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瓦斯治理情况汇报材料潘 三 矿2011年7月7日编 制:沈成权目 录一、矿井采掘布置情况4二、通风系统情况5三、重点块段、重点工作面和应力集中区瓦斯防治情况7四、“一通三防”重点工程、瓦斯治理指标进度10五、防灭火情况11六、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2七、瓦斯治理机构人员配备情况18八、瓦斯防治方面的典型经验和“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8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国办发201126号)的贯彻、“十二五”瓦斯治理规划编制、审批和安徽省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现场会精神落实
2、情况19潘三矿瓦斯治理情况汇报材料2011年7月7日潘三矿是一座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的现代化特大型矿井,1992年11月1日建成投产,通过系统改造后,2006年生产能力核定为400万吨/年,2009年生产能力核定为500万吨/年。2010年2月18日矿井西风井井壁出水填井后,矿井生产布局发生重大变化,2010年9月6日通过省局组织的生产系统调整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2011年上半年以来,“一通三防”工作总体平稳,杜绝了瓦斯超限事故及自然发火事故。1-6月份累计完成原煤产量215.32万吨,瓦斯抽采量2450.797万m3,其中瓦斯利用量706.1707万m3,瓦斯发电量1494.437
3、8万度,矿井抽采率69.77%,施工各类抽采钻孔16.15万米,瓦斯专用巷道完成1547米,开采保护层面积10.368万m2。一、矿井采掘布置情况(一)采区、区段布局及各采区施工情况:1、矿井自1992年11月投产以来,主要围绕一水平C组煤层开采,采场主要分布于东四、东三、西一、西二采区。西一采区现有掘进工作面2个,为12418运顺及运顺里段,贯通相离60m,运顺里段已停头,由外段进行贯通工作。西二采区现有掘进工作面3个,煤巷掘进为1472(3)轨、运顺,岩巷综掘为1472(3)高抽巷。东三采区正在回采的工作面1个,为1792(3)工作面。东三采11-2煤采区正在施工生根系统巷道,共3个岩巷工
4、作面,为东三11-2煤轨道下山、东三11-2煤轨皮集中巷、东三-584m新增回风巷。东四采区正在回采的工作面1个,为17171(1)工作面。备用面1个,为1762(3)工作面。掘进工作面1个,为17161(1)轨顺。西三采区为单翼采区,走向长度1400m,从西二采区-650m水平布置一条轨道大巷,-670m水平布置一条皮带机大巷,-480m水平布置一条回风大巷直接与西风井井底车场相连,设计总工程量7500m,2006年开工,目前轨道大巷、皮带机大巷、西三总回风巷、轨道上山、皮带机上山均已完工,正在施工西三为13-1煤煤层回风上山。(二)采掘布局合理,采场接替正常。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8条规
5、定,采区开采前编制采区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组织施工。目前矿井各采区内最多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1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采掘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留设煤柱,未出现破坏工业广场,矿界、防水和井巷等安全煤柱。采掘工作面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80条规定布置。采区设计有瓦斯治理专篇,工作面严格按年初核定的瓦斯治理“一面一策“执行。投产前由集团公司、矿两级部门组织的瓦斯治理工程验收,合格方可生产。从设计源头严格落实矿井“抽、掘、采”平衡。(三)矿井开拓量、准备量、回采量。至2011年上半年底矿井开拓量2334.72万吨,规定可采期35年,实际可采期为5.6年,符合要求;准备量515.9万吨,规定必须大于12个
6、月,实际14.7个月,符合要求。回采量126.2万吨,规定可采期46个月,实际可采期为4.0个月,符合要求。二、通风系统情况(一)通风系统基本情况2010年2月18日,我矿西风井井筒出水后,采取填井措施,消除了水淹矿井的重大威胁。西风井填井后,为建立西部采区的永久通风系统,将工广的矸石井改为回风井,安装两台FBCDZ37型风机。2010年3月12日中央风井(矸石井风井)正式挂网运行,矿井重新建立了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矿井的通风方式也由原两翼对角抽出式变为中央边界混合式,其中东翼采区通风方式未改变,仍为对角式通风,主井、副井进风,东风井回风;西部采区通风系统改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中央风井
