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隧道冬季施工方案_第1页
电缆隧道冬季施工方案_第2页
电缆隧道冬季施工方案_第3页
电缆隧道冬季施工方案_第4页
电缆隧道冬季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电缆隧道工程冬季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人: 审批人: XX公司 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1三、施工准备1四、施工方法5五、混凝土的测温10六、冬季施工的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12七、安全技术措施13八、质量保证措施15九、电缆隧道工程冬季施工增加费用计算书16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电缆隧道工程,位于道路中心线以北23.5米,结构型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建电缆隧道结构净尺寸2m*4m,沿线有工作井6个(其中直通井2个、三通井2个、四通井2个),通风井5个。主体结构采用C35P6防水混凝土,人行便道及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其余部位采用C30混凝土;井盖均选用900重型双层防水防盗承重井盖。合同工

2、期为2018年11月1至2019年4月30日,应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于2018年12月31前主体结构全部完工,工期大幅度缩短且玩不施工日期处于冬季,需要增加冬期施工的技术措施来保证电缆隧道冬季施工的质量并增加相应的赶工费用。二、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6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4.建筑施工技术三、施工准备3.1 材料准备3.1.1本工程拟选用优质厂家生产的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生产混凝土严格按照此方案要求进行生产。为确保冬季施工的工程质量,按设计中的混凝土标号相应增加一个等级使用,

3、主体结构采用C40P6防水混凝土,人行便道及垫层采用C20混凝土,其余部位采用C35混凝土。 3.1.1 水泥:水泥标号为P·O 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此种水泥水化热比较低,适合本工程使用。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及复试试验报告,并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3.1.2 砂: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 3.1.3 石子:粒径530mm的级配碎石,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2%。 3.1.4 混凝土外加剂:选用早强剂型复合防冻剂,并应有减水、引气作用,含气量应控制在2%4%。 3.2 冬施砼养护材料准备主要冬施材料情况表序号冬施主要材

4、料使用部位使用量1聚乙烯塑料布(0.8mm厚黑色)电缆隧道、检查井、通风井保温35002塑料防水彩条布电缆隧道、检查井、通风井保温3500310 号 铁 丝保温层封闭层用200kg4电褥子电缆隧道、检查井、通风井保温加热1000条5温 度 计100ºC-50ºC20根6手 电照明5把748钢管电缆隧道、检查井、通风井保温封闭框架1000米8工程保温被电缆隧道、检查井、通风井保温35009101112 3.3 人员准备 3.3.1 进入冬季施工,项目部设专人负责测量温度,绘制测温点平面图,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突然的霜降、寒流对混凝土造成危害。现场设天气预报公布栏,并做好室内

5、测温记录,测温工作、试验工作分别由专人负责,在冬期施工开始之前对测温人员进行培训后方可上岗工作。测温人员对每日大气温度、混凝土温度进行观测记录。测温时间和所测温度值详细记录,整理归档。冬施期间设置二名专职测温人员,分两班,7时19时为第一班,19时次日7时为第二班,每24小时测四次,分别在2时、8时、14时、20时。 3.4 现场准备 3.4.1 根据本工程冬期施工内容,平衡各工种冬期劳动力的配置,安排大、中型机械的使用计划。 3.4.2 掌握冬期施工所需各项物资的供应情况,做好物资的及时供应。 3.4.3 做好现场用于施工、维护、保温等设施的维护和保管工作,防止发生冻害。 3.4.4 施工班

6、组要备好冬期防寒服、防寒帽、防寒手套,保证工人必须的劳保用品,以安全度过冬期。 3.4.5 现场周边上水管、阀门、等用岩棉做好保温工作。 3.4.6 清理场区道路,排除积水,做好场地积雪的清扫准备,截断流入现场的水源,严格控制临水的用水量,避免遍地结冰。 3.4.7 保证消防道路畅通,要及时清除建筑垃圾及废旧材料,模板及钢筋的堆放严禁占用道路。 3.4.8 大型机械要做好冬期施工所需油料的储备和工程机械润滑油的更换补充以及其它检修保养工作,以便在冬施期间运转正常。3.4.9 木工房、钢筋加工区、简易库房等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做到不漏不塌。冬期办公室、职工宿舍及值班室取暖采用电取暖或用自建1.0t

7、锅炉烧煤集中供暖。 3.5 技术准备 3.5.1 冬施前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冬施基本知识和JGJ104-2016相关内容,对负责技术、测温、养护及消防工作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及格后,安排上岗。组织人员培训掌握工作要点。 3.5.2 了解当天天气预报和测温人员做测温报告,做出预防天气突变的防范措施。 3.5.3 根据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推算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决定同条件试块试压时间,混凝土拆模时间以及拆模后混凝土外表面的保温措施。 3.5.4 检查保温措施实施情况。 3.5.5 检查冬施安全措施执行情况,重点是:电气设备使用、消防安全。 3.5.6 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完成后的覆盖保温

