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 - 1财政政策rG利率国民收入G收入实际总需求NXMCGDPADG政府收不抵支政府收大于支政府预算政府预算必须增进对财政政策的理解必须增进对财政政策的理解第11讲财政政策 一、定义 政府为了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缓经济波动,防止通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所进行的选择。 1.政府支出 社会福利支出、退伍军人福利支出、国防支出、债务利息支出、教育和职业训练支出、科学技术研究费、交通和住宅支出、环保费用支出、国际事务支出 政府用于商品与服务的消费 公共投资 转移支付2001年美国政府支出 Social Security,23% Defense, 17% Net Interest, 14
2、% Income security, 14% Medicare, 12% Health, 9% Other, 14%,2003年美国政府支出2008年联邦政府的支出年联邦政府的支出2008年联邦政府收入年联邦政府收入关于政府支出的争论 反对政府支出的理由:(1)政府干预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因为市场力量的自发调节会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2)税收会产生扭曲资源的合理配置 支持政府公共开支的理由:(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2)政府支出具有再分配功能2、收入 主要来源:税收(除此之外还有公债)直接税与间接税 具体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工薪税、社会保险税、财产税、货物税、关税、利息税、营业税等
3、等征税办法征税办法 Non-distortionary人头税 Distortionary 所得税 资本利得税 销售税“In this world nothing is certain but death and taxes.” . . . Benjamin FranklinReceipt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Individual Income Tax, 50% Social Insurance Tax, 35% Corporate Tax, 8% Other, 8%26 - 11 最大的收入项目是工薪税和个人所得税。在支出方面,存在着三个基本的项目,采购、转移
4、支付和利息。最大的支出项目是转移支付,然后是采购项目。 税率税收额0最佳税率税率禁区Laffer Curve020406080AustraliaCanadaDenmarkFinlandFranceGermanyGreeceIrelandItalyJapanKoreaNetherlandsNew ZealandNorwaySpainSwedenUKUSRevenueExpenditurePercentage of GDP, 2000政府支出与税收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增加减少变动政府购买变动政府转移支付变动政府税收总需求影响变动政府购买变动政府转移支付变动政府税收总需求影响增加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
5、性财政政策反周期的财政政策究竟什么时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什么时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应由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加以分析,在明了经济风向的情况下斟酌使用。由于政府支出和税收在短期内可以影响实际GDP,因而财政政策原则上就能抵消实际GDP偏离潜在GDP所带来的影响,故财政政策又称反周期财政政策。也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减税(包括免税、退税、降低税率等)居民将留下较多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上升,减税和居民消费的增加,带动生产和就业增加。也可用减税的办法给私人投资以津贴,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生产和就业。 变动税收变动支出政府增加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如高速公路、桥梁、机场等公共工程支出、机关
6、办公用品、电脑设备等)和增加转移支付,扩大私人企业产品的销路,从而可以创造就业、增加生产、刺激消费,达到增加AD之目的,从而国民收入增加了。 经济风向经济萧条经济繁荣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问题存在失业产生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总量情况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性财政政策减税(包括免税、退税、降低税率等)居民将留下较多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上升,减税和居民消费的增加,带动生产和就业增加。也可用减税的办法给私人投资以津贴,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生产和就业。 变动税收变动支出政府增加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如高速公路、桥梁、机场等公共工程支出、机关办公用品、电脑设备等)和增加转移支
7、付,扩大私人企业产品的销路,从而可以创造就业、增加生产、刺激消费,达到增加AD之目的,从而国民收入增加了。 产生预算赤字经济风向经济萧条经济繁荣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问题存在失业产生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总量情况扩张性财政政策赤字赤字债务债务债务债务减税(包括免税、退税、降低税率等)居民将留下较多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上升,减税和居民消费的增加,带动生产和就业增加。也可用减税的办法给私人投资以津贴,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生产和就业。 变动税收变动支出政府增加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如高速公路、桥梁、机场等公共工程支出、机关办公用品、电脑设备等)和增加转移支付,扩大私人企
8、业产品的销路,从而可以创造就业、增加生产、刺激消费,达到增加AD之目的,从而国民收入增加了。 产生预算盈余经济风向经济萧条经济繁荣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问题存在失业产生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总量情况紧缩性性财政政策盈余盈余债务债务债务债务面对面对 2007-2009年的衰退,奥巴马政府年的衰退,奥巴马政府2009年实年实施的一揽子刺激计划中的支出与税收施的一揽子刺激计划中的支出与税收扩张性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运用扩张性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运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的乘数效应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的乘数效应价格水平不变价格水平不变政府购买增加1000亿美元使得
9、总需求曲线右移到虚线政府购买增加1000亿美元使得收入增加对总需求的进一步刺激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的乘数效应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的乘数效应受总供给约束受总供给约束政府购买增加对总需求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收入和价格水平均上升,但收入增加的没有价格水平不变时多适时的反周期财政政策的效果反周期财政政策可以熨平经济波动时机不当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反周期财政政策反而加剧经济波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短期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短期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实际GDP上升,收入上升,货币需求增加由于货币供给不变,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一部分私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减税(包括免税、退税、降低税率等)居民将留下较多
10、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上升,减税和居民消费的增加,带动生产和就业增加。也可用减税的办法给私人投资以津贴,直接刺激私人投资,增加生产和就业。 变动税收变动支出政府增加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如高速公路、桥梁、机场等公共工程支出、机关办公用品、电脑设备等)和增加转移支付,扩大私人企业产品的销路,从而可以创造就业、增加生产、刺激消费,达到增加AD之目的,从而国民收入增加了。 产生预算赤字产生预算盈余弥补经济风向经济萧条经济繁荣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问题存在失业产生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总量情况赤字的弥补方式 借债出售政府资产 向中央银行借债(发行货币)向国内公众举债向外国举债
11、 1.定义: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发行定义: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债权人的债券。债权人公众;债务人公众;债务人政府政府 2.分类:按偿还期限划分分类:按偿还期限划分 (1)短期公债:)短期公债:3个月、个月、6个月、个月、1年年 (2)中期公债:)中期公债:15年年 (3)长期公债:)长期公债:5年以上,年以上,40年,永久年,永久 3.公债哲学:公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债哲学:公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自己欠自己的债,不构成债务负担。)自己欠自己的债,不构成债务负担。*(2)政府政权稳定,所以债务偿还有保证。)政府政权稳定,所以债务偿还有保证。*(3)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 1.1.自动变动的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自动变动的税收:个人与公司所得税 萧条萧条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个人与公司收入下降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符合纳税标准的主体自动减少、税率自动下降减少、税率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政府税收自动下降消费消费、投、投资资ADAD 2.2.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 萧条萧条失业人数失业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符合领取救济标准的人数转移转移支付支付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消费消费总需求总需求 3.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萧条,农产品价格萧条,农产品价格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