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 生产计划_第1页
生产运营 生产计划_第2页
生产运营 生产计划_第3页
生产运营 生产计划_第4页
生产运营 生产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生产计划 企业的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是企业在计划期内的生产纲领。它对生产任务做出统筹安排,规定着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生产的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等指标。所以编制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企业的生产计划是根据企业的产品销售计划制定的,它是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编制企业其它计划的主要依据。第一节 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一、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等。1、 产品品种指标:是指在计划期内应该生产的品种、规格的名称和数量。如冶金企业中不同牌号的钢材,纺织企业中不同规格的纱和布,机床行业中不同型号的机床等。品种指标表明企业在品种方面满足社会需求

2、的程度,反映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2、 产品质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产品质量一般是通过质量标准反映出来。我国目前执行的标准有“国家标准”,“部标(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等。由于行业不同,表示产品质量的指标是不同的,但总体讲分为两大类:(1)对产品内在性能和外观形态所作的技术规定:如适用性、可靠性(内在性能)、着色、涂料、装潢(外观形态)。(2)工作质量指标:如成品率、废品率、一次交验合格率等,是反映工程能力、质量保证体系的指标。3、 产品产量指标:指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可供销售的工业产品的实物数量和工业性劳务的数量。产品产量指标通常采用实

3、物单位或假定实物单位来计量,例如机床用“台”,钢铁用“吨”,棉布用“米”,煤炭用7000大卡发热量的标准燃料表示,拖拉机用15马力标准台。产量指标是表示企业生产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国家进行物资平衡工作的依据,也是企业进行产、供、销和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和组织日常生产的重要依据。4、 产值指标:由于各种产品的实物计量单位不同,为了计算不同品种的产品总量,需要运用综合反映企业生产成果的价值指标,即产值指标。所谓“翻两番”就是指产值。它又有:(1)商品产值: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出产的、可供销售的产品和工业性劳务的价值。它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计算时,工业性劳务对象的价值和定货者自备材料的价值不包括,

4、不合格产品外售废料、为本企业基建和房屋维修所进行的建筑性作业也不计入。产值指标能反映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以向国民经济提供的产品总量。在企业内,它是编制成本和利润计划的重要依据。(2)总产值:它是用货币表现的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工作总量。它一般按“工厂法”并采用“不变价”计算。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总的规模和水平,是计算企业生产发展速度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的重要依据。它包括商品产值、在制品、半成品、自制工具、模型等期末与期初存量差额的价值。(3)净产值:它表明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它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计算时可采用:生产法:净产值 = 总产值 物质消耗价值物耗价值 原、燃、辅料,外购动

5、力,固定资产折旧价值,以及其它物质消耗费用。 分配法:净产值 = 工资 + 税金 + 利润 + 其它属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性质的支出其它 主要包括旅差费、市内交通费、工人干部培训费、利息支出、罚金支出等),它是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出发,将构成要素加总。上述各项生产计划指标的关系十分密切。从1992年9月起,我国工业生产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改变了过去以总产值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统计指标,认为过去的指标体系主要反映工业生产的规模、速度,导致了“以产值论英雄”的管理方式,使一些企业片面追求产值和增长速度,不注意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了生产增长,库存积压,效益低下的不良循环。新生产评价考

6、核指标不仅要看企业的生产增长,还要看销售如何,更要看效益的高低,把生产、交换、效益统一起来。这样做,会使企业不断地增强效益意识,改善经营管理,增加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促使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一、 在制品结存量价值的计算在制品,是指已经投入生产,但还未加工完的产品,包括正在加工的零件、部件以及处于毛坯库、零件库、半成品库中的半成品。在制品是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在制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就会中断;而在制品过多,又会占用流动资金太多。所以在制品的数量,应以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最低数量为宜。关于在制品的实物量的详细计算,在生产作业计划一章中还要讲,这里主

