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挖路基边桩施工放样方法_第1页
高填挖路基边桩施工放样方法_第2页
高填挖路基边桩施工放样方法_第3页
高填挖路基边桩施工放样方法_第4页
高填挖路基边桩施工放样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填挖路基边桩施工放样方法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664 更新时间:2009-9-12发表文章 全站搜索 收藏本文 QQ书签 百度收藏摘要:本文对高填方、高挖方路基时,提供了一种相对简便的全站仪断面复测、放样方法。本方法根据准确复测断面,经过次数较少的水平距离和高程验证,结果符合要求。  每个项目在施工前,都要对路基横断面进行复测,以核对设计断面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以便进一步核实刚才数量,并作为对设计断面进行修改的依据。因此在进行断面复测时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绘出符合实际地形的横断面图。在施工测量中用,对于山区特

2、别是地形复杂、坡面较陡的高边坡路堑和高填方路堤边桩放样一定要精确,做到水平距离与高程相对应,以免造成路堑的超欠挖和路堤的超欠填。针对以上情况,将诸永高速台州段S7合同段全站仪在路基测量放样的使用总结成论文,以便类似的工程中作为参考。  一、 工程概况  诸永高速台州段S7标段起点K144+070,终点K147+100,全长3.03Km,设下塘桥,穿过东村1、2号隧道,设东村桥,穿过东村3号隧道,再设下街分离,穿过街下1、2号隧道,设交点右转,设街下大桥。本合同段设2个平曲线,最小半径1500m。采用高速公路山岭重丘区设计标准,整体式路基24.5m,分离式

3、路基2×12.5m,每行车道占3.75m,道路横坡2%。其中深路堑挖方占路堑挖方的80%以上,路堑深度最大达到46.3m。高填方路堤占路堤工程量的90%以上,最高达到24.1m。  二、 全站仪测量方法  1、 路基横断面的复测 目前高速公路施工的项目都有全站仪,采用全站仪进行断面测量与传统的尺杆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准确,可以加快施工进度。下面就介绍下全站仪断面测量,全站仪断面测量步骤: a、 每个断面放一个中桩,两个边桩(地势不是很陡峭放一个边桩也可),在放样桩位上插上彩旗,以方便断面测量; b、 测量断面前

4、,先测出每个中边桩的高程,以对断面复测后进行断面复测准确性进行校核; c、 进行断面测量,测量时把全站仪架在一地势开阔地,可以方便观测较多断面观测,并整平仪器; d、 开机,选择“菜单” “对边测量” “选择AB、AC.或AB、BC.”模式 e、 首先,将棱镜立在中桩位置,按“开始”进行断面测量,然后在垂直中线的方向上向左半副(即放样插旗的方向)将棱镜立在变坡点上按“下一点”测量,并记录其横距及高差(B1,H1).,然后再回到中桩进行右半副测量; f、 以此法进行逐个断面进行测量; g、 用AutoCAD进行断面绘图: 断面图绘制好后

5、,套入标准断面,在图中标出边桩实测高程是否在复测地面线上,如果刚好在复测地面线上,说明地面线复测比较准确,如果相差较大,需进行重新复测。  2、 全站仪路堑坡顶边桩放样 对于高挖方路堑在断面复测并绘制断面图后采用全站仪放样比较方便,其方便在全站仪可以随时测出放样点高程,如图1所示,该断面是诸永高速台州段S7标段K146+800设计、复测断面,坡面最下级采用护面墙,上面几级均采用植草绿化防护。下面详细叙述全站仪进行坡顶边桩渐进法测设: a、 由上述图1标出开挖边坡顶边桩A的宽度LA,由坐标计算程序算出该点坐标; b、 在控制点上架好全站仪,并对中

6、、整平,定向、设置好高程,将计算好的坐标进行实地放样,并测出该放样点高程HA,根据LA推算出该点的高程HA计算,比较HA与HA计算的大小,若HA与HA计算有差异,则计算与HA对应的水平水平横距LA: LA计算= B/2+S+H1×m1+d1+H2×m2+d2+H3×m3+d3+(HAH1H2H3)×m4 c、 若LALA计算,则实际放样点在A点的外侧,反之在内侧,在断面方向上相外或相内移动L1距离至A1点,同时用全站仪测出A1点的实地高程HA1,如图1由该点高程计算出该高程对应的距中桩的横距LA1计算与LA1=(LA±L1)

