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育苗措施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6/088a000a-91ae-477b-9353-ddcd64c328ed/088a000a-91ae-477b-9353-ddcd64c328ed1.gif)
![常用育苗措施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6/088a000a-91ae-477b-9353-ddcd64c328ed/088a000a-91ae-477b-9353-ddcd64c328ed2.gif)
![常用育苗措施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6/088a000a-91ae-477b-9353-ddcd64c328ed/088a000a-91ae-477b-9353-ddcd64c328ed3.gif)
![常用育苗措施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6/088a000a-91ae-477b-9353-ddcd64c328ed/088a000a-91ae-477b-9353-ddcd64c328ed4.gif)
![常用育苗措施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6/088a000a-91ae-477b-9353-ddcd64c328ed/088a000a-91ae-477b-9353-ddcd64c328e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常用育苗措施1、育苗措施(一)覆盖覆盖是在播种苗床上覆盖作物秸秆编织物、苔藓、松针、塑料薄膜等覆盖物的技术措施。覆盖的目的是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土壤板结、促进幼苗出土等。当幼苗出土达到60%70%时,要及时撤去覆盖物。最好在多云、阴天或傍晚避免环境变化过于强烈,造成幼苗灼伤。塑料薄膜和土面增温剂是近二十多年发展起来的覆盖材料。特别是薄膜覆盖在农业上应用较多,对保持土地湿度、调节地温有很大的作用,可使幼苗提早出土,防止染草滋生。 覆盖增加了育苗成本,加大了劳动强度。因此,中、大粒种子,在土壤水分条件好时,多不行覆盖。(二)遮荫一些树种幼苗时组织幼嫩,对地表高温和阳光直射抵
2、抗能力很弱,容易造成日灼伤害,因此需要采取遮荫降温措施。遮荫同时可以减轻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遮荫方法很多,主要是苗床上方搭遮荫棚,遮阴网。遮荫的苗木由于阳光较弱,对苗木质量影响较大。因此,能不遮荫即可正常生长的树种,就不要遮荫;需要遮荫的树种,一般在速生期的后可逐渐取消遮荫,促进有机物的积累,加速苗木的木质化。 (三)松土除草由于灌溉等原因引起土壤板结和圃地出现杂草滋生,需要进行松土除草。松土要注意深度,防止伤及苗木根系。土表已严重板结时要先灌溉再进行松土除草,否则会因松土造成幼苗受伤。(四)灌溉与排水一般在播种前灌足底水,将圃地浇透,使种子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促进发芽。播种后灌溉易引
3、起土壤板结,使地温降低,影响种子发芽。在土壤墒情足以满足种子发芽时,播后出苗前可不进行灌溉。苗期不同发育阶段,苗木的需水量和抗旱能力有所不同,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应有所不同。幼苗期,苗弱、根系浅,对干旱敏感,灌溉次数要多,灌溉量要小;速生期苗木生长快,根系较深,需水量大,灌溉次数可减少,灌溉量要大,灌足、灌透;进入苗木硬化期,为加快苗木木质化,防止徒长,应减少或停止灌溉。降雨量过大或灌溉量过多时,应及时通过排水系统将多余的水分排除,避免土壤温度过低、透气性下降影响根系生长发育。 (五)间苗与定苗间苗是调节光照、通风和营养面积的重要手段,与苗木质量、合格苗产量密切相关。为保证出苗率,通常要适量增加播
4、种量,致使幼苗过密,如不间苗,将导致苗木生长细弱,降低苗木质量。间苗分次进行,一般13次。阔叶树第一次间苗一般在幼苗长出24对(片)真叶、相互遮荫时开始;针叶树种在速生期开始前间苗。第一次间苗后,比计划产苗量多留20%30%。第二次间苗一般在第一次间苗后的1020d,可定苗结合进行,留苗量可比计划产苗量高5%15%。间苗后应及时灌溉,防止因间苗松动松动土壤,根系裸露,失水干燥。因针叶树幼苗生长较慢,密集的生态环境对它们生长有利,一般间苗时间可稍晚。(六)切根切根控制主根长度,促进侧根生长。生长后期(秋季)切根控制苗木水分吸收,抑制徒长,促进木质化。(七)病虫害防治 做好繁殖材料的检疫和消毒;播
5、种前做好土壤消毒;幼苗期,特别注意防治猝倒病。注意及时发现,早期预防,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八)苗木越冬防寒生理干旱:主要发生在初春。苗木地上部分开始蒸腾,根系不能吸水,造成苗木水分失调,枝稍干枯或整株死亡。北方常见防止措施为覆土防寒,土壤冻结前,气温稳定在00C左右进行。翌春气温稳定在50C左右时,分两次撤出。霜冻:分早霜和晚霜。秋季苗木未充分木质化,组织幼嫩,含水量高,但早霜来临时,导致苗木地上部分细胞结冰,组织脱水,结构破坏。预防霜冻应从增强苗木抗冻性和制止霜冻发生两方面着手。适时早播、切根、减少灌溉次数、适时停止施用N肥、增施K肥和P肥均能有效控制苗木徒长,促进木质化,提高苗木抗冻