7、要讨论如何计算其价值问题。 在计算总产值中,要计算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生产周期较长,在制品数量较多而且变动较大的企业,如大型计算机厂,仪器厂等,需要计算在制品结存量差额。而对一些生产周期较短、在制品数量较少、变化不大或零部件价值不大的企业,如电子元器件厂等,可以假定期末与期初在制品结存量相等,以简化运算。(一) 计划期末在制品结存量价值的计算期末在制品的计算,是在实际生产活动之前进行的。各车间生产计划尚未详细确定,因而不能详细计算,只能概算。由于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不同,其计算方法也不同。下面分别介绍几种方法:1、在制品费用递增系数法公式如下:J = Z *

8、C* K 式中:J 期末在制品结存量价值(所求);Z 在制品数量(等于产品生产周期和平均日产量乘积 Z = T * Q);C 产品单价(不变价计算);K 在制品费用递增系数(或称完工系数,K= 0.5 0.8)。 K的求法:如图。右图中:T 生产周期; S S 完工零件单价; S S 起始费用(如原材料的投入费等)。 T 图7-1 K的求法K = = 所以,只要有该零件的原材料费和零件单价,即可求出K 。期末在制品数量,是为下一个计划期准备的,所以平均每日出产量应按下一个计划期计算,在编制年度计划时,一般用的是下一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日产量。生产周期是根据编制计划时的实际生产周期,并考虑计划期缩短

9、生产周期的措施来确定的。这里:Z = T * Q 式中: Z 在制品数量;T 生产周期;Q 平均日产量。 在制品费用递增系数上面已经说过,等于在制品平均成本与产品成本的比值,或在制品的平均劳动消耗量(工时)与单位成品的工时定额的比值。此系数一般根据经验或企业的统计资料确定,通常取0.5 0.8。所以上述公式可以转换为:J = ( 0.5 0.8 ) T * Q * C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稳定的大批大量企业。例:设某产品下一个计划期(2005年)第一季度平均日产量为5件,生产周期为7天,产品单价为800元,在制品完工系数取0.5, 则期末在制品价值为:J = 0.5 × 7 ×

10、 5 × 800 = 14000 (元)2、概略计算法该法是按产品出产量增长的幅度计算,公式如下: J = J × 式中: J报告期在制品结存量价值; Q计划期产品产量; Q报告期产品产量。 这是一种粗略的计算方法。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企业,当缺少以实物表示的在制品数量资料时,一般用这种计算方法。 3、工时进度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某种产品在全厂整个制造过程中的定额工时总数和产品单价,求出单位定额工时的价值,进而推出在制品结存量价值。公式如下: J = 式中:C 单位产品的不变价格; t 单位产品的定额工时; t 预计期末在制品定额工时总数。上式中:为工时单价,如果让C=, 则J

11、 = C. t 。 此法可以用于定额工时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但由于它是把产品价格中的原材料费按定额工时分摊,而实际生产中材料费并不随定额工时的变化成比例地变动,因此计算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因此,一般采用车间工时进度法,此法要求车间分别计算在制品工时单价及车间在制品结存量(清点)。公式为:C= 式中:C 车间在制品工时单价; 产品成本换算为不变价格的换算系数(C为不变价格,C为成本);C 单位产品在某车间发生的费用;t 车间生产单位产品的定额工时。J= C.t t 期末车间在制品定额工时数。 工时进度法一般用于单件小批或者品种规格复杂的企业。(二)计划期初在制品结存量价值的计算 计划期初在制品结

12、存量,可根据编制计划时在制品的盘点数字,即在编制计划时的各车间和仓库现有在制品的实际数量,并预计从编制计划时起,到计划期这一段时间内,在制品变动情况来确定,然后按不变价格折合成货币形式并乘以完工系数,公式为: J= Z+(Z-Z).C.K 式中: Z在制品盘点结存数量; Z从盘点时到报告期末预计投入的产品数量; Z从盘点时到报告期末预计出产的产品数量(台、件); C单位产品不变价格; K在制品完工系数。计划期末和期初在制品结存量价值确定后,就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总产值所需的计划期末和计划期初,在制品结存量价值的差额。三、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 为了正确地确定生产指标和编生产大纲,企业应做好以下几项工

