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建筑设计大师约翰·伍重(Jørn Utzon)2008年12月29日于丹麦逝世,享年90岁。约翰·伍重(JornUtzon)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2003年,获得第二十五届普利策奖。伍重是第三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筑必须具有地方意义。艺术建筑大师:约翰·伍重( Jorn Utzon)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建筑设计大师约翰·伍重(Jørn Utzon)2008年12月29日于丹麦逝世,享年90岁。约翰·伍重(JornUtzon)伍重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
2、的哥本哈根,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他的童年在阿尔堡中学于1937年完成,他就读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在那里的建筑工作室当小职员。后来去了芬兰,与阿尔瓦·阿尔托一起工作。在紧接着的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澳大利亚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1957年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设计。2003年,获得第二十五届普利策奖。伍重是第三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筑必须具有地方意义。 世界建筑大师约翰·伍重简介出处
3、: 责任编辑:燕平 最后更新时间:2012-10-26 11:45:06导读: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建筑设计大师约翰·伍重(Jørn Utzon)2008年12月29日于丹麦逝世,享年90岁。伍重是第三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筑必须具有地方意义。关键词: 世界建筑大师 约翰·伍重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建筑设计大师约翰·伍重(Jørn Utzon)2008年12月29日于丹麦逝世,享年90岁。 伍重简介:约恩·乌松(也译伍重,乌特松),AC(Jørn Utz
4、on,1918年4月9日2008年11月29日),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丹麦建筑设计师,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悉尼歌剧院。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1937年,19岁的乌松顺利进入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师从于施泰因·埃勒·拉斯姆森(SteenEilerRasmussen)和卡伊·菲斯科尔(kayFisker)。两位总恩师均为丹麦建筑界的领军人物,而且也都是中国迷,其中,拉斯姆森还曾在北京设计过热电站。乌松耳濡目染,接触了大量的中国艺术文化,不知不觉影响了自己的建筑观念。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
5、斯德哥尔摩,并受雇于瑞典建筑大师阿斯普朗德(ErikGunnarAsplunde)的建筑事务所。乌松在瑞典整整工作了3年。尔后便去了芬兰首都赫尔辛斯,和芬兰首屈一指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Aalto)一道工作。阿尔托比乌松年长20岁,早已功成名就,名满天下。和阿尔托的合作被看作是乌松创作阶段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加深了乌松对有机建筑的理解。尽管这样,乌松仍觉得自己不够充实,仿佛只有周游世界,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建筑中汲取养料,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基于这一朴素的想法,1948年,乌松自我放逐,开始了自己的游历生活。他前往当时的法国保护国北非摩洛哥,当他看到当
6、地的村落建筑时,感到十分吃惊。因为,那些朴素的建筑和周围的环境是多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完美而静谧。尤其是其中黏土材料的反复运用,深深地触动了乌松,并影响了他后来的设计。多年后,我们还能从他的高层建筑作品中看到当地村落建筑的影子。在美国,乌松拜访了著名建筑大师赖特,他从赖特的作品中受到了强烈感染。在南美洲,玛雅人和阿兹提克人的古代建筑遗存,同样引起了乌松的浓厚兴趣,那些巨大的水平平面再次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建筑灵感,成为他未来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表现手段。1950年,乌松结束了自己的游历生活,回到故乡。他觉得自己已羽毛丰满,便创办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谁知他参加了一些设计竞赛,但却极少能够得以实施,而且
7、,委托设计项目也相当少。这让踌躇满志的乌松很是郁闷。两年后,乌松分别在哥本哈根附近的赫列别克和霍尔塔建造了自家的住宅。这两栋建筑明显有着自由的空间处理与不对称的外部结构,矗立在钢筋混凝土支柱上,显然受到了有机建筑原则的影响,然而,从中亦能发现凿斧印。1959年,乌松重又踏上游历之旅。在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他去的最后这个地方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在中国逗留期间,乌松在北京拜见了营造法式研究第一人、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亚洲之行回国后,乌松在赫尔辛格西郊的一片丘陵地带设计了一组影响至为深远的联排式院落住宅金戈居住区(theKingoHouse