7、(矸石井)回风,西部采区通风系统为二进二回,其中西翼新增进风巷和中央胶带机巷为进风巷道,西一石门、西二石门为回风巷道。全矿总进风量为22338m3/min,总回风量为23118m3/min,矿井风量有效利用率达87.4%,矿井瓦斯涌出量为127.8m3/min,其中风排瓦斯量为45.86m3/min(包括井下移动泵排出量2.15m3/min),瓦斯抽采量81.94m3/min。东风井配备两台ANN-2960/1600轴流式主要通风机,分别服务于矿井东翼的东三、东四两个采区,东翼采区进风12299m3/min,回风12727m3/min,负压4196Pa,等积孔为4.11m2。其中东三采区回风量
8、4507m3/min,东四采区回风量8513m3/min。中央风井装备两台FBCDZ37对旋式主要通风机,分别服务于矿井西翼的西一、西二及西三三个采区,西翼采区进风10039m3/min,回风10391m3/min,负压3985Pa,等积孔为3.42m2。其中西一采区回风量5177m3/min,西二采区回风量4818m3/min,井底车场冲巷风396m3/min。矿井通风系统发生改变后,及时联系相关有资质的科研单位进行了通风机性能测定及通风阻力测定。并按测定建议优化通风系统,结论为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二)矿井现在开采的水平为一水平(-650m水平)。一水平分四个采区进行开采,分别为东翼的东三、
9、东四采区,西翼的西一、西二采区、西三采区。东三、东四采区均实行分区通风方式,采区的进、回风巷均贯穿整个采区的长度,均设有1条以上专用回风巷。西一、西二、西三采区因新西风井正在施工,待施工完成投入使用后,西翼各采区可以实行分区通风。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的供风量、负压、风速等满足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的要求。(三)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所有掘进工作面均安装了与运转局部通风机同等能力的备用局部通风机,并采用不同的电源搭火备用。风筒与运转局部通风机的风筒能够实现自动切换。所有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均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四)采煤工作面均采用“U”型、上行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1792(
10、3)、17171(1)工作面及1762(3)备用面均有独立的通风系统。(五)矿井每周组织一次封闭墙检查,对墙内外气体参数进行测定,发现墙体漏气、开裂立即采取喷浆、注玛丽散等加固墙体。(六)因矿井通风方式发生重大改变,通风系统复杂,通风流程长,难以保证两回风井同时反风效果,同时1562(3)工作面为区刚封闭,进行反风演习不利于火区管理,经请示集团公司后今年不进行反风演习。(七)矿井巷道失修情况。巷道68919米, 失修巷道11799米,失修率17.1%。严重失修巷道3157米,失修率4.6%。三、重点块段、重点工作面和应力集中区瓦斯防治情况所有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和揭煤工作面严格执行“四位
11、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潘三矿现采掘作业有7个采掘面:1792(3)综采面、17171(1)综采面、1762(3)备用面、12418运顺、1472(3)轨运顺、17161(1)轨顺。(一)重点块段1、1762(3)工作面一水平东四采区13-1煤层综采面,处于13煤突出危险区域,实测原始瓦斯压力2.5MPa,瓦斯含量为8.2m3/t,根据1762(3)煤的赋存情况及邻近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情况,预计本采煤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1m3/t,在日产8000t的情况下,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5m3/min,抽采量35m3/min,抽采率75%,风量不低于1800m3/min。工作面标高-640m-584m。工
12、作面走向长800m、倾斜长240m,采煤方法为综采。煤层平均厚度4.0m,工作面内煤层角度611,平均为7。该面预计于2011年7月始采,2012年1月回采结束。工作面采用顺层钻孔、轨运顺顶板走向钻孔、高抽巷、老塘埋管等抽采方法治理工作面瓦斯。工作面顺层钻孔已施工完毕,已抽采瓦斯265万m3,抽采率达到30%。工作面初采前70m采用底板巷穿层钻孔进行尾抽, 100个穿层钻孔已施工完毕。为工作面初采服务的7个运顺边孔、6个轨顺边孔已施工齐。高抽巷已封闭,高抽巷及移动泵325mm抽采系统管路已完成安装,具备抽采条件。工作面运顺一路273mm抽采管路,轨顺一路273mm、一路325mm抽采管路现已施
