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五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站在上风方向喷射。 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储气瓶式,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灭火。 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储压式,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在使用灭火器时,一只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果被
2、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使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可燃物火灾时,应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和注意问题手提式干
3、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和注意问题当今,火灾事故不断发生,灭火器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灭火器种类繁多,其中,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应用比较普遍,因为它用途广泛,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再加上它体积小,易操作等特点,得到了众多人的热衷。但如果不能正确掌握使用方法,就会错过最佳灭火时机造成较大的损失。现我将掌握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问题作一下简介,供大家参考。一、使用方法1、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操作者站在火焰上风有效距离2-3米处。2、左手握着喷管对准火焰根部,右手提着按下压把,干粉即喷出。同时左手左右适当摆动喷管,使气体横扫整个火焰根部,并逐渐向前推移。
4、3、如遇多处明火,可移动位置点射着火点,直至火焰点完全熄灭,不留明火为止,防止复燃。4、火灭后,抬起灭火器压把,即停止喷射。二、注意问题1、用灭火器灭火时,避免冲击液面,以防火种飞溅。2、灭火器一经开启使用,不能保存重用,须到专业消防器材经营部门重新灌气后才能保存使用。 3、应加强巡视检查,检查压力是否符合要求、喷管有无破损、外观有无明显锈蚀等。 (王怀春刘万鲁)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油品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及苯、甲苯等的初起火灾。也可用于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泡沫灭火器不适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以及气体火灾。泡沫灭火器有化学泡添灭火器和空气泡沫灭火器两种。
5、; 化学泡沫灭火器喷射出的泡沫是化学泡沫。化学泡沫与空气泡沫的不同之处在于,化学泡沫内所包含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而空气泡沫内所含有气体为空气。化学泡沫灭火器有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 化学泡沫灭火器喷射出的泡沫是化学泡沫。化学泡沫与空气泡沫的不同之处在于,化学泡沫内所包含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而空气泡沫内所含的气体为空气。化学泡沫灭火器有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 a)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 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由筒体、筒盖、喷嘴及瓶胆等组成。平时,瓶胆内装的是硫酸铝的水溶
6、液,筒体内装的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当灭火器颠倒时,两种溶液混合,产生化学反应,喷射出泡沫。在喷射泡沫过程中,灭火器应一直保持颠倒的垂直状态,不能横置或直立过来,否则喷射会中断。如扑救可燃固体物质火灾,应把喷嘴对准燃烧最猛裂处喷射;如扑救容器内的油品火灾,应将泡沫喷射在容器的器壁上,从而使得泡沫沿器壁流下;如扑救流动油品火灾、操作者应站在上风方向,并尽量减少泡沫射流与地面的夹角,使泡沫由近而远地逐渐覆盖整个油面上。 h)泡沫灭火器的维护保养和检查 对于灭火器的维护保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存
7、放地点的温度应在-845之间。 安放灭火器的地点应便于取用,同时,应注意阴凉、干燥、通风、以防灭火器腐蚀或锈蚀。 经常检查灭火器喷嘴是否堵塞,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 经常检查灭火器有无锈蚀或损坏,表面涂漆有无脱落,轻度脱落的应及时补好;有明显腐蚀的,应送专业维修部门进行检查。 隔半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拆卸筒盖,检查滤网安装是否牢固,滤网是否堵塞,检查筒盖密封橡胶垫圈是否损坏,装配中有无错位。
8、; 对于推车式灭火器,还应检查瓶口密封圈是否腐蚀,喷枪、喷射软管及安全阀有无堵塞,车架上的车轮是否灵活可靠。 对于化学泡沫灭火器,每年应检查一次药剂。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3、除掉铅封4、拔掉保险销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有手握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地取下灭火器。
9、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 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endif>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本灭火器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灭火效果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非开挖设备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铷矿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针织类服装行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波纹补偿器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触摸屏机柜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血浆代用品行业发展现状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蚁醛行业运营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艾灸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硅碳棒行业运行动态与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石墨矿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江苏省高职单招《职测》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盐雾试验过程记录表
- 小学校务监督委员会实施方案
- Q∕SY 13006-2016 招标项目标段(包)划分指南
-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汇表》(1~4级,5~6级)
- DB11-T1630-2019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控评分表
- 27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 金色大气教师节颁奖典礼颁奖盛典PPT模板
- OECD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中英文对照版
- 生化工程,第七章反应器放大与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