13、作:(一)调查研究,摸清社会对企业产品的需求:如参加定货会、展销会等。(二)摸清企业外部条件:主要指原、燃、辅料,动力供应情况及外协、配套、 外购件等协作、供应情况。(三)摸清企业内部条件:主要指机器设备数量、性能、现状、职工人数及工种比例,生产前后方力量比例,生产技术水平及技术革新情况,上期完成情况等。(四)计算平衡1、生产任务与生产可能性的平衡。包括:(1) 任务与能力平衡。(2) 任务与劳力平衡。(3) 任务与物资供应平衡。(4) 任务与技术协作平衡。(5) 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平衡。 2、计划指标之间的平衡。计划内部品种、质量、产值等存在着有机联系,比如,不能单纯追求产值而忽视

14、品种。生产计划是经营计划的一部分,所以与其它指标也相互联系。如产量指标直接影响利润指标(后面讲的“盈亏平衡”就是谈这方面问题)。第二节 企业生产能力的平衡与核算 一、企业生产能力的概念及种类 (一)生产能力的概念 企业的生产能力,就是企业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意味着: 1、生产能力是指直接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来计算的。2、生产能力,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一般以年来计算。对于流水线、自动线和单机,有时也用班产量和小时的产量,来表示生产能力。3、它是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不同的技术组织条件,所能

15、达到的生产能力水平是不同的。4、它是指综合能力。企业内各生产环节,生产能力是不平衡的,所以它不是某个环节的能力,而是各基本生产车间能力综合平衡的结果,当然也要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的能力。5、它是指能够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二)生产能力的种类 共三种: 1、设计能力:指基建时,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规定的生产能力。新建厂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 2、查定能力:是指没有设计能力或虽有设计能力,但企业的产品方案、协作关系和技术组织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设计能力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由企业重新调查、核定的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时,应以现有设备条件为依据,考虑采用各种技术组织措施或技术改造后所取得

16、的效果。 3、计划能力: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 上述能力各有不同用途。当确定企业的生产规模(如大型、特大型等),编制企业的长期计划,安排企业的基建和技术改造时,应以设计或查定能力为依据。当编制企业的年度、季度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指标时,应以计划能力为依据。二、决定生产能力的基本因素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如产品品种的多少,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质量要求,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水平,产品劳动量,设备数量、性能,工艺装备系数,工艺装备性能,工艺方法,有效生产面积,各生产环节专业化程度以及生产劳动组织形式,职工的技术熟练程度等。但从查定和计算生产能力的角度考虑,决定生产能力的因素主

17、要有三个:即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厂房面积)的数量;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一)固定资产的数量 机器设备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生产能力的大小。设备数量是指在计划期内所拥有的全部能够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数量;包括:1、 正在运转的机器设备。2、 正在修理、安装或准备修理安装的。3、 因生产任务的变动而暂时停用的机器设备。损坏严重、已经丧失生产能力不能修复使用的机器设备,封存的机器设备不包括。辅助生产部门(工具、机修部门)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也不包括在内。生产面积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对于装配车间的生产能力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 作业面积。 生产设备占

18、用面积 在制品、原材料堆放面积。 运输路线所占用面积。 非生产的厂房和场地不应算在生产能力之内(如游泳馆、体育馆)。(二)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指计划期内,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可以用下式计算: F = F.m.t.(1 - e) F 全年有效工作时间(小时);F 年制度工作时间(日);m 每日工作班次;t 每班工作小时数;e 设备停歇系数,根据修理计划或参考经验统计数定。生产面积用的时间总数,直接按制度工作时间来确定。 (三)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设备的效率,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产品的劳动量定额来表示,设备的产量定额,即单台设备

19、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产品劳动量定额是制造单位产品时,设备的时间消耗(即台时定额)。产量定额与台时定额是可以互相换算的,互成倒数关系。计算生产能力时,多用产品劳动量定额。 产品劳动量定额,是计算机确定生产能力的最基本的因素。在设备的数量及工作时间总数一定的条件下,产品劳动量定额水平,对生产能力的大小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产品劳动定额本身又受设备性能、工作速度、产品品种、结构质量要求、原材料、工艺方法、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以产品劳动量定额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计算生产能力所用的定额,应是平均先进定额,即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经全体工人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最