13、工完成。2、1472(3)工作面一水平西二采区13-1煤层综采面,处于13煤突出危险区域,瓦斯含量为9.2m3/t,属1492(1)保护层工作面的被保护层工作面,根据1482和1462回采期间的瓦斯涌出,预计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2 m3/t,在日产8000t的情况下,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0m3/min,抽采量33m3/min,抽采率80%,风量不低于1800m3/min。轨顺标高-730m-740m;运顺标高-750m-767m。工作面走向长1500m,倾斜长190m。采煤方法为综采,平均煤厚3.2m。上阶段为1462(3)采空区,下阶段为1482(3)采空区。预计该面2011年9月
14、开始回采,2012年8月回采结束。开采1492工作面作为下保护层,1492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6口地面钻孔抽采1472(3)被保护段的卸压瓦斯,利用地面系统抽采。6个地面抽采钻井已抽采瓦斯813万m3,待运顺施工到位后施工工作面残压孔,进行效果评价。目前1472(3)轨运顺正在掘进。轨顺设计1532m,已施工732m;运顺设计1476m,已施工1213m,运顺顺层钻孔已施工23个,已合茬抽采。掘进工作面采用两台2*30KW局部通风机,两路800mm风筒向工作面供风。另选两台同型号的局部通风机搭不同电源,用切换三通与使用风筒合茬备用,轨顺回风量860m3/min、瓦斯浓度0.2%;运顺回风量61
15、1m3/min,瓦斯浓度0.2%。工作面运顺一路273mm抽采管路已安装710m,轨顺一路325mm抽采管路已安装400m。高抽巷设计1483.9m,已施工900m。3、12418工作面一水平西一采区8煤层综采面,处于8煤无突出危险区。标高-490-730m,工作面设计长度为2199m,采煤方法为综采。工作面前1000m回采过程中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m3/t,在日产8000t的情况下,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m3/min;后1200m回采过程中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4m3/t,在日产8000t的情况下,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6m3/min。8煤均厚2.8m,平均倾角13。预计该面2011年1
16、0月16日开始回采,2013年4月15日回采结束。采用U型通风,配风量不低于1800m3/min。现工作面轨顺及切眼已施工完成,运顺里段掘进已停头,工作面还有40m贯通,由运顺掘进直至贯通,掘进期间在两个前探钻孔的掩护下执行区域验证。掘进工作面采用两台2*30KW局部通风机,两路800mm风筒向工作面供风。另选两台同型号的局部通风机搭不同电源,用切换三通与使用风筒合茬备用,工作面回风量931m3/min,瓦斯浓度0.12%。4、17161(1)轨顺掘进一水平东四采区11-2煤层掘进工作面,处于11煤突出危险区。标高-670-720m。煤厚1.6m,瓦斯压力3.2MPa,瓦斯含量9.1m3/t。
17、轨顺为沿空掘进,执行区域验证。掘进工作面设计790米 ,已施工150米。掘进工作面采用两台2*30KW局部通风机,两路800mm风筒向工作面供风。另选两台同型号的局部通风机搭不同电源,用切换三通与使用风筒合茬备用,工作面回风量487m3/min,瓦斯浓度0.14%。(二)重点工作面1、1792(3)工作面东四采区13-1煤层综采工作面,工作面标高660695米。走向长度为1985米,倾向长度为200米。工作面内煤层角度平均为7度。煤层瓦斯压力3.8Mpa,原始煤层瓦斯含量为9.7m3/t。工作面共有1870米顺槽为实体段掘进(轨顺570m,运顺1300m),掘进前采用顶(底)板巷穿层钻孔预抽瓦
18、斯区域性治理措施,共设计钻孔140200米,已全部施工结束。工作面未保护区域回采前采用两巷顺层钻孔预抽瓦斯消突,共设计钻孔31000米,已全部施工结束。工作面东段680米为保护层保护区域,回采时采用高抽巷抽采,老塘埋管等瓦斯抽采措施。工作面西段1305米为未保护区域,回采时采用高抽巷、老塘埋管、轨顺边孔等瓦斯治理措施。目前工作面已进入未保护区域内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23.37m3/min,抽采量18.87m3/min,风排量4.5m3/min,抽采率为80.7%,配风量2044m3/min,回风瓦斯浓度0.22%,目前工作面已回采1810m。2、17171(1)工作面一水平东四采区11-2煤
19、层综采工作面,工作面标高-753m-688m。该面走向长710m,倾向长为220m。17171(1)工作面处于11煤突出危险区,轨运顺及切眼掘进期间采用底抽巷穿层钻孔预抽消突措施,穿层钻孔设计按不大于10*5m条带布置,已全部施工结束。工作面回采前采用顺层钻孔预抽消突,顺层钻孔间距为10m一个,贯穿整个工作面,评价合格后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回采时采用地面钻井、轨顺底抽巷、工作面顺层钻孔、轨顺顶板走向钻孔、老塘埋管瓦斯治理措施。目前工作面已回采530米,工作面瓦斯涌出量47.34m3/min,抽采量41.09m3/min,风排量6.25m3/min,抽采率为86.8%,配风量2233m3/min,
