国的优秀教育传统,不能忘掉陶行知。?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一些理念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包括他的课程思想和课程理论有某种相通之处。可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想对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启示,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也开展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陶行知

2、的儿童观学生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转变理念,最高境界是理念的提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切为了学生的开展。这本质上是一个确立正确儿童观的问题。儿童观直白地说就是如何对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即如何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和如何教育儿童。而陶行知的儿童观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陶行知的儿童观在以下方面启发并支撑着课程改革。1如何认识儿童。陶行知说:“儿童和青年,在我们的世界里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要大。“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假设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小孩之大,在于他们是民族的将来,在于他们心灵的丰富,在于他们创造潜能的无限。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像陶行知那样,把学生也当做自己的老

3、师。同时,又不能只看到儿童“大的一面,而无视其不成熟的一面。陶行知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在教育理论中,我们常常走过头,尊重、宽容了学生,又不知不觉地一味地表扬,而放弃了引导和严格要求。陶行知的提醒是必要的。2儿童教育要回归和追求“简单。改革不是把事情搞复杂,同样,课改也不是让课程越复杂越好。其实,和高明的科学一样,高明的教育也应追求简单。陶行知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儿童社会要充满简单之美。简单,不是浅薄,也不是简单化,而是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承受的方式,把教育内容呈现给他们,其前提是准确

4、地认识和把握儿童的学习规律和开展规律。新课程就是要求表达简单、朴实的教育理念。其实,简单的也是丰富的,朴实的也是深化的。3老师要向小孩学习。陶行知说:“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进而他提出,老师应该变成小孩子,“你假设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即成为朋友,学校立即成为乐园,你立即觉得和小孩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新课程提倡师生的互动和对话,在互动与对话中,老师可能成了学生,学生可能成了老师,这种角色的互换,本质是后喻文化在师生关系和课改中的表达。4新课程既要标准学生,又要解放学生。其间的“度是很难把握的。关键是什么?陶行

5、知指出:“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接着他提出了辉煌的儿童六大解放观点: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陶行知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当前的课程和教改,首先是解放学生,即使标准也应在解放的思想指导下标准学生。解放学生与标准学生相结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5儿童的开展必须有操作的东西。陶行知提出四种:玩具、学具、用具、工具。新课程就是强调让学生自己操作、主动理论,在“玩与“动的过程中探究、体验、感悟。当前,我们提供和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制作这四种东西仍然很不够。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是此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世界各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走向。这一重要理

6、念借鉴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从他生活教育的思想宝库中汲取了非常丰富的营养。1用生活来教育。陶行知坚信生活是教育的指南针,是教育的中心。这就是说,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教育,生活是第一性的,生活是教育的主语鲁洁语,“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炽热的社会,在理论中学习。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材当做世界,如今要把世界当做课程、教材。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向生活学习,包含着向生活中的人们学习。2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说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进

7、步生活质量。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方案地生活来改造无日的无方案地生活。课程改革除了在“事实层面上走进生活外,更要在“意义层面上联络生活。为了改造生活,必须有工具。陶行知说:“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应怎么办?要发现、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3与生活相联络,是为了摆脱书本的束缚。陶行知认为,“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课改理论已充分证明,只要走进生活,教育就将变枯竭为鲜活,变苍白为丰富,变无

8、力为充满活力和魅力。不过教育与生活是有区别的,教育即生活,是把教育当做生活来对待;但是陶行知把它翻个“筋斗,变成“生活即教育势必混淆了二者的区别,淡化了教育的特殊功能。我们认为,这个筋斗翻过了头,是不妥的。三创造教育观课改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长期以来,在知识根底与创新才能之间主要存在三种误区一是把二者的关系简单地线性地联络起来,必须先打根底,然后才能创新。二是因为根底好,“我们赢在起点。殊不知,只重根底,无视创新精神培养,一开场就已“输在起点了。三是“墓础未能与时俱进,实际上“根底的内涵已发生变化。我们既不能丢弃根底,也不能对根底抱残守缺。陶行知早就鲜明地提出创造教育。1为什

9、么要创造?陶行知说:“我们要可以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才能。“老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他又说:“检讨过去。把握如今,创造将来。一切为了创造。这是一种呐喊。在新课程中我们清楚听到了陶行知的呐喊声。2创造教育的理念是什么?“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种理念基于对学生创造潜能的理解和信任,因此打破了创造教育的神秘感。课改所提倡的创新精神正是面向全体学生和所有老师的。3创造的特征是什么?陶行知从两个方面去说明。一是“敢探未创造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强调的是“敢“探究与“开拓的精神;二是强调创造是“新价值的产生。新价值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所有人都能去创造;新价值有别于新的科技创造、新的产品的诞生,因此创造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上,而不是在物质形态上。4创造从哪里做起?陶行知认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场,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创造的源头在行动,理论是创造的土壤。由此来审视综合理论活动,不难掂量出“综合与“理论的创造分量来。5创造教育的机制是什么?重要的机制在精神上是对儿童的“六大解放,因此有了?创造宣言?;在制度上是对创造进展奖励。6创造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