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应用伦理学论文---中国当代社会伦理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_第1页
【完整版】应用伦理学论文---中国当代社会伦理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法学旅游与新闻系课程论文(设计)学院:法学旅游与新闻系学 期: 2013-2014学年第_J_学期专业:烹饪与营养教育班级: 11401班学生姓名:吴忧学号:1141010128题 目 中国当代社会伦理道德滑坡现象的分析课程名称: 应用伦理学任课教师姓名:谢俊2013年12月9日【摘要】 作为目前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我国现在正处于向更完善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道德建设发展的不想 适应从而导致发展失衡,并且市场经济本身就有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从 而导致了当今社会中某些社会道德滑坡问题频频的出现。当下加强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树立社

2、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消除各种不道德现象是提高全国人民 精神文化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论文关键词】社会道德 道德滑坡 表现 原因 应对措施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 美德。”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也曾说过“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先人们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社会道德的重要性。而作为一 个拥有几千年丰富内涵和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一直以中华传统美德引以为傲 的中国人们,在当今社会中却频频发生社会伦理道德、职业伦理道德、家庭伦 理道德等等危机。让我们不经驻足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当今的中国人变得 越来越冷漠、势利、缺乏信任 ,小

3、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无人扶、李天一案、校长猥亵小学生、十岁女童将 1 岁男童丢下 25 楼, 一件比一件骇人听闻,一件比一件更挑战人们的底线, 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我们不禁要问,社会到底怎么了?中国到底怎么了?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分析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的热点话题 , 而且参加讨论的 人越来越多 , 范围也越来越大 , 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 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人们把种种道德滑坡现象或归于市场经济发展太迅速、或归于社会环境的发展 缺陷、或归于法律法规不健全 , 或归于学校教育不得力 ,或归于个人自我修养差 , 等等,众说纷纭,观点不一1 。笔者认为 ,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原 因主

4、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 突如其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 给社会和人民都带来的巨大的冲击,面对经 济迅猛发展的繁盛局面 , 人们在思想上并没有做好真正的准备。新中国建立后 ,中国始终在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 , 运动与建设 相生, 整顿与生产相伴。而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被解放了的人民更是带着极大的热 情,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 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大潮 之中。这一时期 , 人们的思想极其单纯 , 大家并不认为经济收入少、加班加点、 商品供应匮乏不对 ,相反, 在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 ,还做了大量的分外工作 ,可以 说,为了工作人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 近乎疯狂。在人们

5、的思想深处有一道铜 墙铁壁似的防线 , 以传统的和时代的道德观自觉地抵制着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 20世纪 80年代,改革开放在中国人面前展开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 让中国人耳 目一新。面对突然的变化、豁然的局面、繁杂的环境、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反差 极大的生活 , 人们来不及思考 ,对某些社会现象没有时间去做本质上的分析 , 而是 以自己工作、学习、感觉上的需求 , 简单而武断地否定过去的体制和传统的道德 观,并迅速地从一种单纯的思想进入另一种单纯的思想 , 而且带着这样的思想又 一次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之中。这一时期的思想领域 , 旧的东西被丢掉 , 而新的东西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人们的思

6、想观念处于一种迷茫的状况 , 加之紧 张的生活工作节奏 ,人们也就自然放松自我道德修养。可以说 , 这一次,中国人民 打了一场思想上的无准备之仗 , 结果也付出惨重的道德代价。2 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试教育、分数论英雄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也是导致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1978年高考制度的恢复 , 给教育界吹来一股浓浓的芳香 ,10 年中人们对知识 的极度渴望如火山岩浆迸发而出 ,校园沸腾了 ,又安静了。教师学生都有了一个 共同的目标 , 那就是攻克高考这座堡垒。学校的中心工作也非常明确 , 就是教学 , 说透了, 实际上就是应对高考 ,就是提高升学率。“升学率”“就业率”也在不 知

7、不觉中成了对各级学校评估的标准 , 在这一标准的导向下 ,学校的教育目的就 更明确。因此 , 多年来,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 , 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 更多地在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就业率 , 教学成绩成了学校唯一的追求 ,甚至 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学校教育也在始终如一地不断地完善着理论、 追求着实效 , 在对学生进行着道德教育 , 但这些尽乎理想的理论 ,似乎触及不到理 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 , 有时也难以解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面对如此纷繁 的社会大环境和繁重的教学、课业负担的重压 ,真可谓杯水车薪 , 显得那样的苍 白无力和无奈 2-3 。其实 , 在应试教育之下大谈德