20、回风瓦斯浓度0.28%。(三)石门揭煤工作面石门揭煤工作面严格按照要求在距煤层法距20米之前编制揭煤设计并上报集团公司审批。根据揭煤设计编制揭煤措施上报集团公司备案。然后严格按照措施要求进行揭煤。矿目前有1个揭煤工作正在进行,为东四B组皮带下山揭4煤。利用东四B组轨道下山拨门施工皮带下山底板巷,采取“闭合环形底板巷道”区域预抽方法。现底板巷正在施工区域措施钻孔,设计616个钻孔,已施工34个。抽采瓦斯浓度为8%,抽采瓦斯纯量为0.55m3/min。东四B组皮带下山封闭未启封。(四)应力集中区1472(3)轨运顺沿空掘进距采空区收作线50m段巷道、17161(1)轨顺沿空掘进距采空区收作线50m
21、段巷道。1、1472(3)轨顺应力集中区轨顺应力集中区为1462(3)收作线位置向外50m段巷道,掘进前采用顺层抽采钻孔掩护掘进,钻孔控制到巷道左帮轮廓线外15m范围内的煤体,钻孔终孔间距按不大于3m布置,共22个钻孔,1100m。所有钻孔一次性施工完成进行合茬抽采,并评价合格后进尺,施工过程中执行循环校检,现已施工完毕。2、1472(3)运顺应力集中区运顺应力集中区为1482(3)收作线位置向外50m段巷道,掘进前采用顺层抽采钻孔掩护掘进,钻孔控制到巷道右帮轮廓线外15m范围内的煤体,钻孔终孔间距按不大于3m布置,共13个钻孔,750m。所有钻孔一次性施工完成进行合茬抽采,施工过程中执行循环
22、校检,现已施工完毕。3、17161(1)轨顺应力集中区轨顺应力集中区为17151(1)收作线位置向外50m段巷道,掘进前采用顺层抽采钻孔掩护掘进,钻孔控制到巷道右帮轮廓线外15m范围内的煤体,钻孔终孔间距按不大于3m布置,共12个钻孔,883m。所有钻孔一次性施工完成进行合茬抽采,施工过程中执行循环校检,现已施工完毕。四、“一通三防”重点工程、瓦斯治理指标进度(一)“一通三防”重点工程完成情况1、矿新建地面永久瓦斯抽采泵站,安装四台瓦斯抽采泵(2台水环式真空泵2BE1505、2台水环式真空泵2BEF72-300),设备已到,设计已完成,正在准备地面泵站土建工程施工。2、新增矿内2个地面瓦斯钻孔
23、。1#钻孔已施工完成,井下找孔巷道已到位,正在安装管路与井下630mm抽采系统合茬。2#钻孔正在施工,已施工100m。3、井下东翼630瓦斯管已接齐,地面瓦斯管安装完毕。西翼瓦斯管准备施工。(二)2011年上半年瓦斯治理五项指标完成情况2011年上半年瓦斯治理五项指标任务为:(1)瓦斯抽采量2150万m3,其中瓦斯利用量800万。(2)矿井抽采率65%。(3)施工各类抽采钻孔16万米。(4)瓦斯治理专用巷道完成1305米。(5)开采保护层面积7.9万m2。2010年111月份瓦斯治理五项指标完成情况:(1)瓦斯抽采量2450.797万m3,其中瓦斯利用量706.1707万m3,瓦斯发电量149
24、4.4378万千瓦。(2)矿井抽采率69.77%。(3)施工各类抽采钻孔16.15万米。(4)瓦斯治理专用巷道完成1547米。(5)开采保护层面积10.368万m2。五、防灭火情况潘三矿目前开采的主要煤层为13-1、11-2和8煤层,经鉴定均为自燃煤层。(一)灌浆系统矿井建立了完善的防灭火系统,东、西风井场地目前各设有1座灌浆站,管道采取钻孔敷设;其中东翼地面钻孔内套管直径159mm,西翼地面钻孔内套管直径146mm,风井车场及回风石门管径为133mm,井下管路则采用高压法兰连接。现西风井灌浆系统由于西风井井底封闭,管路损坏已不能使用,已立项重新补打灌浆孔,目前已到底。将东部灌浆系统通过管路连
25、接服务全矿井,采取三班灌浆,通过能力核算满足矿井防火需要。(二)注氮系统矿井已建立地面集中式注氮防灭火系统,地面装备了一套永久注氮系统,制氮设备选用KYZD-800型变压吸附制氮机组2台,两台同时工作时制氮能力1600m3/h,注氮浓度为97%以上,地面集中制氮站位于工业场地内,管路采用钻孔敷设。注氮主干管路为5寸,主要对13-1厚煤层综采面采空区进行注氮,同时辅以黄泥灌浆、均压防漏风等其它防灭火措施。(三)束管监测系统矿井束管监测系统已投入使用,主干管路已建立。西部采区1472(3)轨运沿空掘进期间,每天监测采空区气体参数。东部17171(1)工作面轨运顺束管正在铺设。(四)防火措施落实情况
26、工作面回采前,注氮和注浆管路均接至工作面,当发现工作面有自燃发火隐患时,及时向发火隐患地点进行注浆、注氮等防灭火措施。工作面回采时,每小班均有专人检测采空区老塘内的CO情况,发现有CO且有增大趋势时,及时采取注浆注氮措施,把自燃发火消灭于萌芽状态中。每个采煤面回风均安设CO传感器,实时对采煤面的CO进行监测。工作面回采结束封闭时,在采空区内预留注氮、注浆等管路,并留有观察孔定期观察孔内CO及温度情况,当发现有自燃发火隐患时,及时采取防灭火措施。矿井高冒点及异常点均设点检查,每圆班派专人对所有高冒点及异常点进行CO和CH4的检测,发现有异常时及时采取注水或注化学充填材料。加大对钻孔CO的检查,防