8、做详细技术交底,包括覆盖顺序、方向、覆盖物横竖的使用,以及重点部位,散热较快部位的保温方法。3.5.7 检查与落实:在进入冬期施工前,对冬施的准备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物资的准备情况,人员的培训交底情况,现场准备情况及作业条件等,要严格落实冬施方案,建立检查落实方案的制度。3.5.8电缆隧道沟槽回填采用石粉回填,保证冬季回填质量及加快施工进度,多余的土方全部外弃。3.5.9人工机械降效施工。3.5.10模板超用费用。3.5.11增加夜间施工费。3.5.12增加人工投入数量。3.5.13赶工增加费用。 四、施工方法4.1 混凝土的拌制 4.1.1 冬施用于搅拌混凝土的砂、石、水泥均应保持正温

9、。采用P·O 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用暖棚存放,并不得直接接触80以上的热水。水泥不得直接加热。 4.1.2 拌制混凝土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温不大于60,若达不到热工计算的要求,则采用骨料加热法,骨料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40,具体温度值由热工计算确定。 4.1.3 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含泥量不得超过规定值,掺含钾、钠离子早强型防冻剂时,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4.1.4 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大于0.6,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和水中扣除。 4.1.5 外加剂采用无盐类防冻剂,大体积混

10、凝土加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配置防冻剂溶液要有专人负责,严格控制防冻剂等外加剂的掺量。外加剂必须使用符合设计规范规定,并经公司中心试验室的同意,并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方准使用。 4.1.6 混凝土拌制前,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时间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在搅拌过程中为防止水泥出现“假凝”现象,应在水、砂子、石子搅拌一定时间后再加入水泥。混凝土的运距要尽量缩短,同时要做好混凝土罐车及泵管的保温工作。 4.1.7 要求混凝土出搅拌机的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混凝土拌合水温度应控制在50,骨料温度控制在30。4.1.8 拌制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防冻剂为粉剂时,按

11、要求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但防冻剂为液体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再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再配制成施工溶液。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后每隔6h测量一次。b.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布置图。测温孔应为板厚的1/2.测温时,测温仪表应采取与外界气温隔离措施,并留置在测温孔内不少于3min.c.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4.2 混凝土的运输 4.2.1 由于混凝土是商

12、品混凝土,场外运输是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在运输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来确定每次浇筑所需配备的运输车台数,来确保现场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在施工过程出现的自然施工缝。场内混凝土运输采用塔吊和混凝土输送泵来完成垂直和水平运输,使混凝土运输到混凝土的浇筑面。 4.2.2 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每台地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必须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密度,并设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相互拥挤阻塞。4.3 混凝土的浇筑4.3.1 作业条件: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

13、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是否垫好,柱子模板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并办完隐、预检手续,砼浇筑前应采用不低于80的热水对模板进行冲洗,以保证砼的入模温度不低于15度。 2.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泵管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3.水泥、砂子、石子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通知混凝土搅拌站运送混凝土,根据浇筑部位、时间的不同,来确定罐车的台数,并合理安排罐

14、车行走路线,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4.振捣器等机具经检验试运转正常。 5.检查安全设施、劳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要求。 4.3.2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商品混凝土运送到现场 混凝土泵送到浇筑部位 浇筑与振捣 养护4.3.3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要求: 1.混凝土自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用溜管伸到墙、柱的下部,浇筑混凝土。 2.浇筑混凝土时要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控制在一次浇筑高度不大于500mm。 3.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

15、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4.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如就餐时间或其它原因,应由两班人员换班,现场不得中断。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5.浇筑混凝土时应派木工、钢筋工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生的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结前修正完成。墙体混凝土的浇筑: 1.墙体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输送,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配合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砂浆放入2m³吊斗内,并

16、用铁锹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使接浆尽量粘结在水平钢筋上。 2.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cm左右,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棒操作人员数量、振捣插入点位置。3.振捣棒移动间距小于4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4.墙上口找平:墙体混凝土浇筑完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添减混凝土

17、,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高低差控制在10mm以内。 5.顶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6.浇筑顶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拖动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刮杠刮平,浇水后再用木抹子压平、压实。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抹平。浇筑板混凝土

18、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4.4 混凝土的养护 4.4.1 为确保前期不受冻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用塑料布覆盖,外挂阻燃岩棉工程保温被保温,顶板混凝土浇筑初凝后铺一层塑料薄膜,上加阻燃岩棉工程保温被覆盖保温,养护期间混凝土模板不予以拆除,同时起到保温的作用。4.4.2 洞口封闭措施:模板拆除后,外对墙所有相关洞口进行塑料布(或彩条布)进行封闭,做好防风措施。挂塑料布前,必须对洞口进行设置龙骨,除四周边框外上下龙骨间距为500mm,与外墙面同齐。 5.混凝土模板拆除后,因天气原因无法使用素土进行回填,全部采用石粉对电缆隧道两侧进行回填,回填至电缆隧道顶板以上50cm,并分层压实 五、混凝土的

