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业和混业经营_第1页
分业和混业经营_第2页
分业和混业经营_第3页
分业和混业经营_第4页
分业和混业经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 从花旗银行的并购和拆分说起 VS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交易、保险代理等分业经营抑制垄断维护竞争专业分工透明度高品种单一 难以分散风险多样化分散风险降低成本促进创新管理与风控复杂大量资源利益冲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之间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各行之间有严格的业务界限。(目前中国的金融制度)3当代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可以直接从事证券业务,经营证券买卖充分利用银行的各项资源,带来规模效益难以防范风险在“集团”内传递需要通过金融服务当局进行自律性监管,建立防火墙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建立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的产权关系金

2、融控股公司只从事股权投资活动具体业务由各子公司去完成,但必须受股权控制各子公司既受股权控制又相互按市场原则对待4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是多元还是专业化政治制度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制度以及金融体制的健全程度法律规定和金融机构本身的管理能力资源规模在不同市场上与同业相比所占的地位等监管部门首要任务应该是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前提下,为不同的金融机构提供自由经营的环境多元专业51933年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监管法案出台的背景间接融资转为直接融资,有价证券交易活跃投资银行获利丰厚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在业务上的界限被打破,商业银行介入投资银行成为主流相关法律制度缺失商业银行以子公司的形式参与投资银行业务不存在明显

3、的法律障碍1929年美国股市暴跌引发空前金融危机1933年美国经济陷入低谷1/4就业人员失业,11000多家银行破产、合并,同年3月,全国银行暂时停业,银行信用几乎全部丧失。委员会对卖空行为进行调查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存在不正当行为,并由此导致,至少是加剧了股市的崩溃,致使银行流动资金不足,引发银行体系崩溃。金融业重心转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1929年起至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6关于制定G-S 法案的目的美国经济学家乔治考夫曼提出了三个经典理由:1通过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离以保持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维护银行安全。2防止银行资金从合法的商业银行途径转移到投机性用途。3减少因商业

4、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而产生的有关利益冲突与自我交易现象。1933年 6月16日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简称G-S 法案71933年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的确立及成熟确立分业监管体制规定了银行收购、合并的审批条件与标准银行持股公司同样受美联储委员会的监管Q 条例适用范围扩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银行合并法案银行持股公司法案利率管制法案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G-S 法案1933年1934 年1956 年1960年1966 年1933年-1998年禁止银行从事证券承销和保险业务81999年混业经营监管法案出台的背景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新型融资工具的产生使商业银行在借贷市场上的份额持续下降须通过业务规模和范围两

5、个维度扩张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欧洲银行业混业经营的优势将美国置于不利地位4.国际竞争1、客户需要银行提供更加广泛的产品服务3.银行运营成本上升2、开辟新业务和收入来源9长期的制度性通货膨胀和经济的国债化高通货膨胀市场利率的不断上升,商业银行由于法律限制,吸收存款的能力大大下降。相反的是投资银行的繁荣经济的国债化证券交易规模不断膨胀,投资银行利润也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寻找法律漏洞,试图突破分业限制,向投资银行领域渗透Long Term Interest Rate in US101999年混业经营监管法案出台的过程1980年放松对存款机构管理与货币管理法1982 年加恩圣杰曼法1987年银行公平竞争法案

6、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美国金融管制方面的重要转折点放松管制为主要特征促进存款机构业务多样化,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竞争解决了美国储蓄机构的流动性不足,为银行进一步混业经营打下基础标志美国分业经营体制正式结束,混业经营以其较高的效率和竞争水平战胜了分业经营体制11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产生的风险因素分析有观点认为:业务多元化能够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后形成的庞大集团具有复杂的特征对于银行业而言,为什么混业经营反而会容易造成风险在各类不同业务之间的传递?产权关系复杂化财务主体多元化内部交易正常化可以说,存在混业经营就存在关联交易。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形成了上述复杂特征,给整个集团的经营带

7、来了利益冲突风险、财务风险、投资风险和集团控制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12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带来的风险利益冲突财务风险各部门相关利益主体存在结构性差异一、资本充足率风险二、财务杠杆风险各市场资本运作方式存在差别风险状况恶化经营绩效下降1、银行向第三方不谨慎发放贷款2、内部信息优势造成不公平竞争3、不同金融业务机构的企业文化差异与利益冲突1、商业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风险2、 商业银行开展保险业务的风险3、商业银行进行生产型企业投资的风险投资风险集团控制风险1、传染性风险2、 信息不对称风险3、集团成员自主权不足的风险13结论结论:多元化的混业经营并不能降低经营风险负效益投行业务的巨额损失所以诸多

8、因素使有些已经组建FHC进入这些领域的银行在2005年之后开始放弃投资银行业务或保险业务,向传统业务回归。过度规模和范围扩张文化差别和利益冲突金融危机的“测验”14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营运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由于银行的业务范围、业务量和业务品种的增加带来的费用下降或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业务品种的进入成本较低(金融行业的同质性)降低银行业的风险改善银行的内部资金结构,提高了银行的利润水平。含义形成原因垄断特性、固定成本支出较多产品和服务具有同质性和以模仿性网络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节约更多闲置货币,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

9、含义形成原因影响因素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银行制度的差异管理、金融创新、银行科技水平影响因素经营环境;业务品种;对业务多样化的管理;科技技术手段15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商业银行截至2008 年8 月31日,摩根斯坦利的管理资产总值为7 360 亿美元1.摩根斯坦利公司的华丽转身亿美元摩根斯坦利2002-2007年管理资产总值2008 年与2007 年相比,管理资产总值有一定程度下降2002-2007年该数值逐年递增16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商业银行摩根斯坦利公司的华丽转身转型裁员收购1、由投资银行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能够设立可吸收存款的商业银行,可以永久性获得从美联储申请紧急融资的资格。2、进行

10、大量裁员和降低高管薪酬。3、摩根斯坦利收购美邦,改名为“摩根斯坦利美邦”收购美邦公司有望大大增强公司经纪业务的竞争力,足以对抗已收购美林的美国银行。摩根斯坦利在危机后的应对措施17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商业银行20002000年20082008年20092009年跨入世界著名商业银行,创下了英国历史上银行业收购的最高金额记录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并购案。将RBS推上发展巅峰提出三个目标正式退出资产救助计划设立“坏账银行”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收购荷兰银行被迫出售资产,英国政府宣布银行拯救计划RBS成为被政府控股的国有银行金融危机中隐患爆发从危机走向战略重整2.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兴衰史20072007年1

11、8中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初次尝试分业经营,重建四大行以国有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出现地产热和证券热,从法律框架上确立我国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金融发展格局“大一统”体制仅中国人民银行一家转变为混业经营我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演变史History19中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我国目前仍采用分业经营的必要性我国银行业目前分业经营面临的困境实行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金融市场不发达法律制度不完全监管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受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挑战不适应金融业的协调发展无法适应我国金融改革步伐.发展趋势规范金融秩序、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的需要深化发展、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20中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我国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可行性我国金融业实现混业经营模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