8、育教育 , 也只是空谈 , 因为学 校无暇也无力更多地顾及德育教育 , 德育起着点缀或应付检查的作用。3 家庭德育教育的单一对孩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知识就是力量” , 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中国人面对这一铁的事实 ,对 教育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 , 孩子的教育成了每个家庭生活的中心 内容和重点内容 ,成绩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 , 而对孩子的品德培养 却少之又少 , 家庭德育明显滞后。一方面 , 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 ,更多地重 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能开发 , 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不让孩子涉及与学 习无关的事宜 , 诸如家务劳动、接人待物、参加各种活动等 ,

9、而且众星捧月式的 家庭成员结构和生活氛围 , 也没有给孩子提供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机会。繁重 的学习负担和课外学习班充斥他们稚嫩的童年时代和快乐的少年时代, 他们成了学习的工具。其结果是许多孩子高分低能 , 不能也不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另一方面 , 家长自身的道德素养不高 , 没有意识到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有 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 ,不懂得教育,更不懂如何教育 ,视给孩子提供所谓的 良好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为己任。再者 ,许多家长意识到德育的重要 , 但教育方 式不适,粗暴行事 , 只告诉孩子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 , 却不与孩子沟通 , 其结果,或 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 或使孩子没

10、有主见 , 只知顺从。当家长发现孩子身上的问 题并欲纠正时 , 其已形成的生活习惯、品行性格、思维习惯纠正起来谈何容易。 这种家庭教育的滞后性 , 给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4 社会德育教育主流的无力直接影响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形成。社会德育包含的范围极广 , 如今,媒体导向、通讯手段、现身教育、现实生 活状况等都对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媒体宣传是 社会教育的一种极重要的手段 , 一个学生从他懂事的时候起 ,接受广播、电视、 杂志、唱片的影响和教育要多于学校 , 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比教师 和家长的说服教育更具实力 , 更有说服作用。他们从很小的时候

11、就知道歌星、影 星、运动明星 ,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崇拜偶像 ,或者是某颗“星”的粉丝 ,但 对其他知名人士却知之甚少。诚然 , 每一次的宣传活动都有很好的主题 , 但这些 主题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被形式所掩盖 , 从而使得学生更多地关注宣传的形式 , 而忽略内容。如今在青少年中间出现的“崇拜危机”与媒体宣传不无关系。其 实,在社会教育方面从未放松过 , 如 1981年由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因救落入粪 池的老农而英勇献身的事迹引发的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大讨论、“五讲四美三 热爱”的倡导、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提出、英模的演讲、感动中国十大 人物的评选等 , 然而, 学生更多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

12、 , 现实生活中不变的事实 ,给 学生带来的是“事实胜于雄辩”的影响和教育。其他如电脑、手机的影响、长 辈和朋友的现身教育、金钱的诱惑等 , 这些“事实”现象使学生对道德教育失去 足够的信任 4 。5 经济发展对德育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物质财富 ,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 这是 毋庸置疑的事实。与此同时 , 许多社会现象在学生思想中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实 也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观的形成。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展开 , 中国人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从社会表象上看 ,在学生的眼里 ,看到更多的是 人们头脑中利益多了 , 理想少了 ; 见利忘义的人多了 ,

13、见义勇为的人少了 ; 骗子多 了,老实人少了 ;奸商多了,标兵少了;假的多了,真的少了;索取的多了 ,奉献的少 了;贪官多了,公仆少了。而且 ,一些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面对如此 缤纷的社会现象 , 那些理想的、理论的、书本的德育很难改变学生眼中的信息 , 这种大于任何一种教育作用的“事实”教育 , 对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很 大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 ,既不必做危言耸听式的假设 , 也无需做杞人忧天般的推理 , 但 历史和现实已经反复证明 ,一个没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民族 , 不可能有 一个繁荣、强大、兴旺发达的美好前程。中国是一个有着 5 000 年悠久历史和 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 , 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道德荣辱的礼仪之邦。如果把中国 每一时期的教育作一个比较 , 不难看出 , 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 , 德育教育都占着 主导地位。其实 ,孩子就像一张没有被涂抹的白纸 , 开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 为他们打好底色 ,涂好和谐的色调 , 为其将来挥毫泼墨奠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