19、测温 5.1 测点布置原则5.1.1 梁:测温孔每100建筑面积设置一个,孔深约为1/3梁高。 5.1.2 柱:在每根柱的1/2高度设测温孔一个,测温孔与柱面成90度角,孔深约为1/3 柱断面边长。 5.1.3 剪力墙板:每50板面设测温孔一个,孔距地面(或板面)约1/2板高,并距焦碳炉较远处设置,孔深约10cm。 5.1.4 现浇板:每100建筑面积设测温孔一个,孔深约为1/2板厚。 5.2 测温方法 5.2.1 将玻璃液体测温计插入测温孔,并用保温材料(如:棉花等)将洞口塞住,停留至少5分钟,然后迅速取出,观测其温度,即为混凝土的养护温度。 5.2.2 混凝土入模温度测温法:将混凝土测温计

20、直接插入混凝土内部约20cm,停留3分钟所测温度即为混凝土入模温度。 5.2.3 大气测温:在空旷的室外,距建筑物约10m左右处,选择两个大气测温点(要求通风、向阳,测温箱距地约1.5m,其规格不小于300×300×400mm),设在公寓楼附近,每24小时读取温度四次,分别记录。测温时间:每天的02:00,08:00,14:00,20:00共四次。 5.2.4 所有测温点应配置相应的平(立)面布置图,各孔按顺序编好号,经批准后实施。测温前,专职测温人员与施工负责人联系,按测温点的平(立)面布置图事先在模板上预留洞口。 5.2.5 测温、保温工作的持续时间:根据混凝土养护期间

21、所测温度,结合混凝土的龄期,对照混凝土“强度时间曲线”,估算出混凝土的大致强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上时,即可停止冬施混凝土测温工作,但仍需进行相应的保温养护,直至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15时为止。 5.3 测温要求 5.3.1 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5.3.2 测温起止时间指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起,至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冬施结束;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之前每隔2h测量一次,达到抗冻临界强度(4MPa)且温度变化正常,测温间隔时间可由2h调整为6h。 5.3.3 混凝土冬施养护测温应先

22、绘制测温点布置图(标明具体部位名称),包括测温点的部位、深度等。测温记录应包括大气温度、各测温孔的实测温度、同一时间测得的各测温孔的平均温度和间隔时间等。此外还应进行成熟度计算(本次、累计)。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5.3.4 关于测温的项目、测温次数和测温孔设置按要求执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5.4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5.4.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对人模时大气温度、各测温孔温度、内外温差和裂缝进行检查和记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测温应附测温点布置图,包括测温点的布置部位、深度等。表格中各温度值需标注正负号。 5.5 混凝土拆模要求 5.5.1 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且冷却到

23、5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以防混凝土表面因温差太大产生裂纹。 5.5.3 拆模时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为准。拆模以拆除时混凝土无粘模及缺棱掉角现象为准,拆模后应立即覆盖。 5.5.4 建立拆模申请制度:根据试验结果填写混凝土拆模申请,经现场技术主管批准后方可拆模,否则不得随便拆除。六、冬季施工的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 6.1 钢筋的锈蚀与混凝土裂缝 6.1.1 原因:由于钢筋的氧化锈蚀伴生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产生裂缝。其次,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强度低,失水太快也会引起开裂。混凝土内部

24、水分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形成压力也将引起轴向裂缝。 6.1.2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氯盐的掺量。按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1%。 2.控制水泥质量和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增大其密度性,防止水分转移,均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6.2 结构疏散与水分转移 6.2.1 原因:水分转移及结构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黄色,砂浆骨料结合脆弱,声音空哑等为特征。同时由于混凝土内部压力差、温度、湿度差,使水分自边缘向中心移动造成空隙。 6.2.2 预防措施:根据本地区天气变化由混凝土生产厂家适当掺用以防冻剂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组成的复合外加剂,减少水灰比,采取重

25、复振动,加压振动,提高结构致密性。 混凝土表面“冰封”利用其湿水性均为有效。 6.3 表面起灰 6.3.1 原因:所谓“表面起灰”是以砂浆和粗骨料相脱离,表面起灰,骨料裸露为特征。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太大,离析,泌水严重,粘聚性、保水性差,加上养护温度低,水泥水化趋于停止,混凝土水分迅速外离,导致表面起灰。 6.3.2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水灰比,延长混凝土混合物搅拌时间,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水。 6.4 结晶腐蚀-混凝土表面返霜 6.4.1 原因:混凝土硬化后,某种外加剂溶液通过毛细管的作用渗到混凝土表面,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则逐渐蒸干,此种情况还将影响混凝土与饰面层的结合。 6.4.2

26、预防措施:适当控制外加剂的用量(不要超过水泥重量57%);外加剂充分溶解后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混凝土浇灌后,立即在其表面覆盖12层薄膜塑料。严防混凝土水分外移。 七、安全技术措施 1.冬期施工前要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冬期施工安全、消防知识的学习。 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的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机械性能、操作方法等安全技术交底。 3.施工现场应设专职电工进行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设备,严禁其他人员随意拆改。 4.做好现场的防冻、保温工作,注意天气预报,注意大风天气及寒流袭击对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 5.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裸线,电线铺设要防砸、防辗压、防止电线冻结在冻雪之中,大风雪后,应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防止断线造成触电事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