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1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既写了_,又写了_;既有_之景,又有_之韵。( )A.湖;山;春天;夏天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C.湖光;山色;温暖;凉爽(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而且_,情味隽永。( )A.西湖;生命;新奇别致B.美景;生命;新奇怪异C.晴天的西湖;活力;别有情趣(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两者的相

2、似之处是_。这两句运用了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相照应,“相宜”与“_”、“_”相照应。( )A.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潋滟;空蒙;好;奇B.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夸张;空蒙;潋滟;好;奇C.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空蒙;潋滟;好;奇2. 课内阅读。“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回答道,“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

3、,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_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_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画出。3. 阅读理解。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和:_白银盘:_青螺:_3“潭面无风镜未磨”指的是湖面_,像_。古代铜做的镜子,需要_,才能保持光亮。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4. 古诗鉴赏。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解释诗中加点的词。(1)径:_(2)霜叶:_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_3“霜叶红于

4、二月花”包含着怎样的哲理?_5. 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填空。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歌写了西湖_和_的景象,还以_比西湖,形象地写出了_的美,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B.次句描写雨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山色尤其秀美。D.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6. 根据图片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

5、)萧萧   ,   。   促   ,   篱落   。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   。(2)请你为上面的图片起一个恰当的名字。(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请选一选。(填序号)前两句:    后两句:&#

6、160;  A.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B.写深秋的凄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A.喜欢秋天。B.思念家乡。7. 补充诗句,完成练习。所见牧童骑_,_振林樾。意欲捕_,_闭口立。(1)补全古诗。(2)牧童“闭口立”的原因是   (用诗中原句回答)。(3)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小孩儿形象。A.工于心计B.调皮捣蛋C.天真烂漫8.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2)诗中描

7、写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古诗阅读。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是指(   )A.清澈明净 B.清醒明白 C.二十四节气之一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   )描写。A.动作 B.神态 C.外貌3诗中用“欲断魂”形容行人悲伤愁苦的样子,请你写出两个表示“悲伤愁苦”意思的成语。_。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清明时节

8、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_)(2)“借问酒家何处有?”是诗人杜牧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家。(_)(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遥指”是摇着手指。(_)10. 课外阅读。秋天在歌唱听秋天在歌唱。迷人的旋律划破夏日的惆怅(chóu chàn),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勤劳的农民,扶着锄头,沉醉在这丰收的乐章。听秋天在歌唱。一年的收获,无限的梦想。在歌声中,播下了浓浓的希望。1联系诗歌,猜一猜“惆怅”的意思。()A. 欢乐。 B. 舒畅。 C. 伤感;失意。2不符合“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这句话的意思的

9、是()A. 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B. 秋天来了,所有绿色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金黄色。C. 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稻子金灿灿的。3这首诗歌表现了秋天是一个()的季节。A. 多彩 B. 收获 C. 快乐4秋天的声音有很多,请你展开想象,描写秋天的一种声音: _11. 阅读智慧屋。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竖卫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覆在波涛上,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去带一个帐篷在

10、星光下露宿。去过极寻常的日子,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多么芬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1诗人写的这首诗主要是(   )。A.真挚歌颂了海洋 B.热情赞美了生活C.告诉人们如何获得快乐 D.鼓励人们去探险,挖掘宝藏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_的修辞手法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再写一句,生活是_。3第三节中_和_  是一对近义词,它们说明了_。4“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_5“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联系诗歌,这里的“快乐”指_,“宝藏”指_。6

11、仿照第二小节,试着续编一句。去_,去_,去_,去_。12. 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乞巧_,_。_,_。1这首诗是_代诗人_描写_的名诗。农历_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碧霄”的意思是_。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_的向往。嫦娥_,_。_,_。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同嫦娥一样_的处境和心情。13. 课外阅读。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送别老朋友的,时间是(_),地点是(_),被送的人是(_)。2诗中叙事的诗句是(_);写景的诗句是(_)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14.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鹿柴_,但闻_。返景_,复照_。1这首诗的作者是_,课题中的“柴”字读作_,另一个读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