6、性。霜冻即将发生前,进行熏烟和喷灌,可以使近地面层温度提高,有效防止霜冻发生。2、疏伐方法(1)下层疏伐法(low thinning) 伐除林冠下层濒死木、被压木以及个别处于林冠上层的干形缺陷的不良林木。l 技术简单,遵循自然稀疏规律,以人为淘汰代替自然稀疏;l 采伐对象来自林冠下层,水平郁闭受影响小,不易产生风倒等危害;l 促进保留木生长的效果较弱。主要应用于阳性树种的针叶纯林中。起源于德国针叶林的经营。(2)上层疏伐法(crown thinning) 伐除处于林冠上层的林木,疏伐后形成上层稀疏的复层林分。l 技术较为复杂,对保留木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强;l 对树冠的水平郁闭影响较大,间伐强度过
7、大易产生风害和雪害。主要应用于混交林中,特别是在上层林木价值较低、对目的树种生长构成限制的林分中。起源于法国橡树林经营。(3)综合疏伐法(selection thinning) 同时在林冠上层和下层选择间伐木,疏伐后形成复层林冠。l 技术要求高;l 对保留木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强。应用于异龄混交林中。以上三种方法通称为选择性疏伐(selective thinning)。(4)机械疏伐法(Geometric thinning) 间隔一定距离机械地确定采伐木。采用隔行伐、隔株伐、隔行隔株伐等不同的采伐形式确定采伐木。适林木分化尚不明显的壮龄林分的第一次抚育间伐。l 操作简单,利于机械化作业;l 采伐木
8、的选择过于粗放,即采伐了潜在的优势木,又保留了潜在的劣势木,生长总体上可能比选择性疏伐差。生产实践中,通常根据实际林分状况,灵活结合应用各种方法。很多种子形态成熟后,进入休眠状态。有些是强迫休眠,有些是生理休眠,有些种子还需要生理后熟阶段才能发育完全。为了促使种子发芽,需要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催芽是打破种子休眠的重要手段。1. 种子休眠的类型及原因种子休眠是植物为了种的传播、繁衍,在长期的进化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以此来适应不利的外部环境。种子在休眠过程中,内部保持着微弱的生命活动。不同植物种子,其休眠原因各异,休眠程度差异很大,有些种子打破休眠比较容易,有些种子则比较困难。 根据种子
9、的休眠原因,可以将种子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两大类。(1)强迫休眠(Forced dormancy) 强迫休眠是由于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的各种基本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等,使得种子不能发芽,如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杨树、柳树、榆树、栎树等树种,这类种子只要得到适宜的条件,种子就能很快发芽。(2)生理休眠(Internal dormancy) 生理休眠也称深休眠。生理休眠的种子成熟后,即使在适宜种子发芽的条件下也不能发芽。生理休眠的种子,不易发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种皮、发芽抑制物质、胚不成熟等。树种如刺槐、红松、水曲柳、椴树、银杏等。透光伐幼林期的后期进行的,以调整林木组成
10、和密度为主要目的。该阶段林分接近郁闭,密度大,天然乔灌木妨碍目的树种的生长。主要目的 调整林分组成,同时清除过密、形质不良、生长落后的个体。透光伐的实施方法通常有三种。1、全面抚育 对抑制目的树种生长的其它乔灌木树种进行全面伐除。适用条件:经营条件好;目的树种分布均匀,占优势的情况。2、团状抚育 目的树种分布不均匀或数量较少时,只在目的树种集中分布的群团内进行。3、带状抚育 将林分按照一定的间距划分成若干带,在带内进行抚育,清除非目的树种(带宽12m,保留带34m)。适用条件:经营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目的树种均匀,林分面积大的条件。2混交林中树种间关系的表现模式指树种间通过复杂相互作用而对彼
11、此产生的利害作用的结果。当两个以上树种混交时,其种间关系可表现为有利(互助、促进,即正相互作用)和有害(竞争、抑制,即负相互作用)和中性(无促进和竞争)3种情况,由其生态位的差异来决定。表现方式是中性(0)、促进(+)和抑制()三种形式的排列组合,即:0 0、0 +、0 、 和 。3树种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分作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 指植物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相互影响的方式;间接作用 指树种间通过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在混交林中的普遍存在是种间作用的主要方式。(1)机械的作用方式一树种对另一树种造成的物理性伤害,如树冠、树干的撞击或摩擦,根系的挤压,藤本或蔓生植物的缠绕和绞杀等,
