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净月实验学校东延岬大精中分HIGHSCHOOLATTACHEDTONORTHEAST30R皿WMIVERSITY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卷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徐志凯审核人:张海英B 、200 E经线和160° W经线、本初子午线和1800经线一、单项选择题(2X32=64分)1、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A、20°W经线和160°E经纬C、赤道D2、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A1:1000B、1:100000C1:8000D、1:2000速度也周间实线箭头表不受地转偏向力A.B.C.D.3、在地图上,
2、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示的方向是:A、东B、西G北D、南4、读右图,位于a和b两个界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A.地壳B.内核C.外核D.地幔5、太阳能量的来源是:A、耀斑爆发产生B、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G黑子活动释放D、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6-7题.6 .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7 .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B.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C.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D.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8 .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影
3、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卷9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春分日的是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卷1010 .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A. AD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112题。11 .图中箭头比细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逆辐射B.地面反射C.大气削弱作用D.地面削弱作用12 .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A.增强B.减弱C.增强D.减弱13 .关于右图中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B.处气压较处高,所以空气下沉C.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D.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A15.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示意
4、图是14.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16.若右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A.环节能给陆地补充淡水B.乙为海洋,甲为陆地C.我国的夏季风属环节D.环节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图6】印度洋洋流分布示意图17 .读印度洋洋流分布图,图中洋流属于西澳大利亚寒流的是A.B.C.D.18 .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措施有A.兴修水库B.节约用水C.防止水污染D.跨流域调水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2202895218245335689003.一,一,一3.每力兀GD唯水重(m)54055143842881344卜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
5、回答1920题19 .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每万元GD晅水量都高于中国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我国每万元GD唯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20 .我国每万元GD唯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C.水污染严重D.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21 .下列地貌中,由流水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是ABCD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2223题。22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重熔再生B.一一外力作用C.一一冷却凝固D.一一变质作用23 .主要由图中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C.东非
6、大裂谷D.维苏威火山沉积岩岩石固物质浦解略团读右边某地地貌图, 24.图中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C.沙丘25.图中地貌一般位于A.山前C.河流拐弯处回答24-25题。B.冲积扇D.冲积平原B.河流入海口D.山顶A.喜玛拉雅山B.长江三角洲26、下图中,最有可能找到石油资源的地质构造是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2728题E变三苏最而东:公路方案河流5海洋村镇山地工;27 .图中三角洲平原位于A.dB.cC.b28 .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A.线路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B.线路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C.线路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D.线路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读地理
7、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图,回答29-30题。29.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C.区域性B.差异性D.单一性30.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推断下列景观特征与其相符的是A.光照弱C冰川冻土广布B.风力作用显著D.河流多,流量丰富某考察队沿图中AB一线对澳大利亚大陆进行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3132题。图例荒漠带【图8】31 .沿AB一线,自然带先后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有规律更替,这反映了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32 .引起其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B.地形C.海拔D.热量单项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
8、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题号1718192021222324答案题号2526272829303132答案二、读图分析题(2X18=36分)33 .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8分):力惊(1)图中时期直射点向南移动。符上A.(2)当太阳直射点(填字母)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J(3)当太阳直射点(填字母)时,V/北京昼夜等长。.(4)AB、C、D四点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34、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2分):(1)图中气压带E是带。(2)图中风带B是,D是o(3)在图中气压带A控制下,降水(多或少)。(4)在气压
9、带C控制下,降水(多或少)。(5)七月份亚洲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带3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CD(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环节)的直接影响最大。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图中地质构造A为斜。(2)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其中B为拘造。(3)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泥沙含量,水旱灾害增加。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答案ABCDDBCA题号91
10、0111213141516答案CACACACA题号1718192021222324答案DDDDBBBB题号2526272829303132答案AAAAABCD二、读图分析题(2X18=36分)33.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8分):川惊(1)图中_D-A-B_时期直射点向南移动。LL(2)当太阳直射_B一点(填字母)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T(3)当太阳直射AC点(填字母)时,北V/京昼夜等长。;(4)AB、C、D四点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D。34、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2分):(1)图中气压带E是赤道低气压_带(2)图中风带B是东北信风带_,D是盛行西风带.(3)在图中气压带A控制下,降水H_(多或少)(4)在气压带C控制下,降水少(多或少)。(5)七月份亚洲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C带。35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C降水D地表径流(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法在房屋租赁中的应用与实践
-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研究报告
- 创新发展模式2025年废弃矿井资源再利用关键技术攻关报告
-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版
- 2025年中国钢筋冷挤压连接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用氮气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激光打标机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乳酸菌饮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子产品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某国际大酒店薪酬体系设计方案及对策
- 青年干部培训班入学考试试题
- 土方回填试验报告
- 五矿集团供应商注册指南(参考范本)
- 祛斑销售回答方法介绍
- 勘察外业见证合同
-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底稿模板-内控调查
- 安徽关于成立电动车公司可行性报告【范文参考】
- 铁程检用表(共47页)
- 物理化学:9-表面现象-液体表面1
- 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技术规程
-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