8、sinHelsingor)。同一时期,乌松还在弗莱登斯堡郊区设计建造了一个住宅区弗莱登斯堡住宅(theHousesinFredensborg)。乌松并未就此止步,在此基础上,他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添加性建筑”(additveaarchi-tecture)的设计方法,给建筑学术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
9、、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建筑面积8000平米。但是由于其设计理念大胆前卫,加上开支严重超出预算而受到多方的质疑,他被迫于1966年辞去总设计师的职位,由一位澳大利亚的设计师接任。其继任人依然延续乌松的风格。这座建筑直到1973年才建成,历经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其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进行修改削减而成,杰作才得以诞生。悉尼歌剧院建成后,成为了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并于200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69年,任教于夏威夷大学的乌松,被邀请参加了科威特议会大厦的设计工作。1978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授予乌松金质奖章,
10、以表彰他的杰出创造,乌松这才感慨地说,是奖章治愈了他“悉尼悲剧”的创伤。2003年5月20日,普利兹克建筑大奖的颁奖仪式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由于身体欠佳,85岁的乌松未能亲自参加颁奖仪式,而是由他的两个儿子、同为建筑师的简·乌松和凯姆·乌松代为领取了10万美元的奖金。这项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所以授予乌松,是为了表彰他创造了一座20世纪最伟大的歌剧院建筑悉尼歌剧院,以及他对人类建筑事业所倾注的一丝不苟的态度。2001年,在Perth的Murdoch University 学习MBA,毕业后曾经在这里看过歌剧奥赛罗和交响音乐会。2008年,乌松在接连做了几次手术之后,在睡
11、梦中心脏病发逝世。尽管乌松最终因为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而誉满全球,但是他却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建成后的悉尼歌剧院的真面目。约恩·乌松同赖特一样,欣赏GUNNAR ASPLUND的思想,他认为阿尔托、GUNNAR和赖特对世界最有影响力。伟大的艺术成就悉尼歌剧院雄踞悉尼港湾畔,形似几片巨大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大的帆船,造型新颖,风姿绰约,与悉尼港大桥遥相呼应。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使它成为当代建筑史上的杰作。2003年,约恩·伍重凭借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获得了普里茨克尔建筑奖。评委会一致认为,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师天才般的设计理念使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2、得以完美实现。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对伍重的悼词中评价道:“他设计的悉尼歌剧院是最独特和杰出的建筑,是澳大利亚广为全世界熟知的地标性建筑,全体澳大利亚人都珍视这一遗产。”歌剧院的曲折建筑史约恩·伍重在向悉尼歌剧院设计评委会递交设计草图时年仅30出头,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设计过一些住宅。直到最后一刻,他的设计图纸才被一位评委从纸堆中拣出来,并脱颖而出。悉尼歌剧院在1959年3月开始动工。但是由于造型奇特,建筑工程极为困难,再加上伍重极力追求完美,歌剧院的建筑经费不断攀升,而预定完工日期也一拖再拖。这时许多人开始对伍重的设计产生怀疑,伍重和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州政府之间的摩擦越
13、来越严重。1966年,由于在费用和内部装饰上的一些争议,伍重一怒之下丢下尚未完工的内部设计工作离开了澳大利亚,并一去不返。直到离开人世,设计师再没有亲眼见过自己设计的悉尼歌剧院。这时歌剧院的三期建筑工程只完成了第二期。由于第三期的设计已经完成,州政府向伍重买下了第三期工程的设计图,并且另外指派了一组建筑师,接手伍重未完成的任务,才最终完成了悉尼歌剧院的建筑工作。设计师的一生约恩·伍重于1918年生于丹麦的海勒拜克,1942年毕业于当地的艺术学院。1950年,伍重在哥本哈根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工作室。伍重的代表作还有科威特的国家议会大厦。除了普利茨克尔建筑奖之外,伍重还获得过1985年度澳
14、大利亚勋章及1988年的松宁奖。离开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工作后,伍重一直僻世独居。在谈及当时离开歌剧院的内部装修设计工作时,伍重曾表示,他并不为此感到后悔,因为这是人生的一部分。悉尼歌剧院管委会主席金姆·威廉姆斯在伍重逝世后表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设计师,悉尼歌剧院的外部照明灯将熄灯以示哀悼。他还说:“伍重是一个建筑奇才,他留给澳大利亚和世界人民伟大的礼物。悉尼歌剧院也是全澳大利亚人的骄傲,是澳大利亚人民族认同的一部分。”同时,悉尼港大桥也将降半旗对设计师表示哀悼。普利策奖的评语: 约翰·伍重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