20、高水平。 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取决于单位产品占用面积和单位产品的占用时间。也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单位产品占用m 2小时定额或单位m 2小时的产量定额。提高生产面积的生产效率的主要措施是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即缩短制造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的时间。 三、生产能力的计算与查定 (一)核算企业生产能力的作用 1、核算企业生产能力,是编制企业生产计划的依据; 2、核算企业生产能力,可及时了解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解决生产中发生的问题; 3、核算企业生产能力,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能力,从而不断扩大品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4、核算企业生产能力,可以为编制企业长远规划及制订企业基建,技改提供必要的资料

21、。 (二)查定生产能力的程序1、确定企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大纲。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按照一定的产品品种方案来计算的,因此,查定企业的生产能力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产品方向和各种产品的数量。2、做好查定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质准备。要组织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参加,还要有一个三结合小组具体落实,要有目标、计划、明确职责,收集资料数据。包括: 固定资产登记表和技术说明书,其中记载着各车间设备的数量、性能、生产率及生产面积等; 工艺流程卡或工艺名细表; 查定期内企业、车间、工段、小组的生产大纲,各种产品产量的比例构成资料; 企业的技术改造计划和技术措施计划; 机器设备和生产面积工作时间的规定,设备和生产面积在时

22、间利用方面的统计分析资料,设备修理计划; 职工人数,各工种人数,技术等级方面的资料; 各产量定额或时间定额及定额实际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资料。3、查定车间、工段、小组的生产能力。4、进行全厂能力的综合平衡,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三)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平衡企业生产能力的计算和确定,应从基层开始,自下而上地进行。即首先计算和确定各生产线,各生产小组的生产能力,然后确定和计算各工段的生产能力,再计算和确定各车间的生产能力,最后确定整个企业的生产能力。1、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与平衡某设备组有效台时数(能力)= 设备组台数 × 每日工作班数×每班工作时数 ×计划期工作日数&

23、#215;(1 设备修理停工率) 完成计划所需设备组台时数(任务)= (计划产量×单位产品所需该设备台时定额×计划期定额压缩系数)+ 计划废品损失台时数式中:每日工作班数:按规定算2班; 每班工作时数:白班8小时,夜班7。5小时;计划期工作日数:360天; (1 设备修理停工率):大修。完成计划所需设备组台时数(任务):某产品对某设备所需台时的明细表;计划期定额压缩系数:为了不经常修改定额,而调整由于熟练提高的水平,国外也压缩,但美国由于工会阻挠,修改非常困难。2、生产面积和生产任务核算平衡 某种生产面积有效m小时数(能力)= 有效生产面积×计划工作日数×

24、;每日工作班次×每班工作时数例:如铸造取决于:(1)冲天炉;(2)沙坑数。所以此时能力取决于面积和浇铸周期。大型装配也是如此,主要取决于生产面积。如飞机,一个车间最多能停留几架?这时主要取决于面积。 完成计划所需有效m小时数(需要)= 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占用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定额×定额压缩系数 3、多品种生产能力(成批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查定) 在成批生产条件下,在同类设备组或生产面积上,不是生产一种产品,而是生产多种产品。按照各种产品分别计算生产能力是有困难的,必须采用标准产品、代表产品或假定产品来查定。这时,不是具体产品的时间定额,而是标准产品、

25、代表产品或假定产品的时间定额。 在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班组、工段的生产能力的确定,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步,将产品分类,确定标准、代表、假定产品,计算它们的台时消耗量;计算各设备组全年有效工作时间;这样就可以计算出以标准、代表、假定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第二步,把以标准、代表、假定产品单位表示的生产能力,按照生产大纲中各种产品的劳动量在全部产品劳动量中所占比重,换算为以具体产品单位表示的生产能力。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按标准产品折算产量(一般用于系列产品,如电机、电视机、风扇、自行车、汽车、拖拉机等)。标准产品是对具有不同品种或规格的同类产品,进行综合计算时所用的一种实物量折算单