27、止抽采钻孔自燃。每小班由通风放炮队安排专人对井下所有的抽采钻孔进行CO、O2检测,当CO达24ppm以上时及时采取措施。六、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要问题(一)监测监控系统我矿目前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为KJ2000N系统,该系统具备故障闭锁功能,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电网停电后,系统正常工作时间大于2小时;系统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曲线功能;地面中心站实行双机热备用。系统所有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至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安全开采总院、调度中心及淮南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系统各项指标满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
28、1-2206)的要求,分站及传感器设置满足煤矿安全监控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现有系统共安装了42台KJ2007F型分站,其中井下分站37台,地面分站5台;共安装了瓦斯传感器84台,其中包括16台高低浓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8台、负压传感器5台、CO传感器16台;温度传感器9台、烟雾传感器2台、安装局扇(设备)开停156个、风门开停94个、断电器55个、断电器馈电开停55个,传感器安装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矿井各类传感器、分站备用数量不小于应配备数量的20。所有监控场所均实现了瓦斯超限自动断电控制。束管监测管路西部主管路为12芯,从地面铺设至西二1472(3)轨运顺
29、。支管主要检测1472(3)轨运顺防火观察孔,东部主管路为12芯,从地面铺设至东四17171(1)轨运顺已埋入老塘,1762(3)轨顺已铺设一路。1、瓦斯传感器及检测仪器安装使用情况根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安徽省煤矿瓦斯治理规定要求及矿井开拓布置图,在采掘面、巷道进行合理布置。(1)在回采工作面配置甲烷传感器45台(包括工作面上隅角1台,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长度大于1000m时为5台,小于1000m时为4台)。甲烷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回采工作面的回风巷中部(当回风巷长度大于1000m时,在回风巷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风巷端部、进、回风巷靠近工作面以及上隅
30、角处,甲烷传感器布置在巷道上方,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2)采煤工作面瓦斯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是大于等于0.8CH4、大于等于0.8CH4、小于0.8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上隅角处瓦斯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是大于等于1.0CH4、大于等于1.5CH4、小于1.0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是大于等于0.8CH4、大于等于0.8CH4、小于0.8CH4,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
31、备。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瓦斯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是大于等于0.5CH4、大于等于0.5CH4、小于0.5CH4,断电范围为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3)在所有掘进面均设置2只甲烷传感器。长距离巷道掘进,当掘进工作面长度每达500m时,增设甲烷传感器一台。在掘进工作面混合风流处设置1台甲烷传感器, 在工作面回风流中设置1台甲烷传感器。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在专用排瓦斯巷的端部和工作面混合回风流处分别设置1台甲烷传感器。(4)掘进工作面迎头瓦斯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是大于等于0.8CH4、大于等于0.8CH4、小于0.8CH4,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掘进工
