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网安装要求_第1页
地网安装要求_第2页
地网安装要求_第3页
地网安装要求_第4页
地网安装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地网天馈及设备安装施工规范一、地网工程(一)电缆下埋引入1、地埋电缆沟与基站地网沟连为体,沟深0.5-0.7米,同时作为基站地网的一组延长辐射体。电缆不得与地网扁铁缠绞,下埋长度应大于15m。2、地埋铠装电力电缆两边均需用3米热镀锌钢管做引下及引上爱护,且电力电缆屏蔽层在两边与基站地网做牢靠接地,爱护钢管用抱箍与市电终端杆和机房墙面必需作不少于3处的固定。3、铠装电缆在终端杆作引接时必需做回水弯处理,做法:电缆先在电杆横担处绕缠两圈(不得超过三圈),电缆开口应朝下与架空电力线接。4、地埋沟与机房散水坡相接处,须用水泥和砂石复原处理。引入孔洞用防火泥做堵塞处理。5、电力电缆引入需走特地预

2、留孔洞引入,或在离配电箱安装位置较近处开墙洞引入,不得直接从馈线窗引入进机房,破墙处需恢复。(二)沟通配电箱安装1、配电箱须使用膨胀螺丝固定安装在市电进线孔侧并位于室内接地铜排的左侧下方,箱底距地面约1400mm左右为宜。2、配电箱必需做接地处理,用16平方铜线配铜头与室内接地铜排牢靠连接。3、接头需用合适的铜鼻子并用夜压钳压紧接牢,三相电源线头需用红、绿、黄三色包扎。4、配电箱安装必需牢靠,安装端正,箱面不得有施工灰土(三)防雷地网埋设1、地网接受闭合环形,在机房和铁塔塔座四周2-5米范围内开挖一圈宽约0.4米,深0.5-0.7米的沟(依据实际状况开挖),敷设40mm×4mm热镀锌

3、扁钢作为机房地网的环形接地体。2、在环行地网内每隔3米(不大于垂直接地体长度的2倍)埋设一根50mm×50mm×5mm× 1500mm的热镀锌角钢做垂直接地体(假如岩石山土,每隔2米埋设一根1米角钢地桩),垂直接地体与环形接地体之间焊接连通,在焊接处用沥青作防腐处理,便利雷电流的泄放。用接地扁钢电焊连接每个角钢接地极,接地扁钢连接必需搭接满焊(不行单点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自身宽度的2倍,电焊四边焊接;3、地网凡电焊过的地方必需做防腐处理,首先清除焊渣,表面除锈,涂防锈漆或涂沥青防锈(涂上第一道沥青,包缠麻布或玻璃丝带,而后涂上其次道沥青方可回填土夯实封闭)。4、

4、在机房和铁塔四周的一圈环形外,还必需沿虚线方向延长至少2-4处接地扁钢(视接地电阻状况),形成辐射状向大地散开,每组延长辐射体24米(用4根6米扁钢),并视状况可加降阻剂,保证雷电流泄放的最大接触面积。5、机房地网与铁塔地网之间作不少于三处的等电位连接,每隔3米相互连通一次,相互组成联合地网。6、假如基站有专用变压器的,基站地网应与变压器地网使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两端焊接连通,使整个基站地网成为一组联合接地体。当有雷电侵袭基站时,保证基站各接地地网处于同一个电位,防止由于未做联合接地,造成的电位反击。 机房地网施工参考示意图7、楼顶抱杆、支架、桅杆与建筑物顶部避雷带相连,利用

5、建筑物自身地网时,需对建筑物自身地网进行测试,要求达到5以下,方可使用。室外走线架抱杆必需就近与房屋避雷网相连,连接点必需焊接良好,并对焊接点进行防锈防腐处理。8、接地电阻要求 5,部分地处高山周边土壤电阻率大于3500m的基站,接地建设确有难度时,接地电阻可以适当放宽到10以下;基站地网应符合联合接地及等电位原理。(四)室内接地防雷施工:1均压环安装:A、在机房内部设立室内均压等电位环,即用40mm×4mm热镀锌扁钢沿机房走线架布放“口子形”均压环,并且均压环与室外地网不少于两处(扁铁不同方向入内)直接焊接连通,所安装的设备爱护地均与机房均压环就近连通,而工作地接在室内大铜牌上。B