12、为种间的直接作用。最常见到的机械作用为树冠的摩擦。(2)生物的作用方式 l 在近亲种间,通过杂交授粉、根系连生等方式发生的直接种间作用。l 通过菌丝桥实现相互作用,相同共生菌根菌的树种间通过根系实现物质共享活争夺。瑞典科学家发现,桤木和松树之间可以通菌丝桥进行氮素交换;我国有杨树刺槐混交林相关报道。 (3)生物物理的作用方式间接作用一树种在其自身周围形成特殊的生物场,对其它树种产生影响。如莫尔钦柯发现桦树能够放射紫外线而对松树和云杉的枝叶分布和生长产生影响。有关树木生物物理关系的研究很少。(4)生物化学的作用方式间接作用一种树种产生释放生化物质对另一树种产生的促进或抑制作用。产生的途径枝叶根系
13、分泌、植物组织分解、挥发及伤流等。水曲柳、椴树与红松,落叶松与水曲柳,杨树与刺槐等存在化感作用。在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中,落叶松树体挥发物中萜烯类、树皮及枯枝落叶淋洗物中有机酸类、根系分泌物中苯乙酸等在改善水曲柳磷素营养中起作用。(5)生理生态的作用方式间接作用树种通过改变林地的环境条件而彼此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包括物理环境(光、水、热、气)、化学环境(土壤养分、pH值、离子交换性能等)和生物环境(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改变林地的物理环境 通过改变林地小气候等树木生长的物理环境而彼此产生的间接相互作用。改变林地生物环境 改变林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环境。松林中因引入阔叶树实现害虫的可持续控制、辅
14、助树种(如刺槐)控制林地杂草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等。另外,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种类增多,利于养分的转化和吸收。 改变林地化学环境 通过生物地球化学途径改变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pH值、离子交换性能等。 4树种间关系变化与调整混交林中的种间关系是相对的,随时间、立地和混交方式等发生变化的,在经营混交林时要不断地进行调节。(1) 随时间的变化 树种对环境的要求发生变化,种间关系就发生变化。 如: 白桦红松 造林后5年: 红松和白桦没有影响 (0,0) 615年: 白桦给红松庇荫 (0,+) 1520年: 白桦抑制红松生长 (0,-)(2)随立地条件的变化 树种的生长表现不同,影响种间关系随之变化。 如:
15、 大兴安岭 樟子松白桦 立地较好: 白桦生长快抑制樟子松 (0,-) 立地较差: 白桦和樟子松相似 (0,0) 立地贫瘠: 樟子松生长快抑制白桦 (-,0)(3)随混交方法的变化 混交方法改变了种间的作用程度,影响种间关系,如:油松栓皮栎。 带状和块状混交: 油松生长正常 (0,+) 株间混交: 油松生长被压 (-,+) 6、越冬假植是秋季苗木起苗后来年春季才能出圃,需要经过一个冬季。应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壤湿润的地方挖假植沟。沟的方向与当地冬季主风方向垂直,沟的深度一般是苗木高度的1/2,长度视苗木多少确定。沟的一端做成斜坡,将苗木靠在斜坡上,逐个码放,码一排苗木盖一层土,盖土深度一般
16、达苗高的1/22/3处,至少要将根系全部埋入土内,盖土要实,疏松的地方要踩实、压紧。另外,如冬季风大时,要用草袋覆盖假植苗的地上部分。幼苗茎干易受冻害者,可在入冬前将茎干全部埋入土内。第二次作业(2)树种的混交类型 混交类型 将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人为搭配而成的不同组合。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乔木混交类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树种混交,充分利用地力,同时获得多种木材,并发挥其它有益效能,如水曲柳落叶松、白桦樟子松 红松白桦。 要求良好的立地条件和适宜的混交方法,预防种间激烈矛盾的发生。 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伴混交类型多为复层林,主要树种居第一林层,伴生树种位于第二林层;生产力较高,防
17、护效能较好,稳定性较强。伴生树种大多为较耐荫的中小乔木,生长比较缓慢,一般不会对主要树种构成严重威胁,即使种间矛盾变得尖锐时,也比较容易调节。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乔灌木混交类型树种种间关系缓和,林分稳定。混交初期,灌木可以给主要树种的生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郁闭以后,灌木逐渐死亡,疏伐后,又可能在林内再现。乔灌混交可加速森林郁闭,灌木死亡后,起到调节林分密度的作用。主要树种与灌木之间的矛盾易于调节,可对灌木进行平茬,使之重新萌发。 多用于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而且条件越差,越应适当增加灌木的比重。 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的混交综合性混交类型兼有上述3种混交类型的特点,一般可用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地