7、比较大小,若差值小于0.1m,则认为该桩点即为边坡顶桩点;若差值较大向外或向内移动L2至A2点,然后再测出该点高程HA2,并计算出对应的横距LA2计算与 LA2=(LA1±L2)并比较大小,直至差值小于0.1m。 3、路堤坡脚边桩放样 填方路堤坡脚边桩同样可以用渐进法快速准确测出。如图2所示,根据复测横断面图,可知大致路堤坡脚的横距LA,用全站仪实地放出点A,并测出该点高程HA,算出实际HA对应的宽 度:L=B/2+m1×H1+m2×H2+m3×(162.32H1H2HA)+2d   若LLA,说明边桩的位置在A点

8、的外侧;当LLA时,则边桩的位置在A点的内侧。根据L=L-LA的数值,重新移动桩点的位置再次试测,直至L0.1m时,即认为插桩点为边桩的准确位置。根据施工经验,在实际放样时,为了减少试测次数,在路堤的下坡一侧,移动的距离要比算出的L大一些;在上坡一侧,移动的距离要比算出的L小一些。  三、 结语  用全站仪结合渐进法进行路基边桩放样时,一般试测两三次即可确定路基边桩位置。特别在地形复杂的地段采用此法比较准确、快捷。利用全站仪 可以在开阔地带测试通视的任一测站,测量多个断面,而且结合坐标计算程序可以迅速测出断面上多个点的横距和高程,直到找到高程与横距想对应

9、的放样点,达到快捷、准确的目的;比传统的花杆、皮尺法省时省力,而且可以减少误差。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1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测1234567一地质观测研究程度沉积岩1对地层划分到组或阶,如范围大应进一步二分或三分,确定其时代,测定其厚度及产状2.对标志层、成矿有利的岩层在图上的宽度大于1毫米者应扩大表示,应注明;3研究鉴别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岩层的层理机械沉积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等特点;4研究喷出岩的特点,层序、层理、及岩相等特征,岩石的组成及其特点,测定其时代、厚度及产状;5.与矿产关系的研究,含矿层或对成矿有利岩层的空间

10、分布及变化规律,层位与岩性特征,测定其厚度与产状1.在1万分成的基础上,按岩层、岩性特点进一步详细划分岩层,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征,胶结物性质,结核体的形态、沉积韵律、测定各层厚度、产状与空间分布关系。2.3.4.5同左6对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地层,或成矿的主要围岩、对其岩石作详细的岩石矿物鉴定与岩石化学分析,并应控制它的厚度、产状等有关特点在空间上的变化。一般地段的研究程度可低于1万或与之相似。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岩层其研究程度仍与1万相同含矿层或成矿有利地层仍与12千相同,其他问题研究程度可低于12千。侵入岩1.确定侵入岩的时代、种类、规模、形态及产状,研究侵入岩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

11、;2.对侵入岩体应详细划分岩相;3.研究岩体的原生构造;对原生构造带的特征分布范围与产状等,在图上应给予标示。4.研究岩体之间及岩体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接触变质的范围,内外接触带的变化特点及产状。5.脉岩的分布特点、岩性特征、规模及产状,脉岩与岩体的关系,脉岩之间的关系、脉岩与成矿之间的关系。6.研究侵入体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岩体的形态变化、产状变化与岩相变化对成矿的富集作用。7.岩浆岩型的矿床、对岩体的研究程度与揭露程度,应达到对矿化研究程度的要求。除左列1-7各项内容外应进一步做到:1. 详细划分岩相、不仅要从接触带的变化特征出发划分边缘相、过渡相及内部相,研究各自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