6、、均压环的任一边靠近拐角处的第一个挂卡距拐角处的间距为40cm,其余挂卡间距应在60cm与90cm之间。C、靠墙一面的挂卡要用绝缘子来固定,靠近走线架的挂卡固定在走线架上,若走线架上没有标准的固定孔,则需要用电钻来钻孔。D、均压环与两边墙面之间的距离为10cm。E、均压环安装要求平直美观。F、均压环与接地体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如下图,方式(a)为优选接线方式,只要均压环两端有两个接地体,就接受此方式,分别用一根50平方的铜导线所均压环的两端中点连接到接地体上。假如只有一个接地引入点,则要接受方式(b),分别用2根50平方的铜导线把均压环的对角点分别固定到接地体上。 均压环在走线架上的固定方式2、

7、接地铜牌安装:A、室内接地大铜排安装在机房市电电缆引入侧,位于室内走线架下沿30公分处。B、接地小铜排安装在配电箱下方作为防雷单独接地点,只供安装防雷器和配电箱接地专用。C、室外馈线接地:在室外机房馈线孔正下方约30公分处,通过扁铁与铜块的铜铁过渡与地网相接,且在铜铁过渡的铜块上打7个孔眼便利天馈线接地即可,引上扁铁必需紧贴墙面,并用膨胀锣丝作不少于3点固定。D、室内2个铜牌和室外1个铜块接地均需通过扁铁与铜块过渡与地网相接,然后室内的用70平方铜线配铜头牢靠连接铜牌上。(五)室内走线架安装规范1、室内走线架材料可接受国标角钢、扁铁来或铝型材制作。室内走线架制作必需严格依据设计图纸施工。2、角

8、钢规格要求为40mm*40mm*4mm,扁铁规格要求40mm*4mm,材料必需进行热镀锌、烤漆、过塑等方式防锈防蚀处理,铝型材骨架要求为50mm*50mm。3、室内走线架要求宽度为400mm,横撑宜用40mm*4mm扁铁或扁钢,两端接受螺丝进行固定、横撑间距300mm。走线架经过梁、柱时,就近与梁、柱加固,在走线架上相邻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 2 米,固定方法可以是利用吊挂件与天花板或梁固定或是利用短托架与墙或柱固定。4、走线架安装位置必需严格依据设计图纸施工,室内走线架高度距地面2300-2400mm处为宜,即安装在馈线窗下沿100mm处。5、走线架安装必需坚固,不能消灭松动现象。跨度较大

9、的租用机房和塔边屋走线架必需安装托架或支架,保证走线架的强度和稳定性。6、走线架与机房顶的净空距离不小于300mm。7、走线架应做好接地,室内走线架接室内铜牌。8、走线架各接头处螺丝应当一律朝内。二、天馈系统安装基站的天馈系统示意图如下:(一)天线及馈线安装规范1、天线的安装A、天线必需坚固地安装在其支撑杆上,其高度和位置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B、对于全向天线,要求天线与铁塔塔身之间距离不小于2米;对于定向天线,要求不小于0.5米。C、天线应安装坚固,同一扇区的天线朝向及下倾角应相同;全向天线安装时必需与地平面保持垂直。 D、天线的主瓣方向四周应无金属物件或楼房阻挡。E、天线抱杆超出天线顶端至少