26、位。如拖拉机可以用15马力为一个标准台;棉纱可以用标准支数的棉纱等,按一定标准(如千瓦、马力、支数等)把不同品种、规格的同类产品换算成标准产品后,即可以用上述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核定方法来确定设备组(或工作地)的生产能力。例:某厂生产汽车如下表: 产品名称产量(辆)载重能力(T)换算系数标准实物量(辆)甲汽车 100 2 1 100乙汽车 150 3 1.25 187.5丙汽车 80 5 2.5 200合 计 488 (2)按代表产品来计算:代表产品是指反映企业专业方向,并且产量较大,占用劳动量较多,在结构或工艺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如果品种很多,可把用途、制造方法、产量和劳动消耗量基本相似的各种产

27、品归纳成几组,在各组中分别确定一个典型产品作为代表产品,在以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时,其它产品可以通过换算系数折合成代表产品。换算时一般采用台时定额或产量定额作为标准。计算公式为: 换算系数 = 或 换算系数 = 换算标准也有采用功能参数或计划成本的。通过换算系数,可把许多不同品种的产品折合成单一品种,然后按照单一品种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核算方法,确定设备组(工作地)的生产能力。计算出代表产品确定的生产能力后,即可将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折合成代表产品产量,然后汇总并与按代表产品计算的设备组生产能力进行比较。下面,以机床组为例来介绍代表产品的折算。设铣床组有铣床8台,每台铣床全年有效工时为4650小时,

28、在铣床组加工结构与工艺相似的4种产品A、B、C、D,选择B产品为代表产品,其单位产品在铣床上的台时消耗为50小时(B产品),则以代表产品为计算单位表示的铣床组生产能力为:M = 台计算步骤如下表: 代表产品的折算产品名称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台时消耗代表产品换算系数换算为代表产品数量(台)各种产品在全部产品中所占比重(%)以代表产品为单位的生产能力(台)换算为具体产品单位的生产能力(台)备注=××A280250.514019.44744744×B20050120027.78744744×C120751.518025744744×D1001002200

29、27.78744744×合计-720100-724上页倒数第二行M=744,现在合计为724 说明能力大于任务,计划可行。(3)按假定产品计算生产能力:假定产品是计算生产能力时假定的产品折合量单位。在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复杂,结构、工艺、和劳动量差别较大,不易确定代表产品时采用。利用假定产品计算生产能力,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1)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 该产品台时定额×该产品产量占假定产品总产量的百分比t= 式中: t 单位假定产品的台时消耗; t 第i种产品的台时消耗定额; 第i种产品的产量在计划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 g 加工品种数。 2)计算设备组出

30、产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假定产品生产能力 = 3)根据设备组假定产品生产能力,计算出设备组各种计划产品的生产能力:计划产品生产能力 = 假定产品生产能力该产品产量占假定产品总产量的百分比例: 以假定产品和以具体产品为单位的车床组生产能力计算表 产品名称计划产量(台)各种产品产量在全部产品产量中所占比重各种产品在车床上的台时消耗定额(台时/台)单位假定产品在车床组上的台时消耗(台时/台)以假定产品为单位的车床组生产能力(台)换算成具体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 (台)(1)(2)(3) = (4)(5)=(3)(4) (6) (7)=(6)(3) A1000.252002000.25=50480×

31、;0.25=120B800.202702700.20=54480×0.20=96C1600.401001000.40=40480×0.40=192D600.154040×0.15=6480×0.15=72合计4001.00-150480480上表中设车床组有车床15台,每台车床全年有效工时为4800小时,车床组加工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和单位台时消耗定额如上表。计算车床组以假定产品为单位和以具体产品为单位的生产能力如上表。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计划产量(2)=400,生产能力(7)=480,(7)>(2),任务可以完成。四、企业提高生产能力