15、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 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建筑大师约翰·伍重(Jorn Utzon)经典案例赏析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
16、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 建筑大师约翰·伍重作品:悉尼歌剧院出处: 责任编辑:燕平 最后更新时间:2012-10-26 14:35:13导读: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关键词: 世界建筑大师 约翰
17、83;伍重英文名称:Sydney Opera House地理位置:澳大利亚悉尼市贝尼朗岬角歌剧院规模: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设计师:Jorn Utzon约翰伍重(丹麦)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
18、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悉尼歌剧院座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这些“贝壳” 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
19、船帆屋顶剧院”之称。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歌剧厅较音乐厅为小,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舞台面积440平方
20、米,有转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毛料华丽幕布。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构成,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像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月幕”。舞台灯光有200回路,由计算机控制。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情况一目了然。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于音乐厅正前方,由澳洲艺术家Ronald Sharp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Grand Organ),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Mechanical tracker
21、action organ),由10,500个风管组成,此外,整个音乐厅建材使用均为澳洲木材,忠实呈现澳洲自有的风格。壳体开口处旁边另立的两块倾斜的小壳顶,形成一个大型的公共餐厅,名为贝尼朗餐厅,每天晚上接纳6000人以上。其它各种活动场所设在底层基座之上。剧院有话剧厅、电影厅、大型陈列厅和接待厅、5个排列厅、65个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演员食堂、咖啡馆、酒吧间等大小厅室900多间。 Bagsvaerd教堂由2003年
22、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Jorn Utzon所设计的这座白色素雅教堂,完成于1976年,位于哥本哈根市郊Bagsvaerd的一块40m×100m基地上。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丹麦建造了许多以服务城市居民的教堂,Utzon的这座教堂可说是这一时期丹麦教堂建筑的代表。整个教堂起伏变化的外观造型反映室内空间的变化。建筑大师约翰·伍重作品:Bagsvaerd教堂出处: 责任编辑:燕平 最后更新时间:2012-10-26 14:48:01导读:由2003年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Jorn Utzon所设计的这座白色素雅教堂,完成于1976年,位于哥本哈根市郊Bagsvaer
23、d的一块40m×100m基地上。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丹麦建造了许多以服务城市居民的教堂,Utzon的这座教堂可说是这一时期丹麦教堂建筑的代表。关键词: 世界建筑大师 约翰·伍重座落地点:丹麦,哥本哈根建筑设计:Jorn Utzon设计完工:19741976由2003年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Jorn Utzon所设计的这座白色素雅教堂,完成于1976年,位于哥本哈根市郊Bagsvaerd的一块40m×100m基地上。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丹麦建造了许多以服务城市居民的教堂,Utzon的这座教堂可说是这一时期丹麦教堂建筑的代表。提到Utzon,大
24、家马上会想到他设计雪梨歌剧院,事实上,Utzon除了雪梨歌剧院外,还有其他许多驰名于世的建筑作品,尤其是他在家乡丹麦规划设计的一些住宅,和本文所要介绍的这座教堂,都是手法简洁,尺度宜人,与基地环境有良好的关联。据说,德国各建筑院校每年都会举办由师生共同加的学术旅游活动,Utzon的这些作品是他们的旅游目标。教堂侧身在长排桦树后,谦逊的伫立在城市的主要干道旁,以封闭内向的立面“回避”吵杂的街道,却不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相反的,因其宜人的尺度,以及所形塑的一种内敛的宗教场所气氛,反倒让人想要接近,甚或走入其中。22m×80m的矩形平面满足了教堂在传教、聚会、办公、庭园等等众多机能,教堂的