10、10CM。F、天线安装位置需留意防雷。天线及室外设备均要安装在避雷针 45 度爱护角范围内。G、要确认避雷针已直接连入地网。2、天线跳线安装A、天线跳线接头对准天线接口,拧牢。天线跳线可在天线吊至铁塔之前连接好,并进行防水处理,可削减高空作业时间,并提高接头连接和防水质量;B、天线安装完毕后,将天线跳线理顺,并绑扎固定到铁塔或天线抱杆上,跳线绑扎时,有以下要求:1、使用防紫外线扎带对天线跳线进行绑扎,天线跳线的绑扎应当整齐美观、无交叉。2、天线跳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天线跳线半径的 20 倍;3、对于 1/2跳线而言,一次性弯曲的弯曲半径最小为 50 mm。反复弯曲的弯曲半径 最小为 125

11、 mm,弯曲次数不得大于 15 次。3、馈线的安装馈线的型号、规格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布放馈线路由符合安装工艺要求,馈线从塔顶应顺护栏边梯而下,走向合理,平滑、顺直,不得有交叉、飞线、扭曲、裂损等状况。垂直方向每隔1米左右用馈线卡与塔梯固定,水平方向每隔1.5米左右用馈线卡与室外走线架固定;软馈在与天线或设备接口处至少要保证20CM以上笔直,且馈线卡要远离接口20CM以上;馈线每隔4050CM左右要用黑扎带由上而下将各扇区馈线绑扎在一起;馈线拐弯应圆滑均匀,弯曲半径应大于馈线外径15倍;馈线进入馈线窗之前应做滴水弯,切角大于60°;施工时馈线两头应贴标志,标志应贴在明显位置,具有永久性

12、,字迹清楚端正。标志上标明扇区、收发和馈线长度,其长度偏差不超过1米;馈线夹是用于固定馈线于走线梯上,使馈线走线整齐美观。对于不同线径的馈线,馈线夹的固定间距。1/2 " 馈线7/8 "馈线5/8" 馈线馈线水平走线时:1.0米1.5米2.0米馈线垂直走线时:0.8米1.0米1.5米当馈线和跳线需要弯曲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弯曲曲率半径不能小于表中的规定。 线 径二次弯曲的半径一次性弯曲的半径/2"210mm70mm7/8"360mm120mm4、天馈系统的防水要求A、1/2跳线和馈线、天线的连接与密封步骤如下:(1)、将天线跳线与主馈线、

13、天线接头连接并拧紧。(2)、对接头进行防水密封处理。馈线接头防水处理方法如下:要点:B、馈线进入机房,要保证馈线不会将雨水引入机房,必需做滴水弯。依据馈线通过馈线窗进入机房的不同走线方式,滴水湾有两种:5、天馈系统的接地要求天馈系统的接地示意图如下所示:天馈系统的接地要求如下:A、通常每根主馈线应至少三处安装馈线接地卡,位置分别为:在铁塔平台处,主馈线离开铁塔处,主馈线入室之前。当主馈线长度超过 60 m 时,还应在主馈线中间增加馈线接地卡,一般为平均 20 m 安装一处。B、在楼顶安装的天馈系统、天线支架、新装走线架均需焊接到建筑物避雷网上。馈线也需有三处接地,位置分别为:馈线离开天线抱杆处

14、,馈线离开楼顶处,馈线进入机房处。C、馈线接地引线严禁多点复接,接地线应短直、顺雷电泄流方向布线,不得逆向接地。室外走线架必需接地且单独接入地网。D、馈线接地卡需引向地网,不得逆向。接地线与馈线之间夹角不大于15度,严禁倒折现象。E、馈线接地点应做好防水处理。三、室内设备安装1、机房设备布置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基站子系统的设备布置应与机房内其他系统设备综合考虑,留意整齐、美观、合理; (2)应考虑设备线缆的布放便利和合理性,线缆应尽量避开交叉; (3)应充分考虑以后的扩容机位; (4)应考虑机房楼板的负荷; (5)应按设备状况预留设备的维护空间。2、设备机架安装固定1、机架位置、朝向符合