32、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是大于等于0.8CH4、大于等于0.8CH4、小于0.8CH4,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5)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分别设置甲烷传感器各1台,且在这些巷道临时施工的电气设备上风侧10m15m处设置甲烷传感器。采区回风巷处瓦斯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是大于等于0.8CH4、大于等于0.8CH4、小于0.8CH4,断电范围为采区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一翼回风巷和总回风巷处瓦斯报警浓度是大于等于0.7CH4。(6)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上设置车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7)井下煤仓上口设置甲
33、烷传感器。其瓦斯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是大于等于1.5CH4、大于等于1.5CH4、小于1.5CH4,断电范围为贮煤仓运煤的各类运输设备及其它非本质安全型电源。(8)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站下风侧栅栏外设置低浓甲烷传感器,信号接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附近分站,其瓦斯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分别是大于等于0.5CH4、大于等于0.8CH4、小于0.8CH4,断电范围为瓦斯抽放泵站电源。以上所有甲烷传感器均带声光报警装置。2、其它传感器的设置各传感器设置在能正确反应被测参量或被测状态的位置,声光报警器设置在经常有人工作便于观察的地点。(1)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距顶板(顶梁
34、)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采煤工作面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1台,设置在上隅角、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为大于等于0.0024CO。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各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1台。报警浓度为0.0024CO。(2)风速传感器的设置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的测风站各设置风速传感器1台。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当风速低于或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值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3)风压传感器的设置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内设置风压传感器。(4)烟雾传感器
35、的设置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m15m处设置烟雾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温度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采煤工作面设置温度传感器1台,报警值为30。主要机电硐室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报警值为34。(6)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风筒末端设置风筒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所有被控开关处均设置带馈电状态的断电控制器。(二)人员定位系统根据国
36、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及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集办20115号)文件要求,我矿于2011年6月30日按集团公司要求完成了井下人员(车辆)定位系统的建设和调试任务,并于2011年7月1日正式运行。为加强人员(车辆)定位及考勤管理,矿下发了潘三矿人员(车辆)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矿政2011159号)文件到各单位贯彻执行。我矿人员定位系统为重庆梅安森公司生产的KJ237人员定位系统,设备由集团公司统一定购,人员定位分站型号为KJ237-F,矿用读卡器型号为FDY10,人员标识卡型号