32、的途径 任何企业的生产能力水平,在一定时期内部都有一定的客观限度,但随着企业革新、挖潜、改造的深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会不断提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改善设备的时间利用。办法是减少设备停歇时间,更好地利用制度工时。例如,延长设备的修理间隔期,缩短停修时间,尽量安排节假日修理,加强日常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成套性,加强生产准备工作(防止停工待料、待工具等)。2、提高设备的强度利用。办法是提高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清除设备的空运转;减少设备的调整时间。3、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量消耗。办法是:改变产品结构,改变产品制造的工艺方法,采用先进的操作方法。4、改善生产组织和劳动

33、组织,提高设备负荷率。5、提高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企业生产能力是综合能力,取决于基本车间、主导设备。如:在此情况下,能力不足的要挖潜、革新,如刨床组能力不足,应以铣代刨,而多余的承揽外加工,最后使能力达到100% 。这就是综合能力,挖潜措施。还有改变生产组织形式(成组技术),采用新定额(木桶效应)。 120生产 110能 力 100 (台/年)90 80 车 铣 刨 磨 钻 床 床 床 床 床 组 组 组 组 组 图 7-2木桶效应图第三节 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一、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步骤 编制年度生产计划,一般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测算总产量指标,第二个层次是测

34、算分品种产量;这两层工作属于编制生产计划大纲的工作。最后一层是安排产品的出产进度,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整个工作的流程如下图: 测算总产量指标需要取得三方面的资料。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计划年度内产品需求的资料,这包括产品未来需求的预测、已经签定合同的用户订货以及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在这个阶段上,产品需求以总产量表示,既按代表产品或按产品族估计的全年分季分月产量。其中也需要将供销售的半成品和各计划周期(月、季)的库存储备量都考虑进去。在确定了总产量指标后,应对它们能否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进行核算检查,若达不到利润目标则应修改计划或提出新的计划成本(目标成本)来加以保证。这时可采用盈亏分析法进行分析

35、计算。另外,还需检查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否满足计划产量。若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则应制定出调节生产能力的计划。 测算分品种产量指标就是确定一个合理而有利的产品品种构成方案,以期在总产量指标控制数的范围内达到品种产量搭配的最佳化。这时,首先应考虑增加的品种以及新品种的产量。为此,在拟订这项指标时应检查新产品开发的进度和有关的生产技术准备能力情况。当然,更多的是考虑已有合同的用户订货和市场的需求。分品种产量的需求预测往往利用历史资料来做。例如,小轿车不同型号与不同颜色的需求量可从历年销售量资料中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做出估计,然后再考虑生产能力和物资供应能力的条件。制定总产量和分品种产量指标

36、的生产能力平衡核算,是按全年生产能力的总量计算的;而且主要是检查关键设备(瓶颈)的能力是否足够满足需要。测算品种产量常用线性规划法。 编制出年度生产计划大纲之后,需进一步将全年的产品总量或产品族产量任务按具体的产品品种、规格、型号分配到各季、各月中去,形成年度的产品出产进度计划,以便具体指导企业的生产活动。为此,这层计划所强调的是现实可行。编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销售计划的安排和物料供应的能力;同时,也更有必要并有条件对所需要的生产能力进行较细的平衡核算,做到分车间甚至分设备大组和分月地来核算检查它们所提供的生产能力能否满足计划任务的需要。 关于年度计划的品种产量测算涉及到线性规划法的建模及其分析

37、计算,它们的内容在其他课程已有详细介绍,故在本章中主要讨论总产量指标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编制问题。生产预测已签合同国家计划 测算总产量指标利润、成本计划指标生产能力状况新品开发进度和生产技术准备能力测算分品种产量指标物资供应和库存状况销售和物资供应初步安排安排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分车间分月生产能力状况 分车 图7-3 生产计划指标拟订的流程图二、滚动计划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工业企业生产任务中不确定部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往往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具体落实的任务项目不足,只能靠预测数安排计划,可是一旦接到订货,交货期又十分紧迫。何况,市场需求又总在变动;年初估计的某些需求到年中就可能变化,出