25、主入口由一个祈祷室围合成一个入口庭院。教堂主厅近乎方形,以满足教徒半圆形围绕圣坛聚坐的要求,主厅能容纳350人,具有很好的音响效果。主厅的东侧是一些集体用房,由廊道联系并形成几个不同大小的内院。教堂的南向立面相对敞开,并有次要入口联系内外。整个教堂起伏变化的外观造型反映室内空间的变化。有别于规格化的、大块量体的都市沿街立面,教堂的室内从容而大胆,混凝土薄壳所形塑的大曲度翻卷式天花,据Utzon的说法,其灵感来自天空中的云朵。这种在一个规整的平面上升起有机曲折的体、线、面的手法正是Utzon的特长。主厅的采光通过顶光,光线来自两个弧面交接处的侧翼,室内神秘的光感效果给人强烈的安宁感和宗教气氛。顶
26、光沿着波浪形屋面射入大厅,并随时间及光源的推移不断变化,产生不同的效果。 科威特国民议会大厦科威特国民议会大厦虽然是在80年代初完成,科威特国民议会项目始于1969年,是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JornUtzon)在悉尼歌剧院已接近完成尾声时的另一作品。科威特国民议会大厦,建设在阿拉伯海湾,透过窗户能够看到海景。设计灵感的需要作为一个典型的阿拉伯城市,这是由一个中央轴沿着主入口脊柱分裂布局。建筑大师约翰·伍重作品:科威特国民议会大厦出处: 责任编辑:
27、燕平 最后更新时间:2012-10-26 15:03:11导读:科威特国民议会大厦虽然是在80年代初完成,科威特国民议会项目始于1969年,是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JornUtzon)在悉尼歌剧院已接近完成尾声时的另一作品。科威特国民议会大厦,建设在阿拉伯海湾,透过窗户能够看到海景。关键词: 世界建筑大师 约翰·伍重科威特国民议会大厦虽然是在80年代初完成,科威特国民议会项目始于1969年,是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JornUtzon)在悉尼歌剧院已接近完成尾声时的另一作品。科威特国民议会大厦,建设在阿拉伯海湾,透过窗户能够看到海景。织
28、物悬浮大会提供曲线科威特国民的混凝土屋面在像悉尼这样一些材料的相同戏剧性使用强度在-也如伍重的干预Bagsværd教会在丹麦设计一样,以及沙里宁早些时候机场屋顶在终端杜勒斯 。设计灵感的需要作为一个典型的阿拉伯城市,这是由一个中央轴沿着主入口脊柱分裂布局。建筑的主要因素是在作出类似沙漠中的大帆和滚滚还记得沙漠游牧民族的帐篷结构的贵宾入口处巨大的树冠。该办事处块分组围绕主轴线,并且每个块是围绕一个公开的法庭,作为一个灵感把该地区的开放四合院安排。两个多层复合组成的国民议会,辅助办公室和接待大厅,是在计划广场和一个5x5m网格。办事处安排了20x20m模块,开放中央庭院和其他办公模块隔着
29、5米的走廊。这种紧凑的结构是由一个1250宽越过中央领导的主要入口,一较高下的3000平方米,也涵盖了公共广场巨大的树冠站在走道。办公室模块可以添加三个方面的建设和所有接待大厅等垂直排列向中央走道上的建筑物贝伊锡德,公共空间。平坦的屋顶点缀着在半桶灯,走廊提供天然宝库形式天窗,以及图书馆和食堂模块不拥有自己的庭院。 巴格斯韦德教堂巴格斯韦德教堂位于哥本哈根北郊,是建筑师伍重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国式的教堂”。神殿顶部“云”和光的结合让人折服。 教堂的外立面也有不少说法。1977年落成的巴格斯韦德教堂,是伍重建筑生涯
30、的又一个里程碑。该建筑从整体的格局到建筑的细部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建筑大师约翰·伍重作品:巴格斯韦德教堂出处: 责任编辑:燕平 最后更新时间:2012-10-26 15:21:42导读:巴格斯韦德教堂位于哥本哈根北郊,是建筑师伍重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国式的教堂”。神殿顶部“云”和光的结合让人折服。 教堂的外立面也有不少说法。1977年落成的巴格斯韦德教堂,是伍重建筑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该建筑从整体的格局到建筑的细部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关键词: 世界建筑大师 约翰·伍重 巴格斯韦德教堂位于哥本哈根北郊,是建筑师伍重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国式的教堂”。神殿顶部“云”和光的结合让人折服。 教堂的外立面也有不少说法。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绿色通道”引进 高中教师5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社区家庭参与活动的组织计划
- 职场沟通与礼仪提升培训
- 室内装修设计承揽合同三篇
- 种下希望的种子幼儿园学期计划
- 班级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方案计划
- 2024-2025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5小小的船
-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建筑)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锂电产业新力量-投资分析与市场展望
- 筑成教育-2018年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考试真题及答案
-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台帐 (2)
- 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 房屋买卖诚意金合同(共10篇)
- 秦腔传统剧《草坡面理》
- 直流电机设计参数计算
- 员工上岗认证管理办法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 必备职业素养(PPT课件)
- 十以内加减法口算题
- 浅谈柔韧训练在中学生体能训练中的重要性(张磊
- 工程监理工作流程图大全WORD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