15、施工图纸要求;2、安装完毕后,机柜要求坚固、稳定、用手摇摆机架不应晃动;3、机架安装时垂直度误差0.1%,可用吊线锤测量。如达不到垂度要求时,可用铅皮或薄铁皮垫平。地面不平常适当加用金属垫片,以达到机柜四角受力均匀。4、各机架之间垂直缝隙偏差3 mm,几个机架排列在一起,设备面板应在同一平面、同始终线上,当需要调整机架位置、水平或垂直度时,可用橡皮锤小扣机器底部(不得用铁锤直接敲打设备),使之达到要求。5、机架背面必需保留不小于0.8m的距离,侧面最小离墙1m摆放,留有足够的维护空间。3、机房线缆布放及连接要求(1)电源线布放 a、新建基站沟通引入电缆不能从馈线窗引入,应在配电箱侧就近打孔引入

16、(进入沟通配电箱处应加装避雷器),穿墙孔应用防火泥密封;电缆室内部分沿墙走线须套装白色PVC阻燃管固定,走线架走线应绑扎坚固。b、连到无线机架的电源线必要求布放整齐, 不能有交叉现象, 更不能和其他信号线捆扎在一起。 c、从AC屏至DC间的沟通电源线的接线射色谱应依据黄、绿、红的挨次.d、全部的电源线连接点要求两点压接.接头应作热套管处理。 (2)信号线缆布放 a、全部的信号线都要放入走线槽中, 走线应保持顺畅, 不能有交叉和空中飞线的现象. 对于有多余长度的连线也要放入走线槽中,不能盘放在机架内或机架顶上. b、机架上面的信号线、地线须走机架后面与走线梯连接,且必需分开绑扎,不能有交叉现象。

17、 c、从传输设备到DF架的PCM线必需放入走线槽中,并留有肯定的冗余度。d、全部线缆应顺直、整齐,不得交叉纠缠,下线按挨次布放,线缆余留长充应统一。全部与设备相连的线要求接触良好,不能有松动的现象,接头位置不能有受力现象,最好能留出冗余位置后再走线。e、线缆布放应整齐、美观,绑扎工艺良好,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全都。f、光纤应布放在光纤走线管中, 或用软管爱护,两端不能拉得过紧,有多余的光纤应整齐盘放在光纤盘上. 若没有光纤盘的应将光纤盘成一个直径20cm的圆圈, 放置于ODF上面。g、传输线布放平直,距电源线至少20cm,否则传输线需用屏蔽管爱护或电源线加屏蔽管隔离;h、线缆无破损,避开接触尖

18、锐物体;传输线头焊接要坚固,不虚焊,不短路,线的预留长度适当。I、机柜内部电缆要求整齐、美观,多余的线应顺放入机架中的线槽中并加以绑扎,信号线布放在机架右内侧并卡在线夹里,连线两端的接头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3)线缆扎绑要求a、室内全部线缆均需绑扎到线架上,室内除2M线外全部线缆扎带均用黑色扎带,扎带断头方向全都向内,扎带间距均匀,且不超过10cm;全部和墙面接触线路均应加白色PVC套管爱护。b、线缆扎绑工艺良好、整齐美观,线缆弯曲均匀,圆滑全都。c、同一垂面上的线缆扎带平在同一水平面上,线缆绑扎时要求扎带间隔均匀、统一。e、线缆的绑扎应当接受十字交叉固定。f、线缆拐弯处不能绑扎带,扎带剪切不能够带尖头,扎带应平滑剪平4、机架内设备单元的安装要求全部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坚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安装数量符合设计文件规定,无设备单元的空位应装有盖板。5、设备综合接地(1)、基站的直流工作地、爱护地应接入同一地线排,地线系统接受联合接地方式。依据移动通信无线基站接地系统建设工程验收规范v1.0(试行)的规定,接地电阻要求 5,部分地处高山周边土壤电阻率大于3500m的基站,接地建设确有难度时,接地电阻可以适当放宽到10以下;基站地网应符合联合接地及等电位原理。(2)、地线引上敷设3根,一根连接到机房大地牌,一根连接到机房小地牌,一根用于室外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