38、现其他新的需求。这些情况要求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采用有效的计划方法提高生产计划的应变能力。近年来,我国企业引进了滚动计划、弹性计划、分层计划等计划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滚动计划用得比较广泛,下面简要介绍这种方法。所谓滚动计划,是把计划期分成若干时间间隔(年、季、月),即滚动间隔期。最近的时间间隔中的计划为实施计划,内容订得比较具体详细,以后各段间隔期内的计划为预安排计划,订得逐渐简略。随着计划的执行,在下一个滚动间隔开始,根据企业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以后几个间隔期的计划进行修改或调整。并把计划期向后延伸,产生出新的实施计划和预安排计划。如此重复安排,把静态固定的计划变成动态跟踪的计

39、划。下图是年度内季、月、旬滚动计划示意图。年滚动I II IIIII III IVIII IV 下1IV 下1 下II月滚动1 2 32 3 43 4 5旬滚动上 中 下中 下 上下 上 中 图7-4 滚动计划示意图编制滚动计划,要求选择适当滚动期和计划期。滚动期就是修订计划的间隔时间。它通常等于执行计划的时间期限。例如年度计划以季为执行计划期,每隔一个季度修订一次计划,即滚动期为季。计划期长度为计划所包含的时间长度。例如5年、1年、2个季度、3个月等等。对于年度生产计划来说,可以等于1年或长于1年的时间,随产品的生产技术准备周期和产品生产周期而定。有足够长的计划期有利于做好生产技术准备,保证

40、所需的材料、毛坯与外购配件等的按时供应;但计划期长,编制计划的难度相应增加,故应考虑需要和可能,选择合适的计划期。三、盈亏平衡分析法在生产计划工作中的应用 测算总产量指标时,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盈亏平衡分析法。这种方法能在成本形态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成本、利润、与产(销)量变化之间的依存关系,故又称量本利分析法。它可为经营决策提供简明而又十分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总产量指标测算时所要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产量达多少正好保本、按预测的产量可获利多少、要实现预定的利润目标应达到多大的产量水平、在预计的产量下若开工不足,即生产能力有余时会发生多大亏损,或赢利的最大值达多少,这时应采取怎样的生产策略增加赢

41、利,等等,都可以通过赢亏平衡分析法得到答案。 成本、利润与产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如下图的图解方式,即盈亏平衡图表示。由图可知,利润与总收益、产量及各项成本之间的关系表示成数学表达式为: E = R F VN = PN F VN = (P V)N - F (7- 5) 式中 R 总收益; P 产品单价; N 产量; F 固定成本; V 单件可变成本。 B-可变成本 金额 / 万元 益 10 收 9 总 8 利润 7 6 总成本 5 4 可变成本线 3 亏损 可变成本B 2平衡点 1 固定成本F 1 2 33.334 5 6 7 8 9 10 营业额 / 千元 图7-5盈亏平衡图上式(7- 5)中

42、有一个重要参数:(PV),即单价减去单件可变成本为单件毛利。它与产(销)量的乘积被称为毛益贡献。它的作用是首先用于补偿固定成本,在补偿完固定成本后,剩余的销售额转为利润。借助盈亏平衡分析中的量、本、利之间的关系,可对总产量指标测算中的许多问题做出分析。下面通过一个示例加以说明。例:某生产企业的会计记录中有关某项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 制造成本(单件) 原料 20元 直接人工 8元 间接成本 固定 70 000元 可变(单件) 6元 销售成本与杂项开支 固定 30 000元 可变(单件) 6元 单件售价 60元 (1)若给定利润目标为60 000元,求其应达到的产量水平。为求已知利润下的产量,应将

43、(75)转化为如下的形式: N = (7 - 6)因为 F = 70 000 + 30 000 = 100 000 V = 20 + 8 + 6 + 6 = 40 P = 60故 N = (2)若预测到下一计划年度的需求量仅有6000个单位,求该产量下的利润。 产量N = 6000,将有关数据代入式(7 - 5): E = (60 -40)·6 000100 000 = 20 000 (3)若需求量只有6000个单位,而企业仍希望取得60 000元的利润,当销售价格不能动时,必须通过降低可变成本来实现利润指标。求在给定产量、利润和单价时的单件可变成本。为求出已知利润下的单件可变成本,