18、方,防护效益高。人天混多为这种类型。 3混交树种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是发挥混交作用及调节种间关系的主要手段,对保证顺利成林,增强稳定性,实现培育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混交树种选择不当,可能压抑或替代主要树种,或者被主要树种从排挤出去,使培育混交林的目的落空。 与主要树种的矛盾不易过大 混交树种应该与主要树种之间在生态位上尽可能互补,种间关系总体表现以互利或偏利于主要树种。具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 具有较强的耐火和抗病虫害的特性,与主要树种没有共同的病虫害。混交树种应具有较高经济和美学价值。萌芽力强、繁殖容易的树种,以利采种育苗、造林更新,调节种间关系。做法:在主要树种确定后,根据混交的
19、目的和要求,参照现有树种混交经验和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借鉴天然林中树种搭配的规律,提出混交树种。2、主伐是在森林成熟时进行的采伐称为主伐。皆伐是将较大面积伐区上的林木一次全部伐光或者几乎全部伐光(保留优良母树),采用人工或天然更新恢复森林主伐方法。皆伐迹地一般采用人工更新,目的树种天然更新有保障的皆伐迹地,采用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第四节 皆伐的优缺点及选用条件1优点简便易行,作业集中,便于利用机械化,节省人力,降低成本;无风倒危害,只是邻近林墙风倒危险增加;便于人工更新; 幼林光照充足,生长迅速,成林早。2缺点环境变化:迹地小气候、土壤、植被条件的显著变化,对耐荫性树种的天然更
20、新不利。生态功能: 皆伐不利于保持水土,并降低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美学价值: 皆伐后形成同龄林,降低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 同龄林、树种单调、结构简单,破坏珍贵的野生动、植物生境,降低生物多样性。3、选用条件 皆伐适用于裸地天然更新能力强的天然林和连作产生地力衰退的人工林l 适于皆伐后,能在裸地上天然更新的树种组成的天然林。如杨、桦、油松、马尾松等种粒小,风播的树种或萌生成林的树种(如山杨等)。l 适于喜光树种构成的同龄人工林(落叶松、杉木林)。利于轮作栽培,防止地力衰退。皆伐最适用于全部是成、过熟木的林分,或需要林分改造的林分。皆伐不适用于沼泽水湿地,或水位较高、排水不良土壤上的森林。皆伐不应
21、用于生态脆弱带或生态公益林l 陡坡或处在滑坡危险立地;l 溪流两岸的森林,保留50150 m的护岸林。l 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l 异鸟珍兽经常栖居的地方。皆伐不应用于森林火灾危险性大的地域。如沿铁路和公路干线两侧,人为干扰大,火险等级高,皆伐产生大量采伐剩余物和环境变化,导致的火险等级提高。皆伐不适风景林、国防林等特种用途林。渐伐(伞伐法)是在较长期限(1个龄级)分2次或多次采伐掉伐区上全部成熟林木。采伐过程中,为更新创造条件,采伐结束,天然更新完成。渐伐以后,形成的林分基本上仍为同龄林(相对同龄林1020年)。渐伐一方面促进于结实,同时保留母树对幼苗起保护作用。当这种遮荫对
22、幼苗、幼树起妨碍作用时,将所有林木伐去。以伐区排列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均匀渐伐、带状渐伐和群状渐伐。1均匀渐伐均匀渐伐,就是在预定要进行渐伐的全林范围内,同时均匀地进行前述的各次采伐。2带状渐伐将伐区分成若干带,在各带上顺次进行各个步骤的渐伐。在一个采伐区上由一端开始,在第1个采伐带上首先预备伐,其它带不动。几年以后,在第1采伐带上进行下种伐,同时在相邻伐区上进行预备伐。再经几年,在1采伐带上进行受光伐,同时相邻伐区进行下种伐,在第三个伐区上进行预备伐。以此类推,直至全林伐完为止。l 保留木的风倒危险性减少未采伐林分的侧方保护作用;l 通过下种伐的伐带进行集材、避免受光伐的伐带上损伤幼苗,;技术
23、要点:l 伐区宽度:一般为13H,如果坡度过陡或风害严重,其宽度可窄些;l 采伐代方向:易发生风害地区,带状渐伐方向应与害风方向相反,伐区方向与害风方向垂直。 3群状渐伐群状渐伐 一般是将生长有幼苗幼树而上层林木稀疏的地段作为基点,先进行采伐,然后向四周逐渐扩大及于全林,至最后老林伐尽时,林地上出现许许多多金字塔形的新林树群。群状渐伐分布极不规律,无论集材或经营管理都比较困难,林地上已形成较多前更幼树,一般很少应用。第三节 渐伐的优缺点及选用条件1优点 保证天然更新、促进幼林生长 丰富的种源和上层林冠对幼苗的保护,更新更有保证; 缩短轮伐期,同时保证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和水土保持功能; 促进保留