37、为KJ237-K、KGE103。矿在井口入井处及井底车场、主要进风巷及巷道交叉口、采区石门、上下山巷道及交叉口、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及长距离巷道中部、掘(开)工作面入口及巷道中部、回风道及总回风道入口处等地方均安设有读卡器,所有本在入井人员均配有人员标识卡,读卡器采集到的人员及车辆信息同时反馈到地面中心站及客户端。(三)紧急避险系统我矿紧急避险系统正在有序的营建,计划在2011年12月底将按紧急避险系统规范和要求,完成我矿紧急避险系统,现已施工的采区和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如下:1、采区避难硐室目前在东四、西一8槽建有采区避难硐室,东三、西三采区避难硐室主体也已施工完成,正在完善内部设施。各采区避难
38、硐室内均安设有反向风门,配备有自救器、食品、饮用水、供水管路、压风自救装置、急救箱及直通调度的电话。2、采、掘进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在17171(1)工作面轨、运顺,12418轨、运顺,1472(3)轨、运顺均已施工临时避难硐室,其中1472(3)轨、运顺临时避难硐室正在完善之中。12418轨、运顺临时避难硐室内均均安设有反向风门,配备有足够数量的自救器、食品、饮用水、供水管路、压风自救装置、急救箱及直通调度的电话。(四)压风自救系统潘三矿工业场地内建有1座空压机房,装备4台排气量为100m3/min的英格索兰C700 37M3离心式空压机,配套4台ASCK-LD014型590kW电机,冷却系统
39、配套两台TSC235F3冷却水塔,两台37kW ISG125-200型冷水泵,两台15kW ISG125-125热水泵,容积10m3风包四个。压风干管规格为300mm,沿矸石井(中央风井)井筒敷设入井。我矿压风自救系统原是按照防突要求安装的,按紧急避险系统要求,我矿各采掘工作面爆破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及回风巷有人作业处已按照要求安设了不少于一组压风自救装置,避灾路线上均敷设了压风管路。井下主要运输大巷及车场、进风大巷、轨道大巷布置压风管干管规格为203mm,采区回风上山、回风石门、皮带上山、轨道上山及车场、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及车场、各联络巷道均安设有支管直径不小于108mm的压风管路,每501
40、00m设置一个拨头。并已接入各采区及长距离煤巷掘进临时避难硐室内。(五)通信联络系统1、行政通信系统潘三矿行政电话现使用华为CC08程控交换机系统,装机容量为1920门,现使用1200门;通讯网络覆盖矿井各个单位。现该系统运行良好,容量充足。2、调度通信系统调度交换机现为江西联创DDK-6M数字程控调度机,装机容量312门,现使用300门,其中地面150门,入井用户为150门,通讯系统运行正常,矿井重要生产、采区和东西部回风巷最高点及管理岗位(绞车房、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胶带机变电所、水泵房、带式输送机控制硐室、避难硐室、降温硐室等主要硐室和采掘工作面)均设置生产调度电话,所有生产调度电话能互打,并能与矿调度所总机直接进行通讯联系。(六)供水施救系统矿井在副井井底车场(管径8吋)和东四-420m回风巷内(管径6吋)各有一个地面供水钻孔,分别向矿井西部、东部采区供水。地面设有容积600m3的消防防尘水池,井下所有进回风巷、采掘工作面、皮带机巷及避灾路线上全部安设有直径不小于108mm的供水管路,并已接入各采区及长距离煤巷掘进临时避难硐室内。井下主要运输大巷及车场、进风大巷和轨道大巷、采区回风上山、回风石门、皮带上山、轨道上山及车场、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及车场、各联络巷道均安设有直径不小于108mm的防尘供水管路,每50100m设置一个洒水拨头。七、瓦斯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产业政策研究报告
- 建筑立面管理办法
- 心脏辅食管理办法
- 村医考核管理办法
- 枣阳公厕管理办法
- 按照集团管理办法
- 抵押授信管理办法
- 旅游接待管理办法
- 无锡电梯管理办法
- 深度分析2025年医药企业CRO研发外包的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报告
- 消防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 会议室改造方案
- 高中英语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词记忆本册单词背诵本带翻译
-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 二次根式计算专项训练150题含答案
- 2024年双簧管行业培训资料
- 医院信息化-刘帆
- 病案科应用PDCA提高病历归档合格率PDCA质量持续改进案例
- 量具能力准则Cg-Cgk评价报告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承诺函-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承诺
- 埃美柯阀门检验报告汇总101黄铜闸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