12、点,而且要从岩浆的结晶与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同化作用和自变质等特点划分岩相。2. 揭露和控制岩相及接触带的产状变化;3. 详细划分原生流动构造与原生裂隙构造的分布特征产状,研究岩体各部位的付矿物特征,近可能的标出岩体流动前缘;4. 对岩体与脉岩应作详细的岩矿鉴定与成矿有关的岩石化学分析5. 与成矿有关的岩相或脉岩,在图上的宽度大于1毫米者应表示,小于1毫米者应扩大表示,但应说明。同上同上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2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测1234567一地质观测研究程度变质岩1研究变质作用特点及变质程度,划分变质带2.研究各变质带空间分布规律与产状的变化特点,3划分变

13、质相研究各变质相系的关系4.研究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或矿化富集作用之间的关系5对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变质带应详细研究并控制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其层位与岩相特点,测定其厚度与产状,其厚度能填出时应专门表示、填不出时应扩大表示。1按变质程度及特点,详细划分各变质带的变质级,按岩性特点与构造特点划分岩层;2.详细研究各变质相的剩余矿物,变化矿物及其特征,矿物组合与常见矿物组合特点。3.详细研究各变质带的接触关系,对各带的片理、线理、香肠状构造及残留构造等变化特点,并精确的测定其产状。4同左4.55.对各变质基本岩石类型应作详细的岩矿鉴定与岩石化学分析,以便进一步建立变质相系。同上同上构造地质1查明矿

14、区的主要构造带与控矿构造的特征,2.查明各种性质构造带的组合、排列方式、分布规律,着重研究压性构造带的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和划分构造型式或体系。3查明各结构面性质、特点、规模及产状;4区分不同级别、不同序次的结构面空间分布规律与变化特点5.区分成矿前与成矿后的构造带特点与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级别构造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6.研究构造体系的复合与联合对岩浆的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控制作用。7.对各种主要断裂带与褶皱轴的实际位置应实测。同1-6,应进一步岩研究:1不同级别、不同序次结构面对矿体的控制作用特点。2.对成矿有关的构造带,在一定距离内应有工程控制,揭露其形态,规模、产状、充填物等特征,准确测量其产

15、状。3.对破坏矿体的断裂,地表应有工程控制,查明其性质、规模、产状及断距,其界线与断距应实测。同上同上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3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测1234567一地质观测研究程度蚀变围岩1初步查明蚀变种类,规模、产状、形态,确定蚀变围岩的性质,对蚀变带应有工程控制。2.圈定蚀变体或蚀变带,判断蚀变作用与火成活动变质作用的关系3.研究蚀变围岩的含矿性。1.详细查明各蚀变带种类,蚀变强度,矿物组合、规模、产状、形态,确定蚀变围岩的性质,用工程控制蚀变带的变化。2.详细圈定蚀变体和蚀变带的范围,按蚀变强度与矿物组合进一步细分,确定蚀变体与火成活动、变质作用、矿化作用

16、的关系;3.详细研究蚀变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同1万1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同12千2.与矿关系不密切的精度可降低。矿化及矿体1. 用槽井探和物化探等手段揭露和控制矿化带或矿层的规模产状及走向的变化;2. 矿化带、含矿层、矿体、详细研究其规模、产状、形态、矿石自然类型等变化特点,分布规律。3. 分析和鉴定金属矿物,脉石矿物的种类及含量4. 对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条件做出初步判断,指出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1用槽井探和物化探等手段揭露和控制矿化带或矿体;2.矿化带较详细的研究确定矿化类型、规模、产状、矿物种类及金属矿物含量3矿体,除按1万要求外,尚需要对矿石自然类型、矿石物质成分等进行研究,对矿床成因类型

17、、工业类型做出判断。4要用工程控制主矿体,上下盘的小矿体,对露天开采的矿床,要详细的查明矿体的边界5系统的查明矿体有用组份的含量及其变化同1万同12千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4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测1234567二精度要求必须表示地质体规模m1.矿体宽度大于52.一般岩石宽度大于203.蚀变体宽大于104.各种构造形迹长大于1001.矿体宽度大于2.52.一般岩石宽度大于103.蚀变体宽大于54.各种构造形迹长大于501.大于12.大于43.大于24.形迹长大于201.大于0.52.大于23.大于14.形迹长大于101.大于52.大于403.大于104.形迹长大于2001.大于12.大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