24、优良木的进级生长 提高木材利用价值; 火险等级现对较小 采伐剩余物较少,遮荫条件温度和湿度条件。2缺点 保留木和幼树的损伤率较大(采伐和集材); 作业成本高 采伐、集材费用高于皆伐。第一次采伐收益小(劣等木)。 技术复杂 每次采伐木与保留木的确定以及采伐量的计算,要求较高的技术,对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林分状况与幼苗、幼树生长状况的深入了解。保留木易受风害 采伐强度过大时,容易发生风倒、风折和枯梢等现象。 3选用条件 天然更新能力强的相对同龄成过熟林 更新受上层木影响,更新困难; 皆伐更新困难 对日灼、霜冻、杂草竞争敏感的树种更新,需要遮荫; 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立地(陡坡,土层薄、植被稀疏)
25、; 大量前更幼树的森林 根据林下更新的数量,相应采取不同次数和不同强度,促进更新或加快幼苗生长。事实上,渐伐是皆伐的另一种形式,不过促进天然更新的作用强、林地环境变化不剧烈、采伐与更新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重叠(1个龄级)。第一节 择伐更新过程及特点择伐是每次在林中有选择性的伐去一部分成熟木,林地上始终保持着多龄级林木,森林的天然更新是连续进行的,择伐后更新的林分仍是异龄复层林。特点:l 符合自然状态下森林发生发展进程的规律 择伐接近天然林的更新过程,不同点在于择伐是通过采伐成熟林木造成林冠的疏开,择伐的林相接近天然林。l 择伐改善环境作用强 伐去部分上层木,改善林内光照,提高土壤温度;保留有较多的
26、林木与下木,森林环境条件好,有助于种子发芽与幼苗幼树的生长。l 择伐更新一般有保障。在天然更新较差(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时,可采用人工植苗或播种的方法弥补。每块可包括两株或更多的林木,块的最大直径可达周围树高的2倍。第三节 择伐的评价与选用条件1优点(集约择伐)择伐作业保持森林的整体性、连续性、再生性森林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内的树木,有的在新生,有的在成长,有的在衰老,有的在死亡,但不是所有的树木在同时新生或死亡,因此,森林本身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再生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促进更新过程 择伐作业在采伐成熟木的同时,实现保留木尤其中小径木的抚育,改善林分结构与卫生状况,促进小
27、径木生长。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多样性。择伐林的环境保护作用最好择伐可以保证林地上永远有森林植物的庇护,保持一个稳定的环境。同其它采伐方式相比,择伐林的环境保护作用是最好的。择伐后形成的异龄复层林,比皆伐、渐伐形成的同龄林具有更好的抵抗风倒、风折与病虫害的能力;更新有保障,更新费用降低;择伐林内存在着永久的母树种源,幼苗又可以得到林冠的庇护,不易遭到日灼、霜冻、风暴等的危害。美学价值维护好 择伐林的林木具有大小参差不齐的多层性,并有单株与群团采伐后形成的林隙,它可以有美化风景的作用,并有更好的旅游。2缺点成本高 由于采伐强度小、间隔期短,采伐分散,除采伐老龄木外,还兼顾抚育中、小径木,因此采伐集材都比较费工,生产成本高。对保留木破坏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标委托书(15篇)
-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承包合同书
- 细胞-乳腺癌课件
-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高危产后出血倾向二次剖宫产产妇的效果
- 中国企业智能化成熟度报告(2024) -企业智能化转型进入2.0时代
- 广东省中山市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养老行业前景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4年食品行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合同
- 餐厅供货协议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 汽车修理厂承包合同模板
- 输变电工程监督检查标准化清单-质监站检查
- 【超星学习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尔雅章节测试网课答案
- 2024年中国工业涂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化工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考试卷(后附答案)
- 工伤赔偿授权委托书范例
- 工程变更履历表
- 煤矿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
- 唯物史观课件
-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 邮轮外部市场营销类型
- GB/T 42460-202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去标识化效果评估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