44、应将式(7 - 5)改换成如下的形式: V = P - (7 - 7) 故 V = 60 -60-26.7 = 33.3若例中的销售价格允许有一定的弹性,则可变动价格来达到利润指标。满足给定利润的价格计算公式为 P = V + (7 - 8)当产量为6 000,利润额要求达到60 000元,可变成本不变时 P = 40 + = 40 + 26.7 = 66.7(4)若预测到计划年度的需求量,按此产量检查所订计划指标实现利润的可靠性。为检查计划指标对实现利润目标是否可靠,一般利用安全边际率检查,安全边际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G = (79)式中 G 安全边际率; 盈亏平衡产量,或称临界产量。临界产

45、量就是利润等于零时的产量,它的计算公式为 (710)判别计划是否可靠的标准是:安全边际率G在30 % 或以上时,计划安全;当G在25 % 30 % 之间时,已不太安全;在10 % 15 % 之间时,要加以警惕,在10 % 以下时属于危险,应采取措施修订计划。仍以上例的数据说明安全边际率的应用。例: 计算产量为6 000时的安全边际率。为求安全边际率,需先计算临界产量 = 5000 得 G = = 0.167 故此方案不太安全。 对于多品种生产的企业来说,临界产量无法直接求到,这时应通过临界产值来计算安全边际率。临界产值是指利润为零时的产值。它的求解与临界产量相似,为单位产值的毛益贡献与固定成本

46、相除的除数。单位产值的毛益贡献称为毛益贡献率。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毛益贡献率 m =也可写成,其中,VN即为总可变成本,PN为总产值。对于多品种生产企业,总产值与总成本的数据比较容易取得,故应用后一个式子计算比较方便。于是,临界产值的计算公式为 临界产值 (7 - 11)例: 某纺织企业生产化纤和纯棉两大类织物。经营状况一直很好。去年12月份的销量达1 800万元,变动成本1 200万元,固定成本210万元。但今年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要求压锭减产,生产量与销售量都急剧下滑。到4月份,销售收入已降为900万元,变动成本达648万元。试用经营安全率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分析。(1) 计算去年12月份的经

47、营安全率。为此,应求相出该月份的临界产值。 则去年12月份的经营安全率为 G = = 0.66 = 66 % (2)计算今年4月份的经营安全率。该月份的临界产值为 G = = 0.136 = 13.6 % 计算得到的经营安全率告诉我们,去年的经营状况是很好的,而今年4月份的经营状况已经跌落到不安全的区域。应及早采取措施,调整产品结构,扭转经营滑坡的趋势。 总结上面,可以看出盈亏平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1)产量法:如上面图7-5盈亏平衡图所示。从该法的公式我们可以作如下的变换: 给等式两端分别乘以销售单价P,则得到盈亏平衡时的销售额R=,再给左式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单价P则得到下式: R= 再

48、给左式的分母进行变换: R=,即盈亏平衡点时的销售额等于固定费用比上分母为(1-)的值。此式既是所谓的“销售额法”。(2) 销售额法: R=(3)临界值法:临界值法能够研究分析多品种生产的盈亏平衡问题。为此我们先得搞清楚几个基本概念: 临界收益M = 销售收入R - 变动费用B ,简写为: M = R - B 临界收益率m= 即单位销售收入所创造的临界收益称为某产品的临界收益率。一般m大的产品应该优先安排生产。所以在算题时,先计算各产品的临界收益率m,并且将其排序(从大到小)然后依据下面的公式再计算:R=+ 式中: R 当有i种产品时,i=1,2,3; F 固定费用; m 当有i种产品时,i=1,2,3;m 盈亏平衡点所在产品的临界收益率。下面以例题来说明这类问题的算法:某厂2003年时销售及费用情况如下表: 产品销售额R(万元)临界收益M固定费用F(万元)ABCD605040503020181550505050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盈亏平衡销售。解:首先计算各个产品的临界收益率m: A产品: m=30/60=50% B产品: m=20/50=40% C产品: m=1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